肃州区图书馆
肃州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肃州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敦煌矿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4811
颗粒名称:
敦煌矿产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2
页码:
166-167
摘要:
关于敦煌的矿产,陈赓雅先生只提到了金矿,余未涉及。
关键词:
文史资料
肃州
内容
关于敦煌的矿产,陈赓雅先生只提到了金矿,余未涉及。大约当时尚未有其他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敦煌有七十二道金沟,均在南山,最近者为清水沟,距城二百六十里,最远者为查科尔泰沟等,距城八百二十里。金厂开自清乾隆五十一年,每年旧历三月一日开场,九月九日封厂,其余时间为冰期,无法淘取。金夫二千名,每夫月征金课三分三厘,年收金课计三百九十六两。清乾嘉时,敦煌商号林立,地方原甚富庶,与金矿的发达不无关系(最盛时淘金人数达五千以上)。民国以来,矿业大衰,原因有二:一是人民多趋于种烟一途,“种烟者多,吸者亦多,愈吸愈懒,愈懒愈贫”;一是兵匪关系,农民负担加重,农村经济日益破产,遂致七十二道金沟全部丰富之金矿无人过问o去年(1933)杨灿任县令,上任伊始,首倡振兴金矿,并且借给矿民口粮,劝往淘金,也不过四五十人,究其原因,仍不外是“军人强收课金”等等。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内容分为世纪回眸、人物春秋、往事钩沉、区域访古、文化撷粹、地方民俗六部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