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酒泉 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4668
颗粒名称: 又到酒泉 五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5
页码: 68-72
摘要: 展览准备就绪,要开幕了。抽调来的人,除了当讲解员的,和一个画画的,都要回原单位去。,让我和何山各画一幅大油画,限期一个月。说是打擂台,谁画得好谁留下。
关键词: 文史资料 肃州

内容


  夏天到来的时候,展览准备就绪,要开幕了 。抽调来的人,除了当讲解员的,和一个画画的,都要回原单位去。画画的留谁,地区一直没说。我们三个,都希望能留自己(到底城里比沙漠里好过)。何是我顶头上司,有本单位的人事权,只因人在酒泉,一时动用不得。我趁此机会,正在为被下放劳动的妻子办“农转非”侬业户口转非农业户口),若回敦煌,不但此事无望,而且会被关起门来打狗。那怎么能行?! 未几,让我和何山各画一幅大油画,限期一个月。王仁说是打擂台,谁画得好谁留下。刘光深估什,是吴司令员出的点子。事虽荒唐,在文革中也属正常。何山问好坏谁裁判?王仁答曰工农兵。于是各占一方(何在地区革委会礼堂,我在地区招待所会议室)鸣锣开战。起初我莫名其妙,觉得像马戏团里的猴子披挂上阵。接着就发起愁来:一幅“民族大团结”何先挑去了。我这幅“潭家湾全景图”,实际上是鸟瞰平面地图,不宜于画油画。画面4x4公尺,无法从门进出。得画成四幅,再拼起来,中间有一道十字缝,怎么着都难看。
  潭家湾是酒泉农村里的一个生产大队,当了西北学大寨的“样板”。我去住了几天,画了许多速写回来,使舞台上充满了剧情:马厩里修车铜草,猪场上起肥垫土,井边洗菜饮驴。吆车的老汉拾粪,看场的娃子赶鸡,息晌的婆姨抓紧时间纳鞋底……豆人寸马,房屋像火柴盒。门上有对联,窗上贴着窗花。屋顶上晒着果脯瓜干豆瓣酱,屋檐下挂着辣椒大蒜玉米棒。大路两边有杂草,中间有车辙。有的车辙里汪着水,水中有倒影。总之是力求生动有趣,精细逼真。小眉小眼,只差没用放大镜了。
  不管是不是艺术,成败关系着安危离合。我白天黑夜加班。先是务求必胜,后来就画出了兴趣。天气酷热,脱光了衣服画,只穿一条短裤,仍旧挥汗如雨。看画的来来去去,都不知道谁是谁。西北人没有赤膊的习惯,看不惯我赤膊,背后有议论,骂我不文明,疯疯癫癫。我听到反映,也不理会。本来是要哗众取宠,却又旁若无人起来。似乎进入了忘我的境界,真有点儿疯疯癫癫的了。
  限期过了几天,画才全面完成。抬走的前一天,刘光深来,一脸的焦虑,说,那两位到处说,你把学大寨样板画成了小农经济,把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画成了悠闲落后的老村古调。这个意见,可是正确得歹呀!我很着急,一通夜没睡。工地加上红旗,墙头加上标语,大路边加上语录碑和正副统帅并肩像。四处加上许多观光取经的队伍,记者挎着照相机,学生仔捧着红宝书,机关干部围成一圈听介绍经验。村门口各色大客车一字排开,气氛似热烈多了。天亮了一看,色彩不协调,花里胡哨。来不及调整,给抬走了。
  展览开幕日,正逢“三级干部大会”开幕,参观人潮汹涌。谁都没有想到,居然是潭家湾全景图最受欢迎,观众沿着有车辙的大路一路看过去,就像看连环画,兴味极浓烈。加上小而逼真,又是熟悉的生活,以前没在画上见过,更有一分惊喜。一大群人挤着边看边议论,争相指出新发现,引起轰动,引来更多人围观。虽有人说贴上革命标签没改变老村古调,但是没人爱听。潭家湾大队支书、九犬代表杨柱基来参加三级干部会,看了说好极了。一锤定音,再硬的道理也没关系了。张哲岚很高兴,在大会上做报告,提到展览时,还说了个“解衣磅礴”的故事,说庄子说过,只有那个赤膊画画的人,才是真画师。
  何山那画,画得很好。但“民族大团结”的画到处都有,这一带火车站汽车站上都有,印刷品更随处可见,全是各民族代表把一个毛泽东围在当中。怎么画都像见过,没人要看了。观众从画底下经过,头都不回。刘光深说,何这会子算是背了运了。他说人都有个时运,顺起来事事都顺,坏事也会变成好事。背起来事事都背,好事都会变成坏事。今时舆论都向着你,该是你走运了。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内容分为世纪回眸、人物春秋、往事钩沉、区域访古、文化撷粹、地方民俗六部分

阅读

相关人物

杨柱基
相关人物
张哲岚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敦煌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