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前期的肃州水利发展及灌溉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三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4543
颗粒名称: 清朝前期的肃州水利发展及灌溉技术
分类号: S279.242.3
页数: 4
页码: 185-188
摘要: 清朝前期,在明代原有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祁连山的雪水以及泉水大搞水利建设。清朝前期肃州的水利灌溉技术中,尤其重要者为凿洞通水,飞槽渡水,堰水上流,衬砌渠道等。
关键词: 农田水利 水利工和 技术 中国 清代

内容

往事钩沉
  清朝前期的肃州水利发展及灌溉技术
  程国福
  
  水利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历代统治者都有共识,这不仅反映在许多经济、政治家的言论记载中,也可证之以行政区划的设置和调整。古代各个时期设置政区时,都要考虑水利灌溉和管理问题。因此,每一行政区划,总是与一定的河流水系相照应,府、州、厅、县、乡等基层政区的设置,都适应管水用水的方便,无论分区分乡,都以渠网水系为分界线。清朝前期,高台县由甘州府划归肃州管辖,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高台县在清初属甘州府,但其东半部属黑河水系,西半部的清水、盐池、下河清、九家窑则属酒泉水系。所以,雍正年间,岳钟琪建议将其划归为肃州领县,其理由是,马营河地近肃州,丰乐河上游溉肃州田亩,下游溉高台田亩,每年灌溉季节,两地人民常为争水械斗,地方官又各偏袒自己统辖的一方,致使讼案拖延不结。据司道各员的报告,高台县的下河清、马营堡、草沟井、上盐池三堡地方,系用肃州马营河、丰乐河之水,他们将这几处地方划归肃州管辖,虽然避免了用水纠纷,但肃州土地辽阔,现在又增加三堡地方,就会在管理上带来鞭长莫及的问题。若将高台县划归肃州,又无通判专辖属员之例。因此,他建议朝廷“照延边安设郡县之例”,“将肃州通判裁汰”,“改为肃州直隶知州,而以高台县改为直隶肃州管辖”。
  正因为水利在社会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这项事务一般都由当地长官直接负责。在地方官治所管理不便的地方,则设专职人员负责,如在清水设州判一员,王子庄设州同一员,以分区管理。如岳钟琪上述奏议中,提到肃州威虏堡(今金塔县古城乡一带)等处离肃州百数十里,地方官管理不便,建议设肃州州同(相当于副知州)一员,分驻威虏堡。
  清朝前期,在明代原有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祁连山的雪水以及泉水大搞水利建设。根据《重修肃州新志》等书记载,全县修了不少干渠,干渠下分若干支渠,支渠再配斗渠构成了八条河流九十多条渠坝、农毛渠密集的一个完整发达的灌溉系统。另外还在肃州边外的金塔双树墩、夹墩湾、毛目,亦开渠引水,大兴屯垦,并大力开发了三清湾、镇远堡土地。改修了天城渠道,不但开发了荒原,繁荣了肃州农村,而且支援了大军西征粮饷。
  清朝前期肃州的水利灌溉技术中,尤其重要者为凿洞通水,飞槽渡水,堰水上流,衬砌渠道等。清人沈青崖的《创凿肃州坝庄口东渠记》中云:红水河东西二洞坝,都是古代人们穿隧而开成的渠道,至明洪武中旧渠道已溃不堪用,千户曹赟又兴工重凿。至清雍正中,当地人学习古人榜样,合请于知州童华,上奏朝廷,首先在马营河凿山数十里,穿越大山五座,开九家窑渠洞,两年竣工,垦田二万亩。既有成效,于是州县有司,相度南原旷土,若从坝庄口堰红水上流,凿洞十里,可灌田数百顷。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秋开工,至十三年冬,基本告成,计费约万金。
  出肃州南门外向东南十里许,就是洪水河流经的渠道,冬季水干,成宽约六七里的大沙河,此即东洞子坝。其南面,一片平野,可以开垦田地,只是缺乏灌溉条件。东西两岸,为百丈陡崖,当地民众依崖凿洞,每隔十余丈开一洞口,以便运送出沙石土方,溜于崖下。在地面每凿进数丈便开一井,以透风取光。凿工钻进洞穴施工,灯火相望,洞穴高度容一人,宽可二人擦肩而过,里面冬温夏凉,民工食宿在内。尤其奇异的是,洞两头都是民夫摸索着向前开挖,而打通以后,两头正好对接。这种只用眼力量地度形、摸索开凿的方法,是人民科学的观察力和丰富经验的集中体现。此渠建成后,可以灌田地数百顷,每年增加粮食约2万石。
  衬渠防渗,植树固沙,是戈壁沙漠中水利灌溉中的一项成功经验。雍正年间,主持三清湾屯政的慕国典看到附近鸳鸯湖内有草丛,其根盘结,俗名草垡,乡人挖晒用于过冬取暖。他认为这是衬砌渠道的好材料,就调集民工,挖取草垡,在水渠上砌成帮沿,中间用泥沙填实,再用柳桩钉住。等土垡中的草生芽后,就形成了一个严密的保护层,渠水就不会大量渗漏了。同时,为了防止沙土堤被水冲垮,在渠道两旁也用柳桩土垡,对渠道基址加以固定,每隔一丈建一土墩,终于使渠道畅通,流沙之地变成了数十万亩良田。
  今天的灌溉技术条件已非昔日可比。然而历史的看,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钢筋混凝土渡槽,正是从明清时期的木槽渡水发展而来的;今日的提灌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古人“堰水上流”技术的启示。
  (程国福 现任政协肃州区委员会副主席)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三辑

《肃州文史第十三辑》

《肃州文史》,突出了亲历、亲见、亲闻的特征,或以史料性见长,或以趣味性取胜;或状写历史陈迹,发思古之幽情;或描摹风情民俗,究文化之渊源;或见景生情,赞山川之壮美;或睹物思人,话世事之沧桑。

阅读

相关人物

程国福
相关人物
岳钟琪
相关人物
沈青崖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高台县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相关实物

马营河
相关实物
丰乐河
相关实物
祁连山
相关实物
鸳鸯湖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