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赵郡李氏与陇西李氏同宗,系老子的后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三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4537
颗粒名称: 五、赵郡李氏与陇西李氏同宗,系老子的后代
分类号: K820.9
页数: 2
页码: 90-91
摘要: 本段据《新唐书·宗室世系表·表十》中的记载,说明赵郡李氏与陇西李氏同宗,系老子的后代。
关键词: 家谱 李氏 酒泉市

内容

五、赵郡李氏与陇西李氏同宗,系老子的后代
  据《新唐书·宗室世系表·表十》云:“李氏出自嬴姓”,“历虞、夏、商,世为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至纣之时,理征字德灵,为翼隶中吴伯,以直道不容于纣,得罪而死。其妻陈国契和氏与子利贞逃难于伊候之墟,食木子得全,遂改理为李氏。利贞亦娶契和氏女,生昌祖,为陈大夫,家于苦县,生彤德。彤德曾孙硕宗,周康王赐采邑于苦县,五世孙乾,字元果,周上御使大夫,娶妻益寿氏女婴敷,生耳,字伯阳,一字聃。”“老子者,李耳也。”生卒年限无法详考。周平王时为太史。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东)人。晚年见周室日趣没落,乃退隐故乡著《老子》。他的哲学思想,政治主张,大都保存在《老子》一书中,后人称之为《老子道德经》。老子的“道”论,可以概括为“天道自然观”,即人当法道,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老子所向往的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式的社会。他认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以及“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则正确揭示了事物相互依存的关系和相互转化的规律。辩证思想是他学说的精髓,是他留给世上的一份宝贵遗产。
  其子李宗,魏国干木大夫,《战国策·张仪说秦王》中的“李下”,即李城之下。李城(今河南温县)即李宗的封地。宗生同。李同,赵国大将军,赵救邯郸时,同战死,封其弟为李侯。同生兑。李兑,为赵相,史称奉阳君。《战国策·魏策》有《齐攻宋奉阳君不欲》一篇。兑生跻。李跻,史称阳安君,生恪。李恪,生子洪。李洪,字道弘,秦太子太傅,生汪。李汪,秦将军,生昙。李昙,生陇西李氏始祖祟和赵郡李氏始祖巩。因此,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同宗,属老子的后代。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三辑

《肃州文史第十三辑》

《肃州文史》,突出了亲历、亲见、亲闻的特征,或以史料性见长,或以趣味性取胜;或状写历史陈迹,发思古之幽情;或描摹风情民俗,究文化之渊源;或见景生情,赞山川之壮美;或睹物思人,话世事之沧桑。

阅读

相关人物

周平王
相关人物
陈国契
相关人物
李洪
相关人物
李汪
相关人物
李昙
相关人物
李恪
相关人物
李跻
相关人物
李兑
相关人物
李城
相关人物
李同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河南
相关地名
鹿邑县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老子
相关作品
战国策·魏策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