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棋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4464
颗粒名称: 酒泉棋话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10
页码: 268-277
摘要: 中国象棋源远流长,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酒泉是有名的西北重镇,象棋这项体育竞技活动在这里也有长足的发展。
关键词: 酒泉 文史资料

内容

文化习俗酒泉棋话范溥中国象棋源远流长,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酒泉是有名的西北重镇,象棋这项体育竞技活动在这里也有长足的发展。
  据现今仍然健在的几位酒泉象棋界老前辈回忆:民国初期到新中国成立期间,活跃在酒泉棋坛称得上有“较高水准的”且有名有姓的棋手多达40余人,可谓一个庞大的群体。“善弈真如善用兵”的象棋好手真是层出不穷。
  新中国成立前后,在酒泉棋坛上享有一定名气的棋手们,大多家境贫寒。有的以走街串巷、挑葱卖蒜为生,有的以杂役、苦力糊口。有的说书唱戏,有的上矿挖煤,有的无力赡养老母,有的一辈子光根。至于开茶馆的,做小贩的,摆棋档的,当兵混饭的,可能就可以称之为“富裕阶层” 了。然而,象棋的魅力也就在于此。“将棋度日酒为年,局中何如中圣贤”,不管他们家境如何,运际如何,将象棋看作生命,不可“一日无此君”是他们这些人的共同特点。
  杨景云、毛万山的一些轶事就是最生动的注脚。
  杨景云祖籍河南,旧军兽医出身,建国后就业于酒泉县胶车队,是酒泉四五十年代颇为知名的老棋手。其棋风泼辣,行棋快捷,思路清晰、宽泛,偏爱中炮夹马布局,中局敢于拼杀,残局又缠绵沉稳。解放前当兵时就经常着便服出没于市内各棋档、摊点,一般棋手均非其敌手,建国后嗜棋如故。最为老一辈棋手们难忘的是杨老先生在病危前3天,已经卧床不起靠输液体吊命的时候依旧放不下象棋,还一再命儿子前去请棋友来切磋棋艺。应邀赶赴而来的老棋友见他这个样子了,不忍打扰,说:“算了吧,等你好些了再下。”但杨执意不肯,嚷道:“关公刮骨疗毒还能下棋,我吊个液体算得了什么。”友人无奈,只好放马来与之对垒,杨才满意,3日后杨溘然故去。
  毛万山也是一位超级棋迷。毛是地道的酒泉人,解放前以补锅钉碗为业,人送绰号为“毛碗儿”。其爱棋、迷棋的程度不下于杨景云,棋风迅捷,运子轻快,判断力较好。但为人豁达,与人对弈又不计较胜负得失,不论胜负皆是一笑置之,只是爱棋而已。也可能正因为如此,他的棋艺在当时酒泉而论,不能算是一流水准,但与他下过棋的人都称赞他的棋品好,爱与他下棋。因为毛万山本身也是爱棋如命,常常挑个担子留恋于各棋摊,有时就干脆放下挑子(工具箱)生了根不走了,因此耽误了生意,故而当时就有人做歌来取笑他“毛碗儿,爱下棋,下棋忘了做生意”。
  把象棋作为生命中或者死后身体的一部分,往往是有些老棋手们的常谈了。有的棋手下了一辈子棋,将要故去了,总是这样交待自己的儿孙、亲友:我死后要在我的棺材中放一盘棋,将来我好在阴间找对手下棋。
  生活在酒泉解放前后的刘福裕老先生是一位名符其实的“棋人”。
  刘福裕,原籍河北任丘,汽车司机出身。在原酒泉汽修厂当过工人、技术科长,开了一辈子车,也爱了一辈子象棋。其棋风迅捷有力,能攻善守,拼杀凶狠,棋路多变。善以过宫炮、直横车开局,四十年代末少有敌手,建国后棋兴更浓。因为他本身棋艺甚高,自视亦甚高,专好寻找高手对局,胜则兴高采烈,负则连声自责“臭棋,臭棋”!其专心执着的神态,憨态可掬,留给当时的棋友们很深的印象。某年某月,酒泉有一场象棋邀请赛,所参加的是来自敦煌、玉门、金塔、四〇四、嘉峪关等地的高手。开赛的前两天,刘老先生因公差外出,没能赶上报名。等到他回到酒泉,办理完出差手续,赛程已经到了第3天,邀请赛已基本结束,名次都即将排列出来了。刘老先生可不管这些,他只认为机会难得,不能轻易放过,便打恭作揖恳请这些高手们和他下一盘棋。于是乎从冠军下起,一路杀将下去。
  这一战,从当天早晨9点开始,一直下到第二天早晨8点才结束。由于是车轮大战,应战人数又多,别人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养精蓄锐,唯有他一人硬是坐在那一个位置上一天一晚上没挪动地方。期间,有和他关系较熟的棋友们与他开玩笑他不理,甚至有人恶作剧拿烟头烫他的耳朵,他也只是轻轻地用手一推,说声:“拿过去!”顾不上多余说一句话或者发火,仍关心的是跳他的马,将他的军的大问题。
  这是一局多余出来的比赛,尽管他一路领先下来威风八面,赢棋多、负局少,勾心斗角,老谋深算,下棋所耗费的时间和棋局在参加邀请赛诸选手中最多,但冠军,甚至于名次是与他无缘了。对于他,也是大不以为然的。这时他已接近“耳顺”的年龄了。刘福裕老先生是四五十年代酒泉棋坛的一流高手,在当时就有一定的名气。故而前去拜访,找他下棋的人也很多。一旦棋友来访,他总是热情招待,然后纹枰对垒,客人不说告辞他的兴致不衰。他的贤德的老伴也总是依着他站立看棋,一边给棋友泡茶递烟,一边帮丈夫谋略筹划,偶尔灵犀一动,出声指点一两手妙手好棋,夫唱妇随,其乐融融。
  酒泉的棋人当中以“棋品”好为人称道的有很多,殷多善和胡赞臣即是其中两位。
  殷多善,酒泉人,解放前后曾在鼓楼附近开一个米粮店,经营粮、米及土特产,其性情温和宽厚,买卖重信义,邻里乡亲多尊称他为“殷掌柜”。建国初期已经年届花甲,经常在城内各棋摊转悠。他下象棋先手最擅飞象局,后手进马局,中残局功夫较为深厚。守中带攻,棋风沉着稳健,是当时酒泉二三十年代的一流棋手。其棋艺高,为时人所共知,更主要的是他“棋品”高。不管谁与他下棋,他总有办法将棋下和,如果只下三局,其结果往往是他赢两局再和一局(或负一局)。故而上门找他下棋的人很多,即便有棋艺不甚精的人要求与他下,他也从不推辞,其结果往往也是一样。他常对人说:“下棋是件舒心的事,有赢就有输,我赢了棋高兴,别人也是一样,所以我乐意别人也能赢棋。”其豁达明理处可见一斑。
  胡赞臣,酒泉人,以经营杂货店为生,爱好象棋和书法,其书法初学汉碑,对《曹全碑》有过研究,后出入于清代钱泳,工稳秀整,“雅有门庭”。其棋风稳重老练,善守而戒躁,进退有序,善以正马飞象角炮开局应局,不食诱饵,常使对手无计可施。他有一个道理:给便宜不占,下圈套不钻,下棋“以和为贵”。或许是他下棋太注重“一团和气”,不思争先的缘由吧,以至于他的棋缺少了一种大刀阔斧的竞技精神,因而其棋艺最终没能达到当时酒泉的一流水准,但其严谨的为人态度却一直受到同辈们的称赏。据熟悉他生活的老人们讲述:胡赞臣老先生五十年代在公私合营企业工作过,期间,无论搞政工还是管财务,一直能够为单位精打细算,秉公办事,他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和强烈的敬业精神,一直是受到该单位职工好评的。
  谢景坪,陕西鹿原县人,是解放前后酒泉城比较有名的棋人,据传其琴棋书画皆能,尤其专擅象棋。其象棋棋风稳健,重守重防,推敲细致,年轻时曾认真研习过《梅花谱》、《桔中秘》等象棋名谱。先手擅长中炮进兵(卒),后手惯用屏风马进兵。其本身棋力甚强,在当时堪称上乘,但与人对局下棋不过于计较胜负得失,不论胜负皆能和颜悦色,从不以对手因输棋偶尔失礼而恶言相向或失言损人。
  据熟悉谢景坪生平的棋友们回忆,谢老先生平生生活俭朴,为人善良,最富有同情心。他最先居住在专署街(现地区财政处金利大厦址),60年代初这里的街道办事处想办一座幼儿园,但苦于没有个合适的、较为宽敞的地方。有人出主意说,谢景坪那一院房子10多间,构造好,房子也大,要是在别处找几间房子和他调换一下,办成幼儿园是最合适不过了。街道办事处当时的负责人听到这个建议后,也觉得可行,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去问谢景坪,不料谢景坪听说来意后,微一思索,马上就点头同意说:“这是件好事,应该支持!”接着,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家搬到了街道办事处给他另找的住处,也就是现在的西文化街。尽管新居没有原来房子位置好、宽敞,他毫无怨言。一个崭新的幼儿园在他的大力支持下办成了。
  甘肃棋坛,素有“彭派”和“钱派”之分,两派各有所长,在兰州形成分庭抗礼之势。“彭派”的开山鼻祖彭述圣(1872—1957),儿童时异常聪慧,下棋落子不同凡俗,15岁便击败兰州不少二路高手如陈镜堂、朱德生等,年近20岁即称雄兰州,与凉州(武威)高手尕陈并驾齐驱,兰州人称其为"彭高棋"。据《中国象棋词典》载:彭述圣1931年曾携棋弈游华北,与名手张德魁、那健亭交手,均占到上风。解放后1956年全国第一届象棋比赛曾任副总裁判长。其门下弟子在甘肃很多,七八十年代曾经多次在酒泉农民运动会象棋比中获得冠军,并代表酒泉地区参加过甘肃省象棋比赛的知名棋手魏怀义(1925—1993)据称便是其及门弟子。“钱派”的掌门人即钱洪发(1936—1997),天津人,五十年代迁居兰州,曾多次参加全国象棋比赛并跻身前6名,1982年被国家体委第一批授于“象棋大师”称号。其棋风雄稳,算度谨严,雄视西北五省,国内棋坛送其雅号为“西北王”,与“东北虎”王嘉良并称当世。甘肃省现役棋手、“象棋大师”李家华先生即其高足。据酒泉几位曾与钱大师私交甚厚的老同志回忆:钱大师常常称呼酒泉籍的棋友们为“娘家人”,其原因是他有一位娘家舅舅是个“老酒泉”,姓白,回族,解放前后曾于酒泉东大街(现肃州市场北头)开涮羊肉馆,用料考究,别具特色,清汤羊肉味道纯正。有老人回忆说:其清汤羊肉在当时的名气不亚于西安“两间楼”的羊肉泡馍。酒泉当地人称其外号“白羊肉"(姓名不详)。钱洪发在西北棋坛上称雄,与酒泉也有很深的渊源。然而,他也曾在一个偶然的场合中失手输给我们酒泉棋手一局棋,这则故事鲜为人知。
  这局棋弈于1982年秋甘肃省武都县举办的全省棋类比赛休赛期间的一个晚上。与钱大师对垒下棋的是酒泉棋人寇希儒(当时酒泉象棋队领队兼教练),酒泉棋手韩俊杰、张芳春、魏怀义,裁判员陈又新在场观棋。因这局棋是钱大师在酒泉籍棋手们一再邀请之下,到棋手们的临时住处,酒酣之余乘兴所弈,不能算正式比赛场合,故而称为“偶然场合。”据当时在场有关人士回忆:寇希儒开局走的是中炮上右马进三兵,钱大师以屏风马相应。刚开局,双方都走得谨慎,尤其是老寇,更是步步为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但棋局形势的变化无常,往往不随人愿。行至中盘,棋局局势已非常明朗,老寇的好些大子均为钱大师所牵制,进退不得,愈走愈感到束手束脚。这时,在旁观棋的酒泉棋手们纷纷摇头,劝老寇认输挂棋:“已经得了癌症!”面对这种情形,寇希儒倒是显得比较沉稳,他大约沉思了有二十多分钟,按他后来所说的:“谋了一着妙着,共八步,就看钱大师按不按我的思路应子了?”也许是这时的钱大师有些轻敌,没能细算,竟然鬼使神差地随手就应上了这一步。当棋子一落,寇希儒按预谋解杀还杀逃出了困境之后,钱大师才后悔不迭。
  这局棋最终是寇希儒赢了。
  (范溥,现任《酒泉日报》社编辑。)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出版者:政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栏目包括:政治军事、人物春秋、委员风采、津沪青年、往事钩沉、社会历史、文化习俗、古城沧桑、农林水利、名门望族。

阅读

相关人物

范溥
责任者
范溥
相关人物
杨景云
相关人物
毛万山
相关人物
刘福裕
相关人物
殷多善
相关人物
胡赞臣
相关人物
谢景坪
相关人物
彭述圣
相关人物
朱德生
相关人物
陈镜堂
相关人物
张德魁
相关人物
魏怀义
相关人物
钱洪发
相关人物
张芳春
相关人物
韩俊杰
相关人物
陈又新
相关人物
寇希儒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河南
相关地名
敦煌
相关地名
玉门
相关地名
金塔
相关地名
陕西
相关地名
鹿原县
相关地名
兰州
相关地名
武都县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曹全碑
相关作品
梅花谱
相关作品
桔中秘
相关作品
中国象棋词典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