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民间乐舞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4323
颗粒名称: 酒泉民间乐舞文化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6
页码: 247-252
摘要: 悠久的历史,富饶的土地,培育了绚丽多姿的酒泉地区民族民间乐舞文化。
关键词: 酒泉 文史资料

内容

文化习俗酒泉民间乐舞文化茹世性酒泉地处河西走廊西端。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曾是古代中国乃至邻近各国众多民族活动的大舞台。从最早的月氏、乌孙、匈奴,到后来的汉、羌、藏、回、蒙、裕固、哈萨克等,他们都有自己的光辉历史,保持着各自的民族特点和文化生活方式。各民族人民在辽阔壮美的走廊大地上,共同创造着人类的历史和文明,创造着绚丽多彩、姹紫嫣红、各领风骚的文化艺术。
  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人民友谊交往、文化交流的通道。它横跨欧亚大陆,联结着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和波斯文化,为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起着巨大的历史作用。昔日丝路上的重镇酒泉、安西、敦煌,以及玉门关、阳关的所经之地,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和珍贵的民族文化艺术遗存。
  史书记载,甘肃西部是古之戎狄游牧生息之地。各族先民在他们所生存过的地方,留下了各种形态的文化遗物,展示出当时的生活情态,其中也有不少乐舞形象,生动地勾画出了我区民舞的面貌。在肃北、嘉峪关发现的岩画,以舞蹈最为突出,有四五人不等的集体舞,亦有姿态各异的独舞。舞者身着长袍,腰束绸带,有的双袖长出手臂,也有袖齐手腕的,头上多戴着尖帽,经考证认为这是古月氏、乌孙民族在河西居住时刻画的。
  始建于公元366年的敦煌莫高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乐舞形象史料,如:经变中伎乐菩萨的纯舞蹈造型,天宫伎乐的各种乐舞姿态,飞天的神奇动作,力士金刚的粗犷形象,以及彩塑菩萨的百般姿态,既富有时代特征,又具有民族舞蹈特色。
  安西榆林石窟25窟右壁有两组伎乐图,是盛唐宫廷乐舞场面。舞者大都持飘带,动作轻盈,手臂绵软,是研究民舞的珍贵资料。
  酒泉丁家闸魏晋墓壁画中有一幅“墓主燕居行乐图”,壁画右方画墓主人的白足案旁有一女童,一手持鼓槌,一手摇鼓,左方画乐工四人,一拍腰鼓,一吹竖笛,一弹琵琶,一弹箜篌,中间有两舞伎正在表演,一个舞伎双手持方扇,回旋而舞,彩裙飘动,发辫飞扬。另一个舞伎侧身跃进,双臂高举,应拍击掌,跨步回首配舞,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扇舞形象。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政治、经济繁荣强盛的时代,也是乐舞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狮子舞”在西凉地区很早就流行了。不论是宫廷宴会,迎送宾客,还是庆功贺将等仪式中,都以西凉伎表演的“狮子舞”为最主要的节目。唐诗人岑参“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之诗句说明,河西走廊一带是在唐代流行此种舞蹈的。
  酒泉地区的民间舞蹈多活动在逢年过节、祭祖、拜神、祈雨等民俗活动中。细究其源,像酒泉的“膏药灯”、“龙舞”、“大头和尚戏柳翠”、“二鬼打架”、“地蹦子”、“腰鼓舞”、“彩船舞”、“高台耍狮”、“单杆桥”,玉门的“高抬”、“打节鞭”、“秧歌”、“龙灯”、“高跷”、“鹬蚌相争”、“太平鼓”,金塔的“皮挂子”(野火会)、“竹马子”,敦煌的“耍牦牛”、“东洋车”、“太平秧歌”,安西的“张公背张婆”、“唐僧取经”、“木人打架”、“黑人耍狮”、“牝牛舞”、“打熊舞”、“毛野人”、“黑熊舞”、“斗野人”、“跑驴”,肃北蒙古族的“喇嘛舞”、“灯舞”、“挤奶舞”、“弓箭舞”、“摔跤舞”、“酿酒舞”、“盅碗舞”、“顶碗舞”、“筷子舞”、“安代”、“敬酒舞”,阿克塞哈萨克族的“打毛舞”、“打酥油舞”、“盘子舞”、“交里阿龙”、“合拉麦发尕”、“大走马”、“枣红马”、“奶酒舞”、“狗熊舞”、“萨勒古仁”、“哈拉绰尔嘎”、“耶恩别克比伊”等。具有代表性的是“鼓舞”,这里曾经是戍边之地,因战争频繁而形成的督战之鼓声、冲锋之鼓声、欢乐之鼓声、消灾灭瘟之鼓声,不仅鼓的使用率惊人而且鼓的品种也多样,鼓的打法五花八门,鼓手多少不一,有对打、互打,打起鼓来,手到、眼到、神到,刚劲有力,稳健大方,给人一种奔放、庄重、雄伟之感。
  “地蹦子”(又叫“秧歌子”、“跑大场”)是一种群众自娱性舞蹈,它是说、唱、跳结合的舞蹈形式,除春节表演外,还在二月二、五月十三求水祈雨时跳,因地域和经济状况的差异而不同。酒泉洪水片“地蹦子”因地域辽阔,表演时场面宏大,粗犷壮观;而泉水片“地蹦子”因地域狭小,表演时细腻紧凑,集中精练。音乐以打击乐为主,除鼓子的击鼓声,蜡花的堂锣声,棒槌的互相撞击声外,场外还有大锣、大鼓烘托气氛。再加上名目繁多的各种阵图,更显得红火壮观而富有地方特色。
  “秧歌”保持着原始的风貌,自娱自乐的特点更为突出。作为河西人民的习俗、心态、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已深深地植根于我区广大人民文化生活之中。“龙”和“狮”在我区各县市渊源流长,“单龙戏珠”和“狮子舞”,其技巧精湛,表现细腻,具有灵活多变、气势雄伟的艺术魅力。民俗活动中还经常可以看到摹拟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以寄托对幸福生活向往的舞蹈,如“龙舞”、“耍牦牛”、“狗熊舞”、“竹马子”等,无一不与人民的生活、习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宗教性的舞蹈种类也很多,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的舞蹈都有。旧时多以祈祝为目的,祈求神灵保佑五谷丰登,人畜兴旺,除病祛邪,具有强烈的社会功利性。建国后以娱乐、教育为主体,祭祀性已得到淡化。人民群众把闹社火、扭秧歌、跳舞唱歌当作自己的一种有益的文化生活。如肃北蒙古族有雪山蒙古族之称,该族人民能歌善舞。从舞蹈上来看,大体有两大类,一是属于寺院跳神、逐鬼的宗教舞;二是民间祭祀和自娱性的舞蹈,并多为载歌载舞。这些舞蹈是从蒙古氏族部落的舞蹈中发展起来的,因而具有集体性、群众性的特点。“达楞巴舞”是亲人出征祝福平安的舞蹈。“酿酒舞”是反映生产、生活的舞蹈,人数不限,场合不定。“敬酒舞”少女头顶酒碗,跳三圈后向他人敬酒,如不顶碗,敬酒舞姿便可做邀请他人的动作,即用手拍一下对方的膝盖或肩部,被拍人继而起舞。蒙古民族在漫长的游牧生活中“逐水草而居”,在苍茫空阔的草原上从事生产劳动和生活,创造了自己灿烂的草原文化和独特的歌舞艺术。
  哈萨克族被称为诗歌的民族,有很多古老的诗歌、故事、谚语、格言等。哈萨克族人民能歌善舞,也是很好的骑手,所以他们的舞蹈也多以骑马为题材,如“走马舞”表现了草原上骏马奔驰的矫健身影和姿态。那时哈萨克人经常狩猎,要与危害牲畜的狼、熊等兽作斗争,用“斗熊舞”的表演形式反映牧民生活,久传不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培养一方人的性格和气魄,陶冶一方人的审美情趣。我区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及特色,突出表现在主题粗犷、直率、豪放和刚毅,借物抒情的道具运用以及题材的多样性。
  悠久的历史,富饶的土地,培育了绚丽多姿的酒泉地区民族民间乐舞文化。我们要总结其兴衰经验、发展规律,研究其风格特点。民族民间乐舞文化必将以崭新的姿态,纯朴的气质,粗犷健朗的格调,清新隽永的感染力,为两个文明建设增添精神力量。
  (茹世性,现任酒泉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出版者:政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栏目包括:政治军事、人物春秋、委员风采、津沪青年、往事钩沉、社会历史、文化习俗、古城沧桑、农林水利、名门望族。

阅读

相关人物

茹世性
责任者
茹世性
相关人物
岑参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敦煌
相关地名
印度
相关地名
希腊
相关地名
波斯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鼓舞
相关专题
地蹦子
相关专题
敬酒舞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