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酒泉山西商帮述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4313
颗粒名称: 解放前酒泉山西商帮述略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15
页码: 222-236
摘要: 解放前在酒泉经商者以山西帮商人势力最强,影响最大。酒泉山西商帮经营商业及其它有关情况。
关键词: 酒泉 文史资料

内容

社会历史解放前酒泉山西商帮述略张才 张寿彭解放前在酒泉经商者以山西帮商人势力最强,影响最大。现在仅就我们所了解的酒泉山西商帮经营商业及其它有关情况回忆如下:一、关于酒泉山西商帮的概况酒泉地处河西走廊西端,是内地进入新疆的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来就是万商云集的商贸集散地。在酒泉经商者,多是外地商贾。清代以来,以山西商人(晋商)势力最大。他们经营的票号,为官、私汇兑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他们开设的大小商铺遍及酒泉城乡,出售丝绸布匹、京广百货、日用杂品、糖茶烟酒、食盐调料,笔墨纸张;收购贩运西北地区盛产的皮毛、药材,为开发西北、活跃酒泉经济做出了很大贡献。山西商人,乡土观念重,在长期的经商过程中,又形成一套商业伦理,表现出了相当细致而又有长远眼光的经营精神,而不是现实、功利、巧取豪夺的奸商。晋商商业伦理包括了以下几项座右铭:准备充足,谨慎将事;人弃我取,薄利多做;维护信誉,不为虚假;小忍小让,不为己甚;对待“相与”,慎始慎终等。这里所说的“相与”,也就是在业务往来过程中互有交往的行号,大家都能始终恪守诚实信用的原则,给予非常宽厚的待遇。对破产者有时不索赔且给予帮助,最终得到的是大家一致的拥戴与远播的商誉①。正因为如此,在酒泉经商的山西商人就形成了一个以乡土地域为纽带,以长期形成的商业伦理观念为共同信仰的商业行帮——山西帮。
  清代山西商人在酒泉开设的票号有蔚丰厚、天成亨、协同庆三家。前两家资本20万两,后一家资本12万两,均属山西平遥帮②。民国以来,在酒泉做生意的山西商人可以分为几种类型。第一种是在酒泉城内开设相当规模的字号,他们是字号的财东兼掌柜:如三盛源商店,经营百货、杂货,财东兼掌柜李在山,山西汾城人;财东辛崇宗,山西曲沃人;掌柜周干臣,山西襄陵人;掌柜阎振钰,山西汾城人。福德隆商店,经营布匹、杂货、香烟和山西曲沃出产的“东生烟”,财东兼掌柜韩敬琦,山西汾城人;掌柜任大儒,山西襄陵人;掌柜武卜吾,山西汾城人。福泰和商店,经营绸缎布匹、百货、杂货,财东兼掌柜阎宝廷,山西榆次人;财东兼掌柜张自安,山西曲沃人。聚义湧商店,经营绸缎、布匹、杂货、百货,财东兼掌柜范志诚,山西祁县人;掌柜张彝亭,山西曲沃人。惠丰和商店,经营杂货、布匹、百货,财东兼掌柜胡某,山西汾城人。自立益商店经营百货,掌柜董某,山西祁县人。谦益祥茶庄,财东兼掌柜贾志义,山西榆次人;掌柜李秀山,山西祁县人。元兴祥商店经营食品酱园,财东兼掌柜王肇祥,山西晋南人;财东兼掌柜毕海清,山西晋南人。继美丰商店,经营食品酱园,财东兼掌柜毛文斋,山西晋南人。通华西商店,经营食品酱园,掌柜常兴成,山西曲沃人。福兴东商店,经营食品酱园,财东兼掌柜卢本斋,山西省临猗人。以上这些商店都是零售店,还有些字号是批发庄,如蔚隆章是布匹、茶叶、杂货批发庄,财东兼掌柜秦文,山西翼城人;万成永坐庄收购批发皮毛、药材,财东兼掌柜陆教义,山西孝义人;总店在西安,坐庄搞批发生意的李自伟,山西人。
  第二种是小本经营的摊贩。他们无字号,只在市场上摆个摊子经营土布、小百货。他们有周冶庵,山西汾城人;范德轩,山西晋南人;邓肇毕,山西襄陵人;梁春林,山西襄陵人;田榆山,山西榆次人等。第三种是跑街的经纪人。在买卖之间充当“掮客”,说合生意,收取佣金。他们有丁习文,山西汾城人;李金斗,山西汾城人;王寿田,山西曲沃人。
  第四种是在酒泉的乡镇开设小商店、小药铺。如酒泉的金佛寺镇,坐落在离城60公里的祁连山下,由这里的观山口子可进入祁连山腹地的采金场。在金佛寺堡子内,有三盛源的分号双盛源商店,掌柜阎振柱,山西汾城人;有德生义商店,掌柜郭殿杰,山西襄汾人;有魁盛源商店,掌柜贺殿卿,山西万荣人;有任盛和商店,掌柜任隆泰,山西襄汾人。这几家商店经营药材、布匹、杂货等。
  总之,解放前山西人在酒泉商界已有相当的势力,有四任商会会长是山西人担任。第一任是三盛源商店的财东李在山,第二任是元兴祥商店的财东王肇祥,第三任是福泰和商店财东阎宝廷,第四任是继美丰商店财东毛文斋。酒泉商界的事宜由他们掌握,并负责代表商界与政府当局的联系与交涉。
  二、酒泉山西商人经营管理商业的经验酒泉山西商人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比较成功的经营管理经验,这些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1、把握市场行情,经营适销对路的商品。酒泉地处边陲,自古以来,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给经营商业带来诸多不便。山西商人深知,要在市场经营中取胜,必须了解把握市场行情,经营适销对路商品。一些较大的商店如聚义湧等,在包头、上海、兰州等地都派有常驻人员,随时通报市场信息。抗日战争前,甘新公路并未开通,骆驼、大车是主要运输工具。当时,包头是京绥铁路的终点,也是黄河上的一个大码头,既是西北皮毛、药材的集散地,又是京津一带的洋货进入西北的门户。因此,一些较大的山西商家每年都雇用驼队,派人押运,穿过大漠草原,把酒泉收购的皮毛、甘草、锁阳、鹿茸、麝香、大黄等药材和金砂贩往包头销售,又从包头贩回酒泉市场需要的绸缎、布匹、京广百货、日用杂品、茶糖纸张、书籍文具等货物。有些山西商人资金少,人力不足,去包头进货有困难,就托大商家代为采购,大商家乐于帮忙。抗日战争开始后,甘新公路开通,从事商运的汽车逐渐增多,运输效率大大提高。山西商人贩运货物的渠道逐步转向了兰州——西安——武汉——上海。当时,这些城市里有什么时髦货物,很快就能在酒泉市场上出现。解放前酒泉农村的贫苦农民购买力很低,穿不起洋布,山西商人就贩运一种叫“高台大布”的土布在农村销售,很受农民欢迎。2、严格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
  酒泉山西帮的商号中,都有一套严格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拥有资本者称为“财东”或“东家”,无资本而受雇于商店的经营管理人员,分为“掌柜”、“先生”、学徒(或称“相公”)等几个等级。个别资本雄厚的“财东”,自己不直接参与商店的经营管理,而是把商店交给掌柜去全权经营,东家一般不过问干预商店经营上的具体事务,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权分离”。在一般商店中,“财东”多兼大掌柜,也参与经营管理,而其他掌柜、先生多是学徒出身,经过长期的商业实践的锻炼一步步提升上来的。晋商店铺中的学徒,早期多是同乡关系,有的从小就到酒泉,以后也逐渐有了甘肃高台等县的年轻人。学徒到店,先是伺候财东,端饭、倒水、搞卫生、干杂活,间或由“先生”教他们识字、写字。到16岁时,才开始受商业训练,主要是熟悉商品、价格,学习接待顾客,学打算盘,抄写往来信函。学徒抄写往来信函,一方面是学习商业信函的称呼、格式、内容等,•以提高自己的文化和业务水平,另一方面是将这些往来信函抄写存档,以便长期保存。学徒所受的商业训练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包装散货、量绸缎布料、快速珠算等。要求学徒称散装的茶叶、调料,一把就抓个八九不离十,用纸包装不散不漏,有棱有角;绸缎布料一匹多少码合多少尺,都要牢记在心,量尺时既快又准;珠算口诀要背得滚瓜烂熟,打算盘谁打错要受罚。同时要训练学徒能说会道,热情待客,把上门来的客人留住,千方百计地做成生意。这样一个学徒到20岁以后就可能成为一个精明的生意人,就可以升为“先生”,能够单独出外办事,洽谈生意,管理帐目了。
  学徒升为“先生”以后,如果工作成绩显著,又和东家、掌柜一心一意,还可以“顶生意”,即被升为有人力股的二掌柜,一些资历较深的“先生”,也可以拥有人力股。“人力股”是当时晋商店铺中的一种人力资本形式,具有“人力股”的“先生”和二掌柜,一般持有股份2—3厘,多者是8厘—1股,最高者也可达到2—3股。人力股和财股一样,每到3年商店经营决算后,可以按股分红,这比每年的应支就丰厚多了。“应支”是工资性质的每年个人所得,按掌柜、先生、学徒的不同等级有不同的标准。这种“应支”不是每月按时发放的,而是根据个人的需要随时支取,如果平时不用,可以存入帐上。遇有婚丧大事,可将存帐的“应支”全部取出,也可以透支,来年“应支”可以顶透支。如果“应支”逐年存余,再加上掌柜或先生第3年分得的人力股红利,达到财股一股的标准时,可以入财股,有了财股,可以分财股红利。在酒泉的一些山西人就是这样一步步地由学徒升为财东兼掌柜的。如福泰和商店的张自安,13岁时随本村的财东辛某由山西到酒泉当学徒,经过30余年的奋斗,艰苦备尝,直到40多岁才积累了一笔资金,开办了自己的商店。
  酒泉山西商帮的商店对店员训练有素,要求严格,管理规范,生活福利待遇也很好。全部人员都在店里开伙吃饭,厨师技艺高超,每顿饭菜荤素搭配,调剂适宜,每月初一、十五、全年二十四节气都要另外加菜改善伙食;毎年除夕的辞岁宴席更是丰盛,鸡鸭鱼肉及各种海菜俱全;从正月初一到初五要吃5天饺子、宴席。春节时每人赠送一套衣料、鞋袜、帽子及生活用品。不管店铺谁的亲友来探亲、办事,都要留住、管饭,不收分文。
  3、和气生财,互助互利,服务社会,赢得良好商誉。
  山西帮商人作生意,讲究义气,恪守信用,和气生财,互助互利是他们信奉的商业道德。顾客上门,热情接待,笑脸相迎,敬烟奉茶,待如上宾。对买大宗货物的顾客,接待更是周到。常常要留住留吃,有时生意谈不成,也留有人情在。他们出售的货物,货真价实,从不卖假冒伪劣商品;对顾客以诚相待,绝没有缺斤少两、短尺短寸的事情发生。农村顾客买东西一时不能付款,可以赊帐,待到秋收后,商店才派人骑上牲口下乡收帐。没有现金,用粮食等农副产品顶帐也可以。总之真正做到了公平交易,童叟无欺。
  对于同业往来,大家也是真诚相待,互助互利。当时同业之间有一种“期货”交易。所谓“期货”,就是大商家批发给小商店的货物,批发时不付款,待到货物销售完后才结帐。这种交易很少出现赖帐不还的事。有的同乡因生意赔折欠帐过巨,或因天灾人祸而破产,无法继续经营下去,山西帮不仅不追讨旧债,大家还要凑钱帮助他返回故乡。所以,山西帮商人在酒泉商界有良好的信誉。
  三、山西帮热心酒泉的文化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在酒泉经商的山西帮为了发挥优势,增强内部凝聚力,也为了同乡之间有个议事、聚会活动的场所,清代末年成立了同乡会,推举了会首,负责筹建山西会馆事宜。经过酒泉晋商多方集资,又向山西地方豪绅募捐,筹足了修建经费,在酒泉文庙街(现共和街)购地一块,专门从山西请来名师工匠,终于修成了一座占地1万余平米的山西会馆。该会馆大门庄严气派,进门后是一座雕花立地大屏风。转过屏风,有一座高耸的大戏台,戏台下的天井,是一个可容纳二三百名观众的露天戏场,戏场东西两边,各有一座两层的看楼,类似于大戏院的包厢。戏场北边,是青石镶成的七级台阶,台阶两边有一对威武的青石狮子。上了台阶,有一座飞檐斗拱的三间木牌坊。在其东西两旁,还各建有一座钟鼓楼。牌坊后面是第二进院落,东西两面是配殿,北面是建筑宏伟的正殿。正殿中供奉着关公牌位,还供奉着财神赵公元帅和商人的师爷陶朱公的牌位。山西会馆的建筑布局严谨,结构紧凑,雕廊画栋,美轮美奂,具有山西明清建筑风格,与酒泉城内的其它会馆(五省会馆、陕西会馆、直东会馆等)相比,是首屈一指的。由西会馆建成以后,就成了山西帮聚会娱乐的场所。每到关公、财神和陶朱公的诞辰,都有庙会,供献祭祀,还要献演大戏3天。后来山西帮又从家乡请来蒲剧“晋盛社”戏班到酒泉落脚,于是,山西会馆就成了 “晋盛社”演戏和居住的地方。抗战时期改为“晋兴社”,有当时蒲剧的一批名角,如旦角孙成群、花脸任金柱、生角宋福林、武生郑子明、青衣筱月兰、花旦筱兰香、胡生狄龙山、李芳轩等。由于这些演员表演技艺很高,再加上山西帮的极力支持和捧场,使得蒲剧在酒泉很火爆,不仅山西帮成了有戏必看的戏迷,就连酒泉当地的很多人也成了蒲剧迷。当时酒泉凡有庙会都要请“晋盛社”演戏3天,观者如潮,使酒泉人民的文化生活也因而丰富起来了。
  山西会馆曾一度被国民党军队占据作为兵营,经山西帮据理力争,奋力夺回。为了免会馆再遭此厄运,另一方面也为了满足抗战胜利后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1945年经山西同乡会商议决定,利用会馆创办一所小学。此议一出,山西帮极力支持,积极筹备。首先聘请了原河西中学音乐教师、山西平遥人王道平任董事长兼校长,聘请山西籍中医师张志升(原北平朝阳大学政法系毕业)任董事兼教导主任,又聘请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国立肃师和河西中学的毕业生任教师,成立了 “私立山西建国小学”。学校成立后,山西帮首先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学校上学,学校也招收其他人的子女。学校的经费一是会馆有一部分房租和地租收入,二是山西商号的赞助,三是靠学生的学费(每个学生每学期交学.费小麦一石)来维持。“山西建小”有山西帮的大力支持,经校董事会和校方的不懈努力,教师工作认真负责,办学很有特色,学生学习成绩显著提高,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扬,学校规模也不断扩大,一年以后,已发展成为一个有1—6年级及幼稚班的完全小学。解放后,1952年政府取消私立学校,建国小学由政府教育部门接管,更名为酒泉县共和街第二小学③。
  山西商人热心酒泉社会公益事业,热情为社会公众服务的事例不胜枚举,特别是以下几件较为典型。其一,民国十八年(1929年)甘肃大旱,灾情十分严重,哀鸿遍野,饿殍载道,酒泉城内灾民云集,嗷嗷待哺。酒泉山西商家有的捐献粮食,有的捐钱购买粮食,在酒泉城内设“舍饭场”以救济灾民。“舍饭场”每天熬粥两顿,每人一木勺,有时也发些杂粮混合磨成的炒面每人一勺。福泰和商店掌柜张自安曾任监督员,每天在“舍饭场”监督打饭,有时还亲自掌勺给灾民发粥,救活不少灾民的性命。其二,1930年,国民党政府交通部与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合资开办欧亚航空公司。该公司成立后,1931年开辟西北航线,酒泉要修飞机场,县政府当局通过商会要山西商人“赞助” 一笔钱作为修机场民工的工资,还要派人去机场监工。当时的飞机场在酒泉城南的石滩,离城约有七八里。福泰和掌柜张自安受商会委派,不避风沙严寒,每天来往机场监工,约有三四个月机场工程才告完成。其三,双盛源掌柜阎振钰,深谙医道,后来在金佛寺堡开了一座小药铺,悬壶济世,治病救人。金佛寺堡远离县城,交通不便,农民缺医少药,很多病人无法医治。阎振钰在此行医,医德高尚,医术高明,不仅治愈了很多危重病人,而且对贫苦农民患者施医送药,不取分文,深受农民欢迎和爱戴。解放后,1956年公私合营时,他的药店并入乡卫生院,他本人也在卫生院继续当医生,直到1960年生活困难时期,才告老还乡携家属回到家乡山西襄汾县城关公社阎店村定居。
  四、反动统治者对山西商人的敲诈与迫害在酒泉经商的山西商人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善于经营管理,一般都积累起了一些私人财产,这便引起了当时酒泉反动统治者的觊觎掠夺之心,敲诈勒索与迫害山西商人的事件不断发生。1943年,几个保甲长与反动政府串通,于深夜包围福泰和掌柜张自安的住宅,要抓张自安正在上中学的二儿子去当兵。后经张自安极力求情,花去了几百元大洋才算了结此事。1944年春,一伙从祁连山观山口子出来的土匪于光天化日之下包围了金佛寺堡子,把堡子中山西商人开设的商店财物抢掠一空,还把“双盛源”掌柜阎振钰、“德生义”掌柜郭殿杰、“魁盛源”掌柜贺殿卿等抓来拷问,要他们交出金银财宝。土匪用麻绳、皮鞭毒打,又用烧红的烙铁和香头在他们的背部、胸部烧烫,打得体无完肤,奄奄一息,迫使他们交出了金、银、首饰,才算保住了性命。经此劫难,这几家商店不仅家产尽丧,身体也元气大伤。他们在家休养了三四个月,其至半年多才恢复,双盛源商店关门歇业了,阎振钰开了小药铺行医,其他商店也经营惨淡,人心惶惶,不可终日,经过数年后,才慢慢恢复④。1947年,国民党军统特务河西站酒泉组组长魏成德垂涎福德隆掌柜武卜吾的财产,与酒泉县警察局长王世杰勾结,诬称武卜吾是共产党人。事情发生后,武的家属十分恐慌,请酒泉商会会长刘耀亭和山西同乡会会长毛文斋花钱疏通,并正式写出书面证明,担保武卜吾不是共产党人,此事才作罢⑤。
  “谁曾想一代晋商驰骋九州方圆,谁曾见玲珑小城气吞八方地面”。电视剧《晋昌源票号》的这两句主题歌词,正是从清末到民国时代山西商帮兴盛一时的生动写照。全国解放后,1956年通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酒泉山西帮开的商店都公私合营了,后被并入各行业的国营商店,山西商人也都被安排在国营商业单位工作,山西商帮也就不存在了。
  (张才,原任酒泉师范总务主任、会计师,现已退休;张寿彭,现为兰州大学副教授、研究生导师。)①李亦园《乔家大院的大红灯笼》,《读书》1995年第五期②黎迈《甘肃金融之过去与现在》,《西北资源》第二卷第二期(1941 年5月)③张世铭、张才《建国前的山西建国小学》,《酒泉文史资料》第三辑④郭大民《民国年间土匪抢劫金佛寺堡记略》,《酒泉文史资料》第八辑⑤《军统河西站与兰州特训班》,《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三辑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出版者:政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栏目包括:政治军事、人物春秋、委员风采、津沪青年、往事钩沉、社会历史、文化习俗、古城沧桑、农林水利、名门望族。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才
责任者
张寿彭
责任者
张才
相关人物
张寿彭
相关人物
周干臣
相关人物
李在山
相关人物
阎振钰
相关人物
韩敬琦
相关人物
任大儒
相关人物
武卜吾
相关人物
阎宝廷
相关人物
张彝亭
相关人物
范志诚
相关人物
贾志义
相关人物
毕海清
相关人物
王肇祥
相关人物
卢本斋
相关人物
李自伟
相关人物
陆教义
相关人物
范德轩
相关人物
邓肇毕
相关人物
梁春林
相关人物
李金斗
相关人物
王寿田
相关人物
郭殿杰
相关人物
孙成群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欧亚航空公司
相关机构
山西建国小学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山西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
西安
相关地名
包头
相关地名
上海
相关地名
兰州
相关地名
武汉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