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剧院 送戏下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4286
颗粒名称: 办好剧院 送戏下乡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3
页码: 115-117
摘要: 常昆办好县秦剧社派息进行农村合作化运动宣传,效果良好。
关键词: 酒泉 文史资料

内容

1956年春天,常昆带领工作组去总寨单闸进行由互助组建高级社的试点工作。工作组进村,苦口婆心地宣传动员了半个多月,各种类型的座谈会也开了不少,但入社的农户却寥寥无几。许多畜力强的户,因怕吃亏,对合作社抱着怀疑观望态度。县秦剧社配合农村合作化运动,排了一出叫《人往高处走》的戏,在总寨上演,使很多人受到了启发教育。那些原来不愿入社的户,拉着牲口,积极报名参加高级社。不到3天,约70%以上的农户踊跃报名入了社。常昆深有体会地说:“文艺这个东西能给人以直观教育,一场戏动员那么多户入社,要比我半个多月宣传动员来得快,效果好,今后要把秦剧社办好呢。”要说秦剧社,是解放后七拼八凑的烂摊子,没有经费,没有剧场,没有拔尖演员。常昆一有空就去秦剧社看戏,和演员交谈,了解剧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三干会上动员每个乡支援一棵树,并拆了几座没有保留价值的旧庙,很快建起了一个简易剧场,收了30多个男女青年培养唱戏,又到陕西请了几位表演水平较高的演员,使剧社有了生机。又通过财政拨款近2万元,为艺人修了宿舍。困难解决了,演戏有了劲。同年剧社本身积累了一些钱,又修了一个比较象样的剧场,正式更名为“祁连剧院”。剧院人多才广,配合农村形势,先后排岀《大家喜欢》、《白毛女》、《刘胡兰》、《梁秋燕》、《小二黑结婚》、《人往高处走》、《不能走那条路》、《穷人恨》、《血泪仇》等现代戏。每年秋冬送戏下乡演岀,古装戏、现代戏结合,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和欢迎,发挥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作用。
  经全体演员共同努力,新排陇剧《枫洛池》,革命现代戏《杜鹃山》、《沙家浜》、《红灯记》,使甘肃新创陇剧在酒泉戏剧舞台大显身手,文艺节目丰富多彩,更好地满足了广大观众的需求。
  1963年春黄草营反革命事件发生后,剧院在文化馆的紧密配合下,组织了自己的创作班子,由郭仪执笔,以人民的好儿子王天存为背景,用艺术的手法,揭露反革命分子白玉江破坏人民公社的罪恶行径。对每一个台词,每一句唱词,常昆都来亲自参加讨论修改。有时,常昆坐在台下,一面排演,一面修改。大型秦腔现代戏《警钟》上演后,受到省、地有关领导的好评。
  在县委的直接关怀下,1959年报省上批准,酒泉“祁连剧院”为正式国营剧团,演员兴高采烈。据许多老艺人回忆,酒泉秦剧团的成长、发展、壮大,演出了许多鼓舞人心的好戏,都渗透着常昆的心血。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出版者:政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栏目包括:政治军事、人物春秋、委员风采、津沪青年、往事钩沉、社会历史、文化习俗、古城沧桑、农林水利、名门望族。

阅读

相关人物

常昆
相关人物
王天存
相关人物
白玉江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酒泉秦剧团
相关机构
祁连剧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陕西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人往高处走
相关作品
大家喜欢
相关作品
白毛女
相关作品
刘胡兰
相关作品
梁秋燕
相关作品
小二黑结婚
相关作品
人往高处走
相关作品
不能走那条路
相关作品
穷人恨
相关作品
血泪仇
相关作品
枫洛池
相关作品
杜鹃山
相关作品
沙家浜
相关作品
红灯记
相关作品
警钟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