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张大千在敦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4279
颗粒名称: 随张大千在敦煌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3
页码: 103-105
摘要: 1941年初夏著名画家张大千千里迢迢到敦煌莫高窟考察,途经武威时邀赵兰亭同往。
关键词: 酒泉 文史资料

内容

1941年初夏,著名画家张大千离开四川成都老家,带领子、侄、门生张心智、张比德、刘力上、肖建初及画友谢稚柳等人,千里迢迢到敦煌莫高窟考察。经范振绪介绍,途经武威时邀我父亲同往,父亲早就向往敦煌,遂欣然同行。当时的莫高窟,由于无人管护,已是尘封灰掩,窟前堆积的流沙几乎淹没了下层的全部洞窟,断壁残垣比比皆是,洞窟里的壁画也在无声的疏解剥落。他们一行到来后,先用很大精力清理流沙,接着由南向北,由下至上地为洞窟编号。做好这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后,大规模的临摹和复原工作开始了。分给父亲的主要任务是为壁画及泥塑照相,兼搞一些临摹。当时工作条件十分艰苦,有的洞窟狭窄,壁画低矮,只能躺着身子工作;有的洞窟高大,则要爬上特制的高凳才行;照明只有靠手电筒或马灯。生活条件更是困难,没有甜水喝,没有蔬菜吃,还时常担心土匪来犯。但这些都不能动摇他们学习研究敦煌艺术的决心。除在莫高窟工作外,他们还先后在西千佛洞和榆林窟为洞窟编号和临摹壁画。工作之余,他们经常在一起畅谈对各朝代壁画的认识,交流自己临摹的体会,既提高了对绘画的理性认识,又加深了相互之间的友谊。这期间,大千先生曾多次为我父亲作画相赠,我记得比较清楚的有《荷花》、《番女图》及山水扇面,还有张比德送的《猛虎图》等。就这样,他们在敦煌一干就是两年多,共临摹壁画三百多幅,照相一千余张。张大千离开敦煌后,将临摹的壁画先后在兰州、西安、成都、重庆展出,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在敦煌考察结束后,大千先生曾邀我父亲同往成都办画展,但父亲因家事拖累未能成行,很感遗憾。他们人虽然分开了,但相互书信来往不断。父亲将大千先生的来信一一装裱成册,妥加保管。父亲逝世前,将所有书画分成两份,由我和我大哥分别保存,但在“文革”浩劫中,这些珍品全部被毁。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出版者:政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栏目包括:政治军事、人物春秋、委员风采、津沪青年、往事钩沉、社会历史、文化习俗、古城沧桑、农林水利、名门望族。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大千
相关人物
张心智
相关人物
张比德
相关人物
刘力上
相关人物
肖建初
相关人物
谢稚柳
相关人物
范振绪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四川
相关地名
成都
相关地名
敦煌
相关地名
猛虎图
相关地名
兰州
相关地名
西安
相关地名
重庆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荷花
相关作品
番女图
相关作品
猛虎图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