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人民防空历史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4263
颗粒名称: 酒泉人民防空历史沿革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16
页码: 51-66
摘要: 酒泉人民防空历史沿革包括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期的防空、建国后的人民防空、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人民防空。
关键词: 酒泉 文史资料

内容

政治军事酒泉人民防空历史沿革常坚酒泉地区地处河西走廊的咽喉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酒泉——作为周恩来总理亲自确定的省级重点人防城市,足见它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人防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因此各届政府及军事机关历来都十分关注酒泉的人民防空建设,并把人防建设放到应有的位置,抓好这件人命关天的大事情。
  一、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期的防空根据史料记载,早在1936年7月,酒泉的防空工作即由督察专员将省主席、防空司令的命令、任务及要求下达到有防空任务的酒泉、金塔、鼎新、玉门、敦煌等县,由各县县长主持各项防空工作的开展。
  1941年6月27日,经甘肃省省长、防空司令谷正伦批准成立了酒泉防空指挥部,下设三个股:第一股管理当地地上及空中防空事宜,第二股管理当地情报事宜,第三股管理当地消防及防空事宜。至抗日战争结束,防空指挥部指挥官除第二、四任分别由第七行政区督察专员曹启文、刘亦常兼任外,其余各任指挥官均由军方师、旅长兼任,工作人员均由军方组成。防空指挥部根据各年度的任务,制定工作计划,负责防空部队的组织及训练,情报的搜集,监视哨及有线情报网的组成与训练,防空教育,民间防空的组织及防空设施的构筑、灯火管制等。
  酒泉防空指挥部在酒泉、金塔、鼎新、玉门、敦煌等县组建防护团。团长、副团长、总干事通常由省防空司令任命,分别由县长、县党部书记长或军事科长、警察局长或警佐兼任;其他干部由团长任命。防护团编制除酒泉县防护团下编股外,其余县均下编业务班,统一隶属防空指挥部,执行防空指挥部的指令。酒泉防护团各股的具体任务:警报股负责警报收集发放;警备股负责警备戒严、防奸及灯火、交通管制等;消防股负责平时消防准备和战时消防、人员物资的抢救等;救护股负责被乱管制事项,安排人员疏散并维持秩序,担负救护事宜;总务股负责伤员的救治、准备防护器材、挖防空壕沟、伪装,给养、药材、经费、车辆、物资的筹备配给等。
  酒泉防空指挥部训令各县划分民众避难地点和路线,挖掘电光式防空壕洞。在各县政府及防空团做了大量防空准备的基础上,酒泉防空指挥部于1941年7月26日发布防空演习布告,并组织了酒泉县的演习。演习从瞥报信号发放开始,组织指挥各机关职员、学校师生及广大市民按预定路线进入既定避难地点北大河滩树林中疏散,直到警报解除后才陆续返回。
  1945年8月,省防空司令谷正伦发出“关于防空指挥部裁撤”的电文,据此酒泉防空指挥部裁撤,防空设施移交专员公署,出具各种移交清册四份,督察专员刘亦常作为接收人接受酒泉第六任防空指挥官薛敏泉的移交。但至1947年5月,酒泉防空监视队、哨并未撤销,只改变了监视队的隶属关系。省上还拨发器材,要求实行24小时工作制;各县防护团还继续存在,至1948年10月初统计,团长、副团长均有其姓名,总计还有防护团员497名。之后,随着解放战争的进展,酒泉的防空工作处于无人过问状态。
  二、建国后的人民防空1949年9月25日酒泉和平解放。之后由于新政权的建立,百业待兴,各项工作任务繁重,人民防空工作未列入议事日程。
  (一)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前的人民防空1962年,根据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毛泽东主席确定了“人民战争”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提出了“以临战的姿态做好战斗准备,立足于打,准备早打、大打,准备打常规战争,也准备敌人把核战争加在我们头上”的指导原则。同年3月20日经酒泉地委常委会讨论同意,成立了甘肃省酒泉专员公署(以下简称专署)人民防空委员会。人民防空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做好防空袭、防空降、防叛乱的准备,重点是防空袭。
  1965年5月20日,由酒泉专署人民防空委员会提名,酒泉专署人民武装委员会发出通知,成立了酒泉专署人民防空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酒泉军分区司令部。之后酒泉专署所属各县(市)也先后成立了人民防空指挥部。专署及各县(市)人民防空指挥部组织领导所管辖区域内的人民防空工作,办公室负责人民防空的具体事宜。
  1966年3月1日,酒泉地委决定将酒泉专署人民防空指挥部更名为酒泉专署人民防空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酒泉专署公安处。
  (二)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的人民防空1968年8月,根据“九大”精神和省革委会的指示,成立了酒泉地区人民防空指挥部,下设地县联合办公室。同年9月6日,为了加强战备,酒泉地区革委会决定成立了酒泉地区战备领导小组,下设支前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军分区,负责有关战备和人民防空事宜。
  1974年3月1日经酒泉地委讨论同意,撤销酒泉地区革委会战备领导小组,成立了酒泉地区人民防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地区革委会。
  1975年1月7日酒泉地委常委会决定,将酒泉县战备领导小组合并于酒泉地区人民防空领导小组,办公室列为行政编制,设立秘书、指挥、工程三个科,编制19人。
  这一时期的人民防空工作贯彻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备战备荒为人民”、“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要准备打仗和要准备对付突然袭击”的指导思想,坚持“广泛地发动群众,大打人民战争”、“帝霸不灭,战备不止”的方针,主要任务是做好同敌人打巷战、街垒战、地道战和反空袭、反空降、反坦克的工程准备,达到“五能”(即能打、能防、能机动、能生活、能生产)的要求。
  这一时期的人防工程建设,根据1973年3月16日的酒革战字[73] 002号《关于地道普查情况报告》之文件所列:酒泉城镇历年来构筑地道总长度3万余米,面积3万余平方米;其中加固了 1万余米,面积1万余平方米。结构:用砖墙砖拱加固近万米;用卵石墙砖拱加固5千余米;用石墙预制拱加固1百余米;用预制墙预制拱加固7百余米。还可使用未加固长度9501.8米,面积8718.1平方米。1973年至1977年底,上级累计下达酒泉人防建设任务12000平方米,实际累计完成14577.7平方米,每年均以超年度计划的21.5 %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1977年工程普查,查实人防工程约3万余平方米,其中社会干支道工程面积近1万余平方米,人员掩蔽工事面积近2万余平方米(使用面积1万5千余平方米,非使用面积2千余平方米)。符合等级的人防工程面积近1万5千平方米,等外工事面积4884平方米;需维修加固的工事面积7801.3平方米,拟报废人防工程面积881.23平方米。酒泉县修建了101平方米的人防指挥所,酒泉地区于1974年11月开始着手并动工修建人民防空指挥所,1976年因资金未到位而停工。
  这一时期的人防组织指挥建设,两次拟制并修订了防空袭预案,五次拟制修定了疏散方案,并制定了《酒泉城市人民防空、城市防卫建设规划》,加强了人防专业队伍的组建、整组及训练,理顺了人防战时指挥体制,并于1970年5月、1975年10月两次组织了人防、城防在常规条件下的人民防空演习,分别由酒泉县战备办公室和酒泉地区人民防空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
  这一时期的人民防空通信警报建设以有线、无线电为主,先后在人民防空指挥所架通30门总机用于通信指挥,在酒泉地区邮电局建立了专用的无线电警报信号接收台,随时接收上级发放的警报信号;还以收信机参加了兰州空军组织的空情报知无线电网和兰州军区组织的警报网络。对所属各县(市)的组织指挥,在酒泉军分区司令部安装有警报信号强拆器,按下电钮后,3秒钟左右可把警报信号准确的传到各县市武装部,酒泉城区则利用市内电话和5台电动警报器、广播等途径传达警报信息和警报信号。
  三、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人民防空1978年11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人民防空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指导思想,坚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平战结合,质量第一”的方针,主要任务是以工程维护管理、通信及警报建设为重点,全面开展人防战备工作。至1985年年底,酒泉地区人民防空办公室继续保留,秘书、指挥、工程三个科室未变,人员有所调整,但办公室由县级单位降为科级单位,隶属地区计划统计处管理。
  这一时期,人防的组织指挥建设,重视了专业队伍的组建与训练。1979年,根据“人防专业队伍的中心任务是消除空袭后果”的任务要求,本着专业对口的原则,按照民兵班、排、连的形式组建了抢修、抢运、抢救、“三防”、消防、治安等分队。1982年根据省人防办《加强防空专业队伍建设》的通知精神,本着专业对口、专群结合、便于指挥、便于训练和执行任务的原则,仍按民兵班、排的形式,对酒泉城区原有六种专业队伍进行了调整。专业队伍训练,以准备执行任务为前提,组织各专业队进行专业训练,并督促训练内容、人员、时间、效果的落实。另外还完成了疏散计划的拟制,重新确定了疏散原则、对象、地点、批次及人数、期限等。通信警报建设,省下拨50门总机一部,单机20部;还以150瓦无线电台参加了省人民防空指挥2号网,并能接收上级的警报信号。1980年办公室架通了由指挥所至百货公司的地面有线警报线路,安装电动警报器两台;1981年与农垦局拖修厂签约,建警报塔一座,安装立式警报一台、扩大器三只,由人民防空办公室直接控制。1978年上级下达工程建设任务1500平方米,年底完成1757.23平方米;1979年完成了酒泉地区人民防空指挥所未完工的土建工程。至1985年底,共完成口部处理33个,并安装密闭门及防护密闭门,新修、续建地道及工事2千余平方米,加固改造3千余平方米;还两次进行了人防工程的普查,并加强了已有人防工程的管理和人防宣传教育工作。
  “七五”时期(1986—1990年)的人民防空工作,主要是贯彻落实《人民防空条例》,人防建设根据我国改革开放面临的实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由封闭型建设转向开放型,由单纯追求战备效益转向战备、经济、社会效益共同发展,并立足于人民防空建设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这一时期酒泉地区人防机构未发生变化。主要任务是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工作,在广大群众中广泛开展国防教育、人防观念教育,并进行了人防建设平战结合开发利用的尝试和探索,部分的开发利用了人防已有工程的经济、社会效益,以弥补管理维修已有工程经费的不足,使人防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同时,还积累了平战结合、“结建”工作、人防宣传教育等成功经验。1989年新修民族饭店地下人防工程,建筑面积546平方米,投资60万元,于1990年9月交付使用。“八五”时期(1991—1995年)的人民防空工作,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适应国家军事战略发展变化,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面向市场和战场,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不断开拓人防工作的新领域。期间人防机构未发生变化,由于地区编制调整,于1993年9月酒泉地区人民防空办公室隶属关系由地区计划统计处转隶地区建设委员会。这一时期,人防工程建设速度加快,狠抓了结建工作,共结建防空地下室两个,面积1千余平方米,动工修建3个防空地下室,面积近2千平方米;收取易地结建费40多万元。通信指挥建设稳步发展,及时维护保养通信警报设备,在法定警报试放日按时进行警报信号发放,修改完善了防空袭预案和14个保障计划;坚持了人防专业队伍的整组和不脱岗训练;举办了 “三防”知识竞赛,普及了城市初级中学学生的“三防”教育;平战结合面积累计达1万5千余平方米,工程利用率7.6%,上交利税53万多元,收回租赁费17万多元,安置待业人员30余人,增强了人防工程的社会及经济效益。1992年5月,地区人防办被兰州军区人防办评为早期工程评估分类先进单位;1993年12月被省人防委员会评为平战结合先进单位;1995年12月被省人防委员会评为“八五”人防工作先进单位,被省教委和人防委评为“八五”人防知识教育先进单位。
  “九五”时期(1996—2000年)的人民防空工作,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和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和《甘肃省实施人民防空法办法》,坚持贯彻“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坚持与经济建设相协调、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坚持改革创新,围绕人民防空建设的各项任务,突出平战结合和“结建”工作重点,使我区的人防建设步入法制化建设的轨道,初步走上依法建设、平战结合良性发展的道路。1997年12月,酒泉行署进行编制调整,地区人民防空办公室由科级单位恢复处级单位,隶属行署直接管理,管理关系逐步理顺,稳定了机构,下设综合及业务两科、定编7人;1998年6月后相继调整充实了领导班子,加强了人民防空办公室的领导。这一时期,基本完成了人防指挥所工程建设的土建任务,分三次进行续建,总投资200多万元,完成了两个口部处理,新建了机关人员掩蔽部等。通信警报建设,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安装通信70门总机一台,新增电话单机33部,新增电声警报器一台,购置传真机一部;通信实现了自动接转,对上保持了通信联络畅通;每年均在法定时间完成警报试鸣任务,酒泉城区警报信号覆盖率可达65%。人防专业队伍完成了两次整组,完善了组织机构,配齐配强了各专业队伍的干部骨干。早期工程管理得到加强,完成了西干道、西ⅠⅡ干道、指挥所的清淤。始终坚持“以建为主,以收促建”的原则,五年内共完成新建、续建人防工程面积1938平方米,其中社会工程800平方米,单位工程1138平方米,使城市的防护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平战结合陆续开发了人防地下商场、冶金五队人防地下室、机关人员掩蔽部等,开发利用面积2千余平方米,利用率为9.6%,五年间总收入259702元,安置社会从业人员300余名。防空知识教育进一步开展,《人防法》宣传深入,五年来组织街头宣传3次,主管领导发表电视讲话4次,电视台报道人防工作17次,电台播放或报纸发表有关人防宣传文章11篇,撰写人防研讨文章8篇,撰写经验材料及情况反映12篇。中学生“三防”教育累计受系统教育人数达11500余人次。“九五”期间酒泉地区人民防空办公室被省国防动员委员会评为人民防空先进单位,有3名同志被评为人防先进工作者。
  (常坚,现任酒泉地区人民防空办公室副主任。)解放前酒泉防空指挥部各任指挥官名单附一:任次及职务 姓名 任职时间 备注第一任指挥官 马呈祥 1941.6- 陆骑5师少将师长(兼)副指挥官 曹启文 1941.6- 督察专员(兼)第二任指挥官 曹启文 1942.5- 督察专员(兼)第三任指挥官 徐汝诚 1942.10- 少将旅长(兼)副指挥官 卫光华 1942.10- 上校副旅长(兼)第四任指挥官 刘亦常 1943.4- 督察专员(兼)副指挥官 王泽勉 1943.4- 上校团长(兼)第五任指挥官 周煦龙 1944.11- 预7师少将师长(兼)副指挥官 赵玉亭 1944.11 保安副司令(兼)第六任指挥官 薛敏泉 1945.7 新4师师长(兼)副指挥官 赵玉亭 1945.7 保安副司令(兼)附二:解放后酒泉专署(地区)人防委、领导小组、国动委领导名单名称 职务 姓名 任职时间 备 注人防委员会 主任 张志华 1962.3— 行署专员(兼) 副主任 高东生 1962.3— 军分区司令员(兼) 副主任 王彦章 1962.3— 兼任人防指挥部 总指挥 曹布诚 1965.5— 地委副书记(兼) 副总指挥 马汝贵 1965.5— 行署副专员(兼) 副总指挥 唐仁 1965.5— 8342部队部队长(兼) 副总指挥 杜圣清 1965.5— 军分区副司令员(兼)人防委员会 主任 曹布诚 1966.3— 兼任 副主任 马汝贵 1966.3— 兼任 副主任 唐仁 1966.3— 兼任 副主任 杜圣清 1966.3— 兼任人防指挥部 总指挥 吴占祥 1969.1— 8342部队副部队长(兼) 副总指挥 王治邦 1969.1— 地区革委会副主任(兼) 副总指挥 杜圣清 1969.1— 军分区副司令员(兼)战备领导小组 组长 吴占祥 1969.9— 兼任 副组长 王治邦 1969.9— 兼任 副组长 石跃亭 1971.5— 军分区政委(兼) 副组长 薛浩平 1971.5— 地委副书记(兼)民空导组人防领小 组长 石跃亭 1974.3— 军分区政委(兼) 副组长 马汝贵 1974.3— 地区革委会副主任(兼) 副组长 王钦 1974.3— 军分区副司令员(兼) 组长 马汝贵 1975.1— 兼任 副组长 王宗颜 1975.1— 军分区副司令员(兼)附二(续)解放后酒泉专署(地区)人防委、领导小组、国动委领导名单名称 职务 姓名 任职时间 备 注人民防空领导小组 副组长 刘世杰 1975.1— 酒泉县县长(兼) 组长 杨柱基 1977.3— 地委副书记(兼) 副组长 杨辉 1977.3— 军分区副司令员(兼) 副组长 刘世杰 1977.3— 酒泉县县长(兼)人民防空委员会 主任 张明义 1982.2— 行署副专员(兼) 副主任 张书保 1982.2— 军分区副司令员(兼) 副主任 李玉祥 1982.2— 酒泉县县长(兼) 副主任 樊绪合 1982.2— 人防办副主任 主任 赖学忠 1984.2— 行署专员(兼) 副主任 黄如意 1984.2— 军分区副司令员(兼) 副主任 段生茂 1984.2— 酒泉县县长(兼) 主任 刘兴 1993.5— 行署常务副专员(兼) 副主任 李守林 1993.5— 军分区副司令员(兼) 副主任 李凯音 1993.5— 地区建委副主任(兼) 副主任 马定国 1993.5— 酒泉市副市长(兼) 第一主任 陈学亨 1997.1— 地委书记(兼) 主任 盛维德 1997.1— 地委副书记、专员(兼)国防动员委员会 副主任 张贵华 1997.1— 地委副书记(兼) 副主任 张宝珠 1997.1— 军分区司令员(兼) 副主任 王清宇 1997.1— 军分区政委(兼) 副主任 王炳书 1997.1— 行署副专员(兼) 副主任 阎占川 1997.1— 军分区副司令员(兼)附三:解放后酒泉人防办历任正、副主任名单职务 姓名 任职时间 备注主任 张树山 1965年5月—1966年3月 兼任主任 文玉西 1966年3月—1969年9月 兼任负责人 武占斌 1969年9月—1971年5月 兼任主任 高天合 1971年5月—1976年6月 兼任副主任 周志和 1971年5月—1974年3月 兼任副主任 白光明 1971年5月—1974年3月 兼任副主任 李栋 1971年5月—1974年3月 兼任副主任 芦开文 1971年12月—1975年8月 专职副主任 陈昱夫 1974年3月—1976年6月 专职副主任 梁玉升 1975年1月—1976年6月 专职副主任 韩增格 1975年1月—1976年6月 专职副主任 张振清 1975年8月—1980年12月 专职副主任 樊绪合 1976年8月—1983年4月 专职副主任 韩文国 1982年2月—1984年2月 专职主任 韩文国 1984年2月—1989年10月 专职副主任 贾连志 1984年2月—1989年9月 专职副主任 赵华 1984年2月—1989年12月 专职副主任 郭景洲 1986年12月—1998年12月 专职主任 贾连志 1989年6月—1991年2月 专职副主任 周学忠 1990年9月—1994年2月 专职副主任 杨清树 1990年12月—1998年12月 专职主任 周学忠 1994年3月—1998年6月 专职主任 赵立农 1998年6月—2000年11月 专职副主任 常坚 1999年8月— 专职副主任 朱平祥 2000年1月— 专职主任 崔正元 2000年12月— 专职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出版者:政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栏目包括:政治军事、人物春秋、委员风采、津沪青年、往事钩沉、社会历史、文化习俗、古城沧桑、农林水利、名门望族。

阅读

相关人物

周恩来
相关人物
谷正伦
相关人物
曹启文
相关人物
刘亦常
相关人物
薛敏泉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常坚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
鼎新县
相关地名
玉门县
相关地名
敦煌县
相关地名
兰州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