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的传染病防治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4053
颗粒名称: 酒泉市的传染病防治工作
分类号: K872
页数: 7
页码: 133-139
摘要: 酒泉历史上发生和流行的传染病很多,有鼠疫、天花、白喉、流行性脑膜炎、黑热病、麻疹、百日咳、猩红热、伤寒、斑疹伤寒、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布鲁氏杆菌病、炭疽、淋病、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包虫病、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感染性腹泻等,给人民造成了极大灾难。新中国成立后,于1951年成立了酒泉县防疫委员会,领导全县的卫生保健和传染病防治。县人民卫生院内设立防疫股,分管本院疫情及基层卫生组织的传染病汇总报告。 统计表明,酒泉市人均寿命由建国初的43岁增至1996年的71岁;传染病年发病种由1949年前的23种至1997年降低到8种。劣性传染病近30年已被有效控制。白喉1953年发病25例后至今45年未发病,流脑1994年后无病例,脊髓灰质炎1988年至今未发病。麻疹、百日咳历来是严重摧残儿童的传染病,1984年前呈有规律的流行周期及发病高峰,合并症多,死亡率高,自1990年后仅成散在发病,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且临床病程短,症状轻,近十多年无一死亡病例。伤寒1986年后的12年中仅发病5例。细菌性痢疾近15年呈逐年下降趋势,无暴发流行。过去致小儿骤死的中毒性痢疾,近些年无病患。麻风30年无新患。
关键词: 文史资料 酒泉 文物

内容

酒泉市的传染病防治工作
  于永义
  酒泉历史上发生和流行的传染病很多,有鼠疫、 天花、白喉、流行性脑膜炎、黑热病、麻疹、百日 咳、猩红热、伤寒、斑疹伤寒、病毒性肝炎、脊髓 灰质炎、布鲁氏杆菌病、炭疽、淋病、肺结核、新 生儿破伤风、包虫病、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感染 性腹泻等,给人民造成了极大灾难。
  酒泉及邻近县市是白喉流行的历史性疫源地, 最早见记于东汉光和二年,至后大流行多次。特别 是清同治年间,白喉病流行肆虐。此病先在左宗棠 军中流行,继而在北崖头兵营蔓延,死亡惨重。已 隐性感染的士卒逃到民间后,更导致白喉大流行,持 续4年之久。死亡达患病人数的60-70%,且多为 儿童和青壮年。至光绪卅一年(1905年),白喉流行 面更广,波及酒泉城周新城、西坝、余新、鸳鸯、临 水等地,病亡人数甚多。民国十八年(1929年),适 逢大旱,田禾无收,乡民多以草根树皮充饥,饿殍 横道,又遇白喉流行,延及总寨、临水、屯升、新 城等20多个区、乡,死婴曝晒荒野,狗啃狼食无人掩埋,流行长达5年。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白 喉又暴发流行,由于国民党“三马”(马步芳、马步 青、马步康)以重兵追剿西路红军,百姓为避战乱, 人群流动造成白喉传播,从城镇开始向农村蔓延,以 三墩、铧尖、总寨、上坝、清水为最,疫情凶猛,直 延至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死亡无计。
  1920—1928年,又逢饥荒,人体抵抗力下降,加 之人畜共饮被污染的涝池水,致使伤寒流行肆虐。一 人得病全家难免,故伤寒又称“窝子病气天花于1911年、1928年、1937年三次大流行, 因缺医少药求医无门,生逃病死,疫区十室九空。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1年成立了酒泉县防疫委 员会,领导全县的卫生保健和传染病防治。县人民 卫生院内设立防疫股,分管本院疫情及基层卫生组 织的传染病汇总报告。
  1954年,酒泉县人民卫生院设立防疫保健股, 担负城乡疫病预防业务的指导及管理,组织培训农 村、基层卫生人员,安排督导预防接种。当年,麻 疹、百日咳在农村流行,即派出4个医疗组深入疫 区防治,很快控制了疫情。
  1956年成立酒泉县卫生防疫站,开始规范管理 传染病和预防接种。并组织人力对以往的传染病进 行回顾性调查,为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提供了可靠依据。
  1958年农村各公社成立卫生所,各大队相继建 立保健站,一个三级预防保健网的雏形基本形成,当 年防疫站为社队培训基层防疫保健人员97人。
  1963年在酒泉县城镇5个街道7686户中进行 麻疹、百日咳、伤寒、痢疾流行病的调查,查清四 病流行规律及人群免疫状况。并于1964年在城关镇 设立疫情观测点,开展疫情监测,建立居民健康档 案,开始地段保健工作。
  1965年在城乡选点对2436人进行了锡克氏试 验,测定人群白喉免疫水平,预测白喉流行趋势,制 定预防对策。
  1978年在西峰公社新村大队设立痢疾疫情监 测点,连续进行痢疾菌型鉴定及菌属变迁的观察。 1982年在城关镇不同职业人群中,进行乙肝表面抗 原携带状况调查,检查1025人,阳性率为8.78%。
  1983年制定出台《酒泉县疫情管理工作细则 (草案)》,规定需管理的急性传染病2类25种。
  1989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 法》施行,法定管理传染病3类35种,同年底酒泉 市报批了传染病监督员,从此步入了依法管理传染 病的轨道。1991年12月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 项目开始启动,本市被确定为甘肃省首批实施县(市),参与全球控制结核病的联合行动。
  建国前,酒泉预防接种是一片空白,城乡只有 “花客子''(为人种牛痘的游医)走村串户给儿童种 牛痘以预防天花,且收费高,接种率低。据1947年 记载,全县接种白喉类毒素苗372人,种痘3102人。
  1950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种痘暂行 办法》,实行全民免费普种牛痘苗。次年10月,酒 泉县人民卫生院在培训防疫员的同时,组织私人开 业医生及部份国家医护人员下农村种痘,并对成年 人亦进行补种,提高了人群的免疫水平。随着预防 接种的不断扩大,使白喉、伤寒、天花迅速得到控 制。1954年后,县内再未发生天花。
  1963年卫生部颁发了《预防接种实施办法》,酒 泉县在城关镇建立了儿童健康卡片,有专业人员负 责管理,分段实行辖区预防接种。
  我国研制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成功后,酒泉 县于1964年11月在城关镇开始液体减毒活疫苗 (由国防科研十号基地卫生队支援供应)的试点投 服,3岁以下儿童千余人服苗,同时进行了服苗后反应观察。
  文化大革命期间,卫生防疫工作受到严重干挠 破坏,1968年11月撤销卫生防疫机构,预防接种混 乱,传染病回升。1972年又重建酒泉县卫生防疫站,各项工作废而待兴。1978年卫生部下发《关于加强 计划免疫工作的通知》后,全县实行计划免疫。农 村公社卫生院成立防保组,由专人负责资料收集保 管、接种统计、疫苗分发及巡回督导。城区8个医 疗卫生单位也建起了 5个预防接种门诊。随着上级 各项规定的逐步实施,预防接种制度日趋完善,走 向正规。
  从1987年开始,酒泉市为境内7岁以下儿童逐 个核卡建证,查漏补种,对城乡近170个接种点的 上岗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实行定点接种,保证了 无菌操作,减少了疫苗浪费。在国家、省上组织的 达标审评验收中,我市预防接种均达到要求标准,多 次受到省、地表彰奖励。
  1988年,国家给酒泉市防疫部门配发了冷链装 备,为市防疫站配备了车辆、冰柜,给乡、镇卫生 院配了冰箱,村级站配发了冷藏包。各乡、镇在规 定的日子召开乡村医生例会,等运苗车一到即领取 疫苗交换冰排,即时在全乡接种,保持了疫苗效益。
  为引进科技成果,推广新疫苗的使用,酒泉市从80年代中期始在城市成人和城乡儿童中接种乙 肝疫苗,现在7岁以下儿童的有效接种率已达95%以上。甲肝疫苗1994年开始在全市中小学生中接 种,1996年起在学龄前儿童中注射,目前接种率已达50%以上。并在农村中小学生中注射腮腺炎疫 苗,免疫效果良好。随着免疫接种的不断扩大,控 制相应传染病的范围也不断拓宽,人类受病魔损害 面就越小。统计表明,酒泉市人均寿命由建国初的 43岁增至1996年的71岁;传染病年发病种由1949 年前的23种至1997年降低到8种。劣性传染病近 30年已被有效控制。白喉1953年发病25例后至今 45年未发病,流脑1994年后无病例,脊髓灰质炎 1988年至今未发病。麻疹、百日咳历来是严重摧残 儿童的传染病,1984年前呈有规律的流行周期及发 病高峰,合并症多,死亡率高,自1990年后仅成散 在发病,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且临床病程短,症状 轻,近十多年无一死亡病例。伤寒1986年后的12年 中仅发病5例。细菌性痢疾近15年呈逐年下降趋 势,无暴发流行。过去致小儿骤死的中毒性痢疾,近 些年无病患。麻风30年无新患。性病自1990年报 告3例淋病以来,尖锐湿疣、梅毒相继见报,且呈 逐年上升之势,需切实加强防治。号称“白色瘟 疫"的肺结核形势严峻,发病率仍居高不下。
  我们坚持执行正确的方针,借助科技新成果,经 长达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已有效的遏制了市境内 的历史性传染病,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 益,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我们要继续做 好各种疫病的防治工作,为发展酒泉经济,为保障 人民的健康勤奋努力,做出更大贡献。
  (于永义,酒泉市防疫站副站长,流行病学主管医师。)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委员会

本辑包括:政治军事、社会历史、编读往来栏目;并附有《酒泉文史资料》第一至十辑 分类总目录。

阅读

相关人物

于永义
相关人物
左宗棠
相关人物
马步芳
相关人物
马步青
相关人物
马步康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酒泉市
相关地名
城关镇
相关地名
甘肃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种痘暂行办法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