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出土了一批重要文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4010
颗粒名称: 三、出土了一批重要文物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3
摘要: 1972年9月15日下午2时许,普查队在30年代出土过“居延汉简"的额济纳旗破城子(汉代居延都尉甲渠侯的官衙)原Ⅲ号点试掘,喜获“居延汉简"百余枚。其中一枚上有墨书汉隶“(甲)渠侯官行者”字样,另一枚上有“天凤二年”字样。10月,普查队在对黑河沿岸的城堡、烽燧遗址的踏察中,又出土了不少汉简。这次普查成果特别是出土的汉简,曾在省革委会政治部会议室陈列展出,受到参观者的普遍重视。
关键词: 文史资料 酒泉 文物普查

内容

三、出土了一批重要文物文物普查工作一般是只记录现状,采集暴露于 地表的实物,不进行文物发掘。但由于酒泉地区是 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和边塞要地,加上气候干燥 少雨、人烟稀少等独特的环境因素,保存的文化遗 存极为丰富。有的甚至暴露于地表,考察队只要亲 临其地便能垂手可得,因而也出土了不少重要文物, 特别是“居延汉简简牍是纸张未普遍使用之前,用来书写文字、文 献的材料,由竹、木制成,窄者称简,宽者为牍,它 是甘肃省古代文化遗产的三大优势(即彩陶、石窟 和汉简)之一。本世纪初英国人斯坦因在我区敦煌 县发现了汉简(史称流沙坠简),促成了简牍学的产 生。30年代前西北科学考察团在黑河下游掘得“居延汉简"万余枚,使简牍学成为国际性显学。但令 人痛心的是抗战爆发后,我国的国宝—— “居延汉 简"被帝国主义者劫掠一空,现存于美国国会图书 馆,造成了我国“居延汉简”空白的状况。1972年 9月15日下午2时许,普查队在30年代出土过“居 延汉简"的额济纳旗破城子(汉代居延都尉甲渠侯 的官衙)原Ⅲ号点试掘,喜获“居延汉简"百余枚。 其中一枚上有墨书汉隶“(甲)渠侯官行者”字样,另一枚上有“天凤二年”字样。10月,普查队 在对黑河沿岸的城堡、烽燧遗址的踏察中,又出土 了不少汉简。这次普查成果特别是出土的汉简,曾 在省革委会政治部会议室陈列展出,受到参观者的 普遍重视。此举为建国后大批出土汉简揭开了序幕, 据后来报道:"1972-1976年,在国家文物局、甘肃 省文物局与额济纳旗党政军民的大力协助下,由甘 肃省博物馆、酒泉地区和人民解放军驻地部队等单 位组成的居延考古队,对居延汉代遗址进行初步发 掘,取得了重要成果出土的大批珍贵文物,包括 二万余枚汉简,是我国历来发现简牍最多的一次。新 获的“居延汉筒”,本身就是一部非常宝贵的汉代档 案史料集。“这些文物为研究汉代政治、经济、军事、 民族及社会生活情况,又提供了一批难得的新资 料”(引自《文物》1978年第一期《居延汉代遗址的 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一文)。
  另外,1972年10月,地区文物普查队在小方盘 城(当时暂作为汉玉门关的标志)以西第二烽燧试 掘,出土了汉代丝绸残片、木梳、木简、黄色麻布 残片和绘有人面像的小木撅等文物。其中红、绿、蓝 各色丝绸残片尤为珍贵,它为研究丝绸之路的丝绸 生产、运输、消费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1972年的这次较大规模的全区文物普查,取得了很大成绩,宣传了党的文物政策,加强了文物保 护工作,并在普查中发现和挖掘出了不少珍贵文物, 确实是做了一件难能可贵,继往开来的好事。
  (王兴文,原任酒泉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已退休。)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委员会

本辑包括:政治军事、社会历史、编读往来栏目;并附有《酒泉文史资料》第一至十辑 分类总目录。

阅读

相关人物

斯坦因
相关人物
王兴文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国家文物局
相关机构
甘肃省文物局
相关机构
酒泉中学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酒泉市
相关地名
甘肃
相关地名
英国
相关地名
敦煌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