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燕萍曼谷圆梦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3994
颗粒名称: 马燕萍曼谷圆梦记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9
页码: 63-71
摘要: 介绍酒泉籍姑娘马燕萍获得第十三届亚运会山地自行车越野赛比赛冠军的故事,回顾她的成长历程。
关键词: 文史资料 酒泉 马燕萍

内容

马燕萍曼谷圆梦记
  漆进茂兰新斌
  1998年12月8日下午,北京时间15时。
  泰国东北部的呵叻府。
  在第十三届亚运会山地自行车越野赛比赛中, 中国女选手马燕萍以2小时07分28秒的成绩战胜 对手,为我国夺得本届亚运会的第十二枚金牌.这 是中国队夺得的首枚自行车项目金牌,也是酒泉姑 娘马燕萍自1998年5月在亚洲山地车锦标赛中夺 冠后的一次新的突破。
  马燕萍在为国家、为甘肃争得荣誉的同时,也 为生她养她的父母家人和家乡酒泉的人民带来了莫 大喜悦。人们奔走相告,拍手相庆,省地市领导即 向远在曼谷的马燕萍发出了贺电。
  12月9日晨,笔者来到马燕萍父母身边时,才 发现她的父母像上次亚洲锦标赛那样,还是因为忙 碌于劳作未能看到女儿辉煌的一刻,没能与她共享 这巨大的喜悦。当我们将这一喜讯告诉他们时,她母亲不禁潸然泪下……在领奖台上,在五星红旗下,在国歌声中,这位来自大西北的酒泉姑娘,也许最想告诉含辛茹苦 拉扯她成人又送她走出家门的父母亲:女儿成功了! 也许她更想对曾经盼儿心切,巳经54岁的老父亲说 一句:谁说女儿不如男!走过2。年人生旅程的马燕萍,是在艰辛和曲折 中度过她的童年的。
  马燕萍出生在酒泉市银达乡妥家沟村七组一户 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是三个女儿中的老二。她的 父亲马学友盼望有一个顶门立户的儿子,所以她的 降生,并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多少喜悦。那时还是 吃大锅饭的年代,父母亲是被赶着披星戴月下地干 活的。因家里无人照看,所以小燕萍也时常和大人 们一样“上下班”,她母亲臂上的提筐也就成了她的 “摇篮”,那幼小而瘦弱的躯体不知在提筐中翻了多 少个滚,至今她的眼角处还有被提筐边上的芨芨草 刺伤的痕迹。有一次,她母亲晚上加班狠了狠心把 她留在了家中,次日早晨回到家中,发现小燕萍竟 然不见了,吓的母亲周玉珍一屁股坐在地上,哭了 半天,猛一抬头,发现小燕萍掉在床下睡着了,当 她冲过去抱起女儿时已欲哭无声。
  也许,正因为这样,才造就了她顽强的性格和 坚韧不拔的意志。
  马燕萍的启蒙教练、酒泉市业余体校校长王明武讲了这样两件事:一次是马燕萍参加进校测试时, 那时候市体校还没有赛车,她娇小的身躯骑着单车 在田径场比赛,中途不慎摔了重重的一跤,在场的 教练都吃了一惊,可是当教练跑过去扶她时,她却 吃力地扶起自行车,坚持赛完了全程。教练从她顽 强的性格中看到了希望的闪光,虽然她个子不够理 想,但还是被录取了。另一次是1996年6月,她参 加省九运会山地车赛比赛时,由于公路改山地不太 适应,临冲刺时在一个大坡上猛然碰在了 一块大石 头上,一个跟头摔得满脸是伤,鼻血直流。教练王 明武当时在场,一看此情况,心想,这下算完了。但 是,马燕萍却在尘土中翻身爬了起来,推起赛车跑 上陡坡后,再次跨上赛车发起了猛烈冲刺,最终夺 得了冠军。
  当她那由于繁重的劳动而显得木讷的父亲得知 这一消息后,也不由泪花盈眶。这位从小就失去双 亲的老人哽咽着说:“这丫头不容易。”家庭的贫困使马燕萍很小就成了一个勤劳吃 苦、懂事的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姐姐学会 了打猪草、放牛,帮助父母做家务。上小学时,她 就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199。年,马燕萍考进了 历来重视体育教学的杨洪中学(银达中学分校),使 她的体育特长得到了尽情发挥,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她的运动成绩得到了迅速提高。1991年在全市 春季运动会上,两项中长跑项目分获全市第一、第 二名。同年被邀请到嘉峪关市参加比赛,再次获得 赛区第一名。
  当时在酒泉市业余体校任女子自行车教练的王 重城,就已关注到了这个好苗子。1992年9月,在 她的选拔下,马燕萍进入了自行车队。这一连串的 成绩既坚定了马燕萍搞体育的信心,也使她父亲思 想上得到了一个大的转变,他决定不惜一切代价让 女儿上体校,既使当不上专业运动员,至少毕业也 可以安排一个工作,也好为家里争口气。
  但是,就在马燕萍进入酒泉市业余体校不久,王 重城被调离自行车队教练岗位,同时,马燕萍也被 以没有培养前途为理由退回了银达中学。她和她父 亲心中刚.刚升起的希望的光环顷刻间被打得四零五 散。幸亏有人提醒,马燕萍的父亲急忙托关系,找 熟人,自己跑了别人跑,最后才被再次招回业余体 校自行车队。
  马燕萍深知这其中的艰难,所以她在训练中格 外认真、自觉。这位沉默而要强的姑娘在进校第一 年,就在全省20公里公路自行车赛中夺得亚军。 1994年,又获得同赛级第一名,成为所招学生中出 成绩最快的一个,被酒泉地区体校录取为正式学员。在笔者采访她的母校领导、教练和老师的过程中,首 先听到的第一句话总是说她“性格内向、自觉,能 吃苦,对她根本不用督促,只要说明学习任务和训 练计划,她一定能够按照教练和指导教师的要求加 强训练,完成任务1994年12月,她被地区体校 评为“三好学生气同时被地区教委评为全区“三好 学生1996年初,她以优异的成绩被选送到省体工大 队集训。按照规定,每年集训超过3个月以上的队 员,省体工大队不能再行退回。7月份,酒泉地区体 校学生科科长杜社教和教务科科长宁建农带着马燕 萍的有关手续来到兰州,可在省体委办手续时,却 找不到她的名字。有多年分配学生经验的两位老师 知道情况不妙,急忙赶到省体工大队找到了大队长, 声称:如果省上不要,“八一"队等着要马燕萍。大 队长一听,当即打电话向教练询问情况,并向两位 老师答应,第二天给答复。第二天,省体工大队就 办好了全部手续,至此,马燕萍才正式进入省体工 大队。
  曲折的生活经历和多变的求学过程,使马燕萍 的心理素质不断强化,同时也造就了她那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神,为她在本次亚运会上飞骑夺金打 下了良好的基础。马燕萍进入省体工大队后,犹如龙归大海,通 过专业、系统、规范的训练,成绩有了突飞猛进的 提高。全国八运会上,在夹缝中冲刺,以一秒之差 屈居第二;然后又在全国自行车锦标赛上勇夺金牌。 1997年,首次参加第三届亚洲山地车锦标赛的马燕 萍,在菲律宾夺得银牌。1998年5月在第四届亚洲 山地车锦标赛上,她以1小时43分18秒的优异成 绩赛完了 5x5.35公里的赛程,以5分44秒的优势 战胜她的队友、卫冕冠军王泽秀夺得了冠军,创造 了她个人历史最好成绩。
  她的成功,正如她所说的 与领导的关心和 教练的培养分不开。
  进入省队后,她遇上了一位好教练——高彦君。 马燕萍在3年前入队时,连山地车都没有见过。3年 后,她成为一名亚洲冠军,这充分体现出了教练的 水平。高彦君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首先要上训练量,没有量变,就谈不上质的变化。云南冬 训时一星期骑800到900公里,拉练最大量一天能 有220公里。当然,上训练量的同时,体力恢复一 定要跟上。“这句话,透露出了他的训练原则,也道 出了马燕萍在夺取亚洲冠军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艰 辛。也就是在这次采访中,胸有成竹的高彦君也立 下了军令状“我现在可以向国家体育总局申请承包今年亚运会山地车女子越野赛项目的金牌,成功不 了我就辞职高彦君此言既出,语惊四座,但同时 也是为自己加压,为自己的队员加压。这种压力,有利于训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使其遇变不惊,沉着 应战。
  1998年10月28日,马燕萍的队友——我国著名自行车运动员王泽秀,在为备战曼谷亚运会进行 的训练中,在南京不幸遭遇车祸,不治身亡。
  虽然两人在国内是竞争对手,但同时也是关系 密切的队友,在冲击亚运会金牌时正需要这样一位 搭挡。因为山地自行车越野赛是一项长时间艰苦的 耐力项目,单身作战相当困难。更何况山地车比赛 是首次引入亚运会,马燕萍也没有这方面的实践经 验。遭遇了失去队友的沉重打击,而又面对强手的 竞争,马燕萍身上的担子有多重是可想而知的。但 这位朴实的酒泉姑娘,暗暗地下定了决心,付出了 更多艰辛的努力。当她来到曼谷时,已按教练的安 排全部完成了训练计划。
  身在曼谷的马燕萍比赛前夕,心里还是压力挺 大,最后在教练的安慰和分析对手实力的过程中,才 逐步稳定了情绪。
  12月8日下午,马燕萍在比赛开始就一马当 先。根据教练的意图,她一路领先是为了给主要对手、日本的小林可奈子施加心理压力。这一招果然 奏效,小林上坡力量不如马燕萍,但下坡技术较好。 本来她可以利用下坡的机会掌握主动,但一上场就 被马燕萍占了先,心中急躁,原来的优势未能发挥 出来,以至于几次转弯时都不得不下车调整。女子 山地自行车越野赛一共是4圈,共25.6公里,第一 圈下来,马燕萍领先日本小林可奈子12秒,最后她 以2小时07分28秒率先冲过终点,比对手快了3 分多钟。
  载誉归来的马燕萍及其他亚运代表团成员,在 北京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接见。
  12月27日,马燕萍受到了甘肃省委书记孙英、 代省长宋照肃等省上领导的亲切接见。省委、省政 府为她记一等功一次。共青团甘肃省委和省妇联分 别授予她“新长征突击手"、“三八红旗手"荣誉称 号。
  12月3()日,已经有两年多时间没能回家的马燕萍,在省体工大队自行车训练中心书记和教练高 彦君的陪同下回到了酒泉,受到了故乡人民的热情 欢迎。省委常委、酒泉地委书记陈学亨,行署专员 杨育荣从兰州打来电话表示祝贺。
  当笔者问到她此次回到故乡想对家乡人说些什么时,她说:“感谢家乡人对我的培养,感谢您们对我的支持和关心,当我夺得这枚金牌时,我首先想 到的是家乡酒泉。”她告诉笔者,由于要准备备战世界山地自行车 锦标赛,拿征战奥运会的入场券,此次来到酒泉,只 能逗留两天时间。好在回来时正值新年,可以与父 母过上一个团团圆圆的元旦。
  为了在2000年奥运会上赛出好的成绩,马燕萍 不能不匆匆告别故乡人民,告别亲人,踏上进军奥 运的征程。
  (漆进茂,《酒泉日报》编辑部主任。兰新斌《酒泉日报》编辑。)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委员会

本辑包括:政治军事、社会历史、编读往来栏目;并附有《酒泉文史资料》第一至十辑 分类总目录。

阅读

相关人物

漆进茂
责任者
兰新斌
责任者
马燕萍
相关人物
兰新斌
相关人物
漆进茂
相关人物
周玉珍
相关人物
王明武
相关人物
宁建农
相关人物
王泽秀
相关人物
高彦君
相关人物
小林可奈子
相关人物
李岚清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酒泉市业余体校
相关机构
杨洪中学
相关机构
银达中学
相关机构
国家体育总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酒泉市
相关地名
泰国
相关地名
曼谷
相关地名
甘肃
相关地名
银达乡
相关地名
嘉峪关市
相关地名
兰州
相关地名
云南
相关地名
南京
相关地名
日本
相关地名
北京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