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辑》 图书 |
唯一号: | 292220020220003847 |
颗粒名称: | 酒泉市农业科技发展简况 |
分类号: | K294.23 |
页数: | 7 |
页码: | 122-128 |
摘要: | 有关资料核证,1949年,全市总耕地面积60.1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36.49万亩,平均亩产108公斤。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农业生产条件逐年得到改善。由于酒泉土壤肥沃,光热资源丰富,加之有祁连山雪水灌溉之利,非常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早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酒泉境内西峰寺的大蒜,临水的洋葱,下河清的西瓜就以其产量高,品质优,远近闻名。通过新技术、新品种、新农具的推广应用,粮食产量逐年上升,特别是经过平整土地,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条件,使粮食亩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八五”期间,在科技兴农上,以技术开发为先导,科技承包为手段,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组织实施“4310”科技工程(四大支柱产业:粮食、林果业、畜牧业、日光节能温室。林果业、畜牧业、日光节能温室3项各人均增收100元。推广10项新技术)。科技项目实行合同制,技术实行承包制,科技成果实行奖励制,项目经费有偿使用,实行技术人员集体承包,“六定一奖”责任制,保证科技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
关键词: | 文史资料 酒泉 农业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