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办学措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3841
颗粒名称: 酒泉市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办学措施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3
页码: 116-118
摘要: 主要内容:为提高办学效益,使农校在全乡内起到应有的作用矿在具体工作中做到了“四落实”: 一是培训计划落实。二是实验实习基地(点)的落实。三是农校培训与致富点落实。四是经费落实。
关键词: 文史资料 酒泉 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内容

为提高办学效益,使农校在全乡内起到应有的作用矿在具体工作中做到了“四落实”:
  一是培训计划落实。年初乡农校校务委员会、村分校根据全乡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本着农民“需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和全乡新开发的项目,分季节、分月份制定合理、准确的年度计划。年末总结评比,并将任务落实情况与乡属站、股、室及各村干部的责任书、奖金挂钩。做到农校负责安排教员、组织学习、提供实验场地,村组和业务部门负责项目、人员、时间的落实。
  二是实验实习基地(点)的落实。农校建立了“农科教百亩果园实习基地”、“养殖业实习基地”等村级实习基地36处。
  三是农校培训与致富点落实。乡党、政领导与农校教师,把培训学员学到的技术及时用到扶贫帮困上,采取“扶上马送一程”的办法,定户定人,跟踪调查,跟踪指导。农校首先与旧墩村马世戴结为扶贫点,参谋确定扶贫项目,种植果树5亩,有农校进行技术培训,还种植了苜蓿发展养殖业,并定期检查指导,95年光这两项收入人均1400元,彻底脱了贫。主管农业的乡长每年三次到村、组田间地头,进行农业科学知识讲座,带动了乡政府其他干部,共结联系点32处。农校教师对营尔林场夏尚仁的7亩果园进行了管理指导,从果树矮化与密植上进行改造指导,近几年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95年收入和改造前相比增加了 40%。
  四是经费落实。90年乡上落实了教育事业费的2%,教育费附加的10%为成教经费,从92年以来每年提取的成人教育经费均在3万元以上。同时农校坚持育人富校并举的原则,站合市场行情,积极创办经济实体。89年靠1万元“回乡青年培训周转金”和自己培训出的6名学生办起了服装加工店,当年获纯利5000元。新校建成后,投资1万元开办了木料加工店,出租门点3处,当年纯收入6800多元。95年又与地区农科所合作办起了农技服务门点。根据“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办班时收取一定数量学费,缓解了教学经费不足,提高了农校的服务实力。达到前五年投入,后五年受益的目的。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辑内容包括:政治军事、教科文卫、农业水利、人物轶事、社会历史、民族风情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马世戴
相关人物
夏尚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酒泉市
相关地名
旧墩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