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辑》 图书 |
唯一号: | 292220020220003836 |
颗粒名称: | 明沙窝小学发展简史 |
分类号: | K294.23 |
页数: | 5 |
页码: | 109-113 |
摘要: | 明沙窝是酒泉银达乡东北的一个偏僻村落,建国前全村百十来户人家,没有一所公办学校。民国二十年(1931年),当地识字人徐登林在自己家里腾出房屋办私学一处,一些家境好的人家才能就近送孩子上学。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被众人称做乡约的许永清在新沟庙(明沙窝过去叫新沟,新沟庙即现在的明沙窝村)创办学校,招收学生20多名,从中所沟聘请王XX任教,学生每人每年负担小麦三斗做为教师的报酬。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新沟士绅何自选对教育比较重视,聘任郑天禧为第三任教师,并将庙宇大殿作为教室,从农民家中借来长条桌、凳供学生上课。这时村上的女孩也有来上学的,教师也学其他公办小学分级教学,教授国语、算术。 1951年春,经过减租反霸运动,农民认识到了送子女受教育的重要性。这年5月,酒泉县政府召开区文教助理员会议(当时笔者是河北区文教助理员),会上决定:“各乡尚未恢复学校及有条件新建校的村子,都要积极做好准备工作,争取秋季开学气笔者在落实会议精神时,召集原新明乡明沙窝片的干部开会决定:将原庙庙门、雨廊、角房拆除,在此基础上新建土木结构的校门和教室六间;整修东西斋房为教师办公室、宿舍、秋房、储藏室等;新做二十套双人课桌及办公桌椅;一切经费工料由群众筹集,有王添财负责施工,赶秋季开校前准备就緒。明沙窝有了第一所公办初级小学,原先在外乡上学的37名男女学生也返回本村就近上学。 明沙窝小学从1970年起由四年制初小改为五年制小学,1973年还曾开设初中一年级课程。现有教师10人,学生180多人(含学前班)。毕业升入初中的年均24人,“四率”指标全部达到上级要求。先后三次改建校舍,共花费资金124893元,其中:国家补助9000元,村上筹集100893元,农民集资15000元。改建新建成砖混、土木结构标准教室、办公室等28间,建筑面积670平方米,校园面积5235平方米,砖铺、柏油场地775平方米。通过勤工勒学活动,年增收3000余元,充实了教学设施,如电教器材、体育器材、图书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
关键词: | 文史资料 酒泉 明沙窝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