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沙窝小学发展简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3836
颗粒名称: 明沙窝小学发展简史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5
页码: 109-113
摘要: 明沙窝是酒泉银达乡东北的一个偏僻村落,建国前全村百十来户人家,没有一所公办学校。民国二十年(1931年),当地识字人徐登林在自己家里腾出房屋办私学一处,一些家境好的人家才能就近送孩子上学。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被众人称做乡约的许永清在新沟庙(明沙窝过去叫新沟,新沟庙即现在的明沙窝村)创办学校,招收学生20多名,从中所沟聘请王XX任教,学生每人每年负担小麦三斗做为教师的报酬。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新沟士绅何自选对教育比较重视,聘任郑天禧为第三任教师,并将庙宇大殿作为教室,从农民家中借来长条桌、凳供学生上课。这时村上的女孩也有来上学的,教师也学其他公办小学分级教学,教授国语、算术。 1951年春,经过减租反霸运动,农民认识到了送子女受教育的重要性。这年5月,酒泉县政府召开区文教助理员会议(当时笔者是河北区文教助理员),会上决定:“各乡尚未恢复学校及有条件新建校的村子,都要积极做好准备工作,争取秋季开学气笔者在落实会议精神时,召集原新明乡明沙窝片的干部开会决定:将原庙庙门、雨廊、角房拆除,在此基础上新建土木结构的校门和教室六间;整修东西斋房为教师办公室、宿舍、秋房、储藏室等;新做二十套双人课桌及办公桌椅;一切经费工料由群众筹集,有王添财负责施工,赶秋季开校前准备就緒。明沙窝有了第一所公办初级小学,原先在外乡上学的37名男女学生也返回本村就近上学。 明沙窝小学从1970年起由四年制初小改为五年制小学,1973年还曾开设初中一年级课程。现有教师10人,学生180多人(含学前班)。毕业升入初中的年均24人,“四率”指标全部达到上级要求。先后三次改建校舍,共花费资金124893元,其中:国家补助9000元,村上筹集100893元,农民集资15000元。改建新建成砖混、土木结构标准教室、办公室等28间,建筑面积670平方米,校园面积5235平方米,砖铺、柏油场地775平方米。通过勤工勒学活动,年增收3000余元,充实了教学设施,如电教器材、体育器材、图书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关键词: 文史资料 酒泉 明沙窝小学

内容

明沙窝小学发展简史
  许永珍
  明沙窝是酒泉银达乡东北的一个偏僻村落,建国前全村百十来户人家,没有一所公办学校。民国二十年(1931年),当地识字人徐登林在自己家里腾出房屋办私学一处,一些家境好的人家才能就近送孩子上学。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被众人称做乡约的许永清在新沟庙(明沙窝过去叫新沟,新沟庙即现在的明沙窝村)创办学校,招收学生20多名,从中所沟聘请王XX任教,学生每人每年负担小麦三斗做为教师的报酬。1934—1935年夏季,换聘本地人郑天禧任教,后因灾荒,学生辍学,学校停办。直到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才有笔者家兄许永忠和郑天禧先后任教,学校才又恢复。那时学校只收男生,有十二、三岁的,也有十八、九岁的。初入学后先念《三字经》、《百家姓》、《朱子家训》。两年后再念《七言杂字》、《五言杂字》及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教学形式是单独授课,老师一字一句地教会当天的内容;念《杂字》、四书的除教会当天的段、章,还要讲解词意。认会生字后学生站在庙院、斋房或廊檐下朗诵,乏困了就坐在墙根下背读、默字(地上写字)。当时写字是用木牌也叫仿牌、水牌,在上面用红、白土汁练毛笔字,空间加写小字。第二天早上学生逐个到老师面前背书、验字,要求字句清晰,通顺流利。念杂字、四书的除背会当天新教内容(叫生书)外,还要背前面教过的章段(叫温书)。只有背会生书、温书才算过关,背不会的要打板子。当时还让年龄大些的学生包教小学生,背不会的动辄打骂,气氛十分森严。
  学生的主要学习用品是书板(像现在十六开纸大的两块薄木板,合在一起,一边钻两个小眼穿绳,能松能紧,书本夹在中间不易磨损),或提个筐子,盛放书板和食品。那时办学条件艰难,学校设在庙堂,老师在西斋房外间屋教书,里屋还住着一个道人。只有一张方桌,一条大板凳供老师用,学生没有课桌。打扫卫生都是借用道人的水桶、扫帚。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新沟士绅何自选对教育比较重视,聘任郑天禧为第三任教师,并将庙宇大殿作为教室,从农民家中借来长条桌、凳供学生上课。这时村上的女孩也有来上学的,教师也学其他公办小学分级教学,教授国语、算术。老师登台讲课,学生上台演算术、默生字。并写大楷、小字,有的还写日记、作文,早上做体操、唱歌。这是本村新学堂之开始。郑老师的大儿子郑肇基在城里上学,星期日回家还给学生教唱歌。这所政府不管(其它地方由政府管理,叫保国民小学)的学校从此走上了正规。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以后先后任教的有当地人张登龙、郑兆英,办学经费、教师报酬仍由学生负担。但由于有些家庭拿不起三、四斗小麦,因此学生不固定,形成春满堂、夏一半、秋凋零、冬不见的状况。那时条件虽差,但家长、学生都很尊重教师,每逢端阳、中秋、冬至等传统节日,学生都给老师送节礼(端阳送米糕、棕子,中秋送锅盔、点心,冬至送羊肉),以感谢老师教育之恩。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国民党大量抓兵派粮要款,苛捐杂税日趋严重,学校被迫关闭。
  由于村上贫穷落后,这种时断时续的私人办学形式没有培养出几个有文凭的人。到1953年划建新明乡时,全乡选不出文书,区政府只好从外乡调派。
  1951年春,经过减租反霸运动,农民认识到了送子女受教育的重要性。这年5月,酒泉县政府召开区文教助理员会议(当时笔者是河北区文教助理员),会上决定:“各乡尚未恢复学校及有条件新建校的村子,都要积极做好准备工作,争取秋季开学气笔者在落实会议精神时,召集原新明乡明沙窝片的干部开会决定:将原庙庙门、雨廊、角房拆除,在此基础上新建土木结构的校门和教室六间;整修东西斋房为教师办公室、宿舍、秋房、储藏室等;新做二十套双人课桌及办公桌椅;一切经费工料由群众筹集,有王添财负责施工,赶秋季开校前准备就緒。群众对此非常赞成,改建工作如期竣工。区政府调派段生俊来校任教。从此,明沙窝有了第一所公办初级小学,原先在外乡上学的37名男女学生也返回本村就近上学。
  明沙窝建校40多年,先后有段生俊、马文俊、杨生泉、罗世相、张登海、许发荣、陈瑛、张登安、徐进林等九人任校长,他们不怕艰难困苦,在僻远乡村献身教育事业,明沙窝村的人民至今铭记他们。现任校长张登安,在这里一干就是25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带领全体教师,团结奋斗,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改善办学条件,充实教学设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各方面都做出了显著成绩,学校先后五次被评为乡级目标责任书第一、第二名;张登安也两次受到市级园丁奖,教师徐进林教学成绩突出,先后三次被评为乡级责任书完成第一名,两次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
  明沙窝小学从1970年起由四年制初小改为五年制小学,1973年还曾开设初中一年级课程。现有教师10人,学生180多人(含学前班)。毕业升入初中的年均24人,“四率”指标全部达到上级要求。先后三次改建校舍,共花费资金124893元,其中:国家补助9000元,村上筹集100893元,农民集资15000元。改建新建成砖混、土木结构标准教室、办公室等28间,建筑面积670平方米,校园面积5235平方米,砖铺、柏油场地775平方米。通过勤工勒学活动,年增收3000余元,充实了教学设施,如电教器材、体育器材、图书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40多年来,历届毕业生考入各级学校深造后走向社会,在党政机关、教育、医疗、工交(含乡企干部)、商贸(不含私营个体户)、金融等系统工作的达80多人,为村上培养有文化的劳动力760人。12.5%达到了小学文化程度,87.5%达到了初中文化程度。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全村种、养、副、企各业的全面发展,农民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目前91%的农户已进入小康。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辑内容包括:政治军事、教科文卫、农业水利、人物轶事、社会历史、民族风情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许永珍
责任者
许永珍
相关人物
徐登林
相关人物
许永清
相关人物
郑天禧
相关人物
郑肇基
相关人物
张登龙
相关人物
郑兆英
相关人物
段生俊
相关人物
马文俊
相关人物
杨生泉
相关人物
罗世相
相关人物
张登海
相关人物
许发荣
相关人物
陈瑛
相关人物
张登安
相关人物
徐进林
相关人物
张登安
相关人物
徐进林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明沙窝小学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酒泉市
相关地名
银达乡
相关地名
河北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