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区图书馆
肃州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肃州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地膜玉米在酒泉的推广运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3684
颗粒名称:
地膜玉米在酒泉的推广运用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4
页码:
190-193
摘要:
酒泉市引进地膜栽培技术始于1979年。1979年,酒泉市农技站在省农技总站安排下进行示范推广地膜技术并取得成功。首先应用于瓜菜等经济作物,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蔬菜上市比露地栽培提前25天,其产量也比露地高1-2成。
关键词:
文史资料
酒泉
内容
地膜玉米在酒泉的推广运用
杨兴国
酒泉市引进地膜栽培技术始于1979年。在此之前,一直沿用传统的露地栽培方法,产量较低。1979年,酒泉市农技站在省农技总站安排下进行示范推广地膜技术并取得成功。首先应用于瓜菜等经济作物,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蔬菜上市比露地栽培提前25天,其产量也比露地高1——2成。
地膜玉米种植起步较晚而发展较快。1982年, 果园乡农技站试种0.5亩,亩产量达到869公斤,比露地增产339公斤。在1982年试验成功的基础上,1983年全市大面积示范种植1890亩,亩产770——835公斤,比露地增产210——280公斤,因此在1983年受到了,原农业部表彰。1983一1993年的12年间,酒泉市累计种植地膜玉米41,383万亩,占全市玉米总面积的25.21%,合计增加产量6005.95万公斤,按国家收购价0.48元/公斤计,可增收2903.28万元,增产增收效益十分明显。
现将我市地膜栽培技术推广情况略述如下:一、典型示范对比,逐年扩大推广玉米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每年种植面积都在15万亩左右,对轮作倒茬,调解用水,均衡增产有重要作用。引进地膜玉米种植技术以后,各主要乡、镇都进行了多点试验。1983年全县试种1890亩,亩均产量比露地栽培高280公斤。1984年又扩大到11196亩,单产大面积达920.5公斤,比露地单产增加566.45公斤,每亩地纯收入增加64.32元。到1993年,地膜玉米已发展到7.6545万亩,占玉米总面积的53.23%,产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单产700公斤,总产5358万公斤,增产6.06%。在推广地膜玉米种植的过程中,高产典型起了积极的引导作用,金佛寺镇西三坝村民王如英1987年种植3.03亩,单产达到1166.5公斤,创造了我市地膜玉米产量的最高纪录。
二、地膜玉米增产的机制分析实践证明,地膜覆盖可明显改善前期土壤耕作层中的水热状况,达到一播全苗、催苗早发,避免和减轻低温冷害的影响,发挥高产潜力。
1.增温20cm土层内温度明显提高5.8℃,全生育期增加250℃左右。
2.保墒10cm土层内含水量提高4.3%。
3.抑盐10cm土层内含盐量由0.224%降低到0.088%。
此外,田间调查还表明地膜覆盖可有效抑制杂草生长和某些病虫害的发生。生育期也明显延长。
三、主要技术措施1.选用良种。根据不同地域选用不同的玉米品种,因地制宜。
2.机械铺膜。1985年机铺面积200多亩,1985——1993年累计26.3万亩。机铺省时、省种,省膜、省工,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保证了玉米的及时播种。
3.合理密植。亩均密度增加1500——1800株, 充分利用地力、光热。
4.种子处理。药剂拌种和微肥拌种相结合,苗齐、苗壮。
5.配方施肥。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底肥与追肥相结合,避免养分损失,提高肥效。
6.田间管理。苗期管理外,及时中耕松土,喷施农药。
继1979年地膜栽培技术首次运用于我市蔬菜栽培和1982年首次运用于玉米种植以后,经过了十七年的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地膜栽培的成功已经得到了厂泛的认可。1995年,我市又首次在沿山冷凉灌区建立了地膜小麦示范点并取得成功,使地膜栽培的技术运用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
郭 仪
芦沟桥头炮声响, 日寇侵华倍猖狂。
神州净地狼烟起, 山河难民遭殃。
中华儿女多壮志, 浴血八年斗虎狼。
血泪写成红旗谱, 前事后师当自强。
1995 年9月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委员会
本书为甘肃省酒泉市的史料,内容分为政治军事、人物轶事、文教体卫、财税经济、社会、历史、民族宗教、咏诗抒情七个栏目,收入资料三十余篇。
阅读
相关人物
杨兴国
责任者
杨兴国
相关人物
王如英
相关人物
郭仪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果园乡
相关地名
金佛寺镇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