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中学建校60周年庆祝活动纪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3605
颗粒名称: 酒泉中学建校60周年庆祝活动纪实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18
页码: 144-161
摘要: 1995年10月9日是酒泉中学建校60周年纪念日,来自全国各地的1300多名校友同酒泉地、市党政军领导、各界来宾和全校师生员工近4000人云集校园,隆重庆祝建校60华诞。校庆活动历时两天,准备充分,内容丰富,盛况空前,影响深远。
关键词: 文史资料 酒泉

内容

酒泉中学建校60周年庆祝活动记实
  王兴文
  酒泉中学的办学历史从1935年10月9日原中 央政治学校肃州分校建校之日算起,已有60年;从 1950年5月20日肃州师范、河西中学、酒泉师范合 并算起,已有45年。期间除1945年10月9日原国 立肃州师范举行过建校十周年庆典,六十年代酒泉 中学举行过校庆座谈会外,再未举行过校庆活动。 1995年10月9日是酒泉中学建校60周年纪念日, 来自全国各地的1300多名校友同酒泉地、市党政军 领导、各界来宾和全校师生员工近4000人云集校 园,隆重庆祝建校60华诞。校庆活动历时两天,准 备充分,内容丰富,盛况空前,影响深远。
  一、正确决策酒泉中学是河西地区历史悠久的中等学校之一。建校60年中,培养高初中、师范生20000多名。
  他们离开酒中后或进入高校继续升造,或服务社会, 坚持自学,遍布五湖四海,献身农工商各业,成为 祖国有用之才。不论是有作为、有建树的专家学者、 党政领导、厂长经理、标兵模范,还是许多普普通 通的劳动者,他们都是从这里起步,踏上人生征程 的,广大校友对自己的母校怀着深情厚谊。在酒泉 中学的各个发展阶段,都涌现出了不少德高望重的 名师,建国前的大多已谢世,建国后的宋学洛、马 维雄、赵瑾昌、张怀清、秦秉泗、张秉公、崔鼎中、 金耀文、刘伯鲤、苏世英、李春蔚等等,均已退休、 离休,但他们都时刻关心着酒泉中学的改革和发展。 长期以来广大校友或来信致函、或回校面谈、或打 电话表达他们希望母校举办校庆活动的愿望。1982 年58届毕业生、新疆师范大学教授杨兴芳来我校为 高中学生作学术报告,在同老师同学的交谈中恳切 地表示了广大校友希望举办校庆的强烈愿望。1991 年,原河西中学毕业生、年近古稀的旅台校友刘子 华回校探望,受到学校热情接待。交谈中向往祖国、 向往母校之情溢于言表,希望在有生之年再次回大 陆参加母校校庆。许多校友都希望在母校相聚,寻 找青春的回忆,共享重逢的欢乐,畅谈人生的里'程, 展望母校美好的前景。学校领导充分理解广大校友 的心愿,感谢历届校友对酒中的情谊;也想借助广大校友的力量,促进酒中的改革和发展。l985年,董 国昌任校长时,曾设想举办50周年校庆,但因条件 限制而未实现。1994年,中央、地方先后召开了教 育大会,科教兴国已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尊师重 教之风已逐步形成,加之十年来酒中先后完成投资 近600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充实教学设施,并投 资近20万元绿化、美化校园环境,使学校面貌发生 了巨大变化,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特别是到1995年 10月9日,恰逢建校60周年,各地校友希望隆重庆 祝的要求更为迫切,校长宋本立认为,举办庆典的 时机已经成熟。1994年春,经校长、书记办公会议 提议,征求职代会意见,由学校行政会议讨论决定: 于1995年10月9日举行“甘肃省酒泉中学建校60 周年”庆祝活动,回顾60年办学历程,总结办学经 验,展示发展前景,发扬优良传统,深化教育改革, 介绍校友的成就和先进事迹,激励师生敬业守职、勤 奋学习,把酒中办得更好,同时也为了加强校友与 母校的联系,增进校友之间的友谊,互通信息,引 进人才、技术和资金,促进家乡建设和酒中的发展, 为祖国统一做出贡献。3月10日,学校向地区教委 呈报了《关于筹备建校60周年庆祝活动的请示报 告》。
  二、认真筹备1994年3月,学校成立了校庆筹备领导小组, 宋本立校长任组长,党委书记王发甲、副校长王兴 文、苏治、阎振斌等任副组长,设筹备办公室,王 兴文兼办公室主任。下设秘书、资料、展览、电视、 文艺和校园等6个组,制定计划,安排进程,协调 人员,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开始了筹备工 作。
  1.秘书组:由殷大文负责(开始一段由胡肃成、 吴尚礼负责),主要任务是联络历届校友,搞清校友 通讯地址,发联络表、邀请信和请柬;处理校友来 信、来电和来访,做好校友和来宾的接待工作,并 发动师生设计图样,联系定制校庆纪念章。
  学校先后在《甘肃日报》、《酒泉报》刊登了 《校庆公告》,在酒泉电视台播发了《紧急通告》。先 后向全国各地发出了联系表、联系信300多份。学 校领导先后在酒泉、嘉峪关、玉门、兰州、平凉、哈 密和乌鲁木齐等校友比较密集的城市,召开校友座 谈会8次,利用假期跑遍了酒泉市区行政、企事业 单位,会见历届校友300多人,共登记了 1300多名 校友的通讯地址,并及时发出了请柬。在校师生积极参与校庆纪念章的设计,办公室征集图样36件, 经认真筛选,以高三学生杨晓辉设计方案为基础,制 作了四种款式的纪念章8000枚。
  2.资料组:初期由何端中负责,1995年元月开 始由吴尚礼负责,主要任务是广泛收集校史资料,编 写《酒泉中学校史》、《酒泉中学大事记》和《酒泉 中学校友名录》。1984年,校长刘名等同志曾编印了 《酒泉中学校史资料初稿》。在筹备校庆过程中,由 王兴文、吴尚礼二同志执笔,在校史资料初编基础 上,经删改、补充、完成了《校史》编写工作。何 立书、宋学洛、赵瑾昌、张怀清、马维雄、刘伯鲤、 崔鼎中、段文寿及张世铭等老领导、老教师对校史 编撰给予热情指导。《大事记》由王兴文、苏永成老 师执笔编撰。他们查阅了《酒泉教育大事记》、《酒 泉地区教育资料》、《酒泉文史》、《校史资料初编》等 资料,查阅了近10年的文书档案,访问校内外知情 人80多人次,记录了酒中60年间的大事378条。负 责编辑《校友名录》的吴福祯、夏伯卿等老师,逐 个访问了在酒中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走遍了酒泉 市内有关单位,访问校友,向外地校友发信函上百 封,请他们回忆本班本级同学名单。兰州大学教授 张开基校友给学校寄来了珍藏多年的“河西中学校 友录”,填补了建国前河西中学校友名单的空白。经近一年的努力,终于在文革前档案资料散失殆尽的 情况下,完成了按届分班、载有25000多个姓名的 《校友名录》(初稿)。
  以上三份资料总计13万字,印数31300多面, 学校打印室的同志加班加点,废寝忘食付出了辛勤 的劳动。
  3.电视组:摄制反映酒泉中学历史、现状和发 展前景的电视录相片,是为各届校友、广大来宾系 统展示酒中60年发展变化、办学成就和未来前景, 也为学校今后对学生(特别是新生)进行入学教育 提供形象资料。为此,学校领导几次前往酒泉电视 台商谈,得到了电视台领导的大力支持,派出业务 骨干秦海泓与我校孙延录老师密切配合,广泛收集 图片、录相及文字资料,拍摄毛片,编撰底本和解 说词。经剪辑、配乐、录音、打字幕,完成了长达 30分钟的电视专题片。几经讨论、审定,最后定名 为《名校风华》。
  4.展览组:主要是举办校史展览和编辑校庆纪 念册、纪念卡,由袁宪章同志负责,最后一段因袁 调出学校则由吴浩军、吕殿庆同志负责。此顼工作 从资料收集,版面设计,展板制作,图片放大,文 字编辑,展品陈列到讲解员培训,工作量很大。展 室分“卷首语”、“历史篇”、“辉煌篇”、“树人篇”、“风华篇”、“硕果篇”、“篇末寄语”等7个部分。袁 宪章带领学校木工、实验室工作人员奋战近半年时 间制作展板31块,锯贴大小字1840个,展出各类 图片243幅,编撰文字说明200多条,组织装裱字 画17幅,陈列展品150多件(包括校友馈增的礼 品),完成了面积120平方米的校史陈列室。校庆纪 念册按“热情关怀”、“故园春秋”、“校园新貌”、 “辛勤园丁”、“桃李芬芳”、“七彩生活”等栏目,收 入各类图片、图表资料170多幅。在编辑过程中,广 大新老校友积极提供图片资料,王治平、武发义、马 民等校友还献计献策,亲自参与编辑工作。
  5.文艺组:为了进一步活跃师生文化生活,加 强艺术教育,参加酒泉地区中学生文艺汇演,并为 校庆活动献上一台精彩的文艺节目,向校友和来宾 展示学校美育的成果,1995年元旦前后举行全校文 艺汇演,在此基础上挑选节目,选拔演员,进行加 工提高,并对84701部队官兵、地委、行署干部家 属及学生家长慰问、汇报演出。1995年4月,学校 成立了酒泉中学新星艺术团,王发甲任团长,何如 恭、胡潇成、沈素华等为副团长。艺术团在刘跃民、 王春莺、刘志功、贾孝、沈素华老师的组织指导下, 坚持课余时间认真排练,使师生250多人参加的包 括大合唱、体操在内的20个节目,不断改进提高,为校庆文艺晚会的成功演出打好了基础。何如恭还 带领教导处的同志征集师生书法、篆刻、绘画、摄 影习作316件,在玉皇阁大厅办了 “师生书画展 览”。
  6.校园组:按计划组织力量搞好维修、粉刷、 绿化、净化、美化校园环境,是校园组的主要任务。 在茹作荣、程耀二同志带领下,学校总务处的同志 从1994年初就开始制定计划,编制预算,不失时机 地植树种花,监督施工单位保质保量完成道路造面、 场地硬化,教学楼、宣传栏的贴面、挂瓦、粉刷任 务,完成了假山喷泉、博约亭、大型石景——祁连 春晓、汉白玉雕塑以及校友献建的“桃李芬芳”碑、 “造福桑梓”碑的基建任务。
  此外,在校庆前夕总务处的同志配合校庆接待 并布置会场,调动车辆,安排食宿,为接待校友做 好了准备。同时各年级各班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入场 式队形训练,初一(1)、(3)班担负献词任务,部 分同志担负鼓乐队,整个筹备工作坚持了领导精心 组织,教职工齐心协力,学生充分参与,使全部工 作按计划完成,并做到了教育教学和筹备工作两不 误。
  三、热情支持酒泉中学筹备建校60周年庆典,得到了各级党 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热情关怀和大力支持。1995年 9月1日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主任刘冰再次视 察酒中听取了学校领导关于学校教育、教学和筹备 校庆的情况汇报,参观了学校教学设施和校史展览, 并为学校挥笔题词“奋发向上”。省、地有关领导都 先后为酒泉中学题词,祝贺校庆。省教委主任阎思 圣的题词是“六十岁月成绩显著,迎接未来再展宏 图”。甘肃省委组织部部长陆浩的题词是“桃李芬芳, 硕果累累”。省教委副主任孙一峰的题词是“增知益 能,劝人以书”。酒泉地区行署专员盛维德的题词是 “春催桃李,雨润栋梁”。酒泉地委副书记张贵华的 题词是“桃李芬芳,人才辈出”。地区教委主任赵荣 烦的题词是“丝路教育明珠,河西人才摇篮”。地区 张贵华、姚汉章、赵荣炘、李应荣、龚智志等领导 同志还亲自到校了解校庆筹备情况,检查指导工作, 为酒中拨款30万元,用于购置现代化教学设备,装 备新建的实验大楼。酒泉市委、市政府、金塔县委、 县政府、玉门市委、市政府、酒泉地区教委、地区 糖厂、新世纪商厦、地区啤酒厂、地区制药厂、长城制衣公司、酒泉市综合贸易公司、地区修理厂、农 垦贸易公司、酒泉电大分校、酒泉军分区、酒泉糖 烟酒食品总公司、公安处交警大队、酒泉邮电局、酒 泉地区计量局、嘉峪关电业局、兰空一基地、富康 沙发厂、地区水泥厂、酒泉市城建局、银达乡拐坝 建筑队等155个单位以尊师重教、支教兴学为己任, 踊跃捐款捐物。酒泉地区医院在酒中开学典礼之际 敲锣打鼓为酒中赠“名重河西”贺匾。酒泉市印刷 制箱厂无偿为学校校庆有关资料印制封面,装订了 《校史》、《大事记》、《校友名录》共650册。
  酒泉中学筹备建校60周年庆典的消息,通过各 种宣传媒介和通讯手段迅速传遍雄关内外,大河上 下,长江南北,历届校友奔走相告,纷纷来电、来 信、来访表示热烈祝贺和大力支持。包括中科院院 士孙鸿烈、甘肃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杨利民、兰州商 学院教授曹政、赵万章、西安中心医院主任医师赵 秉一、黑龙江大学英语系研究员赵辛尔、甘肃农机 公司高级会计师、经济顾问席建雄、北京航天大学 教授王玉麟、西安医学院情报所研究室主任阎宗林、 陕西广播电视机厂党委书记刘培荣、新疆水利厅高 级工程师赵全忠、河南省纪委副书记陶升庆、新疆 师范大学中语系教授杨兴芳、北京住宅建设开发集 团总公司海外部高级工程师翟文广、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副局长缪克义、著名经济学博士、国务院助 理巡视员李晓西、甘肃省优秀企业家、西北合成药 厂厂长余先觉,还有陈光明、李俊章、陈世勇、杨 云生、王蔚清、杨思维、王瑞、连城俊、卢金洲、陆 仲麟、吴庭相、谢生保、李绍富等近百位校友,都 给母校邮寄图书资料、书法绘画等纪念品,向母校 赠送自己的学术著作,荣誉证书,捐款捐物表示祝 贺,表达对母校、对老师珍藏了多年的情谊和培养 教育的感激之情。1956年——1959年各届毕业校友 189人筹集资金,自己设计为母校献建“桃李芬芳” 碑。嘉峪关市工作的酒中校友217人献建了 “造福 桑梓”碑。湖北江汉油田的酒中校友制作锦旗,上 写“校风严谨学风正,离校终身记校恩”的金色大 字,并推举要胜贵为代表参加校庆活动,献上一片 爱心。在台湾的校友原瑞麟等12人,委托校友刘子 华回母校参加庆典,并呈献“陶铸群英”贺匾、名 画《清明上河图》(复制品)等贺礼,日本校友佐佐 木弘在电报中说“正值母校酒泉中学六十周年大庆 吉日,我从远隔海洋的日本东京表示祝贺,感谢母 校对我的培育。同时祝愿母校日益发展,培养出更 多的优秀人才。祝愿老师和同学们身体健康、工作 顺利,校庆活动圆满成功。”酒泉中学纪念建校60周年活动,受到新闻出版单位的热情支持。1995年9月15日《甘肃省教育 报》设专版登载了王发甲、何如恭、崔致中、茹作 荣、李丽的文章。《甘肃教育》第九期刊登了宋本立 校长的《弘扬好传统、迎接新世纪》,封四登了酒中 的简介和彩照一组。《酒泉报》更是连续报导酒中校 庆筹备情况,9月30日刊登酒中师生缅怀党和国家 领导人关怀酒泉中学的文章《以诗作碑情悠悠》(诗 笛),并在10月7日出庆祝酒泉中学建校60周年专 版,刊登了领导题词,《酒泉中学60周年风雨里 程》(宋本立)、长诗《六十华诞颂》(王发甲)、《尊 师重教支教兴学》、《尊师重教、情深谊长》(诗笛) 的报导和篆刻习作。连续登载了酒中初一(3)班学 生舍己救人小英雄贾铁峰的事迹和日记摘抄。酒泉 电视台和酒泉市电视台也连续播发《名校风华》及 贾铁峰的英雄事迹和校庆筹备实况。因此,在酒泉 一度形成了街头巷尾谈酒中,见面无不说校庆的氛 围。
  四、校庆盛况10月9日秋高气爽,天空晴朗。拂晓,酒中校 园中张灯结彩,红旗飘扬,一派节日景象。悬挂着 大红宫灯的校门上彩旗招展,红底白字条幅格外醒目。正面横幅是“纪念酒泉中学建校60周年”,门 柱上的对联是“德教肇祁连养正育才六十春秋天下 士;高风扬大漠经文纬武万千学子栋梁才校园内 悬挂着“热烈祝贺酒泉中学建校60周年”、“热烈欢 迎历届校友回校检查指导工作”,“昔日同学少年,今 朝国家栋梁”等横幅标语。玉皇阁前新建成的汉白 玉群雕——青春年华在鲜花簇拥下容光焕发。广播 里播放着迎宾曲。30名礼仪服务人员身披红底金字 的绶带微笑着肃立在路口,热情服务。140名身着盛 装的少先队员挥动花束,列队迎接从四面八方来的 领导、来宾和校友。玉门、嘉峪关的校友下车后在 校门外整队进校。宋校长和王书记在玉皇阁前恭迎。 礼品组为每位嘉宾赠送纪念册、纪念卡、纪念章和 其他材料。
  庆祝大会会场设在小操场,会场上空鲜艳的国 旗和40面红旗迎风飘扬,两只巨型彩色气球垂挂着 白底红字的巨幅标语“创建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 一流名校,培养高素质多才能跨世纪的四有新人 “坚定、求实、严谨、创新”的校训标牌立在会场对 面。会场两侧及教学楼正面的横幅标语和条幅分别 是“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 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 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慕鸿鹄以高翔,面向未来,面向世界,脚下踏开成才路;羡 青云而直上,志在书山,志在学海,胸底涌起报国 情”。
  上午9时,胸前佩带礼花的酒泉地、市党政军 领导、各界来宾、各届校友和离退休教师、老领导 共1300人满面春风地在台上就座。坐在前排的有: 酒泉地委书记陈学亨、行署专员盛维德、地委副书 记张贵华、行署副专员姚汉章、嘉峪关市政协副主 席薛长年、84701部队副师长张荣堂、政治部主任邓 长宇、空一基地政委刘长斌、25医院院长李艳民、军 分区后勤部部长牛元璋、地区人大工委副主任张俊 基、地委秘书处副秘书长高登福、酒泉市委书记张 克勤、市长刘遵义、安西县委书记陈建华、行署办 公室主任周立堂、副主任周秀山、地区教委副主任 李应蓉、龚智志等。校长宋本立、党委书记王发甲 在前排作陪。西大街小学和幼儿园的小朋友、部分 家长也到场助兴。在欢乐的乐曲声中,全校学生按 班列队,身着盛装迈着整齐的步伐变换着队形,高 呼口号接受检阅,并秩序井然地在场内就座。洪亮 的钟声(60响)回荡在校园上空,140名少先队员 挥动花束,欢呼着拥向主席台。数百只彩色汽球及 和平鸽腾空而起。台上台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9时许,酒泉中学建校60周年庆祝大会在庄严 的国歌、校歌声中正式开始。大会由副校长王兴文 主持。少先队员献词“六十华诞颂”。宋校长首先致 词,对各位领导、校友、来宾光临共庆酒中60华诞 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从“倚重贤师、严谨 治学;德育为首,做人第一;勤奋刻苦、志攀高峰; 崇尚体育、身心皆健;勤工俭学、增资兴学”等五 个方面总结了酒泉中学办学60年的过程和经验。行 署副专员姚汉章代表地委、行署致贺词,高度评价 酒中的工作,并希望全校师生再接再厉,跻身全国 示范校行列。来宾代表解放军25医院李艳民院长、 校友代表兰州大学李万茂教授在大会上先后发言。 大会收到贺信15封,贺电19封,先后收到155个 单位和近千名校友的礼金、礼品(折价)共617189 元。副校长阎振斌、苏治分别宣布了贺信、贺电、捐 款、捐物的单位和个人名单。会后,历届校友分别 与地、市领导、学校教职员工合影留念。
  期间,薛长年、吴生贵、许万礼等嘉峪关地区 校友,许国复、桑发福、刘延寿等56——59级校友 分别集会举行了献碑仪式。行署姚副专员出席并讲 了话,宋校长代表学校高度评价校友献碑的重大意 义并表示衷心感谢。下午,校友们兴致勃勃地观看 电视片《名校风华》,参观校史展览和师生书画展览,分班分级座谈,走访当年的老师,沉浸在欢乐的气 氛中。年近70的校友杨志刚,从乌鲁木齐来酒泉参 加校庆,不慎丢失车票,二次买票赶到母校时,庆 祝大会已结束,但他还是继续参加了其他有关活动。 远在伊宁市担任计委主任的校友韩斐,赶来参加校 庆到乌鲁木齐后其夫人病发住院,他即将书写的条 幅及300元,邮寄学校,以表心意。
  10月9日恰逢中秋佳节,入夜皓月当空。酒中 校园灯火通明,建校60周年文艺汇演在市政府礼堂 举行,地、市党政军部分领导、参加校庆活动的各 届校友,与全校师生欢聚一堂。学校艺术团演出的 精彩节目,激起了一阵阵掌声。照像机的闪光灯和 摄像机的灯光此起彼伏,气氛十分热烈。30多位年 近花甲的58届校友登台献艺,齐声唱起了当年流行 的《让我们荡起双浆》、《喀秋莎》,把晚会推向高潮。
  10月10日庆祝活动继续进行。上午58届校 友、甘肃省人民出版社编审刘延寿以《劝学、修身、 纪律》为题为高三年级师生做报告。新疆克拉玛依 油田副总指挥许国复、兰州大学教授薛海福、北京 纺织工学院杨永福、西安石油学院高级工程师万国 强、高级经济师孙惠霞、嘉峪关市人大崔朝宗、张 掖市医院徐尚德以及本地校友30多人分别与高二、 高一、初三各班师生座谈。从新疆皮山县专程来参加校庆活动的车璇(原名关翠英)离校三十多年第 一次回到母校,同新老校友欢聚,激动得热泪盈眶。
  下午学校历届老领导朱连祥、何立书、魏仲明、 杨思维、刘名、王克荣、秦积玉等与宋学洛、魏著 鑫、赵瑾昌、秦秉泗、张怀清、马维雄、崔鼎中、李 崇德、殷文寿、金耀文等离退休教师和全体教职员 工进行了座谈,并合影留念,晚上举行了联欢舞会。
  历时两天的活动结束后,各地校友满怀对母校 的眷恋和作为酒中人的自豪感,满载着母校师生的 深情厚谊互道珍重,陆续离校返回各自的工作岗位。
  附:甘肃省酒泉中学六十华诞记古城酒泉乃河西重镇,中学教育为育人基础。一 九三五年创办中央政治学校肃州分校,一九三八年 筹建河西中学,开酒泉地区近代中学教育之先河。民 国时期,两校几易其名,新中国初立,诸校合并,于 一九五〇年五月二十日始称甘肃省酒泉中学。
  六十个春夏秋冬,几代人辛勤耕耘,经历过社 会变革之风雨,更沐浴着伟大祖国之阳光。党和政 府尊师重教,社会各界支教兴学,随经济发展学校 面貌日新月异,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职员工安居 乐业,而今已是教工二百,学生两千,楼宇林立,环境幽雅的著名学府。学校倚重贤师,从严治校,本 “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健康第一”之宗旨,全面贯 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茁壮成长。建校 至今,培养学生逾两万,升大学者近三千。酒中学 子遍布五湖四海,身显士农工商,为家乡繁荣、祖 国富强、社会进步而贡献力量。学校为国育才,成 绩斐然,屡获褒奖,誉满古城,成为省地重点中学, 跻身中国名校之林。
  值此改革开放,科教兴国之日,酒泉中学恰逢 花甲之禧。全校师生员工“忆校史、讲传统、创成 绩、迎校庆”,深感继往开来,任重道远。为人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之意愈浓;莘莘学子修德、求知、 强身之志更坚。决心弘扬好传统,迎接新世纪,殚 精竭虑,再创辉煌,向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 目标奋进。
  为总结办学经验,深化教学改革,展示校友建 树,激励师生进取,学校应历届校友之殷切期望,隆 重举行建校60周年庆典。十月九日,金风送爽,八 方校友,济济一堂。忆青春趣事,叙师生深情,赞 母校巨变,话美好前程。抚今追昔,饮水思源,,尊 师荣校,盛况空前。特立碑以志。
  公元一九九五年十月立注:本文由张怀清、赵瑾昌、王兴文撰写,王兴文供稿。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委员会

本书为甘肃省酒泉市的史料,内容分为政治军事、人物轶事、文教体卫、财税经济、社会、历史、民族宗教、咏诗抒情七个栏目,收入资料三十余篇。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兴文
责任者
王兴文
相关人物
宋学洛
相关人物
马维雄
相关人物
赵瑾昌
相关人物
张怀清
相关人物
秦秉泗
相关人物
张秉公
相关人物
崔鼎中
相关人物
金耀文
相关人物
刘伯鲤
相关人物
苏世英
相关人物
李春蔚
相关人物
杨兴芳
相关人物
宋本立
相关人物
杨晓辉
相关人物
缪克义
相关人物
刘培荣
相关人物
赵辛尔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酒泉中学
相关机构
河西中学
相关机构
新疆师范大学
相关机构
黑龙江大学
相关机构
西安中心医院
相关机构
西安石油学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兰州
相关地名
乌鲁木齐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酒泉中学校史
相关作品
酒泉中学大事记
相关作品
酒泉文史
相关作品
名校风华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