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肃州气象测候所追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資料第八輯》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3469
颗粒名称: 创建肃州气象测候所追溯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10
页码: 164-173
摘要: 创建肃州气象测候所,须先从地理形势考虑, 因为西北地区地形特殊,受此影响,气象方面亦多 有特点。 中国版图跨越温热两带,北面紧接寒带而通北 极,地势倾斜,西北高而东南低,以帕米尔高原为 脊梁,阿尔泰山障于北,喜马拉雅山屏於南,如两 臂伸展环抱,天山、昆仑、祁连诸山排列中间,山脉如骨骼,水系如血脉,大江黄河受山岳之制约, 起伏曲折蜿蜓东下构成中国大陆。西北部海拔均在 一千公尺上下,其中亦有海拔较低的小平原河谷地 带,草原畜牧区分布其间。戈壁沙漠所占面积很 广,青藏高原海拔全在二千公尺以上。东南沿海江 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土沃地平水足,属人口密 集,农业发达,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解放前,兰州有一台气象仪器,但不完整, 工作人员能力差,组织结构不合理,加上经费拮 据,把科学事业当作政治工作办理,其结果浪费了 国家经费,没有得到什么科学成果。尤其是地方政 府,根本对此漠不关心。当时国难当头,经 费困难,我们只好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完成了创 建工作。於1934年7月1日开始正式观测。每日于 早六时开始逐时记录,直到二十一时。夜间的记录 抄自自记仪器之上。 肃州气象测候所是纯粹的科研单位,组织结构 简单,成立时组成人员只有三人。负责人胡振铎, 字金如(即笔者),甘肃省靖远县人,生于1905年, 甘肃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上海江南学院肄业二 年。历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测候生、测候员, 西北科学考察团气象助理员,1941年调甘肃省气象测候所任所长。 测候员景再清,字子洁,甘肃省靖远县人。毕 业于甘肃学院(兰大前身),为我过兰州时聘请 的。他的英语、物理、化学功底深厚,工作认真负 责,在所工作五年,因其母逝世回家,再未返所。 测候员张守谦,字益三,酒泉县人,我来酒泉 后聘请。工作一贯认真负责,勤勤恳恳,我调离时 即由他接替升任。
关键词: 文史资料 肃州 气象预测

内容

创建肃州气象测候所追溯
  胡金如
  近来与酒泉于品华先生相识,漫谈中偶尔涉及 《酒泉文史资料》情况,並以该刊三、四两辑见示。经过翻阅,看到赵辛而君在第四辑《以文会友》栏目一文中亦曾提及测候所诸情,使我忆起当年在肃州创建测候所之事。然而我今已九十岁,事隔六十年,智竭才尽,笔下无神。经过一再考虑,该所是在半个世纪前经我亲手创建的,而今与我同心协力並肩奋斗过的景、张二君均已作古,现尚活与盛世者仅我而已,况我在酒泉工作生活过八、九年时间,人地均不生疏,且有深厚感情,撰拟回忆录责无旁贷。
  创建肃州气象测候所,须先从地理形势考虑,因为西北地区地形特殊,受此影响,气象方面亦多有特点。
  中国版图跨越温热两带,北面紧接寒带而通北极,地势倾斜,西北高而东南低,以帕米尔高原为脊梁,阿尔泰山障于北,喜马拉雅山屏於南,如两臂伸展环抱,天山、昆仑、祁连诸山排列中间,山脉如骨骼,水系如血脉,大江黄河受山岳之制约,起伏曲折蜿蜓东下构成中国大陆。西北部海拔均在一千公尺上下,其中亦有海拔较低的小平原河谷地带,草原畜牧区分布其间。戈壁沙漠所占面积很广,青藏高原海拔全在二千公尺以上。东南沿海江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土沃地平水足,属人口密集,农业发达,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
  受地理形势影响,西北部气象有很多特点:戈壁沙漠面积广大,沙漠体积松散,凝结力小,对日光热吸收容易,相反放射亦易,所以每日的白昼黑夜,每年的夏天、冬季,温差特大,严寒酷暑因此, 而生,极为悬殊。有“朝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之谚语。大气所含水分极少,蒸发量特大,降水量特小。沙漠临近地区终年不雨者乃常事也。风多而大,“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每年春夏之交,十级以上的大风暴,年年发生。风暴所经之地,拔树毁屋,严重者在野外的人亦有被流沙所' 掩埋(1992年金昌、武威地区出现的沙暴即可为例)。龙卷风亦常见,风向以西北为最多。据实际考察,高空三千公尺以上全为西北风所控制。东南风微弱, 所以雨量少。每年冬季北极寒流南侵,风雪滚滚而来。青藏高原,天山南北及阿尔泰山与内蒙地区所属的牧区草原地带家畜马、牛、羊;野生动物、珍禽异兽往往惨遭风雪灾害,冻死饿死者往往以千百万头计。对此,古代诗文多有记载。盛唐边塞诗人岑参在其《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篇中有“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走马川行》中有“平沙茫茫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风头如刀面如割,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都是描写此景之作。
  历史事实证明,气候的变化对西北古代国家兴亡有重要关系。
  以西汉张骞通西域为例。当时西域有三十六国,范围大致包括帕米尔高原以西部分地区,阿尔泰山以北部分地区,主要是全部新疆地区以及现在的内蒙古西部、外蒙古西部。可以设想,这些地区当时的地貌生态是原始的,并未遭到人为的破坏,到处森林郁郁葱葱、浓荫遍地。夏季草原茂盛,到处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游牧民族,野有禽兽可以猎取,家有牲畜繁息。新疆范围内如楼兰等较大的国家耕地较多,富庶繁荣。在罗布淖尔地区内考古者所得到情况可以证明。但因当时人类对于生态环境不知保护,对涵养水分的森林无情地滥 、砍乱伐,对与人无害的动物滥加狩猎,对草原超载放牧,年长日久其结果形成恶性循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被破坏,地的皮毛剥光了,天的乳水榨尽了。其结果是风多、雨少,动物、植物全毁了,戈壁沙漠扩大了,草原良田不见了。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亦是残酷的,西域三十六国消逝了。因素固然很复杂,但气侯的因素是主要的。
  1927—1933年,在中国西北部兴起一个规模很大的西北科学考察团。最初亩瑞典探险家斯文海定发起,原来企图纯由外国人组成探险远征队进行考察,並经北洋政府许可,协商达成协议,但所规定. 内容明显有损我国主权。当时北伐已经胜利,人民革命情绪高涨,继续发扬“五四”运动的爱国精神,掀起一个反对外国文化侵略,反对军阀政府签订的丧权辱国的考察团协定。由全国学术团体协会带头,采取人民外交方式,据理力争,冲破军阀政府阻力,多次与斯文海定会谈,推翻不合理的协议,重新签订联合组织西北科学考察团协定。对考察团的组成,中外团长的职责、经费、考察路线、项目、期限、标本资料的处理办法以及成果的出版方式等均作了详细的规定,开创了我国独立自主地. 与外国科学家平等合作进行科技活动的先例。其中最有意义的是经费全由外国人负担,更为创举。考察的项目包括考古、地质、夭文、气象等许多门类。笫一次出发时团员共二十八人,中国十人,外国十八人。气象方面由德国气象学家郝德为主任,中国团员四人(包括笔者)。到1932年2月,郝德回德国补充新仪器后再来中国。中国团员徐近之为气象助理员(中央大学学生),和气象研究所测候员胡振铎 (二人均由气象研究所派,经费仍由考察团供应),前往内蒙古设气象台。3月由哈丁苏木开始考察并向西挺进,4月到达包头西北部约250公里的埃口公草原设台观测。直到10月天凉驼壮时,才远行西进额济纳河。郝德带一半人先行,胡振铎继续在当地工作。二十天后追踪前进,这样记录就不致中断。12月在额济纳河下游东岸瓦因托尼建立气象台全面展开工作。到1932年5月期满,结束工作后,由郝德率领东返北京。此为气象组最后一批。考察时间不长,但收获颇丰。借此培训工作人员,学习新仪器安装和实际应用技术,利用风筝携带仪器探测高空各项气象情况,学到了许多科技知识。
  此后,中国应世界极年纪念会的邀请,参加极年纪念活动。又决定在四川峨眉山与山东泰山设立高山测候所,观测各项气象要素记录,供应该会科学研究参考资料。时限紧迫,两山同时设立。我于7月上旬,刚下驼背,又入船仓。率领青年二人登轮西上,穿三峡,入四川,风雨无阻,昼夜兼程而进。沿途经过无数次的阻挠耽误,于7月28日始登峨眉山千佛顶,选定设台地点,布设测候场地,安装仪器,于8月1日按期开始工作。1933年10月工作完成,我奉命回南京,过重庆时因军阀内讧被阻二十余日,10月下旬始得“西辞白帝彩云间,东向南京一日还。长江滔滔流不住,仰望巍巍紫金山”。
  经过西北科学考察团先后六年,在若羌、库车、迪化(今乌鲁木齐)和葱都尔(在苏姑诺尔南面)设了气象台,在博格达山、阿尔金山和喀拉古尔山设立高山测候站。中国气象观测工作处于草创阶段的20-30年代,在沙漠和它的边缘以及高山地带进行气象观测,这实是一件难得的好事。实地观测并根据所得的记录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了西北气象工作的重要性和西北地区设立气象所站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因为它是全国气象变化的发源地。西北冷气流在这一带初步开始形成后,便向东南发展扩大,影响到全国甚至整个东亚地区以及太平洋台风的活动。另外一个重要性是西北地区占全国面积的一半以上。解放前,兰州有一台气象仪器,但不完整,工作人员能力差,组织结构不合理,加上经费拮据,把科学事业当作政治工作办理,其结果浪费了国家经费,没有得到什么科学成果。尤其是地方政府,根本对此漠不关心。西北科学考察团在结束时,把所有的气象仪器赠给新疆、甘肃,打算派人继续观测,结果两省均拒绝接收,使这批科学仪器全部闲置,实在令人可惜。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竺可桢先生,决定在新疆地区设立一座由中央直辖的气象台,探测科学记录,研究科学成果,实用于农田水利各方面,如预防旱涝灾害,防沙造林,以及交通运输,改善地貌生态,增强国防力量。因为我是甘肃人,生于西北,长于西北,可以在西北长久生活下去,因而研究院即派我去新疆做这一工作。1934年年终,一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就携带全套科学仪器以及器材由南京出发,向甘肃西进,搭火车直达潼关,再转西安。因为连年兵荒马乱,市面极为萧条,民生凋敝,西去兰州运输困难,无公路无汽车,沿途时遭麻烦,经过四天跋涉始至平凉。平凉以西汽车不通,只好等待,一星期后始坐马车向兰州前进。到六盘山下又逢大雪,雪深路滑,便在野店等待。三天后雪霁,冒着滑倒的危险过六盘山,经静宁县-越华家岭、车道岭等,在颠簸坎坷中风尘仆仆到达离开八年之久的兰州。遂即归静远县省亲,真是 “征人平安回,合家喜气盈”。届时返兰后,始知当时因马仲英被马步芳赶出河西逼上新疆。盛世才不能相容于他,大动干戈,甘新之间交通断绝,公私住来均不许出入,几经交涉毫无结果,乃向中央请,终于改变原来计划,创建气象台于酒泉,仍直中央。
  暮春时节,我由兰出发,经过二十三天跋涉终抵达酒泉。在兰州时就获悉旧友萧锡三、郭欣吾在酒泉县政府工作。有熟人当然好办事,安排好宿之后,我即到县政府找他们,请帮忙接洽办理所事宜。其中首要工作是地址问题,城内城外跑两天,最后选好城内仓门街仓院廒神庙旧址(今酒地区行署办公大楼北边)大院。这里地势高,土厚,院墙大致完整,其它一无所有,尽存残砖破 。据说为清代同治初年回民变乱时焚毁。两年前仲英盘踞肃州时,亦在此驻扎军队。现长年空虚人敢住。院中有井一眼,深达丈余,水清可汲而用。此处紧靠县政府后边,治安问题无虑。经交 ,县政府允于拨给使用。当时该地无建筑公司,工购料完全须自己办理。首先平整场地,脱制土 ,下乡采购木料以及解决运输等事宜。我们的办是按质论价,公平合理,得到了农民的欢迎,许农民送料上门求售,因之很快办齐建筑材料。十土木结构的平房,包括安装仪器室、办公、宿舍、房,在一个月内粗略完成。同时,利用旧廒神庙基较高的土台,修缮加高,用砖砌一墩,以木 、铅管装配气象台一座,架设风向风力自记仪器一套,日照计一个。在院中平整广场一块,安装百叶箱一架。温度表(包括最高最低干湿球)、自记温度计、自记毛发温度计等均安于百叶箱之内。又在露天安装地温表三支,量雨计、蒸发器等。室内安装水银气压表及自记气压计。当时国难当头,经费困难,我们只好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完成了创建工作。於1934年7月1日开始正式观测。每日于早六时开始逐时记录,直到二十一时。夜间的记录抄自自记仪器之上。
  为了不断改善环境,又陆续平整院中空地,开辟花园、菜园,栽培苹果、桃子、葡萄,又从兰州办来名菊品种十几样以及大丽花等,引水灌溉,按时施肥,不到三年时间,我们就尝到了自己栽培的葡萄。我于1941年离所之时,院中苹果已挂满枝头。那时生活虽然清苦,所幸此台地处西北内陆大后方,在抗战时期,未受到日寇飞机轰炸,实为一生聊人自慰之事。
  肃州气象测候所是纯粹的科研单位,组织结构简单,成立时组成人员只有三人。负责人胡振铎,字金如(即笔者),甘肃省靖远县人,生于1905年,甘肃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上海江南学院肄业二年。历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测候生、测候员,西北科学考察团气象助理员,1941年调甘肃省气象测候所任所长。
  测候员景再清,字子洁,甘肃省靖远县人。毕业于甘肃学院(兰大前身),为我过兰州时聘请的。他的英语、物理、化学功底深厚,工作认真负责,在所工作五年,因其母逝世回家,再未返所。
  测候员张守谦,字益三,酒泉县人,我来酒泉后聘请。工作一贯认真负责,勤勤恳恳,我调离时即由他接替升任。
  注:胡金如(胡振铎)甘肃省靖远县人,生于1905年,现住兰州市甘肃农业大学。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資料第八輯

《酒泉文史資料第八輯》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文史資料突出了亲历、亲见、亲闻的特征,或以史料性见长,或以趣味性取胜;或状写历史陈迹,发思古之幽情;或描摹风情民俗,究文化之渊源;或见景生情,赞山川之壮美;或睹物思人,话世事之沧桑。文笔或典雅隽永,或平易拙朴,从不同的视角,对我区人文景观、历史事件、逸闻趣事等作了全方位的展示,构成了一个绚丽多姿的历史人文画廊。入书的部分稿件,或被国家有关专业学会列为专题研究,或被有关报刊转载,很多史料成为城乡中小学、企事业单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区情教育的乡土教材,还有部分史料为地方志编纂、文化旅游景点建设以及党政机关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本辑包括:政治军事、人物轶事、社会历史、文教卫生、民俗辑粹。

阅读

相关人物

胡金如
责任者
胡金如
相关人物
于品华
相关人物
岑参
相关人物
郝德
相关人物
胡振铎
相关人物
竺可桢
相关人物
马仲英
相关人物
马步芳
相关人物
盛世才
相关人物
萧锡三
相关人物
郭欣吾
相关人物
景再清
相关人物
张守谦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
蒙古
相关地名
内蒙古
相关地名
瑞典
相关地名
德国
相关地名
四川
相关地名
重庆
相关地名
南京
相关地名
乌鲁木齐
相关地名
兰州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走马川行
相关作品

相关实物

阿尔泰山
相关实物
喜马拉雅山
相关实物
峨眉山
相关实物
博格达山
相关实物
阿尔金山
相关实物
喀拉古尔山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