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驻河西走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資料第八輯》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3416
颗粒名称: 进驻河西走廊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5
页码: 51-55
摘要: 1942年9月,杨德亮奉命从陇东全部调往河西 走廊,接管武威以西沿甘新公路各县的防务,军部 移住酒泉。一九一师从西峰镇移驻玉门,担任嘉峪 关外三县防务。预备第七师从静宁移驻张掖,担任 沿线防务。四十八师仍驻防兰州。住在永登的新编 第四师周熙龙部,也归四十二军指挥。 杨德亮来到河西走廊后,接受了 “官逼民反” 的教训,特别重视处理好民族关系。在酒泉首先召 集地方党政首脑会议,掌握情况。并以回教徒的身 份邀集各民族上层人士,座谈军政、军民关系,听 取意见。杨在驻防酒泉期间特别重视整修古酒泉名胜, 派了两个连队驻扎泉湖挖湖辟池,修环湖路,建置 泉亭和东、西湖心亭,重建昭忠祠,纪念酒泉籍抗 日阵亡将士,使泉湖焕然一新,取名“泉湖公园”。 还重视植树造林,曾率部在酒泉泉湖公园和沿街马 路植树造林。1943年冬季,酒泉天气特冷,燃料奇缺, 军民乱砍乱伐树木的事件时有发生。杨获悉后,深 感不安,以酒泉警备司令的身份,召开了一次各机 关会议。当即通过严禁军民砍伐树木的禁令,如有 犯者,严加惩处。同时规定举报者有赏。当地居民 深知杨司令秉性耿直,令出必行,因而伐木之风, 顿时大敛。
关键词: 文史资料 酒泉 杨德亮

内容

进驻河 西走廊
  1938年,国民党为了争取国际援助,令驻在河 西走廊的青海马家部队,以国防工程援助专款修筑 甘新公路,年底筑成通车。苏联空军支援中国抗 日,在兰州建立空军基地,苏联陆军也随之进入新 疆内地。不少爱国青年和中共地下党人也到新疆宣 传抗日,发动群众,组织救国团体,发起募捐购买 飞机,支援抗战。
  1939年日本侵占了我国东南沿海港口、城市,河西走廊不仅地处甘、宁、青、新四省交界处,而且又是 国际交通运输线,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当时先进的交 通运输工具只有汽车,石油全靠进口。玉门油田是当 时我国后方唯一可以开采的油矿,国民党为了控制 河西走廊,开采玉门油矿,1941年蒋介石任命马步青 为青海柴达木屯垦督办,命令所属骑兵第五军和马 步康的一百师移驻青海。并派大批军统特务接管河 西走廊地方行政、党团机关和交通电讯等要害部门。
  河西走廊是多民族杂居区,少数民族有回、 藏、东乡、保安、裕固、哈萨克等。特别是游牧在祁连 山的哈萨克族,原定居新疆地区,被盛世才分化, 部分哈萨克族部落被赶到甘、新边境的马鬃山、阿 尔金山一带,因草原纠纷,与当地蒙古族不断发生 冲突,影响着甘新公路国际交通线的安全。其他各 民族也因受当地驻军(青马)无止境的征兵、征 粮、征马、征工(筑路)残酷剥削和压迫,社会经 济文化长期落后,群众生活十分贫困,民族隔阂严 重,矛盾复杂。
  朱绍良为了控制河西走廊这一战略重地,1941 年初成立了祁连山林警总队,辖两个团(相当旅) 装备捷克式轻重武器,任命周熙龙(浙江诸暨人, 黄埔六期毕业)为少将总队长,进驻永登。1942年编 一为新编第四师,和驻在额旗的新编十八旅徐汝诚部,南北呼应,迫使马步青、马步康部撤离河西 走廊,移驻青海。
  1942年9月,杨德亮奉命从陇东全部调往河西 走廊,接管武威以西沿甘新公路各县的防务,军部 移住酒泉。一九一师从西峰镇移驻玉门,担任嘉峪 关外三县防务。预备第七师从静宁移驻张掖,担任 沿线防务。四十八师仍驻防兰州。住在永登的新编 第四师周熙龙部,也归四十二军指挥。
  杨德亮来到河西走廊后,接受了 “官逼民反” 的教训,特别重视处理好民族关系。在酒泉首先召 集地方党政首脑会议,掌握情况。并以回教徒的身 份邀集各民族上层人士,座谈军政、军民关系,听 取意见。向各界人士讲解:“本军驻防河西,是为 了维护社会治安,保护各民族的利益,解决民族纠 纷,要求各民族团结,和睦相处,发展地方工农牧 业,繁荣经济,支援抗战”等。并以丰盛的宴会, 热情招待各族首领,从而消除了各民族上层人士的 疑虑。1943年夏,发动酒泉党政机关、玉门油矿、 商会企业等单位,筹集资金在酒泉郊区举办为期三 天的物资交易和赛马大会,杨德亮亲自主持。会前 给各族头目、各界代表、宗教人士发了请柬,邀请 参加。这次赛马大会,规模很大,远在关外的哈萨 克族、蒙古族、裕固族等群众,赶着牲畜,驮着帐篷、皮毛、山货,携老带幼,齐集酒泉观看盛会。 酒泉古城,一时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既有经济贸易,又有赛马、叼羊、摔跤、歌舞等表 演比赛。四十二军配合进行了步炮兵军事大演习, 宣耀军威。杨德亮亲自给优胜者颁发奖品和锦旗。 各族头人向杨敬献珍贵礼品或哈达,从而稳定了河 西走廊的政治局势。
  杨在驻防酒泉期间特别重视整修古酒泉名胜, 派了两个连队驻扎泉湖挖湖辟池,修环湖路,建置 泉亭和东、西湖心亭,重建昭忠祠,纪念酒泉籍抗 日阵亡将士,使泉湖焕然一新,取名“泉湖公园”。 还重视植树造林,曾率部在酒泉泉湖公园和沿街马 路植树造林。1943年冬季,酒泉天气特冷,燃料奇缺, 军民乱砍乱伐树木的事件时有发生。杨获悉后,深 感不安,以酒泉警备司令的身份,召开了一次各机 关会议。当即通过严禁军民砍伐树木的禁令,如有 犯者,严加惩处。同时规定举报者有赏。当地居民 深知杨司令秉性耿直,令出必行,因而伐木之风, 顿时大敛。一日,突有一男孩看见其居所门前马路 上的树被一匹马啃棹树皮,即到警备司令部报案, 当即被值日官接受,立刻向杨请示。杨回答说:“ 这是取信于民的大好良机,将马头砍下挂在被啃的. 树上。”当马头被砍下挂在被啃的树枝上时,祁连山林木管理所,正走失一匹马,到处寻找。终于我 到挂马头的树前,发现正是该所走失的马匹。该所 所长乃赴警备司令部要求杨司令赔偿。杨接见了该 所所长,劈头就问:“召开各机关首长联席会议的 目的就是为贵所保护林木。如今保护树木机关的 马匹毁坏林木,就说明贵机关不重视自己的职责, 玩忽法令。本来马犯法杀其主人才对。两相权衡, 取其轻,我只有下令杀马,以儆玩忽,免再傚尤。” 该所所长被杨指责后,只好唯唯而退。此后,不仅 伐树毁林之事不再发生,就连地方治安也大有好 转。
  在酒泉期间,他的父母先后去世,在酒泉教民 的帮助下,将父母埋葬在酒泉东关东南隅的田间, 人称“杨家坟”。杨德亮也以酒泉为其第二故乡,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資料第八輯

《酒泉文史資料第八輯》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文史資料突出了亲历、亲见、亲闻的特征,或以史料性见长,或以趣味性取胜;或状写历史陈迹,发思古之幽情;或描摹风情民俗,究文化之渊源;或见景生情,赞山川之壮美;或睹物思人,话世事之沧桑。文笔或典雅隽永,或平易拙朴,从不同的视角,对我区人文景观、历史事件、逸闻趣事等作了全方位的展示,构成了一个绚丽多姿的历史人文画廊。入书的部分稿件,或被国家有关专业学会列为专题研究,或被有关报刊转载,很多史料成为城乡中小学、企事业单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区情教育的乡土教材,还有部分史料为地方志编纂、文化旅游景点建设以及党政机关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本辑包括:政治军事、人物轶事、社会历史、文教卫生、民俗辑粹。

阅读

相关人物

蒋介石
相关人物
马步青
相关人物
马步康
相关人物
盛世才
相关人物
周熙龙
相关人物
徐汝诚
相关人物
马步康
相关人物
杨德亮
相关人物
杨敬献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祁连山林警总队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兰州
相关地名
日本
相关地名
青海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