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人文地志专辑第七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3380
颗粒名称: 历代名人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9
页码: 115-123
摘要: 酒泉历代名人概述
关键词: 酒泉 人文地理

内容

历代名人庞淯:字子异,三国魏时酒泉表氏县人,东汉 禄福县烈女庞娥亲之子。初任凉州从事、守破羌 长。时武威太守张猛杀刺史邯郸商造反,并公告 “敢临商丧者死”。淯义愤填膺,弃官临丧,挟匕 首欲杀张猛,张知庞淯为义士,敕而不杀,远近 闻之,咸尊淯为忠烈之士,酒泉太守徐辑请他为 主薄。后来酒泉人黄昂造反,城将被攻破,情况十分 紧急。淯抛妻弃子,连夜奔走,向张掖、敦煌两郡 太守告急求援,郡咸感其义,遂为之发兵。援兵未 至,城已攻破,徐辑殉职。淯为亡者收尸发丧,送 还本土,并为其守孝三年,始返故乡。魏文帝曹丕 征用淯为椽属,后拜驸马都尉,又迁西海太守,因 功绩卓著,赐爵关内侯。
  杨礼:本名阿若,字伯阳,三国时酒泉人。从 小即以侠义闻名,常为人报仇解冤。建安中(公元 196-220年),酒泉强族黄昂杀太守徐辑造反,用重 金聘用杨礼,礼不愿,遂逃走。武威太守张猛造反 后也封官许愿,让他做都尉。他谢绝后,单骑入南 羌,招兵千余骑,出南山直抵城下遂破散羌,捕杀黄昂,为徐辑报仇。黄初中(公元220-226年), 河西兴复,杨礼返回酒泉,被推举为孝廉,为表其 义勇,州上表奏请朝廷下诏,拜为驸马都尉。
  祁嘉:字孔宾,晋酒泉人。少时清贫好学。二 十余岁至敦煌学宫读书,因家贫无衣无食,由诸友 接济供养。后博通经典,深晓礼义,遂办学教授门 徒百余人。提升为祭酒后,仍教授不倦,受其教育 的弟子达二千余人,世人尊曰天锡先生。
  赵墨:又名赵默,初名赵海,字文静,酒泉郡 安弥县(今酒泉临水以东)人。北魏太武帝时入宫 为宦,献文帝时升为侍御、典监藏,并赐为安远将 军,睢阳侯。继任吏部尚书,又加侍中,进爵河内 (今河南省境内)公。后升为镇南大将军,仪同三 司,并进爵为王。他处事小心谨慎,从无过失,深 得皇帝宠信,屡次加官进爵,从不迎奉苟合。能直 言相谏,深得同僚的敬重。一生“克已勤俭,忧修 公私”,廉洁清正,奉公守法。死后追赠为司空 公。
  刘兴:明代肃州(酒泉)人,洪武中任锦衣卫 指挥同知,后移任肃州指挥使,镇守肃州,在任廉 洁,执政平和,生活清苦,且作战骁勇。明正统十 四年(1449年)七月十五日,北虏(鞑靼蒙古)入 寇,率军追至临水,阵亡。丁刚:明肃州卫人。景泰中( 1450-1456年) 任肃州都指挥使,骁勇绝人,守御肃州城垣,抗击 北虏,功绩卓著。
  吴钊:明代肃州卫人。任都指挥使,镇守肃州 城垣,重视军事设施的建设,多有建树,为战事做 好充分准备。洪武十八年(1385年)八月御虏阵亡, 被誉为忠节之臣。
  曹赟:肃州卫(今酒泉)人,明洪武中任肃州千 户。任职期间,发动民众在酒泉城南开垦农田千余 顷,修筑沙子坝,开渠七十余里,沿途开支渠十二 道。开凿黄草坝六十余里,沿途开支渠十三道。又 在洪水河口开垦东西二坝庄(今东洞、西洞)农田 千余顷,并穿凿河口石崖为洞各十余里,名东洞子 坝、西洞子坝,引水灌田,民赖其利。曹一生对水 利建设贡献极大,功效卓著。所修的水利工程,其 艰难程度,在酒泉实属前朝未有,竣工后的成果, 子孙享用,而其规模构思又形成奇观,被列入酒泉 八景之一,称“洪水穿碉”。
  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北边鞑靼为 寇,曹跟随李彬总兵官赴高台南山御虏,在李罗口 战斗中阵亡。
  芮宁:明代肃州卫人,任游击将军。正德十一 年(1516年),吐鲁番速坛满速儿入寇肃州至城西南三十里之黄草坝,宁率千户许钊、百户张玺、吴英 等,与敌对战。因敌众我寡,自朝至暮,矢尽,全 军覆没,宁中矢身亡。后,追赠为都督同知,世袭 指挥使,在城内立襄愍祠,以纪念其忠勇。
  于显龙:肃州(总寨)人。清顺治四年,米喇 印、丁国栋叛乱,龙策划守护总寨堡,并单骑求救 请来孟乔芳大军,围攻肃州城一年有余。部队乏 粮,乃以家藏积谷,输助兵粮,终于平定叛乱,以 忠义显名。以军功封肃州金佛寺守备,后转任肃州 卫守备。
  阎相师:( 1700-1762年)字谓阳,肃州高台 县镇夷堡人。雍正七年( 1729年)任肃州镇把总、 千总。乾隆七年迁守备,十一年升任瓜州参将,二 十一年参与平定厄鲁特叛乱。后擢肃州镇总兵。曾 先后征哈密、迪化、吐鲁番、库车、阿克苏、叶尔 羌等处大小数百战。既平准部之乱,功勋卓著,帝 命图其像于紫光阁。二十四年三月授安西提督,旋 调甘肃提督。相师少年家贫,事母甚孝,在官所得 廉俸与兄弟,不问出入,并自捐资修筑家乡镇夷堡 渠坝,导黑河灌田,乡人颂之。乾隆二十七年病 卒,加赠太子太保,谥曰“桓肃”。
  郭维城:(1796-1878年)字仕宗,号修斋,肃 州东乡三墩村人。清道光元年举人,曾任陕西泾阳县儒学教谕、甘肃皋兰县教谕、兰州府教授,咸丰 四年( 1854年)截取知县,诰封奉政大夫、通议大 夫。一生热心教育,治学谨严,並擅长书法。著有 《读左劝征录》、《州志备采录》各十二卷。
  胡文炳:字虎臣,清道光初肃州塞外户口坝 人。自幼聪敏好学,喜读经史学识渊博,中道光二 十九年( 1849年)已酉科拨贡,同年联捷举人。曾先 后主讲金塔、酒泉、玉门书院。同治元年(壬或 1862年)任湖南湘乡县知县,后又改任汇同县知县, 勤政爱民,政绩卓著。由于生性耿直,不阿权贵, 因忤上级被罢官。后归陕西,任关中书院山长,除 教学外,锐意潜修,从事著作,出版有《读史碎 金》八十卷,《折狱龟鉴》、《史字联珠》、《春 秋类赋》、《楚南鸿爪》、《韵字同异辨》、《最 最集》、《二百四十孝图》等。光绪二年,卒于任 所,享年七十二岁。
  崔崇桂:字德庵,酒泉县文殊乡文殊沟村人。 幼读四书五经,颇识古文。后被举荐入甘肃省自治 讲习所和北京内务部举办的甲种讲习所学习。民国 七年(1918年),协同赵世英(金塔人,留学日本 明治大学)创建甘肃省立第九师范学校(原酒泉书 院、今酒泉师范)。民国十二年( 1923年)任该校 校长,连任十载,对师范教育做出了卓著的贡献。后任教育局长,旋调为金塔县长、甘肃省参议员及 国大代表,享年62岁。其事迹详见《酒泉文史资 料»第一辑«崔崇桂先生行述》。
  杨进崇:字德轩,酒泉丰乐乡人,生于清光绪 二十七年。民国十六年(1927年)毕业于甘肃省立第 九师范学校(今酒泉师范),后任小学教师,能勤 奋钻研,热心教学。同时通晓文史,能书善画,对 地理教学颇有造诣。后又任职河西中学附小校长、 酒泉师范教育主任、酒泉县教育局长,县参议会议 长等。享年七十二岁。其事迹详见《酒泉文史资 料》第一辑《杨进崇传略》一文。
  张西庭:俗名“拴娃子”,原籍山西省万荣县 人。生于光绪二十三年,出身蒲剧世家。三岁学 艺,稍长,先攻须生,后学老生。于1902年(光 绪二十八年)来酒泉定居演出。为适应当地群众的 喜爱,改学秦腔,成为秦腔舞台出名角色。在《曹 福走雪》中演曹福,《斩韩信》中演韩信,《八义 图》中演程婴,《下河东》中演赵匡胤,技巧细 腻,艺风朴实,深得群众称道。
  张明德:曾名张道航,清光绪二十五年,出生 于酒泉泉湖乡。自幼习读中医,刻苦钻研,医道精 湛,善长中医杂症诊治,名嗓酒泉城乡。曾任酒泉 县主治医师理事长、中医师甄审委员会委员、中医师公会理事长等职。七十九岁病逝。其事迹详见 《酒泉文史资料》第三辑《张明德先生事略》。
  吕郁哉:原籍甘肃皋兰县人,光绪十七年出 生。自幼出身医家,早年受业于上海名医陆渊雷、 余之岫等先生门下。1933年来酒泉定居行医,后在 国立肃州师范任教,兼教医学。精通中医学,诊治 细致,处方严谨,对中医内科伤寒颇有研究。在医 道中威望很高,深得酒泉城乡人民的赞许。终年九 十四岁。
  庞明俊:原籍河北省人,后随祖迁居四川南 充,曾在一家兵工厂学修枪支。民国十几年,来酒 泉定居,靠打铁、修理为生。
  1937年3月他家曾先后共掩护过西路军五个红 军战士,其中把张安泰收为义子,改名庞福寿,为 其干活直至解放。此举喜事,甚有传颂。
  抗日战争时期,酒泉有了过往汽车,他就承负 小修小补,同时修理自行车、汽灯、留声机、皮车轮 胎等。1941年他在酒泉停业,去兰州与朋友合开一 家修理厂,干了两年,因不景气,于1943年去重庆 买了车床、钻床及一些工县,带领学徒张安泰等重 返酒泉。1945年在大众巷口办起了第一家用车床制 做汽车配件的厂坊,没有发电动力,曾自行设制大 小木轮,由几人手摇带动发电。1947年与友人合买一处房产,在小西街仍操理旧营生。这在当时对酒 泉地方小工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毛文斋:原名毛彦章,山西临猗人。青年时即 来酒泉经商。民国时期在酒泉“继美丰”商号当学 徒、店员,后升任副经理、经理之职,曾当选酒泉 商会副会长、会长等职。在兰州、迪化(现乌鲁木 齐)等地均有其商业经营活动。八十四岁病卒。
  张积德:回族,酒泉人。民国初年在酒泉东关 成立了 “皮毛公庄”和“永顺源”货栈,与天津 “德威洋行”协作,主营皮毛、绸缎、布匹、日用 杂货等。同时,在祁连山内建立公庄畜产基地,大 量畜养牛、羊、骆驼等,经营皮毛山货。并组建了 80余峰骆驼的运输队,将酒泉的皮毛行销包头、天 津等地,促进了酒泉商业的发展。他还开设客栈,接 待往来新疆等地的客商和鸵户,大大促进了酒泉与 边疆地区的贸易与交往。民国六年东关修建清真寺 时,修建费用的不足部分由他包垫,使该寺得以顺 利建成。民国十五年( 1926年),酒泉县成立了回 教教育促进会,他被选为首任会长。在他与其他人 员的倡导和支持下,在东关北后街办起了第一所回 民小学,使回民子弟接受新的国民教育(后因经费 困难而被合并)。民国三十六年( 1947年),国民 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马步芳派人到酒泉筹建“长城回民子弟小学”,他欣然将原客栈的房产、 地盘全部捐出作校址,并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 使该校得以早日建成,促进了酒泉民族教育的发 展。民国二十四年( 1935年),他被工商业者推选 为酒泉县商会会长。终年七十三岁。
  裴善哉:酒泉人,汉族,虔诚地佛教徒。民国 二十六年(1937年),在酒泉钟楼寺组织过“中国 佛教会甘肃省酒高安敦玉金鼎七县联合分会"。三 十五年(1946年)改组为“中国佛教会甘肃省酒泉县 支会”,裴任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职务。任职期间, 筹建酒泉信众子弟小学,自任校长。抗日战争时 期,发起“佛徒号”献机运动,得到重庆太虚大师 支持,在其影响下全国佛教徒风起云涌积极开展献 机活动。並在钟楼寺组织僧众从事纺织、石印生产 自救,解决困难。开设佛慈诊所,为无力就诊的贫 穷群众施诊献医。裴一生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一 定贡献。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人文地志专辑第七辑

《酒泉文史资料人文地志专辑第七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为甘肃省酒泉市人文地志专辑史料,内容建置沿革、自然地理、物产特产、民族与宗教、名人与职官、名胜古迹、历代诗人咏酒泉七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庞淯
相关人物
杨礼
相关人物
祁嘉
相关人物
赵墨
相关人物
丁刚
相关人物
吴钊
相关人物
曹赟
相关人物
芮宁
相关人物
于显龙
相关人物
阎相师
相关人物
郭维城
相关人物
胡文炳
相关人物
崔崇桂
相关人物
杨进崇
相关人物
张西庭
相关人物
张明德
相关人物
吕郁哉
相关人物
庞明俊
相关人物
张安泰
相关人物
庞福寿
相关人物
毛文斋
相关人物
张积德
相关人物
裴善哉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陕西
相关地名
兰州
相关地名
湖南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折狱龟鉴
相关作品
史字联珠
相关作品
春秋类赋
相关作品
楚南鸿爪
相关作品
韵字同异辨
相关作品
最最集
相关作品
二百四十孝图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