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与职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人文地志专辑第七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3379
颗粒名称: 名人与职官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33
页码: 114-146
摘要: 酒泉从古至今的名人与职官概述
关键词: 酒泉 人文地理

内容

名人与职官酒泉自汉代开疆置郡后,即为边防重镇,战略 要地,故历代为镇守边关,巩固边防,极重视就地 育才,选贤擢能,并调遣不少文武官员整饧治理。 因此,汉晋以来英才济济,名人辈出。其中有驰聘 疆场叱咤风云,战功显赫的英杰;有运筹帷幕,决 胜千里,政绩卓著的府伊;有治理山川,教民稼造福后世的贤能;也有精通典籍,广开教化, 启蒙开慧的智士。他们集精华于一身,施惠泽于当 世,成为后继者的楷模,故列举其中的佼佼者,以 殖后世。
  历代名人庞淯:字子异,三国魏时酒泉表氏县人,东汉 禄福县烈女庞娥亲之子。初任凉州从事、守破羌 长。时武威太守张猛杀刺史邯郸商造反,并公告 “敢临商丧者死”。淯义愤填膺,弃官临丧,挟匕 首欲杀张猛,张知庞淯为义士,敕而不杀,远近 闻之,咸尊淯为忠烈之士,酒泉太守徐辑请他为 主薄。后来酒泉人黄昂造反,城将被攻破,情况十分 紧急。淯抛妻弃子,连夜奔走,向张掖、敦煌两郡 太守告急求援,郡咸感其义,遂为之发兵。援兵未 至,城已攻破,徐辑殉职。淯为亡者收尸发丧,送 还本土,并为其守孝三年,始返故乡。魏文帝曹丕 征用淯为椽属,后拜驸马都尉,又迁西海太守,因 功绩卓著,赐爵关内侯。
  杨礼:本名阿若,字伯阳,三国时酒泉人。从 小即以侠义闻名,常为人报仇解冤。建安中(公元 196-220年),酒泉强族黄昂杀太守徐辑造反,用重 金聘用杨礼,礼不愿,遂逃走。武威太守张猛造反 后也封官许愿,让他做都尉。他谢绝后,单骑入南 羌,招兵千余骑,出南山直抵城下遂破散羌,捕杀黄昂,为徐辑报仇。黄初中(公元220-226年), 河西兴复,杨礼返回酒泉,被推举为孝廉,为表其 义勇,州上表奏请朝廷下诏,拜为驸马都尉。
  祁嘉:字孔宾,晋酒泉人。少时清贫好学。二 十余岁至敦煌学宫读书,因家贫无衣无食,由诸友 接济供养。后博通经典,深晓礼义,遂办学教授门 徒百余人。提升为祭酒后,仍教授不倦,受其教育 的弟子达二千余人,世人尊曰天锡先生。
  赵墨:又名赵默,初名赵海,字文静,酒泉郡 安弥县(今酒泉临水以东)人。北魏太武帝时入宫 为宦,献文帝时升为侍御、典监藏,并赐为安远将 军,睢阳侯。继任吏部尚书,又加侍中,进爵河内 (今河南省境内)公。后升为镇南大将军,仪同三 司,并进爵为王。他处事小心谨慎,从无过失,深 得皇帝宠信,屡次加官进爵,从不迎奉苟合。能直 言相谏,深得同僚的敬重。一生“克已勤俭,忧修 公私”,廉洁清正,奉公守法。死后追赠为司空 公。
  刘兴:明代肃州(酒泉)人,洪武中任锦衣卫 指挥同知,后移任肃州指挥使,镇守肃州,在任廉 洁,执政平和,生活清苦,且作战骁勇。明正统十 四年(1449年)七月十五日,北虏(鞑靼蒙古)入 寇,率军追至临水,阵亡。丁刚:明肃州卫人。景泰中( 1450-1456年) 任肃州都指挥使,骁勇绝人,守御肃州城垣,抗击 北虏,功绩卓著。
  吴钊:明代肃州卫人。任都指挥使,镇守肃州 城垣,重视军事设施的建设,多有建树,为战事做 好充分准备。洪武十八年(1385年)八月御虏阵亡, 被誉为忠节之臣。
  曹赟:肃州卫(今酒泉)人,明洪武中任肃州千 户。任职期间,发动民众在酒泉城南开垦农田千余 顷,修筑沙子坝,开渠七十余里,沿途开支渠十二 道。开凿黄草坝六十余里,沿途开支渠十三道。又 在洪水河口开垦东西二坝庄(今东洞、西洞)农田 千余顷,并穿凿河口石崖为洞各十余里,名东洞子 坝、西洞子坝,引水灌田,民赖其利。曹一生对水 利建设贡献极大,功效卓著。所修的水利工程,其 艰难程度,在酒泉实属前朝未有,竣工后的成果, 子孙享用,而其规模构思又形成奇观,被列入酒泉 八景之一,称“洪水穿碉”。
  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北边鞑靼为 寇,曹跟随李彬总兵官赴高台南山御虏,在李罗口 战斗中阵亡。
  芮宁:明代肃州卫人,任游击将军。正德十一 年(1516年),吐鲁番速坛满速儿入寇肃州至城西南三十里之黄草坝,宁率千户许钊、百户张玺、吴英 等,与敌对战。因敌众我寡,自朝至暮,矢尽,全 军覆没,宁中矢身亡。后,追赠为都督同知,世袭 指挥使,在城内立襄愍祠,以纪念其忠勇。
  于显龙:肃州(总寨)人。清顺治四年,米喇 印、丁国栋叛乱,龙策划守护总寨堡,并单骑求救 请来孟乔芳大军,围攻肃州城一年有余。部队乏 粮,乃以家藏积谷,输助兵粮,终于平定叛乱,以 忠义显名。以军功封肃州金佛寺守备,后转任肃州 卫守备。
  阎相师:( 1700-1762年)字谓阳,肃州高台 县镇夷堡人。雍正七年( 1729年)任肃州镇把总、 千总。乾隆七年迁守备,十一年升任瓜州参将,二 十一年参与平定厄鲁特叛乱。后擢肃州镇总兵。曾 先后征哈密、迪化、吐鲁番、库车、阿克苏、叶尔 羌等处大小数百战。既平准部之乱,功勋卓著,帝 命图其像于紫光阁。二十四年三月授安西提督,旋 调甘肃提督。相师少年家贫,事母甚孝,在官所得 廉俸与兄弟,不问出入,并自捐资修筑家乡镇夷堡 渠坝,导黑河灌田,乡人颂之。乾隆二十七年病 卒,加赠太子太保,谥曰“桓肃”。
  郭维城:(1796-1878年)字仕宗,号修斋,肃 州东乡三墩村人。清道光元年举人,曾任陕西泾阳县儒学教谕、甘肃皋兰县教谕、兰州府教授,咸丰 四年( 1854年)截取知县,诰封奉政大夫、通议大 夫。一生热心教育,治学谨严,並擅长书法。著有 《读左劝征录》、《州志备采录》各十二卷。
  胡文炳:字虎臣,清道光初肃州塞外户口坝 人。自幼聪敏好学,喜读经史学识渊博,中道光二 十九年( 1849年)已酉科拨贡,同年联捷举人。曾先 后主讲金塔、酒泉、玉门书院。同治元年(壬或 1862年)任湖南湘乡县知县,后又改任汇同县知县, 勤政爱民,政绩卓著。由于生性耿直,不阿权贵, 因忤上级被罢官。后归陕西,任关中书院山长,除 教学外,锐意潜修,从事著作,出版有《读史碎 金》八十卷,《折狱龟鉴》、《史字联珠》、《春 秋类赋》、《楚南鸿爪》、《韵字同异辨》、《最 最集》、《二百四十孝图》等。光绪二年,卒于任 所,享年七十二岁。
  崔崇桂:字德庵,酒泉县文殊乡文殊沟村人。 幼读四书五经,颇识古文。后被举荐入甘肃省自治 讲习所和北京内务部举办的甲种讲习所学习。民国 七年(1918年),协同赵世英(金塔人,留学日本 明治大学)创建甘肃省立第九师范学校(原酒泉书 院、今酒泉师范)。民国十二年( 1923年)任该校 校长,连任十载,对师范教育做出了卓著的贡献。后任教育局长,旋调为金塔县长、甘肃省参议员及 国大代表,享年62岁。其事迹详见《酒泉文史资 料»第一辑«崔崇桂先生行述》。
  杨进崇:字德轩,酒泉丰乐乡人,生于清光绪 二十七年。民国十六年(1927年)毕业于甘肃省立第 九师范学校(今酒泉师范),后任小学教师,能勤 奋钻研,热心教学。同时通晓文史,能书善画,对 地理教学颇有造诣。后又任职河西中学附小校长、 酒泉师范教育主任、酒泉县教育局长,县参议会议 长等。享年七十二岁。其事迹详见《酒泉文史资 料》第一辑《杨进崇传略》一文。
  张西庭:俗名“拴娃子”,原籍山西省万荣县 人。生于光绪二十三年,出身蒲剧世家。三岁学 艺,稍长,先攻须生,后学老生。于1902年(光 绪二十八年)来酒泉定居演出。为适应当地群众的 喜爱,改学秦腔,成为秦腔舞台出名角色。在《曹 福走雪》中演曹福,《斩韩信》中演韩信,《八义 图》中演程婴,《下河东》中演赵匡胤,技巧细 腻,艺风朴实,深得群众称道。
  张明德:曾名张道航,清光绪二十五年,出生 于酒泉泉湖乡。自幼习读中医,刻苦钻研,医道精 湛,善长中医杂症诊治,名嗓酒泉城乡。曾任酒泉 县主治医师理事长、中医师甄审委员会委员、中医师公会理事长等职。七十九岁病逝。其事迹详见 《酒泉文史资料》第三辑《张明德先生事略》。
  吕郁哉:原籍甘肃皋兰县人,光绪十七年出 生。自幼出身医家,早年受业于上海名医陆渊雷、 余之岫等先生门下。1933年来酒泉定居行医,后在 国立肃州师范任教,兼教医学。精通中医学,诊治 细致,处方严谨,对中医内科伤寒颇有研究。在医 道中威望很高,深得酒泉城乡人民的赞许。终年九 十四岁。
  庞明俊:原籍河北省人,后随祖迁居四川南 充,曾在一家兵工厂学修枪支。民国十几年,来酒 泉定居,靠打铁、修理为生。
  1937年3月他家曾先后共掩护过西路军五个红 军战士,其中把张安泰收为义子,改名庞福寿,为 其干活直至解放。此举喜事,甚有传颂。
  抗日战争时期,酒泉有了过往汽车,他就承负 小修小补,同时修理自行车、汽灯、留声机、皮车轮 胎等。1941年他在酒泉停业,去兰州与朋友合开一 家修理厂,干了两年,因不景气,于1943年去重庆 买了车床、钻床及一些工县,带领学徒张安泰等重 返酒泉。1945年在大众巷口办起了第一家用车床制 做汽车配件的厂坊,没有发电动力,曾自行设制大 小木轮,由几人手摇带动发电。1947年与友人合买一处房产,在小西街仍操理旧营生。这在当时对酒 泉地方小工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毛文斋:原名毛彦章,山西临猗人。青年时即 来酒泉经商。民国时期在酒泉“继美丰”商号当学 徒、店员,后升任副经理、经理之职,曾当选酒泉 商会副会长、会长等职。在兰州、迪化(现乌鲁木 齐)等地均有其商业经营活动。八十四岁病卒。
  张积德:回族,酒泉人。民国初年在酒泉东关 成立了 “皮毛公庄”和“永顺源”货栈,与天津 “德威洋行”协作,主营皮毛、绸缎、布匹、日用 杂货等。同时,在祁连山内建立公庄畜产基地,大 量畜养牛、羊、骆驼等,经营皮毛山货。并组建了 80余峰骆驼的运输队,将酒泉的皮毛行销包头、天 津等地,促进了酒泉商业的发展。他还开设客栈,接 待往来新疆等地的客商和鸵户,大大促进了酒泉与 边疆地区的贸易与交往。民国六年东关修建清真寺 时,修建费用的不足部分由他包垫,使该寺得以顺 利建成。民国十五年( 1926年),酒泉县成立了回 教教育促进会,他被选为首任会长。在他与其他人 员的倡导和支持下,在东关北后街办起了第一所回 民小学,使回民子弟接受新的国民教育(后因经费 困难而被合并)。民国三十六年( 1947年),国民 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马步芳派人到酒泉筹建“长城回民子弟小学”,他欣然将原客栈的房产、 地盘全部捐出作校址,并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 使该校得以早日建成,促进了酒泉民族教育的发 展。民国二十四年( 1935年),他被工商业者推选 为酒泉县商会会长。终年七十三岁。
  裴善哉:酒泉人,汉族,虔诚地佛教徒。民国 二十六年(1937年),在酒泉钟楼寺组织过“中国 佛教会甘肃省酒高安敦玉金鼎七县联合分会"。三 十五年(1946年)改组为“中国佛教会甘肃省酒泉县 支会”,裴任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职务。任职期间, 筹建酒泉信众子弟小学,自任校长。抗日战争时 期,发起“佛徒号”献机运动,得到重庆太虚大师 支持,在其影响下全国佛教徒风起云涌积极开展献 机活动。並在钟楼寺组织僧众从事纺织、石印生产 自救,解决困难。开设佛慈诊所,为无力就诊的贫 穷群众施诊献医。裴一生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一 定贡献。历代职官张骞:汉中成固(今陕西成固县西北)人。汉 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任大中大夫出使西 域,联合大月氏以对付匈奴。越葱岭、历大宛、康 居、大月氏、大夏等地,在外十三年,被匈奴扣留 十一年,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始归。骞出使虽未 达到联合大月氏攻击匈奴的目的,却了解了西域诸 国,为汉王朝与西域的友好往来奠定了良好的基 础。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二次出使西域,加 强了和西域诸国的联系,促进了文化经济交流,并 为汉升拓疆域设置河西四郡奠定了基础。
  霍去病:西汉武帝时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 人。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以骠骑将军,率万骑两 次出陇西,大败匈奴,过焉支山至祁连山。元狩四年 (公元前119年)又与卫青击败匈奴,使匈奴远徙,从 此“漠南无王庭”。匈奴浑邪王惧杀休屠王合四万 余人降汉,汉遂于浑邪王地建立酒泉、武威二郡。元 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又分武威、酒泉郡地置张 掖、敦煌郡,史称“河西四郡”。
  路博德:西汉时西河(今陕西大荔一带)人。汉武帝时任右北平太守,因随霍去病征战有功,封 邳离侯。后以卫尉为伏波将军,守卫边塞,修筑遮 虏障,益封强弩将军,屯居居延泽,卒。
  辛武贤:狄道(今甘肃临洮县南)人。汉宣帝 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为酒泉太守。时,先零羌杨 玉等反,武贤随赵充国率兵万人屯田并为边防武 各。又上书奏言,建议分兵出张掖、酒泉,攻打鲜 水(今青海)的羌兵。并言“在羌兵疲惫时出击, 方可取胜”,宣帝与众官员皆以为是。遂出师,奇 取牲畜,俘虏羌人,大胜而回。宣帝赞赏其献策, 赐玺书,拜为破羌将军。
  辛庆忌:字子莫,西汉时狄道人,武贤之子。 初为右校丞,随常乐侯常惠屯田乌孙赤谷城,后以 陷阵却敌有功,拜为侍郎,迁校尉。元帝初,补金 城长史,.举茂才,遣侍中,复迁郎中东骑将军,朝 廷甚为重用。后任张掖太守,又徙酒泉太守,所在 著名。成帝初征为光禄大夫、执金吾,后坐事(犯 规)左迁酒泉太守。为人居处恭俭,饮食被服尤节 俭。为国征战,英勇无比,称为国之虎臣。匈奴、 西域亲附,敬其威信。
  许杨:字伟君,汝南平舆(今河南平舆县) 人。青少时喜爱术数,仕为郎,后任酒泉都尉。王 莽篡权后,弃官不做,变姓名,为巫医。后助太守邓晨,兴修水利,民赖其利,万民称颂。
  窦融:字周公,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 人。累世为河西官吏,王莽时为建武男、波水将 军。后降更始,任校尉及钜鹿太守,见关东形势混 乱,以河西殷富安定,请为张掖属国都尉。及更始 败,联合酒泉、金城、张掖、武威、敦煌五郡太守 计议,“据境自保”,被推为河西五郡大将军,随之 推行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政策法令,使河西各地农 业、畜牧业得到很大发展,陈规陋习得以抵制。并 修兵马,习战射,加强边塞防御,制止羌胡侵扰。 时河西稳定富庶,各地流民,纷纷投奔。后归光武 帝,任凉州牧。破隗嚣,封安丰侯,累进大司空。
  梁统:字仲宁,安定乌氏(甘肃泾川东)人。 初为酒泉太守,更始败,依附窦融,据境自保,改 任武威太守。为政严猛,威行邻郡。归附光武后, 与窦融同讨隗嚣。嚣败,封为成义侯,更封高山 侯,拜大中大夫。
  竺曾:东汉建武年间,窦融据守河西,曾任酒 泉太守,协融治理河西,砥砺兵马,安境保民。归 光武后,融讨伐隗嚣与曾会于高平(宁夏固原), 遂败嚣。后封助义侯。
  耿秉:字伯初,扶风茂林(陕西兴平东北)人。 博通强记,深明司马兵法。东汉永平时与窦固配合,出兵万四千骑,击匈奴于车师,主张先击后王 庭,后纵兵抄掠,斩杀数千,收牛马十余万头。后 王庭震怖出降,前王庭亦降,遂定车师。肃宗拜秉 征西将军,进屯酒泉,行太守事。永允中,又与窦 宪各出兵四千骑,击败北匈奴,直追止燕然山。以 战功显赫,封美阳侯。卒谥曰“桓侯” 。
  窦固:字孟孙,东汉扶风平陵(陕西咸阳西 北)人。喜兵法,习边事。明帝时任奉车都尉与耿 忠率酒泉、敦煌、张掖甲卒及卢水胡万二千骑出酒 泉塞,止天山击北匈奴呼衍王,斩首千余级,追止 蒲美海(今新疆巴里坤湖),留吏士屯兵伊吾城。 有战功,加位特进。第二年,又出玉门,与耿秉击 北匈奴于车师,任光禄勋卫尉。
  段彭:汉明帝时为酒泉太守,时遇车师叛,与 匈奴共围耿秉。帝诏酒泉太守段彭将兵救援,大败 车师于交河城。
  翟酺:字子超,广汉雒县(四川广汉县北) 人。东汉安帝延光三年(公元214年),任酒泉太 守,遇羌兵千余骑徙敦煌侵犯边界,遂出师伏击, 斩九百余人,羌兵几乎被全歼,威名大震,后迁京 兆尹。
  徐邈:字景山,燕(今河北)人。三国魏明帝 时凉州刺史,持节领护羌校尉。河西少雨乏谷,邈修武威、酒泉盐池,以收夷谷。又开水利,教民稼穑,河西人民家丰仓溢。建学校,禁厚葬,提倡善 良正直,打击奸诈邪恶,风化大行。
  谢艾:东晋穆帝时为凉州主簿,兼资文武,明 识兵略。永和二年(公元346年),前赵攻凉州,张 重华委以专征重任,后果破赵兵。封福禄县伯,后 为酒泉太守。所筑福禄城(即今酒泉西半城),今 遗址犹存。
  马岌:前凉张茂时任参军,张骏时任酒泉太 守,张祚时任尚书。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 年),说服张茂出兵击刘曜,收复陇西。任酒泉太 守时,恩威并施,礼贤下士,治理有方。太元二十 一年曾建议张骏在南山建王母祠,张骏从之。永和 十年(公元354年),因谏张祚被免官,后又起 用。
  李暠:字玄盛,陇西(甘肃临洗)人。喜好文 学,有令名,曾任效谷令,因温毅有惠政,被推为 敦煌太守。晋安帝隆安四年,任沙州刺史,凉公。 后攻取玉门以西诸城,建西凉,称凉王。初都敦 煌,405年迁都酒泉。暠实行“以农养战,保境安 民”、“分田其畴,资其耕稼”的治理措施,使 河西西部地区经济繁荣,畜牧业兴旺,文化昌盛,“年谷频登,百姓乐业”。公元417年卒,谥凉武昭王。
  公孙武达:京兆株阳(今陕西株阳)人。唐贞 观初,为肃州剌史。时突厥出兵入侵,武达以精兵 二千人与之作战,在张披河西岸夹击,使突厥全军 覆没,升左监门将军。
  王方翼:字仲翔,并州(今山西祁县)人。唐 高宗时,迁肃州刺史,军纪严明,百姓富足。遇蝗 灾,其他郡民馁死,肃州独全。永淳初年(公元 682年),突厥十姓阿史那叛唐,围攻月城,方翼引兵 救之,破虏众于伊犁水(在今哈密地区),斩首千 级,突厥皆惊溃,西戎震服,以功遣夏州都督。后 随裴行俭平西突厥留军碎叶驻防,建筑碎叶城。
  冯胜:濠州定远(安徽风阳一带)人,明洪武 五年任征虏大将军,分兵由西道取甘肃破元将失刺 竿兵,败尕儿只巴于虎刺罕口,获人口数十万及 羊、马、驼数十万头。进拨肃州,至亦集乃,败俞 窦兵,其开创河西之功独多。冯以嘉峪关为中外巨 防,西域过往必由之路,主持修筑嘉峪关城,古今 闻名。十三年,明朝榜列勋臣,功高望重者八人, 胜居其三,封宋国公。
  周尚文:陕西西安人,明肃州参将。廉洁自 持,恩威并济,法度严谨,兵务修明,怜贫好善, 诸夷畏服,州境清宁,路不拾遗,州人称颂之。杨博:字惟约,号虞坡,山西蒲州(山西永济 县蒲州镇)人。明嘉靖已丑年(1512年)进士,以 佥都御史巡抚甘肃,升副都御史驻肃州多年。先后在 边防诸地考察详情,重视边防建设,开屯田,通水 利,添墩堡,谨斥堠安抚西夷降者,筑边外七堡, 嘉靖二十三年补筑暗门长城,经理河西,厥功甚懋, 军民敬重之。
  彭清;字源洁,陕西榆林人。明弘治八年以肃 州副总兵职跟随许进、刘宁出征哈密有功,升都督 佥事、护羌将军。在肃州任职期间,廉洁清谨,威 明甚著。弘治十一年创建肃州长城,修筑沿线烽 燧,为边塞兵备功绩卓著。
  石永:字寿卿,曾任甘肃道兵备副使。巡视肃 州时,见原湿草木繁茂而农田弃耕,究其根源,乃 因地震泉眼湮没,淤塞,遂浚泉五十余处,灌田八 百顷,民争复业。
  陈九畴:字禹学,山东曹州(今山东曹县) 人。明嘉靖壬戍进士,有文材武略。初任甘肃兵备 副使时,寄住肃州回民斩巴思谋反,公先事观察,如 数捕杀,平定叛乱,不求外援,保住孤城肃州及嘉 峪关。后固奸夷贿通宦官诬奏,被免职。嘉靖时, 起用为陕西按察使,寻升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 在职时,先后率兵亲征北虏,平定吐鲁番入寇,夷畏其威勇而远遁。陈镇抚地方兵乱,助民恢复元气, 河西甘、凉、肃等州赖以无虞。
  孟乔芳:字心亭,奉天(今辽宁沈阳)人。顺 治时总督陕西军务,节制文武,安抚地方,陕西三 边四镇八府文武官民,俱就招抚,三秦士民,帖 然安绪。并先后平定汉中、兴安州郡。回民米喇印 攻陷河州、兰州、临洮等地,乔芳选将调兵予以平 定。回民丁国栋叛据肃州,乔芳又遗将征剿,攻克 肃州,恢复城池。凡征服叛逆,必亲临战地,躬自 督陈;凡招抚流移,民皆复业;又清厘驿弊,裁革 冗员;令兵屯田,自足兵食;知人善任,所向成 功。为官十载,兵民感威,卒谥忠毅。
  张勇:字非熊,咸宁(今湖北咸宁县)人。顺 治初,任陕西督标右营游击,从孟乔芳五次征剿河 西叛回,身先士卒,恢复巩昌、临洮、兰州、凉 州、甘州、肃州城堡数百处,先后斩首二万余级。 平乱后,擢肃州总兵。并捐资补修城垣及衙署庙 宇,创修长城加固各处墩台、隘口,凿石筑堤,民 田丰稔。后晋升靖逆将军,一等候。在边为官三十 余年,军民感戴,裔谥襄北。
  马尔泰:号虞遵,正黄旗满州人。刚方端恪, 学问渊博。雍正五年以部郎奉命督建安西、敦煌各处 城垣,修筑墩堡。革冗费,恤工役,功绩卓著。九年,又奉命筹画肃州军务。十三年至肃州,主持夷 货交易互市,抚怀柔远,威惠并施。乾隆时又以总 督,三巡肃州,鼓励戎行,整饬营务,采访民隐, 铲除奸宄,旧德新勋,远近称颂。
  童华:浙江绍兴人,肃州分巡道副使。雍正十年 与州判李如进分工协理鸠集夫匠,凿山五座,穿洞 千余丈,开渠一千五百余尺,历经艰难,捐款银三 千余金,引水浇灌九家窑(今屯升)农田四千亩, 十二年增至万亩,两年皆丰收。雍正十二年秋,又协 按察使浮山张体义,参政新安黄文炜,在曹赞所修 东西坝庄处重凿洞修渠,灌田数百十顷,岁增银麦 二万石,使河西边郡,无旷土,无游民,惠施肃 民,泽及子孙。雍正十三年,调任福建漳州府知 府。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清道光时举 人。曾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镇压太平军余部。 1866年任陕甘总督时,率军先后攻打西北回民军, 平定回乱。同治十二年又攻克被马文禄占据九年之 久的肃州城,战功显赫。开拓修筑甘新驿用大道, 在道旁遍栽杨柳三千里,改变荒漠面貌。并修筑整 新战争后千疮百痍的肃州古城、酒泉公园,恢复酒 泉书院,为酒泉作出不可磨灭的功绩。光绪五年 (1879年),又督新疆军务,阻止了俄、英的侵略。后调京任军机大臣及两江总督,谥文襄公。酒泉建有 左公祠志念。
  苻瑞:陕西平利人。清光绪二十六年与二十九 年曾两次任肃州直隶州知州,为官清廉,酷嗜书 法。在任期间(光绪三十一年)重建城中心鼓楼,并 亲题匾额“气壮雄关”。其楼端庄秀丽,为酒泉市 保护最完好的吉建;其字浑厚滂薄,是不可多得的 优秀遗作。
  陆廷栋:(1863—1917年)清末满州正黄旗 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奉命来肃州任安肃兵 备道。在任六年,曾巡视金塔、高台及安、敦、玉 各县兵备事宜。宣统三年(1910年)酒泉闻家圈农 民起义即将举旗暴发,事为当地缙绅告密。陆廷栋 与知州恩光密议,急派肃镇标兵中营骑兵镇压,农民 义军死者一百七十余人。陆廷栋擅长书法、诗文,在 肃州多留有墨迹,还收藏文物书画甚多。
  民国二年(1913年)孙中山政令通行,甘肃省委 派周务学接任,陆即卸任经商。民国六年(1917年) 廷栋年已五十五岁,因犯政治嫌疑,被革命党人周 炳南妄加罪名刺杀于公馆,含冤而死。其三子赴京 上告,终以无人负责而作罢。历代酒泉职官表姓名 字号 籍贯 朝代 职官 主要事迹赵破奴 太原 汉 (武帝) 从栗侯 促野侯 西域楼兰姑师攻汉,使匈奴 出击,破奴击破之,从酒泉 列亭障至玉门。
  李广利 中山 汉 (武帝) 汉 (武帝) 贰师将军 海西侯 先置居延、休屠二部都尉以 卫酒泉,攻大宛,破之,诸小 国皆入贡。
  常惠 太原 校尉长罗侯 右将军,谥 壮武侯。 随苏武使匈奴。
  苏武子卿 ! 京兆 杜陵 汉 (武帝) 典属国 出使匈奴被囚后,持节放 羝,历十九年始归。
  郑吉 会嵇 汉 (宝帝) 西域都护 击车师破之,因其地威震西 域。
  戴宏 元襄 济北 刚县 汉 (顺帝) 酒泉太守 卒成儒宗,知名东夏。
  翟酺 子超 广汉 雒县 汉 (安帝) 酒泉太守, 后迁京兆 羌骑千余叛徙敦煌,酺赴击 之,斩首九百余。
  马援 文渊 扶风 茂林 汉 (光武) 大中大夫、 陇西太守、 新息侯。 西域将兵长 史,西域都 护,骑都尉, 定远候。 王莽末避居凉山,先后平凉 州羌,击破先零,僐城郭 开沟渠,劝耕牧有功。征交 阯、平元,立铜柱以表功。
  班超 仲升 扶风 汉 (明帝) 通使西域,服匈奴,击月氏。
  历代酒泉职官表姓名 字号 籍贯 朝代 职官 主要事迹耿恭 佰宗 汉 (明帝) 戍已校尉,骑都尉。 击匈奴,败车师。
  赵冲 汉 (顺帝) 护羌校尉 率兵击破巩唐羌,督兵河西四郡。
  黄衍 汉 (灵帝) 三国 (魏) 酒泉太守 苏则 文师 扶风 酒泉、金城 太守。 少以学行文,举孝廉.茂才,仕有威名。
  马隆 孝兴 东平 平睦 晋 (武帝) 讨夷大将军、宣威将军、护羌校尉、离县侯 募兵讨夷,转战千里,保凉州有功,威信震于陇右。
  马基 前凉 酒泉太守 沮渠 益生 北凉 酒泉太守 吕光 垒澄 北凉 后凉 酒泉公 凉州牧 酒泉太守 自西域归河西,杀梁熙父子,建后凉又杀凉州名人,失威信。 平击沮渠男成战死。
  历代酒泉职官表姓名 字号 籍贯 朝代 职官 主要事迹李翻 西凉 酒泉太守 元洁 北魏 酒泉太守弋阳公 裴矩 宏大 隋 (大业) 吏部待郎,光禄大夫,户部尚书。 掌酒泉、张掖等市,破吐谷浑,拓地数千里。卒谥敬。
  王方翼 仲翔 并州 祁人 唐 (高宗) 肃州刺史 夏州都督 政绩严明,那吏那叛围月城,翼引兵杀之,破虏于伊犁水,西戎震服。
  李光弼 唐 (玄宗) 河西兵马使 封临淮王 勇略有为,后讨安禄山有大功,与郭汾阳齐名。
  王君蜜 威明 瓜州 常乐 唐 (玄宗) 河西陇右节 度使 吐蕃陷瓜州,君〓讨之,至甘州,为回纥所遮,力战死。
  伯都 元 (仁宗) 甘肃行省平章政事 延祜时,米价胜踊,都乃经计,诸仓充溢,兵饷足,即食给。
  袁裕 元 (世祖) 甘肃路宣 抚使 用法平允,嫉恶不少贷。卒于官。
  钟振 明 (正统) 甘肃指择使 朵几只伯犯边,赴敌而死。
  历代酒泉职官表j姓名声号 籍贯 朝代 职官 主要事迹 沐英 裴成 文英 濠州 定远 直隶 歙县 明 (洪武) 明 (洪武) 明 (成纪) 明 (弘治) 都督同知,光禄大夫,征西副将军,西平侯 肃州都指挥 使 肃州巡抚 镇抚关西,声威大著.征伐川藏抵昆仑山,辟地数千里。
   展筑肃州城,扩大至鼓楼以 西。 徐廷璋 增筑东关,城与泉相连。
  唐泽 已末进士,以副都御史巡抚甘肃。 刚方谙练,兴革有益。
   赵锦 明 (嘉靖) 佥都御史 甘肃巡抚 宽厚得人心,声誉载道。
  王义 直隶 义安 明 (嘉靖) 兵备使 安置属番,开浚渠坝,边人 赖之。
   戴才 晋庵 直隶 沦州 明 (嘉靖) 副都御史,佥都巡抚陕西。 以副都御史巡抚甘肃.升户部尚书。 英明廉厚,德政治人,有功 绩, 总制三边,勤于王事,率师 击虏,中流矢卒。
  才宽 迁安 明 (成化) 许铭 直隶 宛平 明 (正德) 进士,以佥都御史巡抚甘肃。 约己省费,持宪贞肃,甘人 立祠祀公。 历代酒泉职官表姓名 字号 籍贯 朝代 职官 .主要事迹任礼 尚义 临漳 明 (正统) 中府左都督,甘州总兵,宁远伯。 出塞追贼击败之,并收捕沙州叛虏,御虏于临水、两山口,有战功。
  寇天叙 子惇 山西 榆次 明 (嘉靖) 甘肃巡抚 刚名正达,边人畏怀,击虏山丹,奏捷有功。
  王章 汉臣 武进 明 (崇祯) 以御史按甘肃,谥忠烈。 单骑行边,由嘉峪关抵天山,番人畏威。
  许进 季升 河南 灵宝 明 (成化) 进士,佥都御史,吏部尚书,巡抚甘肃。 亲征哈密,绥清西域。
  程富 好礼 歙县 明 (正统) 都御史。参赞甘肃军务。 〓灭大盗,智仁兼备,谋议边备有功。
  芮钊 宋远 宝城 明 (正统) 副都御史, 巡抚甘肃。 调度拊循,边境安定。
  史照 卢州 合肥 明 (永乐) 都督佥事,鹰扬将军,总兵官。 曾率兵讨伐哈密忠顺王,出铁门关,剿寇有功。
  王骥 尚德 直隶 束鹿 明 (永乐) 永东丙辰进士,兵部尚书,靖远伯。 平虏有功,巡抚甘肃,最若威明。
  邓愈 直隶 虹县 明 (洪武) 征虏左副将军,魏国公,征西将军,率封宁河王。 平陇西,大败王宝宝于定西,讨吐番,追至昆仑山。
  历代酒泉职官表姓名 字号 籍贯 朝代 职官 主要事迹 阿尔纳 满州 清 (康熙) 副将军 持躬谨慎,奉职公忠,领兵出塞.收复吐鲁番,平定青海,功绩甚著。
  富宁安 满州 清 (康熙) 以吏部尚书办理军需,靖逆将军加升大学士。 端方正直,廉介谨慎,统帅出塞,有恩塞外,番夷以威怀德。
   黄廷贵 丹崖 满州 清! (乾隆) 以川陕总督驻肃,总理军务。 生平寡言笑,所在见芒角,谤忤权贵,体国奉公,回乱陷嘉峪关,战死安肃道。
  刘松山 寿卵 湖南 湘乡 清 (同治) 肃州总兵,赠太子少 保。 剿太平天国、捻军,讨平甘陇回乱,后战死。
  刘锦堂 毅斋 湖南 湘乡 清 (同治) 布政史,巡抚新疆。 随松山入甘总营务,擒回首马化隆,复进军肃州,平定新疆。
   邓增 锦亭 广东 新会 清 (同治) 肃州总兵,西宁总兵,提督。 随刘锦堂剿河州、西宁、肃州回乱。
  李醇 镜湖 直隶满城 清 (道光) 进士,肃州知州。 修城、制械、募勇、防回复。
  徐辰告 葆田 浙江 山阴 清 (咸丰) 进士,肃州知州。 留心水瘦,抽厘历之,瞻兵丑民。
  严逢祹 小卢 江西 云都 清 ,(咸丰) 王子庄州同 回乱,肃州陷,率民勇出战,后战死。
  历代酒泉职官表姓名 字号 籍贯 朝代 职官 主要事迹英阑 满州 清 (同治) 副将,权肃州左营游击。 回乱城陷,率兵巷战,力竭死之。
  塔尔 通阿 满州 清 (同治) 副都统 回叛攻肃州,守战拒贼,殒于阵。
  杨世俊 哓峻 湖南 长沙 清 (同治) 提督 从左宗棠西征,击平陕、肃回乱,阵亡。
  邓德祥 湖南 清 (同治) 肃州总兵 回乱据肃州,祥跃马陷阵,中弹阵亡。
  中华民国酒泉州级地方职官表年 代 姓名 职 别公兀 民 国 1912年 元 年 周务学 边观道观察使1914年 三 年 潘令皋 安肃道尹1917年 六 年 潘令皋 杨丙荣 安肃道尹1918年 七 年 杨丙荣 杨思 安肃道尹1919年 八 年 杨思 安肃道尹1921年 十 年 阎士璘 王世相 安肃道尹1923年 十二年 王世相 郑贤照 安肃道尹1924年 十三年 郑贤照 祁连元 安肃道尹 1925年 十四年 李朝杰 安肃区行政长兼城防司令1929年 十八年 魏鸿发 安肃区观察使1936年 二十五年 曹启文 第七专员公署专员兼酒泉县长、保安司令1942年 三十一年 刘亦常 第七专员公署专员兼酒泉县长、保安司令1948年 三十七年 王维镰 第七专员公署专员兼保安司令(任至1949年9月解放止)中华民国酒泉县级地方职官表年 代 姓名 职 别公元 民国 1913年 二年 王笏卿 酒泉县知事1916年 五年 刘锡鑫 酒泉县知事1921年 十年 沈XX 酒泉县知事1924年 十三年 陆洪涛 酒泉县知事1925年 十四年 朱瓒 周廷元 酒泉县知事1928年 十七年 沙明扬 酒泉县县长1931年 二十年 谢治文 酒泉县县长1933年 二十二年 魏荣芝 酒泉县县长1935年 1936年 二十四年 二十五年 谭季纯 殷象林 酒泉县县长1937年 二十六年 秦省三 酒泉县县长1938年 二十七年 凌子维 酒泉县县长1941年 三十年 郭柏 酒泉县县长1942年 三十一年 冯佩玺 酒泉县县长1944年 三十三年 邱书林 酒泉县县长1945年 三十四年 王升荣 酒泉县县长1948年 三十七年 喻大庸 酒泉县县长(任至1949年9月解放止)中华民国驻酒泉军界职官表姓名 族别 籍贯 任职时间 职 别陈正魁 民国元年四月廿五日 (1912年) 肃州镇总兵 柴洪山 民国二年五月廿五日 (1913年) 肃州镇总兵张和逊 i 民国四年五月十一日 (1915年) 安肃道镇守使张永桂 民国六年十二月一日 (1917年) 安肃道镇守使吴桐仁 安徽合肥 民国七年四月 一日 (1918年) 安肃道镇守使裴建准 甘肃甘谷 民国十七年 (1928年) 安肃区镇守使周炳南 甘肃临沸 民国十八年 (1929年) 酒泉城防司令李朝杰 民国十九年 (1930年) 酒泉城防司令雷振邦 河南 民国十九年 (1930年) 酒泉城防司令 中华民国驻酒泉军界职官表姓名 族别 籍贯 任职时间 职别马仲英 回 甘肃临夏 民国二十年 (1931年) 新编36师少将师长兼 酒泉城防司令马步康 回 甘肃临夏 民国二十年 (1931年) 298旅少将旅长马谦 回 甘肃临夏 民国二十五年 (1936年) 酒泉城防司令许汝诚 汉 浙江余姚 民国二十九年 (1940年) 18混成旅少将旅长马呈祥 回 甘肃临夏 民国三十年 (1941年) 骑五师少将师长 兼酒泉城防司令杨德亮 回 云南昭通 民国三十一年 (1942年) 四十二军中将军长陶峙岳 汉 湖南宁乡 民国三十一年 (1942年) 河西警备区司令部中将总司令李铁军 汉 广东梅县 民国三十五年 (1946年) 河西警备区司令部 中将总司令陶峙岳 汉 湖南宁乡 民国三十八年 (1949年) 新疆警备区司令部司令兼河西警备区司令部中将总司令144酒泉县党部负责人 姓名 任职名称 任职时间 备 注中国国民党酒泉县 詹世漠 筹备委员会常务委 员兼办事处主任 1925.秋季起 甘肃省临时党部 派来酒泉进行党 组织的奠基活动李雨庭 中国国民党酒泉 县整理委员会常 务委员 1928.—1933 1933年组成酒泉 县临时党部杨蔚南 李上林 王化凤 张泰年 孙延龄 临时县党部执行 委员会书记长 书记长 1933 1940.4.12— 1943.冬 1933年改常务委 员为书记长 书记长 书记长 书记长、主任委员 1943 .冬一 1944.5. 1944.5.— 1945. 1945.— 1947.7. 后改书记长为执行 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廷鉾 酒泉县党部执行 委员会书记长 1947.7— 1949.9.25. 复改主任委员为 书记长胡敬业 副书记长 1948.2.— 1949.9.25. 1948年2月始增 设副书记长中华民国国民代表大会酒泉代表崔崇桂:男,汉族,酒泉县文殊乡人。于民国三 十五年(1946)十一月和三十七年( 1948)三月两 次出席中华民国国民代表大会。
  酒泉县参议会议长、副议长杨进崇:男,汉族,酒泉县丰乐乡人。于民国 三十二年(1943)五月至三十六年(1947)八月任 临时参议会议长。又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九月 至三十七年(1948)任参议会副议长(后到酒泉师 范任教)。
  刘廷鉾:男,汉族,酒泉县三墩乡人。于民国 三十六年(1947)八月至三十八年(1949 )九月任 参议会议长。
  胡敬业:男,汉族,金塔县人。(接杨进崇 职)于民国三十七年(1948 )至三十八年(1949 ) 九月任副议长。
  国民党立法委员会酒泉籍委员翟玉航:字仙舟,酒泉县丰乐乡人。曾任国民 党青海省党部政治委员、国民党立法委员会委员 (常驻南京)。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人文地志专辑第七辑

《酒泉文史资料人文地志专辑第七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为甘肃省酒泉市人文地志专辑史料,内容建置沿革、自然地理、物产特产、民族与宗教、名人与职官、名胜古迹、历代诗人咏酒泉七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庞淯
相关人物
杨礼
相关人物
祁嘉
相关人物
赵墨
相关人物
丁刚
相关人物
吴钊
相关人物
曹赟
相关人物
芮宁
相关人物
于显龙
相关人物
阎相师
相关人物
郭维城
相关人物
胡文炳
相关人物
崔崇桂
相关人物
杨进崇
相关人物
张西庭
相关人物
张明德
相关人物
吕郁哉
相关人物
庞明俊
相关人物
张安泰
相关人物
庞福寿
相关人物
毛文斋
相关人物
张积德
相关人物
裴善哉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河南
相关地名
四川
相关地名
山西
相关地名
青海
相关地名
陕西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读左劝征录
相关作品
州志备采录
相关作品
折狱龟鉴
相关作品
史字联珠
相关作品
春秋类赋
相关作品
楚南鸿爪
相关作品
韵字同异辨
相关作品
最最集
相关作品
二百四十孝图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