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古代少数民族的历史及其社会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人文地志专辑第七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3376
颗粒名称: 酒泉古代少数民族的历史及其社会活动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11
页码: 92-102
摘要: 酒泉古代少数民族的历史及其社会活动,包括羌族、乌孙族、月氏族、匈奴族、河西鲜卑族、吐蕃族、甘州回鹘族、党项族。
关键词: 酒泉 人文地理

内容

酒泉古代少数民族的历史及其社会活动(按时代顺序排列如下)羌族:羌族是古代西北古老的民族之一,据吏籍记 载,源于三苗。虞舜时,“迁三苗于三危”,成为 “西戎牧羊人”。分布在秦陇的西北,北连匈奴, 即今甘肃中部、西部和青海地区及新疆东部地带。
  羌族“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以畜 牧为业”,“以射猎为事”。战国初才开始由畜牧 过渡到农牧结合的经济生活。秦汉时,“不立君 长,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 落,更相抄暴,以力为雄”。有语言,无文字,其 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习俗上,其妇女“披发 覆面”,实行火葬;婚嫁上“氏族无定,十二世后 相与婚姻”,“父殁则妻其后母,兄亡则纳厘嫂”。 居有屋宇,国无法令,“杀人偿死,无它禁令”。 崇信天地鬼神,“杀牛羊以祭天”,尚能“自作 兵,兵有弓、矛、服、刀、剑、甲”。汉初为匈奴 所统治。聚居西域及河湟地区的羌族,部落繁杂, 人口众多,有葱莅、白马、黄牛、先零、烧当、罕幵、牢姐、封养、烧何等数十种。其中烧何羌部 落,初居河西张掖南山,与卢水胡为邻,后迁至金 城(兰州)、临羌(青海湟源)等地。东汉永初元年 (公元107年)骑都尉王弘,强征金城、汉阳(天水)及 陇西三郡的羌民赴西域作战,行至酒泉,纷纷逃散, 各郡发兵堵截,引起了羌族前后三次起义。十六国 时期,后秦(羌族)姚兴皇初四年(397年),将河南地 区汉化羌民二万余户,安置河西、河东地区。后秦亡 后,羌人与汉族融合,聚居或散居,成为中华民族 一员,部分被溶入附近其它各族,部分则成为藏族 的一个部分。
  乌孙族:乌孙,是居住于河西地区的吉老民族之一,原 游牧“在祁连敦煌间,小国也”。其牧地在张披以 西,敦煌以东。汉初,乌孙被大月氏击破,归附匈 奴。匈奴击大月氏被迫西迁,安置乌孙部落在额济 纳河流域。东汉桓帝时(147-161年)乌孙西迁,袭 击大月氏,大月氏被迫南走,乌孙遂占据了巴尔喀 什湖东、南广大地区。
  乌孙是“行国,随畜,与匈奴同俗”,从事畜 牧业生产。“国多马,富人至四五千匹”,“不田 作种树,随畜逐水草”,“食肉饮酪,有良马”。 至公元一世纪时,出现了农业,有定居的村落,有处于家庭作工的手工产品。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宗 法关系逐步解体。在战争中,大量掳取人口“得人 以为奴婢”。最高领主为大小昆弥,其下的各族领 主称为翎候。依附于各级领主的劳动者,具有自己 一定的产业和牲畜,随之出现了大批有一定产业的 个体家庭。乌孙归附东汉后,汉曾“赐大小昆弥以 锦帛”。三国时乌孙曾向曹魏“无岁不奉朝贡”。北 朝时柔然族不断西击乌孙,乌孙遂逐渐向葱岭一带 迁徙。
  月氏族:月氏族原驻内蒙鄂尔多斯一带,以后一支徙中 原地区,一支徙甘肃地区,一支仍留原处。徙甘肃 的一支战国初就“居敦煌祁连间",在河西地区游 牧,故有“月氏之故地”,旧在张掖、酒泉地的记 载,和“凉、甘、肃、瓜、沙等州,本月氏国之 地”的说法。因此月氏在河西活动的区域,显然是在 敦煌以东、酒泉、武威广大地区,实际也是河西地区 养育出的一支土著民族。它在强盛时,控制了整个河 西。汉高祖刘邦六年(公元前201年),匈奴冒顿即位, 东击东胡,西击月氏。月氏西迁伊犁河流域,后又 迁至阿姆河,西击大夏,建立贵霜王朝。一部分未 隧,仍游牧于祁连山称小月氏,受羌人的保护。
  月氏族,也以游牧为主,“随畜移迁”,“宜收羊、乳酪浓好”,“夏泻酪,不用器物,刈草着 其上,不散,酥特好,酪一斛,得升余酥。又有仙 人树,行人山中饥渴者,辄食之饱”。在习俗上,“坐盗者,没入其家”,“有罪,小者轧,大者 死”。“其攻战,而所得卤获因以予之,得人以为 奴婢”,“其送死,……近幸臣妾从死者,多至数 千百人”。
  月氏“被服、饮食、言语略与羌同”,属汉藏 语系,藏缅语族。汉武帝天汉后(公元前100年),始 信仰佛教,故《三国志魏略》有“博士弟子景卢受 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的记载。
  匈奴族:匈奴族,也是北方草原的一个古老民族,是夏 后氏的苗裔,殷周时称獯粥或猃犹。
  匈奴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迁徙生活,以射猎禽 兽为生。在氏族组织中,生产与军事合二为一。公 元前三世纪前后,氏族解体,建立政权,领袖称单 于,下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军,左 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候等24长,长下 千长、百长、什长等官属。秦末(公元前209年) 匈奴占河南地,破东胡,攻月氏,先后征服楼烦、 丁灵等地。汉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76年),匈奴 破月氏,月氏弃河西向西迁徙,匈奴占有整个河西并西域二十六国,酒泉成为匈奴属地。元朔二年 (公元前127年)汉将卫青大败匈奴,控制河南地(河 套)。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两次出击,匈 奴浑邪王降汉,河西走廊归汉,并置酒泉、武威二 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又分酒泉、武威地,置 张掖、敦煌二郡。从此“金城、河西并南山至盐 泽,空无匈奴”。西汉末和新莽时,匈奴内讧,东汉 时又南北分裂,南匈奴内迁进入中原。在十六国时 期先后建立前赵(刘渊)、后赵(石勒)、北凉(沮渠蒙 逊)及夏(赫连勃勃)等国。北匈奴西迁,经乌孙、 康居、奄蔡进入欧洲,前后二百二十多年。
  匈奴族人,面阔多髯,目细颧高,唇厚算平, 身体粗短。其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与蒙古 语言有相同之处。无文字,以语言为约束,广泛使 用汉字。牲畜是他们的主要生活生产资料,有马、 牛、羊、橐驼、马夬骤(驴骡)、嬴驴(马骡)等,经济生 活以狩猎为主,“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猪〈诸)禽兽 为生业”。牲畜归家庭,牧地归氏族。三世纪前 后,出现规模不大的农业及手工业。
  河西鲜卑族:鲜卑族,秦汉时居于内蒙额尔古诺河南,后附 匈奴,东汉建武时(25年-55年)“匈奴衰,部分鲜 卑,亡匿(至)金城、武威、酒泉、北黑水、西河东西”散居。东汉桓帝时(147-168年)居住内蒙的鲜 卑各部落统一,将其地分为东、中、西三部,西部由 上谷往西,顺黄河辗转西近循贺兰山西南,进入河 西,散居于“东至麦田(今靖远东北)牵屯(今宁夏 固原)西至湿罗(不详)南至浇河(青海贵德)北至大 漠(腾格里)的广大地区,称为河西鲜卑”。
  河西鲜卑秃发部,迁河西以南(西宁南),于泰始 六年(270年)起兵反晋,前后三十多年,在武威 东、中、南进行争战,使河西“非复晋有”,并造成 “河西荒废”。十六国时期秃发乌孤占领青海湖至 永登一带,于东晋隆安元年(公元397年)建立南 凉,建都广武(永登),后迁西平(西宁),历时十七 年,并先后利用“八王之乱”,西晋无暇顾及河西 的机会起事,直至义熙11年(公元415年)西秦乞伏 炽磐对河西鲜卑用兵,始被镇压。
  河西鲜卑,“恒处穹庐,随水草畜牧”,“好射 猎,以肉酪为粮”。西迁后由牧业经济转半农半牧经 济,“亦知种田有大麦、粟、豆”,地“宜大麦, 多蔓青”。善养马、驯马,有日行千里的青海聪。 在习俗上和后来的吐谷浑相同。“杀人及盗马死, 余则征物以赎罪”。处死时“以毡蒙头,持石从高 击之”。鲜卑人髡头,“装饰以金花为首饰,发辫 萦后,缀以珠贝,以多为贵”,“男子通服长裙帽”,“椎髻眊珠以皂为帽”,“敬鬼神,祠天、 地、日、月、山川及先大人有健名者”。南北朝时 信佛教,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鲜卑语,无 文字,通用汉文。
  吐蕃族:吐蕃族,源出西羌,是散居于湟、河、江、岷 的羌族向西发展的一个支系繁衍而成。战国时(公 元前384年)秦献公攻羌,羌率部向西南迁徙,出赐 支河曲(甘肃玛曲向西至青海贵德的河湾地带)至西 藏地区,兴起于雅鲁藏布江,传三十二世,至松赞 干布,于唐贞观二年(629年)建吐蕃国,征服苏毗 (玉树一带)、羊同(阿里地区),统一西藏高原,并夺 取安西四镇(新疆部分地区)。天宝十四年(775年)安 禄山反,河西、陇右及安西四镇精兵,东调平叛, 吐蕃乘虚而入,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攻凉州 (今武威)。大历元年(766年)占领甘州(今张掖)、 肃州(今酒泉)。十一年(776年)占领瓜州(今安 西)。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占领沙州(今敦煌)、 伊州(今哈密)。以后又先后占领河湟、北庭及安西 四镇。经80多年至大中四年(850年)吐蕃内讧,沙州 张义潮起义,攻取瓜、沙、甘、肃等十一州归唐。
  吐蕃族过着“牧地与农田相接,串联湖泊,引 水广则井渠以灌溉”,“垦田耕种,建筑城邑”,并“烧木为炭,熬皮作胶,开发铜、铁、银三矿”, “钻木为孔,制犁与扼合二牛轭垦平原以为田”,以 农为主的农牧经济生活,手工业也有所发展。“食 肉麦,饮乳酪,衣裘褐,贵壮贱老,善攻战,垒石 为墓以牛羊殉葬”。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使 用藏文,信仰佛教。松赞干布建政后,定立官制、 兵制,修定法律,创制文字,发展经济,有重大贡 献。但吐蕃衰退时,内部争战,大掠河西,杀戮极 惨,使河西“五千里间赤地殆尽”。
  甘州回鹘:回鹘族,原称回纥或袁纥,隋称韦纥,源出于 汉时的丁零,分布在东至独洛河(蒙古图拉河)以 北,西至西海(里海)地区。东汉时丁零南迁,留在 漠北的大部分丁零人称铁勒或敕勒。隋大业元年 (公元605年)因反抗突厥掠夺,联合其他部落成立 联盟称回纥,成为铁勒部落联盟中最大的成员。七世 纪时在鄂尔浑河和色棱格河建立回纥汗国,称霸于 漠北。唐贞观初年回纥与突厥战于马宗山(今肃 北)。六年(632年)回纥内附,太宗安置其部落于甘、 凉二州。永隆中(680—681年)为匈奴掠夺,部分回 纥又流入河西。唐开元三年(715年)回纥遭突厥攻 击,复有部分迁入甘、凉二州。唐天宝十四年(755 年)回纥助唐平安禄山有功,赏、赐甚厚。贞元五年(789年)回纥归唐,请改回纥为回鹘,取迥旋轻 捷若鹘之意。唐升成五年(840年)由于内乱、天灾、外 患,回鹘汗国崩溃,分三支西迁。一部迁河西为甘 州回鹘,依属吐蕃。一支去新疆为高昌回鹘(即西州 回鹘)。一支去葱岭为哈拉汗国。唐大中二年(848年) 张义潮起义,大败吐蕃,奉瓜、沙、甘、肃等十一 州图籍归唐为归义军,回鹘又归归义军统治。唐大 顺元年(890年)甘州回鹘日益增强扩大,并归义军诸 城在甘州设立牙帐,建立政权,控制河、兰二州,咸 胁瓜、沙等地。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回鹘为辽所 破,辽“攻陷肃州,尽虏其民”,回鹘为辽附国。宋 夭圣六年(1028年)西夏攻入甘州,甘州回鹘溃散。
  甘州回鹘的社会组织,起初是氏族部落,以游 牧为主。建立汗国后,大小官员及牧主,构成统治 阶层,国王称可汗,王候称设,官员称察、杀等, 贵族称叶护、阿波、俟斤、达干等。平民称“黑 民”,尚有一定数量的奴隶。贵族大臣“皆世其官,而 无员限”。回鹘初用突厥文,后创制回鹘文,以阿 拉伯字母为基础创制新文字,为维吾尔文的雏形, 创七曜历(七天为一周)。初信仰萨满教(原始宗教), 男巫师称萨满,女巫师称乌答,为人驱邪治病。后 信摩尼教(明教),“禁婚姻,不祭祖,不吃荤,衣白 寇,死则裸葬”。至十三世纪时,信仰佛教和基督教,甘州、肃州不少人信仰景教(基督教聂士脱里派),回 鹘灭亡前有信仰伊斯兰教者。甘州回鹘的经济生活 中,主要是马匹、骆鸵并有玉石,琥珀、琉璃、毛 褐、胡锦等产品。地处丝绸之路的要冲,经济贸易频 繁,和中原及中亚经济交往中起很大的中转作用。
  党项族:党项族也是羌族的一支部族。隋末唐初,游牧 于今四川西,青海东部及甘肃南部。“每姓别自为 部落,一姓之中,复分为小部落,大者万余骑,小 者数千骑,不相统一”。各部落中,以拓拔氏为最 强。拓拔氏是源出于东北的鲜卑族,与西北的羌族 经迁徙、交往、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唐初,为吐蕃 所逼,顺黄河东迁,散居庆州(今庆阳)和夏州(陕 西静边北)。唐末,党项族首领拓拔思恭以助唐剿 灭黄巢有功,被封为定难节度使,赐姓李,子孙世 袭,至宋咸平五年(1002年)党项势力日盛,叛服无 常。至李元昊,扩大地盘,驱逐回鹘,向河西各地 发展,于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并吞凉州,夭圣六 年(1028年)攻陷甘州,景佑三年(1036年)占领瓜 (安西)、沙(敦煌)、肃(酒泉)三州。至宋宝元元年 (1038年)建国大夏,建都中兴府,与宋、辽成为鼎 足之势。西夏幅员辽阔,,方二万里”,拥有今宁夏 全部,甘肃大部,及陕西、青海、内蒙部分地区。
  宝元元年(1225年)蒙古成吉思汗先后攻克甘州、肃 州、应理州(今永登一带)、宁夏中卫及灵州(灵 武),包围中兴府,西夏末帝觊投降,西夏灭亡。
  党项族初起时“不知耕稼,土无五谷”,在统治 时代“岁时以耕稼为事”。当时河西物产丰富,粮 豆丰盈,瓜果肉畜,品种繁多。西夏人“春食鼓子 蔓、碱蓬子。夏食苁蓉苗,小芜黄。秋食席鸡子, 地黄叶,登厢草。冬则蓄沙葱、野韭、柜霜、灰条 子、白蒿、碱松子,以为岁计”,“衣皮毛、事畜 牧"。名马橐驼数以万计,衣帽鞋袜都是毡褐,驼 毛毡最丽最良。西夏冷锻的铠甲,“坚滑光莹,非 强弩不可入”。因此党项人畜牧农耕并重,手工制品 精良,茶、马、盐、铁交易频繁,商贸兴旺。但战 争频繁,灾害伤亡惨重。
  党项族,度信佛教,广译佛经,兴建寺院。语 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并创立西夏文字,大量翻 译儒家经典《孝经》、《论语》、《尔雅》等,官 制也仿宋制,有文武班,设中书、枢密院、三司、 很史台等。
  西夏灭亡后,党项族一部分人南渡洮河,穿过 松潘草地,沿金川海南下到达木雅。一部分人辗转到 日喀则的昂仁县境,成为乌斯藏的属员。另一部分 伊斯兰教徒,迁入临夏东乡保安一带。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人文地志专辑第七辑

《酒泉文史资料人文地志专辑第七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为甘肃省酒泉市人文地志专辑史料,内容建置沿革、自然地理、物产特产、民族与宗教、名人与职官、名胜古迹、历代诗人咏酒泉七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弘
相关人物
刘邦
相关人物
冒顿
相关人物
卫青
相关人物
霍去病
相关人物
张义潮
相关人物
松赞干布
相关人物
安禄山
相关人物
李元昊
相关人物

相关事件

张义潮起义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青海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羌族
相关专题
乌孙族
相关专题
月氏族
相关专题
匈奴族
相关专题
河西鲜卑族
相关专题
吐蕃族
相关专题
回鹘族
相关专题
党项族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