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人文地志专辑第七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3369
颗粒名称: 交通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9
页码: 66-74
摘要: 酒泉交通概况,包括酒泉古代驿站及相距里程、“丝绸之路”过酒泉去长安各地的名人、“丝绸之路”过酒泉去中亚各地的名人。
关键词: 酒泉 人文地理

内容

交通酒泉在历史上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必经之 道,汉、唐之际,为中国和中亚及欧洲商业往来、 文化交流的枢纽,也是西域文明与印度佛教的传播 站。驿站林立,商队络驿,直至近代仍不失为中西 陆路交通的要道。
  公元1867年(清同治六年),左宗棠奉调任陕甘 总督,督办军务,率军西征。为调兵运饷,曾饬令 兵、民,从潼关至新疆修筑大道并栽杨柳3000里 (长武至嘉峪),使原来的丝路宽阔畅通。
  公元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苏联援华为运送援 华物资,又在丝路大道上挖高填低,拓宽路基,于 1941年修成能通汽车的公路。因当时中国不制造汽 车,公路利用率很低,交通运输工县仍以骆驼、骡 马和大车为主。
  一、酒泉古代驿站及相距里程(据《重修肃州新志》记载里程数)东路:酒泉——40——临水——60——双井子——40——盐池——80——黑泉——50——高台——40——蓼泉——40——沙河(今临泽)——10——沙井 驿——40——张掖……兰州。
  西路:酒泉——60——嘉峪关——35——双井堡—— 50——回惠堡——70——赤金堡——60——高见滩——40——玉门——40——三道沟——35——布隆 吉——35——双塔——130——安西——70——沙州……猩猩峡。
  二、“丝绸之路”过酒泉去长安各地的名人1.摄摩腾(即迦叶摩腾):中天竺人,东汉明 帝时,遣蔡惜等十八人为使,到大月氏国求佛法。 永平十年(公元67年),请得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二僧, 用白马载着佛像和经典来到洛阳。翌年,明帝建成 白马寺,令迦叶摩腾、竺法兰二僧讲经,并请从事 梵本佛经的汉译,现存的《四十二章经》即于此时 译出,这是佛教传入中国并译经之始。
  2.竺法兰:中夭竺僧人,在东汉明帝永平十 年(公元67年)和迦叶摩腾同在月氏受汉使的邀请来 到洛阳,住白马寺。与迦叶摩腾合译《四十二章 经》,摩腾园寂后他又自译《十地断结经》、《佛 本生经》、《佛本行经》、《法海藏经》等五部十 三卷。为中国佛教传播和佛经翻译之始。3.维祗难:天竺(今印巴次大陆)僧人,原信 婆罗门教,后见小乘教沙门颇为高明,因改信佛 教,出家为僧,精于三藏,游化各国,度化甚众。三 国时来中国,吴黄武三年(公元224年)与竺律炎在武 昌,应士人所请,两人合译《法句经》。
  4.竺律炎:亦作“竺将炎”、“竺持炎”, 天竺僧人,三国吴时来中国。黄武三年(公元224年) 与维祗难一起在武昌(今属湖北)弘法。合译《法句 经》二卷。
  5.支谦:一名越,字恭明,本月氏人,祖父 法度于东汉灵帝时,率国人数百移居中国,支谦从 之俱来。东汉末,迁居吴地,因聪明超众,深通梵 典,时人称为智囊,吴主孙权拜为博士,译出《大 明度无极经》等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为三国时 译经大师。
  6.支纤:支委迦纤的略称,本月氏国沙门, 桓帝时(公元167年)来洛阳,从事译经,自光和元年 至灵帝中平年间(公元178年-189年)先后译出《道 行般若经》、《般舟三昧经》、《无量清净平等觉 经》、《杂譬喻经》等二十三部,六十七卷,为东 汉末佛经翻译家。
  7.昙柯迦罗:天竺(今印度一带)僧人,家庭 豪富,常修梵富。幼而聪颖,诗文通畅,长而善学《四韦陀论》等婆罗门教典,又好星象天文。二十 五岁时读法胜《毗昙》,茫茫不解,因请僧人解 释,遂深悟因果,始知佛教宏旷,乃弃舍世上荣 华,出家为僧。三国魏嘉平年间(公元249年-254 年)来中国,至洛阳,见佛教徒法规混乱,没有戒 律,便应僧人之请,译《僧祗戒本》,以供僧人诵 读和检点行履生活。又请来一些西来僧人,组成授 戒团体,建立传授比丘戒的方法,从此中国有了佛 教出家授戒制度。晚年不知所终。
  8.耆域:天竺僧人,西晋时来中国,惠帝末 年(公元304年)赴洛阳传法,以能预知人凶吉而受到 尊敬。见洛阳僧人衣饰华丽,不守佛家戒规,乃大 加批驳,并嘱竺法行对之规诫。后避兵乱,离洛阳 西行返国。
  9.僧迦跋澄(又称“僧铠”):天竺(今印巴 次大陆)僧人,少弃俗业为僧,精解律藏,尤擅长讲 《杂阿毗昙心论》。元嘉十年(公元433年),自西北 来中国,抵建康(今江苏南京),应慧观之请,住平 陆寺讲法译经。讽诵经文,日夜不休,先后在长干 寺、平乐寺说法。译有《萨婆多毘尼摩得勒伽》 等。十九年(公元442年)随商船返回天竺。
  10.鸠摩罗什:原籍天竺(今印巴次大陆)人, 与真谛、玄奘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幼年出家,初学小乘,后遍习大乘,尤善般若,并精通汉 语文,前秦太安元年来凉州。后秦弘治三年(公元 401),姚兴派人迎至长安,他和弟子僧肇等八百余 人,译出《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妙法莲华经》、 《维摩诘所说经》、《阿弥陀经》、《金刚般若波 罗密经》等,共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
  11.法藏:唐朝僧人,康居(今苏联撒马尔罕 及伊朗一带)人。佛教华严宗(即贤首宗)的创始人。 十七岁时,向僧人智严学《华严经》。曾参于玄奘 译经,智严园寂后,出家为僧,宗奉《华严经》, 建立新派。提倡顺存命运安排,就会有事入理, 即身成佛。此说深得武则夭赏识,赐其号为“贤 首”。
  三、“丝绸之路”过酒泉去中亚各地的名人1. 蔡惜:东汉官员,明帝时官至郎中,受命 与博士弟子秦景等西行,赴天竺(今印巴次大陆)礼 请佛僧来华传法,在天竺得佛教《四十二章经》及 释迦牟尼像,并请得僧人迦叶摩腾、竺法兰于永平 十年(公元67年)抵达洛阳,从此佛教正式传入中 国。
  2. 朱士行:三国时魏国僧人,中国佛教史上 笫一位西行求法者,颖川(今河南禹县)人。甘露五年(公元260年)出家为僧,在洛阳讲《小品般若经》, 深感于译理不够详尽,经文不够畅通,乃于是年誓 志捐身,远往西域(今新疆及其西部一带)迎请《小 品般若经》。从雍州出发(今陕西西安西北),历经 艰辛,行万余里,辗转到达盛行佛教的于阈(今新疆 和阈一带),取得《放光般若》梵本。由于受到当地 小乘学者们的阻挠,未能很快将这一梵本送回中 国,直至晋武帝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才由弟子法 饶等将梵本送回洛阳。太安二年(公元303年),由竺 法寂、竺权兰等译为定本,成为一时名著。八十余 岁时逝世于于阑。
  3.法显:东晋僧人。旅行家、翻译家,俗姓龚, 武阳(今山西襄垣)人。因兄弟四人中有三人皆幼夭 亡,三岁便度为小沙弥,自幼居住佛寺,研习佛经。 二十岁受具足戒。因愤于佛教戒律阙失,佛规紊乱 不行,遂矢志西行寻求真理。后秦弘始元年(公元399 年),自长安(今陕西西安)出发,渡流沙,穿葱岭, 历尽艰险,终于到达天竺(今印巴次大陆),学习梵 语,获得一些佛经,并到释迦牟尼诞生地迦毗罗卫 城(今属尼泊尔)巡礼。后赴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又 求得一些佛经,与当地人民结下深厚的友谊。义熙 八年(公元412年)随商船沿海道经耶婆提国(今印尼 爪哇)返回牢山(今山东青岛崂山)。西游凡十四年,历三十余国,带回《摩诃僧祗众律》、《萨婆多众 律》、《弥沙塞律》等。佛家戒律五部,有四部传 入中国,其中三部为其带回。次年赴建康(今江苏 南京)道场寺,专事译经讲法,传播小乘《毗昙》 之说,弘扬涅槃诸论。又将旅途见闻记之于笔端, 著《佛国记》(即法显传),译有《大般泥恒经》、 《杂藏经》等百余万言。
  4.智严:南北朝僧人,生于甘肃一带。少年 出家,有西行求法之愿,后至罽宾国(今克什米尔), 从佛驮学禅法三年,又至天竺,问法于佛驮跋陀 罗,并请其赴中国弘法。归国后,与僧人宝云共译 《普曜经》等。晚年从海路赴天竺,园寂于罽宾, 弟子有智羽、智远等。
  5.保云,东晋南北朝僧人,凉州(甘肃武 威)人,少年出家,笃于佛学,隆安初年(约公元391 年)西行求法,在乌夷国(今新疆焉耆)遇见法显,在 弗楼沙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一带)遇见慧景、蕙应 等。西行其间,学会多国语言,后返归,居长安, 从佛陀跋陀罗学禅。晚年活动于建康(今江苏南 京)、六合(今属江苏)。译有《新无量寿经》、 《佛所行赞》等,以精通梵文,与竺佛念齐名。
  6.智猛:东晋南北朝之际僧人,新丰(今 陕西临潼)人,少年出家,诵经不缀。于后秦弘始六年(公元404年)与昙纂等十五人西行求法,从长安 (陕西西安)出发,经新疆,越葱岭,至罽宾(今克 什米尔)国,后又礼佛教圣地迦毗罗卫国(今属尼泊 尔)及华氏城(今印度巴特拉)。在华氏城访得梵本 《泥恒经》、《摩诃僧祗律》。回国后在凉州(今 甘肃武威)译《泥恒经》,晚年入蜀,著有《历国传》。
  7.玄奘:唐代僧人。旅行家、翻译家,唯识 宗(法相宗)创始人。俗姓陈,名祎,缑氏(今河南 偃师缑氏镇)人。少时去洛阳净土寺探视为僧的 二哥,十三岁出家,十五岁能背诵与讲解佛经,二 十一岁受具足戒。聪明好学,常至废寝忘食,初入 四川研习佛教,后见诸家所说佛教旨义不相同一, 经籍混乱不全,乃萌求经之心,以解所惑。贞观三 年(公元629年),从长安出发,经玉门关,穿越跋 乱纷迭的边境,西行中亚等地。途中数次遇盗,险 遭杀害,又困顿于沙漠,冻馁于雪山,最后终于在 贞观五年(公元631年)抵达摩揭陀国王舍城,进入 天竺(今印巴次大陆)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师事 戒贤法师,学习佛经。五年后游历天竺各地,和当 她僧徒辩难,并介绍中国文化,将《老子》译为梵 文,以博学、友好而受到各界欢迎,戒日王为之设 无遮大会于曲女城,让其宣讲大乘教义,名声大 著。十九年(公元645年),携带六百余部佛典返回长安。此行往返十七年,跋涉五万余里,途经大小 城邦、地区和国家百余,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取回 了佛教经典。在长安,受到唐太宗的热烈欢迎。住 在皇太子(即高宗李治)为他建的慈恩寺里。他在 寺内建塔,收藏所携归的经典与佛像,是为大雁 塔。此后,开译场译经,与弟子共译出七十四部佛 典;又讲《成唯识论》、《大般若经》等,成为唯 识宗的创始人。并口授弟子著《大唐西域记》,述 旅行见闻,为阐述我国新疆以及中亚、南亚历史地 理的佛教文化的巨著。世称“三藏法师”、“唐 僧”、“唐三藏”。弟子数千人,著名者有窥基、 园测、慧立等。所译有《大般若经》、《成唯识 论》、《大菩萨藏经》、《俱舍论》、《大毗婆沙 论》等。与鸠摩罗什、真谛、不空、义净并称译经 大家……。
  8.宋云:北魏时敦煌人,旅行家,于北魏末 期赴西域(今中亚一带)寻访佛教经典,途中考察 山川风物、佛寺梵宇、道路交通等。归而著《行 记》,《魏国以西十一国记》等书,为中外交通史 珍贵资料。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人文地志专辑第七辑

《酒泉文史资料人文地志专辑第七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为甘肃省酒泉市人文地志专辑史料,内容建置沿革、自然地理、物产特产、民族与宗教、名人与职官、名胜古迹、历代诗人咏酒泉七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左宗棠
相关人物
摄摩腾
相关人物
竺法兰
相关人物
竺律炎
相关人物
维祗难
相关人物
支谦
相关人物
支纤
相关人物
昙柯迦罗
相关人物
孙权
相关人物
耆域
相关人物
僧迦跋澄
相关人物
鸠摩罗什
相关人物
法藏
相关人物
智严学
相关人物
蔡惜
相关人物
朱士行
相关人物
法显
相关人物
智严
相关人物
保云
相关人物
智猛
相关人物
玄奘
相关人物
宋云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
印度
相关地名
湖北
相关地名
河南
相关地名
山西
相关地名
陕西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四十二章经
相关作品
十地断结经
相关作品
佛 本生经
相关作品
佛本行经
相关作品
法海藏经
相关作品
道 行般若经
相关作品
般舟三昧经
相关作品
杂譬喻经
相关作品
四韦陀论
相关作品
杂阿毗昙心论
相关作品
维摩诘所说经
相关作品
华严经
相关作品
小品般若经
相关作品
大般泥恒经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