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贸易公司酒泉分公司的组建和经营纪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六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3306
颗粒名称: 西北贸易公司酒泉分公司的组建和经营纪实
其他题名: (1950年——1956年)
分类号: K250.642
页数: 5
页码: 109-113
摘要: 1949年9月25日,酒泉和平解放。各级地方政权组建、巩固和稳定以后,在中共酒泉地委、专员公署和省贸易公司的领导支持和协助下,于1950年初组建成立了西北贸易公司酒泉分公司 (以下简称酒泉分公司)。
关键词: 酒泉 文史资料

内容

西北贸易公司酒泉分公司的组建和经营纪实
  (1950年——1956年)
  李孝祖
  1949年9月25日,酒泉和平解放。各级地方政权组建、巩固和稳定以后,在中共酒泉地委、专员公署和省贸易公司的领导支持和协助下,于1950年初组建成立了西北贸易公司酒泉分公司 (以下简称酒泉分公司)。
  酒泉分公司成立后,租用私营商业“元生和货栈”的房屋 (现工人俱乐部)组建和设置企业管理机构一一秘书、人事、业务、财会、计划、储运、物价等七个科室。设置经营机构一一批发部、零售部和粮库各一个。
  1952年至1954年间,又接受了解放军三军九师军人服务社和供销社管理的城市消费合作社,随之又增设了两个零售商店。在西大街(现祁连餐厅)新建了酒泉第一个国营贸易食堂。此后不久,又在私营西局食堂(现地区医院西街家属楼处)增设了国营清真食堂。此间,随着国家对粮食、油料、棉布等商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酒泉分公司将上列商品的经营业务,分别移交新组建的粮食、油脂和花纱布公司专营。
  酒泉分公司在企业管理机构和直属经营机构组建就绪稳固后,于1950年下半年开始,按照省商业厅规定的经济管辖范围,在各地党政的领导支持下,以酒泉分公司为主,相继在敦煌、张掖两县设置了贸易支公司。在安西、玉门(现玉门镇)、金塔、高台、临泽、肃南、山丹、民乐,永昌等县和赤金乡(当时肃北县所在地),设置了贸易强店。在鼎新县设置了贸易小组。另外,酒泉分公司抽派人员,接受了玉门油矿生活供座处,并在此基础上,组建成立了玉门矿区贸易公司。
  随着商品流通的日益扩大与发展,酒泉分公司的干部职工队伍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据全区统计(即酒泉地区所属分.支公司和商店,不包括分公司区划内管辖的张掖地区支公司和商店。下同)国营商业职工队伍,1956年达到2953人,比1950年的273人增长9.8倍。国营商业干部职工队伍的来源主要来自六个方面;一是陕北老解放区从事财贸工作的老红军和老干部;二是从西北军政大学、甘肃革命大学、省商业厅干部学校和西安财贸学校分配的学生(员);三是接受了抗美援朝志愿军转业军官和战士;四是天津支边青年学生;五是从社会上招收了部分私营商业的店员j六是省、地、县党政部门调配等。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干部职工队伍,其特点是政治思想觉悟高、业务素质好、作风正派、纪律严明、事业心强、工作扎实,为开创社会主义商业的新局面,起到了决定性的骨干作用。由于国营商业职工队伍的发展壮大,在社会商业职工队伍靖构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酒泉分公司所在地酒泉县为例,1956年从事国营商业职工为1498人,比1950年的134人增长10.2倍,占社会商业人员的比重,由4.27%提高为69.5%。从而显示了国营商业在整个社会商业中已成为一支强大的力量,取得了对整个市场的领导地位。
  酒泉分公司组建后,实行由省贸易公司和当地行政部门(专员公署工商科)的双重领导,以省公司领导为主,各县支公司,商店(组)受分公司和当地人民政府的双重领导。省公司对所属分、支公司实施高度集中的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的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主要是通过建立贸易金库和商品统一调拨制度来实现的。各分、支公司和商店的资金由省公司统一调度支配,一切现金收入(包括商品销售款等)均须缴入贸易金库,一切现金支出(包括商品流通费用、职工工资、奖励金等)均须列造计划,经省公司审核,以支付通知书通知贸易金库支付,企业之间的资金往来,则通过省、分公司实行内部转帐。所有经营商品由省公司统一调拨,分、支公司和商店之间的商品调拨,根据省公司:安排的调拨计划进行,临时调拨也要由省公司开出调拨令才能进行。商业计划由下向上按年度和季度编制,’逐级上报省公司。分、支公司和商店的经营盈亏,由省公司统一核算。以上这种情况,在恢复时期(1950年至1952年),实行高度集中的商业管理体制,对于当时控制市场、集中力量打击投机、稳定物价、安定人民生活、加强对市场的领导,起到了重大作用。
  从1953年开始,即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根据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颁布的《关于国营企业清理资产核定资金的决定》,酒泉分公司逐步推行经济核算制的管理体制。即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有权独立经营购销业务,有权对外签订合同,有权在银行开立帐户,理货款和结算,企业之间的商品调拨和资金往来,一律通过银行划拨清算,停止了内部转帐办法,企业的国利和亏损,直接同当地财政部门进行解缴和清算,实现利润的60%上交财政金库,40%留归企业自主使用,改变了过去统收统支,不计盈亏的贸易金库制度。商品计划实行分级管理,列入计划商品目录的170多种商品的购进、销售、调入、调出、供应出口、加工收付、损耗;机动、库存等项,按年、季度由独立核算的分公司直报省公司批准执行,明确了计划具有指令性效应。在物价管理方面,规定了酒泉分公司同主要商品产地,主要区划进货地兰州、张掖之间的进销,地区、批零、质量、季节等差价,实行比较活的自主订价制度。由于管理体制的逐步改革,转变了过去依赖上级,不算细帐的供给制思想,从而大大地发挥了分公司及其所属企业的经营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合理使用资金、加速商品流转和资金周转,节约费用,增加利润,提高劳动效率,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为适应当时市场的情况,依据上级的有关决策,对商品经营范围、经营形式、商品分配等,做了以下具体规定:(1)经营范围。1950年开始,主要经营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油料、棉花、布匹、煤油以及群众日常需要的日用百货、文化用品、针纺织品、烟酒糖茶等商品。从1952年又逐步发展经营五金工具、交通电工、化工原料、汽车配件、日用杂品、中药成药、钢材、肉禽蛋、水产品,副食品等。同时设置了商办加工业,主要加工生产化学酱油、熬制甘草浸膏、屠宰猪羊等。(2)经营形式。实行批、零兼营,主要以批发为主,批发销售对象是农村基层供销社、城市职工消费合作社、军人服务社、私营商业、工矿企业、机关团体等。商品实行明码标价、现金交易。批发起点较低,对群众一次购买数量达到批发起点的,有时也可享受批发价格。每逢元旦、春节、国庆等节日时,对所有经营商品实行八折或九折减价优惠供应。对供销社供应的商品,实行优待价格,一般按批发价区别不同商品倒扣2%至6%,主要弥补城乡之间的运杂费用,使供销社的零售价格低于私商的零售价格,既为农民减轻负担,又抑制了私商的投机。<3)商品分配。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商品,按省公司统一平衡分配的数量,基本由国营企业按计划指标定量供应;不属统一分配的紧俏商品,结合库存和货源情况进行均衡供应;其余商品敞开供应。由于以上政策规定和指导思想的正确,商品销售1956年达到1500万元,比1950年的41万元增长25.6倍,七年商品累计销售达4839万元,平均每年为691万元。当时供应市场的主要商品1956年同1950年相比较?食糖由48吨增加为151吨,增长2.14倍;食盐由22吨增加为824吨,增长36.5倍,卷烟由1.2万条增加为20万条,增长15.7倍;各种酒由21吨增加为70吨,增长2.3倍;猪肉由7.5吨增加为53吨,增长6倍;羊肉由22.5吨增加为100吨,增长3.4倍;棉布由106万米增加为186万米,增长75.4%)三种内衣(汗衫背心、棉毛衫裤、绒衣绒裤)由6.1万件增加为22.2万件,增长2.6倍;服装由1.1万件增加为1.5万件,增长36%;农副产品购进由33万元增加为380万元,增长10.5倍。七年累计购进1546万元,平均每年为221万元。其中,生猪由7Q0头增加为2100头,增长2倍;活羊由1500只增加为5800只,增长2.9倍。
  从以上情况看,解放初期的国营商业,不仅为发展工农业生产、繁荣市场、稳定物价、保证和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而且由于国营商业发展速度的加快,使整个市场各种经济成份的经营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地变化。以全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例,1956年达到8282.92万元,比1950年的1837.73万元增长3.5倍。其中,国营商业由312.13万元增加为6664.68万元,增长20.3倍,大于全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率的16.8倍,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16.98%上升为80.46%。从而确立了国营商业在市场上的绝对优势和主体作用。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大力发展,对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形成,国营商业相继成立了百货、花妙布、五交化、食品、煤建、医药、药材等专业公司。同时,按照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的经营分工,将各县贸易公司、商店移交供销社归口管理领导。酒泉贸易分公司已经胜利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随于1956年撤销,其业务分别划归各专业公司。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六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六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为甘肃省酒泉市的史料,内容分为政治·军事、人物轶事、工农业、金融财贸、文化教育、社会历史、民俗辑粹共七个栏目,共收入资料三十余篇。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孝祖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事件

酒泉和平解放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敦煌
相关地名
张掖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