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六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3269
颗粒名称: (一)
分类号: K250.642
页数: 6
页码: 31-36
摘要: 熊国炳就从一个普通的贫苦农民成长为一个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的经历。
关键词: 酒泉 文史资料

内容

(一)
  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由鄂豫皖西征,渡汉水、过秦岭、越巴山,于12月8日进入通江两河口和泥溪场,这时正值盘踞通、南、巴的军阀田颂尧调动三十个团的兵力,伙同刘湘,与军阀刘文辉混战。趁敌人后方空虚,无暇北顾之机,红四方面军于苦草坝兵分三路,实施战略展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于12月25日,攻克通江城,1933年1月1日,打下南江城,1月23日占领巴中,赢得入川后第一次伟大胜利。
  同年2月7日,中国共产党川陕省委正式成立。于2月中旬在通江县城胜利地召开了川陕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会上,代表们以全票通过三十四岁的熊国炳同志为川陕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从此,他满怀对党、对无产阶级的革命深情,开始了为人民谋求解放、为共产主义的壮丽事业奋斗的革命生涯。
  苦难童年熊国炳的父亲熊朝兴,母亲邓氏是世代纯朴的贫苦农民。民国以后,军阀混战,地主盘剥,土匪(棒老二)狷獗,打家劫舍,绑票杀人。山坡平坝大片良田被强令种植鸦片,熊朝兴夫妻成年累月辛勤劳作,但不得温饱。正如民谣:“住的老林坡,吃的洋芋果,走的鸡爪路,睡的苞谷壳”。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艰难岁月。庭南十几岁时,六个弟妹相继出生,家道更穷,度日如年。晚上弟妹们裹着麻袋和棕片,缩成一团,互相取暖。为了活命,父母忍痛将刚刚能为家里出点力气的庭南过继给万源县竹谷乡熊家坪熊邦杰为子。父母怀着疼儿的凄苦,一再叮咛说:你到熊家坪后,要争口气,想家了,就回来看看……。懂事的庭南,把父亲的话牢牢记在心上。他暗暗下定决心,不辜负父母的养育之恩,跪地上,脱下贴身的一件坎肩,披在妹妹身上,把父母给他的四个红苕一一分给弟妹,挥泪告别了亲人,到了继父家。后改名熊国炳。
  蹉跎岁月熊家坪离熊家湾虽隔六、七十里,但这里的熊姓家族与熊国炳只是同姓不同宗。因受封建宗族观念和反动势力的影响,排外思想比较严重。对熊邦杰抱熊国炳为子一事,议论纷纷,熊邦杰夫妇为此还花了一笔钱把当地的头面人物、豪绅族长、排头恶棍宴请了一顿,求他们多多包涵,流言蜚语才逐渐平息下去。
  熊邦杰夫妇为人善良,乐于助人,家庭虽不富裕,但省吃俭用,决心抚养国炳成才。国炳也勤苦肯干,深得熊邦杰老俩口宠爱,决心再苦再累也要把熊国炳抚养成人。春节刚过,他们就拿出珍藏的两个银元,抓了一只公鸡,提了一块腊肉,把熊国炳送到坪上的私馆读书。熊国炳效法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尊敬师长,团结学友,成了私塾里最好的学生。经过四年勤奋攻读,成了熊家坪粗通文墨的人。每逢乡里贫苦人家办红白喜事,逢年过节写对联,平时修书写信,他都乐于帮忙,因而人缘不错。当他十六岁时,养父母作主,娶了赵家姑娘为妻。婚后,父母由于苛捐杂税的压榨和偿还国炳娶亲的债务,劳累过度,日渐衰老。从此,国炳就承担起全家的生活重担,后生下庚生和小林两个男孩,夫妻俩日夜劳作,上养父母,下育儿女,男耕女织,熬煎度日。为了援助熊家湾的亲生父母,总想多种些地,他岳父赵老爹很赞同他的孝心,就指给他一块山地,熊国炳在山上搭起窝棚,勤劳耕耘,日子还算过得去。可到1930年前后,养父母相继去世,当地熊姓家族又千方百计驱赶他们,并买通了保甲长,凡收苛索捐税,百般刁难,他们不得已于1931年春天毅然迁回熊家湾居住。
  回到老家的熊国炳,在熊家湾田无一分,地无一垄,实在难以养家糊口,便给地方富豪绅士打短工、抬滑竿维持生计,蹉跎岁月,使他更加怵验到陷在水深火热中的劳动人民生活的苦难。旧社会的黑暗和腐败,激发起他敢于斗争、敢于反抗的性格。路见不平,挺身而出,主持公道,仗义执言,握拳相助,因而赢得了劳苦大众的钦佩和信赖。排头甲长常常借机勒索他卖力下苦之钱,他为抗拒敲诈勒索,愤然抛弃“抬子”职业,奔赴巴山打猎为生,往来于川陕的崇山峻岭之间。一次,他正乘勇追捕一头猛兽时,不幸误踏猎人缚虎的“机关”,被毒箭射中腿肚,他强忍穿心般的痛苦,咬紧牙关,立即将毒箭拔出,挤出毒血,得以保全性命。他的果敢行为,被人们传颂为“巴山勇士”。
  子才引路川陕边的大巴山脉,森林茂密,是珍禽异兽的王国。熊国炳在同狼虫虎豹、飞禽走兽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磨炼出多谋善断和沉稳细心的性格。他经常出没于深山峡谷之中,对这里的地形、地貌了如指掌,能根据猎物的蛛丝马迹,设置暗道、“机关”,猎获许多珍禽异兽,并采集磨菇、猕猴桃等山珍。每逢竹峪乡和淇口场赶集,他便爬山涉水将猎物挑到街头出卖,换回米面油盐及布匹针线,剩下不多的钱施舍给穷哥们或者买上点烧酒同乡亲们、“背二哥”聚集在一起互相谈论王维舟、李家俊领导的农民暴动,率领川东游击军杀富济贫,打军阀、斗豪绅的事情。大家都恨不得在哪一天把这黑暗的旧世界翻个底朝天……。
  1932年12月初,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适逢洪口场赶集,人们熙来攘往格外热闹。熊国炳卖完猎物正准备给妻儿买点棉布做冬衣,在一个杂货铺前突然被一个身着长衫、两眼炯炯有神、看上去约三十岁左右的陌生人叫住。熊国炳见他这身长袍,心里不免有儿分戒意,未等他开口,此人自称是来陕南行商,慕名来找 “巴山勇士”出大价钱购买皮货的。随后就与熊国炳同到熊家湾。这个客商不仅以优惠价格向熊国炳订购了一些猎物,还走村串户向一些穷哥们收购了不少土特产。他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一时结交了不少穷朋友,跟乡亲们打得火热。待别是遇到一些苦大仇深的人,他就讲述江西、安徼、湖北、河南一带共产党领导工农打土豪、斗劣绅的故事。他对这里农民起义的情况也非常熟悉,说起话来句句在理。熊国炳听得入迷,不断地提出一些问题:为什么穷人总是受欺负?穷人要出头,应该怎么办?客商耐心地开导:穷人受苦的根子主要是反动政府腐败无能,勾结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国内军阀年年混战,地主豪绅盘剥,苛捐杂税繁重,才使穷人过不上好日子,穷人要出头,必须推翻旧制度。这些道理,激起了大家的反抗精神。客商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确认熊国炳苦大仇深,忠实可靠,便对他说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他叫刘子才(又名刘涛),安徽六安县人。1928年,地下党在他家乡发动工农,建立秘密农会和工农武装,抗租抗债,向地主开展借根斗争。1929年11月,他参加了党领导的六安、霍山起义,并参加了红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随部队转战鄂豫皖。这次是受部队党组织派遣,身带电台来川北了解敌情,侦察道路,发动当地群众策应红四方面军入川。并恳切地对熊国炳说,穷人要翻身,只有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子才的苦难经历和拨开迷雾的道理,如一把开心的钥匙,把熊国炳引上了革命的道路。
  投身革命刘子才和熊国炳为了策应红四方面军入川,熊国炳告别了贤妻爱子,同子才跨上了革命的征途。他们扛起猎枪,穿入崇山峻岭、深谷腹地,勘察地形,并肩挑背掮,以贩卖栗子做掩护,了解掌握敌人兵力布置情况,往返活动在川陕边的咽喉要道。由于熊国炳机智勇敢,忠实积极,非常熟悉这一带的地形、地貌,短短十多天就为党组织和红四方面军提供了大量的重要情报,受到了刘子才的好评。
  12月16日,刘子才和熊国炳经过长途跋涉、翻山越岭,赶到了川陕边区的碑坝、钟家沟,及时向红四方面军的领导机关报告川北敌人防务空虚和入川的道路与地形。刘子才还汇报了在竹峪和洪口等地发动群众的情况,特别向领导同志介绍了熊国炳积极投身革命、帮助党勤奋工作的表现。尔后,他便奉命跟随红七十三师到赤北开辟根据地。
  12月18日,熊国炳带领红军从核桃树进抵通江两河口,继而占领泥溪场。四方面军又兵分三路,总部率十一、十二师居中,直下通江,进取巴中•以七十三师为右翼,东出夺取洪口。十师代理师长邙继勋是贵州思南县人,1926年入党,曾担任红二十五军军长和十二师师长,是蓬溪兵变的领导人,在四川很有影响。他很赏识熊国炳的精明强干,一路东进,战斗十分顺利,很快就占领了沙溪、洪口一带。红军所到之处,土豪劣绅望风而逃,穷苦百姓欢欣鼓舞,敲锣打鼓,庆祝解放。熊国炳带着红军来到洪口,首先就在他的家乡熊家湾,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组织赤卫军建立乡村苏维埃政权,被群众推选为赤卫队长,乡、村苏维埃政府主席。1932年12月29日,四方面军解放通江后的第五天,就在通江城成立了以邝继勋为主席的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作为工农民主政府正式成立前当地的最高权力机关,动员群众开展斗争。根据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迅速发展一批党员作为领导和团结群众的骨干是十分必要的。经过邙继勋同志的推荐,1933年2月初,由即将担任川陕省委书记的袁克服同志介绍,熊国炳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注:见熊国炳一九五一年十月红军流散人员登记表)。从此,熊国炳就从一个普通的贫苦农民成长为一个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六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六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为甘肃省酒泉市的史料,内容分为政治·军事、人物轶事、工农业、金融财贸、文化教育、社会历史、民俗辑粹共七个栏目,共收入资料三十余篇。

阅读

相关人物

刘文辉
相关人物
熊国炳
相关人物
熊邦杰
相关人物
邝继勋
相关人物
王维舟
相关人物
李家俊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贵州思南县
相关地名
安徽六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