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建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五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3193
颗粒名称: 玉门建党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4
页码: 47-50
摘要: 刁德顺与其他同志在玉门建立“中共老君庙矿区支部”的经历。
关键词: 酒泉 文史资料

内容

玉门建党
  1940年,国民党掀起了新的反共高潮。酒泉“世芳书报社“出售进步书刊一事,引起了县党部特务的注意,准备进行查封。刁德顺听到消息后,一方面立即向孙世芳、陈世武转告,让他们做好防备;另一方面,通过熟人向有关方面积极疏通。这事被专员曹启文知道后,对他产生了怀疑,再加当时玉门油矿已经出油,正在大举开发,需要调入大量人员,刁德顺便决定去玉门开展党的工作。经与甘工委书记孙作宾同志去信联系同意后,1940年9月,刁德顺套了玉门油矿,先在会计科工作,以后又管理油库。
  1940年3月,甘肃石油局正式成立,原设在酒泉的油矿筹备处撤销,全部机构人员搬到玉门矿区。孙馨沛因此到了玉门。这时,地质勘探专家陈贲也来到了玉门。陈贲是刁德顺在清华大学时的同学,当时上地质系。1935年,他积极参加了党领导的” 一二·九“北平爱国学生运动,担任过护校队的工作,经常手持木棍守护学校大门,防止国民党军警到学校逮捕进步师生。之后,他又参加了平津学生南下宣传团的活动,深入工厂、农向工农群众宣传党的反对内战、一致对外、抗日救国,收复失地的政策,并加入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参加了八路军炮兵部队,曾在晋察冀一带参战。1940年,他随我国著名石油地质学家孙健初来到玉门,担任油井勘探工程师。
  刁德顺到玉门油矿后和王道一、陈贲相聚一起,经过长期接触,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取得了真诚的信任。他们经常回顾过去,谈论形势,分析情况,交换意见。
  当时的玉门油矿,官僚资本统治,情况较为复杂、800多名职工中,少数从重庆、南京、上海来的是"红人”,从陕北延长来的工程技术人员也还吃得开,最受压迫的是本地区召来的普通工人。各种反动势力也很强大,有西北军阀马步芳部的一个连驻守,有宪兵改编的矿警队,厂矿部门都被国民党、三青团的骨干把持着。
  为了领导工人运动,发展抗日爱国统一战线,做好党的地下工作,他们经过充分酝酿讨论,一致认为在玉门油矿建立党的地下组织非常必要。这对于正确指导开展工人运动,积极多产油品“支援抗战,并为未来的新中国保护好这一唯一的天然石油基地,都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1941年春,刁德顺、王道一、陈贲三人共同发起,正式建立 T “中共老君庙矿区支部”。刁德顺被推举为党支部书记。当时刁德顺写信把支部成立情况向甘工委作了密报。孙馨沛也于1943年7月,由刁德顺、王道一介绍正式入党。
  矿区支部成立后,把工作重点放在宣传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揭露国民党黑暗腐败统治,团结教育职工反对压迫剥削,组织工人运动等方面。
  支部成员按照个人工作范围,进行了具体分工。刁德顺因搞后勤工作,接触管理人员多,主要负责掌握敌特活动,做好群众工作,发现进步分子,物色培养发展对象;王道一在炼油厂化学室工作,本人擅长文学写作,能弹会唱,热情活泼,主要负责宣传工作,办好职工歌咏队、小图书馆,为壁报写稿;陈贲搞地质勘探,接触工程技术人员多,并经常在野外矿井活动,主要负责掌握知识分子思想动态和科学技术情报,为革命胜利后建设新油田,准备系统的资料。
  支部生活,由于当时环境恶劣,敌伪警特横行,为了安全保密,往往不定期进行,也没有固定地点。有时在杂物库房内,刁德顺的单身宿舍里开会,有时在马路上边走边谈,有时也采取个别交换意见的方法。
  活动内容,以学习文资料,讨论研究形势,交谈矿区发生的各种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为主。学习材料主要由王道一提供,他在重庆新华日报社工作的同志和友人,以假造讣文和传单的形式,经常将一些文件、书刊和剪报巧妙地寄来。如皖南事变的真象,周恩来为新华日报的题词,以及宋庆龄、柳亚子、彭述之、何香凝等人的通电,就是夹在讣文内寄来的。他们用这些宝贵资料,获得信息,教育自己,并把党报社论作为工作的方向和依据。
  他们还考虑和注意了组织建设问题,初步发现和培养了一些工人积极分子,其中陈贲负责的钻井队工人王进喜就是一个(王迸喜是甘肃玉门赤金乡人,1938年上油矿当徒工,后到钻并队。解放后任钻井队长,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年春率领1205钻井队到大庆会战,因工作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发展我国石油工业作出贡献,被授予劳动模范称号,誉为“铁人。”是三届人大代表,九大选为中央委员,1970年在北京病逝)。
  1942年春,刁德顺派陈贲以出差之机,往兰州八路军办事处找党汇报,接纽织关系。不久,甘工委组织部长王实先同志来到玉门油矿。他是奉中央领导任弼时和李富春同志的指示,为开辟第三国际秘密交通线而来的。当时中央的意图是搞这样一条国际交通线:通过新疆、甘肃沟通中央和第三国际的联系,打算选择一些掩护身份比较稳妥、地位较高、便于工作的党员,沿途设站,转送人员、物资和情报,并设法利用敌人的电台设施为我们服务。
  王实先同志为了防止发生意外,避开国民党的盘查,就骑自行车长途跋涉,一直从兰州骑到玉门,找到了刁德顺。刁德顺向王实先同志汇报了酒泉、玉门的有关情况及党支部的人员、活动打算后,王实先同志说:“你们的来信已收到,因环境不佳没有回信。今后的方针是: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你们要和地方党切断关系,一切工作由我单线联系部署。” 王实先同志走后曾给刁德顺来信写道:“因回家看望母亲,所以迟误给你们回信。此次回家见到母亲,母亲身体很健康。“1943年,王实先同志去延安向中央汇报工作,因当时正在整风审干,国统区的地下党都受到审查,甘肃党组织和他本人也被审查,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才作出无问题的政治结论。在这段审查期间,中央决定暂停与甘肃地下党组织的联系。之后,王实先同志又被调往东北工作,再未派回甘肃。因此,造成刁德顺和老君庙矿区支部,与上级单线联系中断,失掉组织关系。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五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五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为甘肃省酒泉市的史料,内容分为政治·军事、人物轶事、史地述实、文化教育、邮电·金融、农业、民俗辑粹等七个栏目,共收入资料二十余篇。

阅读

相关人物

陈贲
相关人物
王进喜
相关人物
刁德顺
相关人物
孙世芳
相关人物
陈世武
相关人物
曹启文
相关人物
孙作宾
相关人物
孙馨沛
相关人物
孙健初
相关人物
马步芳
相关人物
周恩来
相关人物
宋庆龄
相关人物
柳亚子
相关人物
彭述之
相关人物
何香凝
相关人物
王迸喜
相关人物
王实先
相关人物
任弼时
相关人物
李富春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世芳书报社
相关机构
清华大学
相关机构
中国共产党
相关机构
八路军炮兵部队
相关机构
三青团
相关机构
爱国统一战线
相关机构
钻井队
相关机构
1205钻井队
相关机构
甘肃沟通中央
相关机构
延安向中央
相关机构
甘肃地下党组织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玉门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甘肃
相关地名
重庆
相关地名
南京
相关地名
上海
相关地名
陕北
相关地名
西北
相关地名
老君庙
相关地名
赤金乡
相关地名
大庆
相关地名
北京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
兰州
相关地名
东北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