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延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五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3191
颗粒名称: 奔赴延安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3
摘要: 刁德顺奔赴延安学习的经历。
关键词: 酒泉 文史资料

内容

奔赴延安
  刁德顺积极参加学运,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情况,引起了学校当局的注意。不久,校方通知停发了他的生活津贴。刁德顺并不因此灰心,革命意志反而更加坚定,他依靠党织组的补助和同学们的接漆,渡过了这一难关。
  1936年10月中旬,组织通知他做好离校的准备。入党介绍人郎维田同学送他一条毛毯和一只小皮箱,并且亲自送他到北平车站。那天,他和200多名大中学生,乘上党组织事先安排好的列车,依依不舍地离开北平,离开众多的同学和战友,向新的目标一一西安进发。
  到达西安后,组织上安排刁德顺到东北军学兵队,改名刁向坚,取志向坚定之意。学兵队分三个连,每个连设一个党支部,刁德顺当时和谷牧、郭锋(原辽宁省委第一书记)、宋黎(原辽宁省政协主席)、王一平(原上海市委书记、中顾委委员)同在一连党支部。
  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引起了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的强烈反响。中国共产党从防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大局出发,应张学良、杨虎诚的请求,派出以周恩来、秦邦宪(博古)、叶剑英、李克农组成的中共代表团赴西安,共同商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基本原则。经过紧张谈判,蒋介石同意接受6项条件,西安事变获得圆满解决。
  刁德顺亲自经历了西安事变,听过中共代表团博古同志关于当前形势和任务的报告,积极在东北军中进行政治工作,并和学兵队的同志,共同担负了向西安学生、民众开展大规模逼蒋抗日的宣传活动。
  1937年1月,刁德顺被调到东北军抗日先锋队担任连政治指导员。与王一平。秦川(原人民日报社社长)同在一个党小纽,负责人是王一平同志。同年2月2日,东北军中发生了孙铭久枪杀67军军长、爱国将领王以哲的事件。蒋介石乘机瓦解东北军,把东北军分散到各地,不再成为一支独立的军事力量。2月5日东北军奉命西撤,当晚住宿咸阳附近,那天半夜,王一平通知刁德顺和秦川。约好3人共同去找红军。他们每人带步枪1支,子弹百余发,手榴弹4枚,于次日黄昏到达云阳镇红军前敌指挥部,彭德怀、杨尚昆同志留下了他们,参加了短期训练后介绍去了延安。
  1937年3月,刁德顺到延安后,入了抗日军政大学,成为抗大第一期学员。当时的延安,是全国青年向往的革命圣地。解放区的民主气氛,高昂的抗日救国热情,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这一切都使他感到新鲜和振奋。在抗大期间,他有幸聆听了毛泽东同志讲授的哲学和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许多中央领导同志都为抗大学员上课。张闻天讲党的建设,朱德讲游击战术,罗世文讲政治,张国焘讲经济学。通过这段学习,他第一次系统地了解了马列主义,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政治水平和思想觉悟有了新的提高。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了芦沟桥禀变,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抗大学员即将毕业,分赴各个抗日战场。7月16日下午,毛主席召见了刁德顺同志,询问了新疆情况以及他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将来的打算,使他受到了极大的鼓舞,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印象。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五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五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为甘肃省酒泉市的史料,内容分为政治·军事、人物轶事、史地述实、文化教育、邮电·金融、农业、民俗辑粹等七个栏目,共收入资料二十余篇。

阅读

相关人物

刁德顺
相关人物
郎维田
相关人物
刁向坚
相关人物
谷牧
相关人物
郭锋
相关人物
宋黎
相关人物
王一平
相关人物
张学良
相关人物
杨虎诚
相关人物
周恩来
相关人物
秦邦宪
相关人物
博古
相关人物
叶剑英
相关人物
李克农
相关人物
蒋介石
相关人物
孙铭久
相关人物
王以哲
相关人物
彭德怀
相关人物
杨尚昆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张闻天
相关人物
朱德
相关人物
罗世文
相关人物
张国焘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东北军学兵队
相关机构
学兵队
相关机构
辽宁省委
相关机构
辽宁省政协
相关机构
上海市委
相关机构
中国共产党
相关机构
东北军
相关机构
67军
相关机构
抗日军政大学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延安
相关地名
西安
相关地名
秦川
相关地名
咸阳
相关地名
云阳镇
相关地名
芦沟桥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