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泥堡开荒纪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四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3088
颗粒名称: 黄泥堡开荒纪实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3
页码: 165-167
摘要: 本文讲述了1958年“大跃进”期间,中共酒泉县委、县人民政府组织动员城市中学师生到黄泥堡开荒种地的事情。
关键词: 文史资料 酒泉市

内容

1958年是“大跃进”的一年。为了实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中共酒泉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组织动员城市中学师生到黄泥堡开荒种地。是年3月,酒泉师范、酒泉中学、酒泉县初级中学(今市一中)全体师生2500多人,响应号召,统一行动,背行李徒步黄泥堡开荒,兴办农场,历时40多天,开地3741亩,播种小麦、大豆等作物2436亩,种树166820株。但因碱大水缺,后来一半荒芜。
  这次黄堡开荒种地,县上委派原中共酒泉县委文教部部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兼县初级中学党支部书记张树山同志(已故)为总指挥,原酒中总务主任王蔚亭同志负责后勤工作,各校校长、酒师崔同书、酒中朱连祥、县初中李兆平等组成大队部下设生产组、伙管组、医务室等。每校为一个中队。县初中副校长马得云同志和我负责,各班为一个小队,班主任具体负责。当时规定:半日上课,半日劳动;靖天劳动,雨天上课,忙时停课。
  这次开荒,可以说是“南泥湾”精神的一次尝试,是对城市中学师生的一次深刻的艰苦锻炼。每当我们回味起这一“创举”,总是有一种特殊的感受。
  黄泥堡离县城五六十华里,是裕固族聚居地。三月的天气,寒风袭人。师生们背上行李扛起铁铣,挂着书包提着用品,迈步在农村大道上,过小河、上土坡,穿村庄、走荒野,步履十分艰唯。小同学的行李,半路上用车接送,背不动的东西,相互帮扶,不许掉队。如果你站在高处眺望,那种情景仿佛是“长征”的壮观场面。大约走了一天的路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一一黄泥堡。
  各校师生划片安置,有的住帐蓬、有的住进社员腾出的房子,而多数同学住在草棚、牛圈、磨房、院内屋檐下……。地上一打铺,一人一档,却拾掇得很整齐。晚上天冷,同学们靠紧取暖,班主任检查过宿营地后,随着哨音的命令,各自入睡。夜深人静后,老师们还在煤油灯下备课、批作业,计划着第二天的活计。
  开饭时,大家集中到大队部伙食团,分灶排队打饭,馒头,面条、油饼、肉菜,调剂着吃,虽是定量供应,一般都能吃饱。但是,只有白家庄子的这一眼井水是甜的(别处的井水碱性大,不能吃喝),有些社员还在这里驮水。因此,几千人用水是非常困难的,有时还用车去临水公社拉水。师生们经常不能洗脸漱口,特别是女同学若是不洗头,头发就锈成“毡片”了。
  野外的上课学习别有兴味。早晨一般是三节课,课堂在帐一蓬、在院落、或在大棚圈里、或在南墙湾。教师讲课声充满革命激情,学生读书声萦绕村庄田野。记得我抱着“地球仪”讲地理,拿着书本讲“鲁迅杂文”,同学们就地而坐,双膝当“桌子”,抄写笔记。劳动不忘学习似乎成为自觉意识,他们放下饭碗就作业,点上煤油灯在地铺上读、写、算,三三两两围坐一起讨论问题,周末开一次小结评比会。这样的学习生活,也是艰苦条件下的一组美妙镜头。
  劳动是辛苦的。黄泥堡的东滩,是一眼望不到边而沉睡了千百年的平坦土地,脚踏上去,陷入碱土。我们按照规划,开始了拉线打埂,每三五亩一块地,开挖水渠,平整田地。记得最有趣、最出力的活算是挖“地雷”,我们集中人力打“歼灭战”,挖出一个淹埋在深地的“红柳根”(据说是梭梭柴的根),收工时把它抬送伙房做燃料。四月初引水灌田,又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劳动,同学分组守护在地埂上,洪水进地,急速铣拍脚踏地埂,但不知不觉地坐了“土船”,被水冲倒,拉上来的同学已成“泥人“。原来这是老鼠洞,树根盘绕的串地水,塌陷了地埂。大忙时全天劳动,突击翻地,人拉犁种,分组植树。师生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编织出了新颖美丽的“地毯”,辛勤的汗水撒在了黄泥堡,荒滩变成了“田地”,一眼望不到边。
  “五四”前夕,各校师生别了黄泥堡的乡亲们,依依不舍地离开被开恳的处女地,踏上了归途。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四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四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委员会

本书为甘肃省酒泉市的史料,内容分为史地述实、政治军事、人物轶事、金融财贸、工农业、文教卫生、民族宗教、民俗辑粹、以史会友九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红丁
责任者
张树山
相关人物
王蔚亭
相关人物
崔同书
相关人物
朱连祥
相关人物
李兆平
相关人物
马得云
相关人物
鲁迅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中共酒泉县委
相关机构
县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酒泉中学
相关机构
酒泉县初级中学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黄泥堡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白家庄子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