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行(京)剧团的兴起和衰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四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3087
颗粒名称: 力行(京)剧团的兴起和衰落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4
页码: 161-164
摘要: 本文讲述了1948至1949年间,由驻军陆军191师创办的,在酒泉名燥一时的京剧团“力行剧团”的兴衰。
关键词: 文史资料 酒泉市

内容

1948年春至1949年上半年,在酒泉人民街口的王爷庙(即定湘王庙,在今人民街中段的东测)内有一个力行剧团,它是嘉峪关外玉门县驻军陆军191师创办的京剧团。团员阵容整齐,文唱武打各色俱全,更有名噪一时的荀派(荀慧生)花旦齐兰秋一家(父亲齐海东、母亲金少仙),马派(马连良)须生马最良,都是在西北享有盛誉的名角儿。字正腔圆表情真切,运嗓自如各有流派,深受京剧爱好者击节叹赏。虽事隔四十余年,迄今犹为当年的顾曲周郎津津乐道。
  1944年191师移防嘉峪美外,它的防区东起玉门赤金,西至甘新交界星星峡,北抵马鬃山明水,确保公路的交通安全及防止少数哈萨克族歹徒在公路埋雷炸车杀伤旅客抢劫物资。按军力部署:师部及直属营连驻于玉门县城及郊外,571团驻敦煌,572团驻安西至星星峡,573团驻马鬃山直至明水,防线辽阔,兵力分散,后勤补给时虞不继。那时西北公路为抗日战争时期国际补给线的大动脉,苏联援华物资胥以此为通道,职责繁重谁敢疏忽,而军人待遇菲薄生活艰苦,服装伙食均甚窳劣,每日执勤放哨,巡弋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文娱活动。1945年秋抗日战争胜利,举国欢腾,官兵们的思想压力和紧张心理也松弛得多了,同时官兵每人也发了胜利奖金,物价有个时期下降,生活上有了较大的改善。在一次师部汇报会上提出了要改善官兵文化娱乐生活,扩充各级文化室和成立剧团的建议.当时决议由师政治部和副官处办理。
  1946年秋,师部来了一位政治副师长(抗战胜利后为提高政工地位把师政治部主任改为副师长,团政治室主任改为副团长,48年又恢复原职称),他曾在陕西邠县36军任过职,由他出面联系了一个行将解散的京剧团。是年冬季,这个班子来到玉门,把他们的食宿安顿后,即由政治部开了欢迎会,并介绍了各个主要演员,计有韩技久(箱主及司鼓,他既是领班又能导演)、韩雪娜(韩技久的妻子,演青衣)、韩兰香(刀马旦,韩技久的养女,后称胥夫人改名王玉一)、郭荣立(红净)、奚幼华、刘少楼(武生,奚是刘的义父)、李景春(小生)、王潭岳(老生)、荣虎臣(文丑)、申连海(须生)、杜安庆(武生),连同前后台龙套等近三十人。戏台就在师部南后街营庙内,把剧团取名为力行剧团。第一天为招待戏,专为招待玉门县政府、党、团、机关、士绅及师部官佐数百人。第二天正式售票公演并规定每天只演夜场,星期日加演日场,由各部队轮流观看。玉门城内人口约有两千人,因为从来没有演过京剧,也轰动了各乡各村,加上来往过路的旅客于是每次上演均告客满。经过了一个多月,师部派剧团到安西、敦煌劳军,在巡回演出期间得到两县观众很好的评价,尤以在敦煌时间近两个月,声誉好,收益多,后来又赴新疆哈密演出,当时新疆的币值高于口内(口内是指星星峡以东,一过星星峡就叫口外),在哈密演了一个多月,剧团和演员们可谓名利双收。
  剧团回到玉门休息期间,师部采取以团养团的办法自负盈亏,根据盈利的多寡必须上交一部分作为备用金,并派校级军官一人监督管理。为了更好地打开演剧的局面以增加演员和剧团的收入,决定向外地聘请名角,47年初秋,由西安接来马最良和齐兰秋二人,齐兰秋一家有父母、妹子等四口,他有自备的行头及场面。(桌帏椅披),外带琴师二人,很有名角大演员的派头,他们来后更是轰动远近),先后在玉门、安西、敦煌、哈密等地上演数月,声誉雀噪,红极一时,及至天气日冷遂即载誉而归。经管理人员向师部汇报外出公演情况,并提到在外演出虽收入较高,但人亦辛苦,同时伙食住宿花费也大,若能在酒泉固定一个剧场公演,一切开支当可节省很多,师部和政治部均作了默许。
  有一次师长因公来酒泉,遇到了几位湖南籍的军事机关领导人,他们很想让力行剧团能到酒泉来演出,师长说没有地点如何能演,他们都是湖南会馆的理事,就答应将王爷庙腾让出来作为剧院。双方决定后,师长回到玉门就通知辎重营派了一个运输连来酒泉整修王爷庙剧院,并在庙内建盖演员住房。48年春,力行剧团全班人马迁移酒泉。选择了吉日正式开演,第一天专为招待酒泉各军政党团机关、地方士绅、湖南同乡会及九十一军的乐乐剧团、工兵第七团的华岳剧团等的主要人员,观众爆满,座无虚席,演员们各展所长表演精采,尤以齐兰秋、马最良二人精湛的表演,悦耳的唱腔,博得阵阵不断的掌声。这一天的打炮戏非常成功,得到了广泛的赞扬和好评。
  此后每日上演,观众不绝,演员们亦异常卖力,如齐兰秋演的《红娘》、《八宝公主》、《盘丝洞》、《红楼二尤》、《孔雀东南飞》等,是他杰作中的一部份,动作活泼体态轻盈,且歌一且舞婀娜多姿,唱腔中有明快的欢乐,有幽咽的俳恻,随着琴音节奏的衬托增添了剧中人的感情和气分,洵不愧是荀派的新秀。马最良(回族)他擅长演三国戏,如《借东风》、《甘露寺》、《柴桑口》、《五丈源》、《失、空、斩》和袍戴戏的《上天台》、《十道本》等,都是他的拿手戏,音调爽朗,激越,疾徐有致。他的眼神、身段、道白、表情均是师承马派(马连良)堪称一绝。韩雪娜扮相端庄凝重,他的宫装戏《贵妃醉酒》是旦角中的重头戏,唱演并重,深得梅派(梅兰芳)三味。他的青衣戏《王春娥》中的一段慢三眼,唱的如泣如诉,扣人心弦。韩兰否演刀马旦,在剧团中是唯一与郭荣立合演《霸王别姬》中的虞姬,他舞剑中一段南梆子唱的缠绵委婉,柔美细腻,完全私淑梅派。他的戏路很宽,如《能仁寺》、《荀灌娘》、《坐宫盗令》、《红梅阁》、《大英节烈》等,均赢得采声不绝。他为人随和有时屈充配角也无愠色。郭荣立演红净,身高膀宽,扮相架子均;佳,过去在天水、宝鸡一带有活关公的称号,兼演花脸,铜锤一路的戏,那时他已年近六十,但功力深厚,演来不减当年。李景春演小生戏,他和齐兰秋配演《红娘》中的张君瑞,扮相风流潇洒,嗓音嘹亮,起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奚幼华、刘少楼均演武.生短打,是武戏中的主要演员,他们合演的《白水滩》对打一场,表演的特别精采。又如王潭岳、荣虎臣、申连海、杜安庆等,各有特长,都是戏中的硬里子,好配角,红花绿叶,互映成趣。
  1949年春191师东调在榆中县整编后,拨归陇南兵团战斗序列。那时韩技久因病退出剧团回到天水家中,剧团由朱仲魁负责。朱能拉胡琴兼能演戏,与演员们亦能和睦相处,不久齐兰秋亦相继脱离。是年五月陇南兵团与解放军在扶风一带作战,全线败绩,191师撤回河西(同年九月份在山丹、武威、高台等地先后起义),已无力顾及剧团,致力行剧团失去唯一的后台。那时物价一日数易,货币贬值,入不敷出,很难维持演员们的工资和生活。八月份兰州解放,酒泉人口激增,常香玉豫剧团亦来酒泉,但人心惶惶,能有几人安心看戏,未几,各剧团纷纷停演,力行剧团亦不例外,但一部分演员仍住在王爷庙内。
  这个红了一年多的力行剧团在酒泉解放时和他的后台老板191师相偕结束,马最良解放后进了新疆(听说担任京剧教师)‘韩兰香和他丈夫随军到青海参加工作,奚幼华、刘少楼、杜安庆、申连海均到玉门油矿剧团,有的还分到电影院工作,韩雪娜.回天水,其余的人各奔前程去向不明,朱仲魁是最后离开王爷庙的一员。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四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四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委员会

本书为甘肃省酒泉市的史料,内容分为史地述实、政治军事、人物轶事、金融财贸、工农业、文教卫生、民族宗教、民俗辑粹、以史会友九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敬煊
责任者
荀慧生
相关人物
齐兰秋
相关人物
金少仙
相关人物
马连良
相关人物
马最良
相关人物
韩技久
相关人物
韩雪娜
相关人物
韩兰香
相关人物
郭荣立
相关人物
奚幼华
相关人物
刘少楼
相关人物
李景春
相关人物
王潭岳
相关人物
荣虎臣
相关人物
申连海
相关人物
杜安庆
相关人物
梅兰芳
相关人物
韩兰
相关人物
张君瑞
相关人物
朱仲魁
相关人物
齐海东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玉门县政府
相关机构
九十一军
相关机构
华岳剧团
相关机构
师承马派
相关机构
191师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酒泉人民街
相关地名
王爷庙
相关地名
湘王庙
相关地名
嘉峪关
相关地名
玉门县
相关地名
嘉峪美
相关地名
马鬃山
相关地名
明水
相关地名
敦煌
相关地名
安西
相关地名
星星峡
相关地名
陕西
相关地名
邠县
相关地名
营庙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
哈密
相关地名
西安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湖南
相关地名
湖南会馆
相关地名
天水
相关地名
宝鸡
相关地名
榆中县
相关地名
陇南
相关地名
扶风
相关地名
河西
相关地名
山丹
相关地名
武威
相关地名
兰州
相关地名
青海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甘露寺
相关作品
柴桑口
相关作品
五丈源
相关作品
上天台
相关作品
王春娥
相关作品
坐宫盗令
相关作品
大英节烈
相关作品
红娘
相关作品
八宝公主
相关作品
盘丝洞
相关作品
红楼二尤
相关作品
孔雀东南飞
相关作品
借东风
相关作品
失、空、斩
相关作品
贵妃醉酒
相关作品
能仁寺
相关作品
荀灌娘
相关作品
红梅阁
相关作品
霸王别姬
相关作品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