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实践中深入调查总结,完善栽培技术规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四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3072
颗粒名称: 三、在实践中深入调查总结,完善栽培技术规程
分类号: F327.423
页数: 3
页码: 140-142
摘要: 酒泉市在玉米种植产业上主要做了三件事,三、在实践中深入调查总结,完善栽培技术规程。
关键词: 玉米种植 农业经济 酒泉市

内容

三、在实践中深入调查总结,完善栽培技术规程
  试种初期群众对栽培技术一窍不通,不知怎样种才会高产。农技干部在当时如何高产也没有把握。根据书本知识和外地经验,初步制定出玉米栽培技术措施进行实施,即行距1.6尺,株距1尺,亩保苗3750株以及田间管理等措施。早熟玉米获得成功,亩产五、六百斤,,比小麦增产200-300斤,当时就算高产了。中熟玉米引来试种,还是原来的技术措施,一般亩产在800-900斤,最高亩产达1200斤,比小麦亩增产1-2倍。这套技术规程一直延续到60年代末期,因此亩产量也踏步不前。经农技入员深入调查,试验研究分析,认为亩保苗数、亩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构成亩产量的多少,十几年亩产量踏步不前的主要原因是栽培措施不够完善,亩保苗数上不去,所以亩产量化不大。必须改变种植规格。从70年代初把原来的技术规程改变成宽窄行种植,即宽行1.8-2尺,窄行1.2尺,株距定为0.8尺,亩保苗4600-5000株左右,亩产量早熟种700斤以上,中熟种达千斤以上,最高亩产达1400斤。石砂地的晚熟种(维尔156)亩产高达1500斤以上。实践证明改变一下技术措施,亩产堂就上了一个新的台阶。80年代初引种晚熟种玉米中单2号和丹玉13号,石砂地里种植能够成熟,但是深地里种上就成熟不了。82年由农技站委托徐高兴同志搞地膜玉米试验,中单2号玉米不但成熟,而且亩产高达1600斤以上。成为玉米栽培技术上的首创,引起了省农业厅和中央农业部的高度重视,并推广到全国。酒泉市于83-84年进行大面积多点示范种植,增产显著,最高亩产达2300斤,一殷都在1800-2000斤之间。目前全市41.64%的玉米覆盖地膜,特别是沿山地区80%以上是地膜玉米。地膜玉米的试种成功,是玉米栽培技术的一大飞跃。
  前面提到用杂交种代替普通种之事,由于当时自己不制杂交种,每年冬天兴师动众地到外省区调运杂交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给运输部门增加了一定的负担。这当然不是长久之计,别人能制种,我们为什么不能制种?于是农技站决定自己制杂交种。65年冬天从新疆和山西调来制维尔42号双交种的亲本一一光荣和光明,66年派农技干部孟宪中和魏元兴二同志,第一次在泉湖乡的永久村制种300多亩获得成功,收获第一代双交种十多万斤。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未能连续制种,至到75年由陈文宝同志在三墩乡的二墩村制双交种维尔42号1000多亩.从此年年在二墩、小沙渠、苜场沟、蒲上沟、牌路等地连续制种,从此结束了杂交种由外面调进的不光彩历史。80年代末期陶汰双交种,专制单交种,如酒单二号、三号、张单488、京早七号、中单二号等。第一代杂交种不但满足了全市玉米面积的用种,而且还有富余支援了外省区的需要。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四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四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委员会

本书为甘肃省酒泉市的史料,内容分为史地述实、政治军事、人物轶事、金融财贸、工农业、文教卫生、民族宗教、民俗辑粹、以史会友九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徐高兴
相关人物
孟宪中
相关人物
魏元兴
相关人物
陈文宝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省农业厅
相关机构
中央农业部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酒泉市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
泉湖乡
相关地名
永久村
相关地名
三墩乡
相关地名
二墩村
相关地名
苜场沟
相关地名

相关实物

玉米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