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劳动建校,改善学习环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四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3058
颗粒名称: 三、劳动建校,改善学习环境
分类号: K825.46
页数: 2
页码: 123-124
摘要: 冯卓超任酒泉中学校长期间的事迹之三:劳动建校,改善学习环境。
关键词: 冯卓超 酒泉中学 校长 事迹

内容

三、劳动建校,改善学习环境
  原肃州师范的面积较大,环境较好,但教室宿舍均系土木结构,窗户全用纸糊,学生宿舍属兵营式房屋,更是阴暗潮湿,加之冬天不生火,犹如冰窖,教师宿舍条件亦差。解放后,虽有改善,条件仍然不好,严重影响了师生的工作和学习。冯任校长后,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提倡劳动建校,发动师生打土坯,从几里外抬城砖、搬石头,先后修建了教师办公室、宿舍以及两班学生宿舍,并改建了大礼堂。教室和宿舍的门窗都安上了玻璃。原来学生上晚自习使用煤油灯,光线不足,煤烟很大,严重影响健康。一九五五年酒泉发电厂建立后,学校即千方百计克服重重困难,装上了电灯和广播。有的学生高兴地说:“教室里有了小太阳(日光灯),照得心里亮堂堂。”有的在作文上写道:“小喇叭,人人夸,会唱歌来会说话,乐得心里开了花。"冯还让各班利用学校园地种植蔬菜,分片管理果树,由总务处统一分配、销售,这样既增加了收入,改善了师生生活,还使学习和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起来。学校还利用这些收入,购置了大量图书和仪器,丰富了课外读物,增加了教学实验活动。
  每年春、秋二季,还组织师生在校内大量植树,进一步美化环境°同时还把原“钟楼寺”的地盘和西门口北边的破旧民房.通过一定手续扩展为校园,使学校面积扩大了将近四分之一。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四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四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委员会

本书为甘肃省酒泉市的史料,内容分为史地述实、政治军事、人物轶事、金融财贸、工农业、文教卫生、民族宗教、民俗辑粹、以史会友九个栏目。

阅读

相关机构

发电厂
相关机构
总务处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肃州
相关地名
都安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钟楼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