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立教学秩序,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四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3057
颗粒名称: 二、建立教学秩序,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分类号: K825.46
页数: 2
页码: 122-123
摘要: 冯卓超任酒泉中学校长期间的事迹之二:建立教学秩序,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 冯卓超 酒泉中学 校长 事迹

内容

二、建立教学秩序,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解放初,教师沿用旧学校的制度,不坐班、不写教案,备课深浅全由自己掌握。上课进讲堂,下课回宿舍,平时和学生接触较少。冯来校后着手建立各科教研组,教师实行坐班制,要求集体备课,教案由教研组长审批,定期进行公开教学,提倡互相听课。
  一九五五年张浩廉调任张掖师范校长,由宋学洛、李俊章(李系共产党员,由省教育厅派遣)任教导处正、副主任,进一步加强了教学领导工作。为了学习新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师学习苏联的《凯洛夫教育学》,授课采用“五环教学法",这在当时来说是行之有效的经验,推动了教学改革。学校还要求教师早晚自习下班辅导,有计划地布置作业,以免过分加重学生负担。因而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教师教得认真负责,进一步密切了师生关系,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为此,当时的初中毕业生百分之百地考入高中,高中毕业生除家庭困难尽早就业者外,一般都能考入高等学校,不少人还考入名牌大学,如;阎林德、薛秀兰、翟文光、杨先凤、刘延寿、史尔丽、刘培荣、何克强、张善稼、刘廉清、桑玉祥、于连若、茹进忠、石玉楼、王兴文、陈建新、王月英、薛海富、〓(上“亩”下“心”)菊英等先后考入清华、北大、北师大及其他一些重点院校。这些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后来大多成了业务技术骨干或领导。有的医科大学毕业生,还参加了中国医疗队去非洲各国工作,做出了很好的成绩。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四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四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委员会

本书为甘肃省酒泉市的史料,内容分为史地述实、政治军事、人物轶事、金融财贸、工农业、文教卫生、民族宗教、民俗辑粹、以史会友九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浩廉
相关人物
宋学洛
相关人物
李俊章
相关人物
阎林德
相关人物
薛秀兰
相关人物
翟文光
相关人物
杨先凤
相关人物
刘延寿
相关人物
史尔丽
相关人物
刘培荣
相关人物
何克强
相关人物
张善稼
相关人物
刘廉清
相关人物
桑玉祥
相关人物
于连若
相关人物
茹进忠
相关人物
石玉楼
相关人物
王兴文
相关人物
陈建新
相关人物
王月英
相关人物
薛海富
相关人物
菊英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省教育厅
相关机构
北师大
相关机构
中国医疗队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张掖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