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石油人“怀念老君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四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3034
颗粒名称: 在台“石油人“怀念老君庙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13
页码: 59-71
摘要: 大陆去台人员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四十多年前由老君庙前往台湾的原“中国石油公司”的员工。本文讲述了这些石油人回忆过去的一些事。
关键词: 文史资料 石油工业 回忆 酒泉市

内容

大陆去台人员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四十多年前由老君庙前往台湾的原“中国石油公司”的员工。这一批抗战期间从全国各地汇集到老君庙的石油地质科技人员,当初在戈壁滩上为近代中国石油勘测、钻采、炼制打下基础,开创出一个崭新局面。他们去台后又从日寇手中接收了一个烂摊子,本着在戈壁滩上披荆斩棘的创业精神,又为台湾的石油工业打下了基础。
  “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此非虚语。四十多年来,这批来自玉门的石油人,如今或已位至高层,或已年老退休,他们无不深切怀念老君庙,纷纷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他们对老君庙的眷怀之情。
  天涯海角多故人我国最早发现石油是清咸丰11年(1861)邱苟在台湾出磺坑发现油气,1877年清廷下令收回官办,至1891年钻井5口,不久日本占据了台湾。
  清光绪29年(1903)陕西延长钻井开采石油,为大陆最早开采地区,但时断时续,成绩不大。
  1936年国民党资源委员会在四川设四川油矿探勘处,次年在重庆南岸30多公里之烟波场石油沟钻井,此为国内首次采用旋转式钻机钻井。后又在四川威远、隆昌、达县、江油等处钻井,已开之7口井中多为天然气,对地下原油资源因多属浅井故未获更多资料。
  国内石油事业真正奠定基础,一般公认为1939年从老君庙开始。
  七七事变后,海口为敌封锁,资源委员会于1938年7月成立甘肃油矿筹备处,原定由严爽主持,但严在国外未回,改由张心田代理,将延长油田两部冲击式钻机以及四川达县部份采油员工调往玉门。1938年12月筹备主任严爽及地质师孙健初到达老君庙。
  1939年钻出第1、2号井,至39年冬,3、4号井亦钻出,至1940年共钻出7口井,大都100-200公尺深,出油不多。至1941年10月21日,8号井始大量出油。1940年5月,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钱昌照,中国银行总稽核霍宝树,甘肃油矿局总经理孙越崎及西北公路局局长宋希尚等莅矿视察,商谈投资及发展大计,至1943年年产汽油已达300万加仑。
  1946年6月1日,中国石油公司在上海成立,老君庙设甘青分公司,由董蔚翘任矿长,熊尚元任炼油厂长,孙建初任探勘处长。这时抗战已胜利,日寇在东北及台湾遗留一些油矿、炼油厂及储油设施,急需派员前往接收整顿,于是资源委员会从玉门油矿派出大批技术人员前往各地,老君庙的“石油人”开始分散到祖国各地。
  1945年12月,负责接收东北工矿的孙越崎特派员首先率领老君庙的四十多名技术人员由重庆飞往北平,在北平听取了先期派往东北的邵逸周、金开英、单喆颖及董蔚翘四人的汇报。董蔚翘等负责接收锦州炼油厂、锦西炼油厂,郭象豫、单喆颖、戈本捷等曾到阜新,接收当地的炼油厂及煤矿,先后到达阜新的职工及眷属共八九十人。此外还有邵逸周(鞍钢)、张心田(天津制车厂)、潘志甲(沈阳金属矿业公司)等。
  另外资源委员会还先后从玉门油矿派出几批技术人员,赴美采购器材,后又根据美国租借法案,招考大枇人员赴美实习或进行培训,先后有200余人。
  东北三省在“九一八”前虽未发现石油,但在日寇侵占时期因侵略战争的需要修了好几个炼油厂,其中有大连炼油厂、抚顺油页岩炼油厂、锦西炼油厂、锦州合成燃料厂,四平煤氢化厂、永吉煤低温干馏及合成甲醇厂以及阜新钻井队。
  日本人在长江流域,上海、青岛、天津也有一些储油设备,已由中油公司先后派员接收,其中有不少是从老君庙派去的。
  台湾光复后,石油厂矿先由经济部特派员办公处负责接收,后交给中油公司,其中矿区有四处,即出磺坑、锦水、竹东及新营。另有小型炼油及天然气提取设施,炭烟工厂及天然气填充站,接收后合并于台湾油矿探勘处。炼油厂计有高雄日海军第六燃料厂、新竹天然瓦斯研究所,台湾拓殖化学株式会社嘉义化工厂等。
  这些石油机构中,老君庙派去的一批科技人员多担任领导职务,如董蔚翘(台湾石油探勘处长)杨玉璠(工程师室主任),靳叔彦(台南中州探井队长)、康天经(出磺坑矿场主任)、黄春岗(锦水矿场主任)、吴槐午(竹东矿场主任),另外还有褚保黎、冯蔼椿、程示萱、傅承康、杨舒、张锡龄,钟立鹤、刘话难等及眷属先后到台。这批数年前在塞外戈壁滩上艰苦创业的,石油人“,如今相聚台北,为勘探宝岛的石油又战斗在一起,异地相聚格外亲,夜雨话旧,自然离不开”老君庙",话题三千,离不开戈壁滩,真是天涯海角多故人啊!台湾石油业掠影清光绪初,沈葆桢、刘铭传主台时,曾在出磺坑钻井。日本占领时期曾作三次大规模地质调查,钻井251口,能生产油气的只有30多口,其中以出磺坑较著名,锦水、竹东、牛山有若干天然气井,日产天然气共约7万5千立方公尺。
  1948年12月,中国石油公司设台湾办事处,以统筹台湾的炼油、探勘及供销业务,1949年10月5日中国石油公司迁至台北,由凌鸿勋任董事长。
  台湾光复时除上述四处矿场外,•尚有竹头崎、六重溪、冻子脚三处矿场,炼制设施有设在高雄的日本海军第六燃料厂,规模很大,但尚未建完便遭盟军飞机轰炸,厂内中弹800多枚,接收后已残破不堪,此即今日高雄炼油厂前身,该厂在新竹另有一炼油厂。新竹原有一天然瓦斯研究所,接收后改为新竹研究所,后改隶经济部。,台湾拓殖化学株式会社在嘉义有一座化学工厂,利用当地番著制造丁醇、丙酮等溶剂,单以丁醇转制异辛烷充作飞机汽油之代用品,以应军需,接收后改为嘉义溶剂厂。
  在台湾经济部管辖的十几个国营企业中,中国石油公司是唯一在大陆成立的,其他糖业、肥料、电力、机械等都是台湾光复后才成立的,所以中油未冠“台湾”二字。
  国营事业采用公司制也是资源委员会时开始的,目的是“避免衙署方式,采取企业化精神”,此外在吸收外资,与外商合作也较方便,最初由财政部长严家淦任董事长,其后舆论界对政府官吏兼任屡有烦言,故现任官吏全部退出,另选非现任官吏之社会人士担任,此时由大陆到台在台大任友的凌鸿勋出任董事长。
  迁台之初,经济部各国营事业多沿大陆旧制,由资源委员会点其成,1952年撤销资源委员会,改在经济部内设一国营事业司接管其业务。1965年又撤司代以公营事业企业化委员会。1969年又在经济部内设国营事业委员会,兜了一个圈子又有点象原来的资源委员会了,日本占领时虽曾钻井,但因深度不够,地质调查也未跟上,光复后一面深入调查地质,一面添购钻井器材,至1951年已钻井4口,生产井只一口,当年支出费用达台币1300万,后探勘费逐年增加,每年达七、八千万台币,其后每年续有增加。
  1959年,锦水矿场38号井钻至4060公尺发现天然气,每日达10万立方公尺,副产品凝结油°后又在铁砧山、宝山、青草湖、崎顶、白沙屯等处发现新构造,从1951年至1970年,共钻井180口,现估台天然气储量为380亿立方公尺,原油储量为300万公升,并有油管分送基隆、台中、彰化及中兴新村供发电及工业之用。
  海上探勘方面,中国石油公司已将海域划定探采的五个区域,面积达240000平方公里,其中已有14万平方公里与外商签约合作开采,在海上探勘上自然也遇到“钓鱼岛”问题,仍在交涉中。
  日本占领时期虽已开始探勘,但成就不大,而且日寇在台经营石油原为掠夺式,后随军南进,人员器材大多移到南洋各地,至光复时油井大部枯竭,器材陈旧,大多遭到盟军飞机轰炸,中油接收之初,仅做一些修复、整顿、训练、采购,谈不上什么远景规划。
  1955年中油业务开始逐步扩充,先后在东部山麓及西部平原及沿海地区勘探,近年又与外商合作扩及海上,并先后与菲律宾,南朝鲜合作在两国开采石油。从1946年至1959年先后在25个构造地区钻井37口,并使用了震波,重力、磁力、航测等先进勘探手段,台岛地质资料至此逐趋完备。1959年发现锦水深层天然气,1962年出磺坑又发现新气层,同年铁砧山钻探获得成功,另外,在宝山、青草湖、崎顶、白沙屯等处也发现天然气,产量逐年增加,但迄未发现大量石油。
  近海勘测系从1969年开始,1966年开始即与外资合作。1952年美国国外工作总署驻台安全分署署长Dr.HubertSekenek曾在台考察,对台石油开发极为重视,认为大有可为,曾与经济部、省地质调查所及中油会商资源及开发问题。至1953年,中油财力渐裕,先后筹建了微古生物研究室,地层沉积研究室,并扩充规模,增加设备,聘请专家,训练员工,一面维持原有厂矿的生产,一面稳扎稳打在地探、钻井方面逐步开展,至此中油在台勘探事业进入发展时期。
  高雄炼油厂自1946年2月7日接收以来,逐步从废墟中建立起完善的炼油设备,至1947年4月全部修复,可以炼制各种石油产品,并在检测、维护、制炼等环节都已使用新设备,产品已包括所有的石油产品,起初日产138000桶,至七十年代达200,000桶以上,仍在不断发展中。
  台炼所需原油,自产者甚少,光复之初有美援援助,1952年美援原油停止,遂开始自行向国外订购,由政府统筹核拨外汇,后因工业需油大增,又开始进口成品燃料油。五十年代初石油多来自中东,初与英伊公司订约,1947年2月,英国油轮“英国工业”号载伊朗原油5800吨驶抵高雄,此为外轮首次载运中东石油抵台。英伊公司按约由其备轮运油抵台,至1947年后国际运价大涨,1948年又签新约,英方只供油不备轮,遂又向阿美公司购油,并自行在国际租用油轮运输。如曾向日本饭野海运会社租运多年,台商台安,益祥、中国航运等公司都拥有一、二艘一、二万吨的油轮。中油公司成立一年后,驻美采购处曾在美洽购油轮十余艘,后由中国石油公司及招商局合设中国油轮公司,招商局即以油轮投资、中油以在新竹接收之两千吨糖移作创业资金。后招商局于1956年又在日本神户建造一艘28000吨的“海光”号油轮,但市场看好后又转入其他国际航线,以便增加外汇来源。
  过去卅年中,苏伊士运河两度封锁,台湾石油主要仰给中东,虽不经苏伊士运河,但运河封锁对欧洲用油国家及全球油价影响至巨,如由波斯湾至高雄平时每长吨原油运价4-5美元,后增至10多美元,使台湾油业大受影响。
  1956年又先后建造"信仰”、“自由”二油轮,各为36,000吨,在当时已属巨型油轮,二轮开航后,中油之油运吨位深趋稳定,同时造船工业亦逐步打下基础。
  东南亚各国产油者不多,台湾油源亦十分贫乏,附近地区如印尼虽产油,但与台湾关系长期不明朗,商业上无大往来,所以中油之油源长期以来一直仰给中东及波斯湾各国。起初仅租一、二万吨油轮来往运油,后以炼油业发展,所需原油猛增,如1952年为220,000吨,1962年为1,350,000吨,1970年超过6,000,000吨,油轮吨位小,航线长,油轮老旧,速度又慢,加以高雄港狭小,矛盾逐年突出。如1959年殷台公司所造36,000吨油轮吃水34呎,中油又斥资300多万濬深高雄港与航道,才勉强进港。有时需减载数千吨或在港外卸下2,000—3,000吨才可进港,同时码头泊位也不够用,因此才制订高雄港“十二年扩建计划“:先是定制大型油轮,与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业会社签约定造四艘10万吨油轮,其中“伏羲号”于1969年下水,1970年第一次从中东运油抵达高雄,其后“神农号”、“有巢号"及“轩辕号”先后下水投入营运,运输矛盾将以缓解,七十年代以后又陆续建造多艘更大吨位的巨型油轮。
  此外又在大林埔建油槽区,可储油百万吨以上,就近供应台电、并可经油管直接输送至炼油厂,故1969年以后石油运输己大为改观。
  近年来,高雄炼油厂亦有较大发展,六十年代初每日可炼油132,000桶,在北部林口又建一日炼油可达10万吨的炼油厂,并在外海设浮筒,以减轻高雄港之负担。
  石油化工近年来亦获长足进展,中油所属之嘉义溶剂厂最初炼制苯及甲苯等芳香溶剂原料,1964年以后,高厂又开始出品清洁剂原料,开石油化工之先声,68年在高雄建成乙烯厂,年产乙烯120,000,000磅,主要供应民间塑胶工业,1969年又建氯乙烯厂,此外还与南韩合作建厂,交换产品。1969年中油投资新台币8亿,成立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开发公司,在头份又建立北部石油化学工业中心,在仁武、南梓二地建立南部石油化学工业中心。
  四十余年来台湾石油业从探勘、炼制以及石油化工业的发展,老君庙来的一批员工在其中发挥巨大作用,同时也把老君庙艰苦创业的精神带到台湾,今日在台中石油员工一致认为“饮水思源是不能忘记老君庙的”。
  在台“石油人”怀念老君庙自1945年日寇投降到1949年,台湾中国石油公司的员工有自玉门油矿直接派赴台湾接收者,有先调上海中油公司或派赴东北接收各矿厂然后又辗转赴台者,这批来自西北戈壁高原的“石油人”,又发扬了当年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的精神,从当年日寇手中接收留下来的烂摊子,经过四十余年的奋斗,建成相当先进门类齐全的石油工业。
  这批来台石油员工,有的已是各部门的主管,有的已先后退休,这批石油人的子女,大半在玉门油矿子弟小学及中学念过书,因此两代人都对老君庙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一致认为台湾石油工业能有今日之成就,“饮水思源,当年荒漠边陲拓荒者艰苦奋斗的精神实为今日一切成就之原动力”。
  抗日战争期间,玉门油矿是广大后方青年,尤其是大学理工科毕业生响往之地。罗家伦的“玉门出塞”歌,更把塞外写成可与江南媲美的世外桃源,当时重庆总局也曾派人到各大学去征聘人才,不少年青人怀着振兴祖国、支援抗战的热情,一肩行囊、万里关山,单人匹马投身开发石油的建设大军,当时西南联大、交大,同济,中大及西北工学院都有不少毕业生来到玉门。
  今天台湾石油界同行交谈时,常常提到某某是“庙里的”,某某是“河上的”,即指老君庙和石油河。1946年6月1日甘肃油矿局改为中国石油公司,此后在台中石油员工每年都要集会纪念,他们还创办了《石油人》及《石油通讯》,并组成“石油人史话画史编辑委员会",出版了系列丛书。中国石油公司成立二十五周年时还编辑出版了《石油入史话》,举行了大规模庆祝活动。-在台“石油人十分怀念当年在塞北戈壁滩上艰苦创业的岁月,广大员工一直深深怀念当年的开拓功臣孙越崎、严爽、孙健初、靳锡庚和董蔚翘等。他们常常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荒漠万里,黄沙扑面、天地为昏,他们不幕名利,远离亲人,万里跋涉,扎幕为屋、裹粮为食,那种艰苦奋斗一心为抗战的精神,今天仍在激励着台湾第二代的石油人。董蔚翘最初和严爽在陕北延长油矿,1936年到四川油矿,1938年又来到玉门油矿、严爽调上海后他继任玉门油矿矿长,去台后任台湾油矿探勘处处长。他回忆当年和孙健初、靳锡庚带领一批测量工西出嘉峪关的情景:“大家各骑一匹骆驼,携带用品粮食,由酒泉向老君庙引进,时间一长腿脚都冻得麻木,于是下来走走活动一下。天黑时抵达嘉峪关,住在大车店里,到处是牲口的粪尿味,煮一锅疙瘩汤,吃后即疲困地入睡。第二天抵达惠回堡,吃住还是一样。第三天晚上到达石油河,在河东山半腰平台上一座挖金人修的小庙旁搭起蒙古包,这就是老君庙。大家一齐挤在蒙古包内,小庙就当作厨房和库房,就这样开始了在老君庙的艰苦战斗岁月,其艰难困苦在四季如春的台湾是难以想像的"。
  最初钻井用的钻机是从陕北运来的两部冲击式钻机,几口浅井每天出油廿余桶,有时须用抽汕机抽,只供矿上运输之用。后来8号井钻开,才第一次发现丰富的油源。炼油厂的设备是由重庆设计制好,运回老君庙再焊接安装。现任台湾油矿勘探处副处长的丁祥炤,当年曾奉派赴美实习,他回忆当年炼厂有一大批从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加上四川达县来的三十多名技术工人,大家日夜苦干,一片蓬勃的朝气。奋战第一年即完成300万加仑的目标,最高时曾达到年产405万加仑。往炼厂运油,最初全靠肩挑车载,后来出油渐多,才开始敷设管道。
  当时炼油厂主管谭世藩领导能力很强,无论筹划设计、员工考绩、无不尽心竭力,自己又奉公守法、认真负责。他为人古道热肠,夫入还炒一手好菜,常常款待没成家的年轻员工,我们这批年轻人没事时也常往他家跑,当时是实习员的杨增悌回忆道:“有时一个人没来,他都要写一封辞藻精美的四六骈体信函相邀,他没有子女,把我们年青人当作自己的子女,对我们亲切热情。有一次小江把大衣忘在他家,第二天拿回时,发现几处破洞都让谭夫人一一缝补好了。”谭世藩后患伤寒,矿上缺医少药,终至治。“如今当年伙伴己经四散、昔日欢笑己成广陵绝散,真希望再一齐回到大陆,在西山谭墓旁大家相聚,痛苦一场,以追回那逝去的时光。”詹益谦是台籍工程技术人员,当时是新营矿场主任,1948年4月,他和另外三人奉派由台湾到玉门油矿参观,下面是他的观感:“我们参观了石油河剖面,该处属陆相水成岩,深红色的页岩与砂岩层层相叠,给我们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当时年产量为6000公秉(按1公秉等于4公升,或264.17加仑,或1立方公尺),一口井的平均日产量为14公秉,井深约在400-500公尺之间,最深为903公尺,钻井所费时日,短的需36天,长的达101天,不像在台湾需要钻到2500多公尺。当时四台炼厂的日产量是:蒸馏厂320公秉,蒸馏裂炼厂为290公秉,正在兴建的真空蒸馏厂为130公秉。在参观赤金农场的路上,遇到一个姑娘,她看到汽车开来便蹲在路旁,起初我还以为这是当地人的一种礼节,后来才知道是没有穿裤子。当地人民生活之困苦可见一斑。”当时每人每年发一件光板羊皮大衣,又耐冷又不怕脏,即使坐办公室的人,因为烧原油的炉子又淌油又冒烟,也难以保持干净,这种老羊皮袄光板毛厚,风雪不透,油来泥去,可衣可卧.真是适应万方的御寒佳品,但万物有一利必有一弊,它就怕长虱子,没有办法时有人发明了蒸汽灭虱法,可以一网全歼。除老羊皮袄外每入每年还发两套兰大布制服。
  现在台任经济部顾问的张君达,当年曾任玉门油矿驻酒泉办事处主任,当年为改善矿上职工生活,曾在酒泉、赤金堡、嘉峪关建了三处农场。酒泉农场在酒泉南郊马家花园,除种植菜蔬外,还养了牛羊鸡猪,每逢假日,农场还是矿上职工游玩散心之地。为了土建的需要敦煌也设了办事处,并在当地采购大批木料,现任台湾中油公司协理、台湾制碱公司董事长的李林学原在老君庙总务处福利课,他回忆1943年时老君庙员工己达万人,每月需面18万斤,米4万斤,当时河西贫穷、粮食又实行管制,有时有钱也无法买到。后经甘肃省政府批准,按所需数由张掖、武威、酒泉及玉门等县就近补给。他回忆起有一次在张掖买好大米竟不准出境,李林学亲自赶到,在当地请了几桌客,并带去大批煤油,县长四桶,其余各两桶,这样才把大米运回来。
  在台石油人对当年老君庙两场大火,一场水灾、都记忆犹新,钟立鹤回忆起当年4号井因设备陈旧,油压高,无法控制,喷出之油气为钻机上所用柴油机排出之火星引燃,酿成熊熊大火,波及全矿,后矿警及驻军以火药炸山,靠坍下之山崖将井盖住,终于制服了大火。第二次是1942年8月,因8号井缺乏管制井口的”圣诞树“,当时只是用高压阀门代替,但井内油压太大,阀门损坏,一时原油喷出高达数十公尺,酿成大火,后因井壁土层坍塌才自动停喷。至1943年夏又爆发山洪,将炼厂及一些设施冲毁。温立鹤说:“创办初期,毁谤丛集,飘摇不定,三次灾害后才步入坦途,负起供应大后方油料的重任,奠定我国石油工业的基础。“输油工人劳动十分艰苦,当年从输油站到炼油厂中间有一段数十公尺高的悬崖,油管悬空.冬季外包毛毡及草绳,因为油管经常冻结,.输油工常在悬崖上演出攀掇特技,身体倒挂,手脚悬空,其艰险寒冷滋味,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到。有时炼厂需油孔急,换管子又来不及,便在草绳上浇油点火,一条火龙从悬崖底下直到山上,十分壮观,油管通了,工人又须爬上去重新裹上毛毡和草绳。
  储油池里的原油,天暖时是一勺一勺地舀出,冬天是一块块地铲,下雪时石油上面结一层冰,便用烧红的铁铲来挖,随着一阵嗤嗤声和一缕缕青烟,才铲起一块原油,第二铲便无声无烟了,第三铲根本挖不下去。有时半夜油管不通,电话铃一响,大家戴上帽子顶风冒雪冲出屋外,也许一直干到天亮,油管通了,人己是又冷又饿,疲劳己极。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给石油人留下美好的回忆,这时耕作己毕、严寒未到,忙了大半年,预定产量也即将完成,秋高气爽,正是欢度佳节之时,菜蔬部准备了鸡鸭鱼肉,供应社摆出糖果点心,小食堂里山珍海味,徽州的名酒,四川的榨菜,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敦煌的水梨源源不绝地运来,福利社的“王家包子”和金师傅的“一品锅力,至今还常使在台石油人回味无穷。当年踉随严爽从延长来到老君庙的王长庚极有办事能力,对老君庙的员工福利事业贡献极大,在艰苦条件下他一手创办供应社,沿马路左测建起十多家生活服务小店和小作坊,连远在敦煌画画的张大千先生也对他榨制的小磨香油赞不绝口。现在台北的靳叔彦和刘化南的夫人当时都自开裁缝铺,为矿上员工服务,这样大家齐动手,把矿上职工生活安排得十分周到。
  新年快到时,矿区汽笛长鸣,这是全年产量己达予定目标的信号,也是全矿职工最兴奋的时刻,矿区各种庆祝活动便一一在欢乐的气氛中开始。当时的篮球和滑冰都很盛行,篮球队还曾远征兰州。京剧,秦腔,话剧也很活跃,现在高雄的李子恺夫人,台北的邓述闻夫人都经常登台演出,名噪一时。邓夫人戏路宽,生、旦、丑、未无所不长,是老月庙戏迷心中的偶像。她在《打棍出箱》中怖范仲禹,演技炉火纯青,来台后,为中油公司及铁路局聘为指导,多次演出,风头之健不减当年。话剧爱好者曾组成”塞上话剧队“。先后在嘉峪关、老君庙上演《雷雨》、《日出》、《原野》、《升官图》及《风雪夜归人》等名剧,现在基.隆储油所的王北辰,高雄炼油厂的戴步明以及苗栗探勘处的张锡龄当年都是推动话剧运动的热心人。高炼的陈乃善还保存不少当年钠话剧史料。可惜那位重庆剧专毕业的年轻导演,由新疆飞回酒泉时,飞机在机场上空失事,机毁人亡,令人不胜惋惜。
  当年秘书课还创办了《矿声》壁报,以后矿局成立便正式出版了《塞上日报》,每晚收听重庆新闻广播,成为关外三县唯一的日报,当时油矿年轻人多,女同胞少,寻觅对象十分困难,孙总经理越崎特在重庆招聘十五名小姐来矿,成为当年矿区特大新闻,他还风趣地告诉年轻人要把握大好机会,努力争取佳偶P别辜负他一片好心。后来有七位小姐与年轻工程师结婚,其中吕式兰、李斌、戴世谨现均在台湾,还有三人与其他单位人员结婚,现亦在台湾,其中皮镇国在复员还乡时,因飞机失事罹难,到现在在台石油人还不忘孙越崎总经理关心员工生活的良苦用心。
  1937年曾同孙健初在玉门一带考察的美国地质学家韦勒(T、M、Weller)六十年代曾在菲律宾工作,他专门抽空由菲到台访问,会见当年结识的老朋友。曾任酒泉专员及保安司令的曹启文在台任监察委员,生前曾多次到苗栗去探望当年的老朋友以叙旧情。在台的石油人和他们的家属,不论家乡在何处,都难以忘怀老君庙,七七事变使他们相聚在塞北,在那里他们度过难以忘怀的艰苦岁月,近年来海峡两岸交往渐多,已有不少石油人回到大陆,了却多年来重游老君庙的夙愿,现在更多的人正准备集体组团重返他们梦寐难忘的塞外故乡,去追寻那遥远的逝去的梦。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四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四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委员会

本书为甘肃省酒泉市的史料,内容分为史地述实、政治军事、人物轶事、金融财贸、工农业、文教卫生、民族宗教、民俗辑粹、以史会友九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赵辛而
责任者
邱苟
相关人物
严爽
相关人物
张心田
相关人物
孙健初
相关人物
钱昌照
相关人物
霍宝树
相关人物
孙越崎
相关人物
宋希尚
相关人物
邵逸周
相关人物
金开英
相关人物
郭象豫
相关人物
单喆颖
相关人物
戈本捷
相关人物
潘志甲
相关人物
杨玉璠
相关人物
靳叔彦
相关人物
康天经
相关人物
黄春岗
相关人物
吴槐午
相关人物
褚保黎
相关人物
冯蔼椿
相关人物
程示萱
相关人物
傅承康
相关人物
杨舒
相关人物
张锡龄
相关人物
钟立鹤
相关人物
沈葆桢
相关人物
刘铭传
相关人物
凌鸿勋
相关人物
严家淦
相关人物
靳锡庚
相关人物
丁祥炤
相关人物
谭世藩
相关人物
杨增悌
相关人物
詹益谦
相关人物
张君达
相关人物
李林学
相关人物
王长庚
相关人物
张大千
相关人物
刘化南
相关人物
李子恺
相关人物
邓述闻
相关人物
李斌
相关人物
戴世谨
相关人物
曹启文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中国石油公司
相关机构
清廷
相关机构
资源委员会
相关机构
中国银行
相关机构
甘肃油矿局
相关机构
甘青分公司
相关机构
锦州炼油厂
相关机构
锦西炼油厂
相关机构
大连炼油厂
相关机构
锦州合成燃料厂
相关机构
阜新钻井队
相关机构
中油公司
相关机构
台湾办事处
相关机构
瓦斯研究所
相关机构
新竹研究所
相关机构
嘉义溶剂厂
相关机构
国营事业司
相关机构
国营事业委员会
相关机构
近海勘测系
相关机构
古生物研究室
相关机构
高雄炼油厂
相关机构
阿美公司
相关机构
饭野海运会社
相关机构
招商局
相关机构
殷台公司
相关机构
高雄建成乙烯厂
相关机构
上海中油公司
相关机构
重庆总局
相关机构
西南联大
相关机构
西北工学院
相关机构
编辑委员会
相关机构
陕北延长油矿
相关机构
台湾制碱公司
相关机构
甘肃省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老君庙
相关地名
台湾
相关地名
陕西
相关地名
四川
相关地名
威远
相关地名
隆昌
相关地名
达县
相关地名
海口
相关地名
甘肃
相关地名
西北
相关地名
上海
相关地名
重庆
相关地名
阜新
相关地名
天津
相关地名
抚顺
相关地名
永吉
相关地名
长江
相关地名
青岛
相关地名
台南
相关地名
中州
相关地名
台北
相关地名
宝岛
相关地名
高雄
相关地名
新竹
相关地名
嘉义
相关地名
锦水矿场
相关地名
铁砧山
相关地名
宝山
相关地名
青草湖
相关地名
白沙屯
相关地名
基隆
相关地名
台中
相关地名
彰化
相关地名
中兴新村
相关地名
钓鱼岛
相关地名
南朝鲜
相关地名
台安
相关地名
苏伊士运河
相关地名
波斯湾
相关地名
高雄港
相关地名
大林埔建油槽区
相关地名
关山
相关地名
石油河
相关地名
塞北戈壁滩
相关地名
嘉峪关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蒙古
相关地名
陕北
相关地名
广陵
相关地名
谭墓
相关地名
敦煌
相关地名
河西
相关地名
张掖
相关地名
武威
相关地名
徽州
相关地名
吐鲁番
相关地名
兰州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石油人
相关作品
石油通讯
相关作品
石油入史话
相关作品
打棍出箱
相关作品
矿声
相关作品
雷雨
相关作品
塞上日报
相关作品
日出
相关作品
原野
相关作品
升官图
相关作品
风雪夜归人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