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古地名浅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四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3026
颗粒名称: 酒泉古地名浅释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8
页码: 35-42
摘要: 介绍了酒泉地区地名的由来,包括:酒泉、西峰、鞑子沟、头墩、临水等地名。
关键词: 文史资料 酒泉

内容

酒泉:本泉水之名,原名金泉,水色清冽,碧澄如酒,故东汉应劭曰:“其水如酒,故曰酒泉”。唐人颜师古又说:“旧俗传云:城下有金泉,泉味如酒,故曰酒泉”。汉武帝遣骤骑将军霍去病于元狩三年平定河西,初置酒泉郡,遂以泉名为郡名,沿袭至今,已二千一百余年。此泉在城东一里许,今已建为酒泉公园。因此,酒泉民间就传说当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到河西一带征匈奴,打了胜仗,驻兵于此。皇帝遣人赐御酒一坛犒赏。但霍将军以为功在全军将士,酒少人多,便倾酒入泉,与将士共饮,后遂称此泉为“酒泉”西峰:位在城西,因有古建筑西峰宝刹而得名,俗称西峰寺,解放后,以寺名置西峰乡。据《重修肃州新志》载:“明洪武时,僧慧达居武威,忽一日云:酒泉人有水厄,吾当往救。寅时发,巳时至郡,见讨来河水浸城,以手挥之,水退,遂圆寂,瘗骨于此。后世遂于此建寺取名”西峰宝刹。“按《神僧传》:僧慧达本名刘萨诃,自武威至酒泉救水厄,为北魏沮渠裴逊时人。今《肃州志》作刘窣和(音相近)洪武时人,或有失漏。据考古发掘所得《重修西峰宝刹碑记》中云:“肃城之西,旧有浮屠刹宇,古传慧达神憎飞物至此,知其地可作宝林,因创以宝刹……。”未言洪武间事,可证州志有误。
  鞑子沟与银达:在酒泉城东北。元、明之世,这里曾居住过蒙古族(旧时,汉人称蒙民为鞑子),因名鞑子沟。由于当地土肥水足,田禾丰茂,旧时有“金蒲(蒲草沟)银达(鞑子沟)”之美誉,后遂以银达为乡名。并改“鞑子沟”为”达子沟”。
  头墩、二墩、三墩:均在酒泉城东至临水堡之间四十里的驿运大道上。明代创筑,为军事瞭望和烽火通讯之建筑。每十里一墩,自西而东依次排列,后遂沿袭为地名。今之头墩划归泉湖乡,二墩和三墩均在三墩乡。
  临水:以水得名。古时称北大河为白水河;洪水河因水色泛红,古称红水河;清水河在古时又称黑水。白、黑、红三条河流,到城东北四十里,三水相临,汇而为一,故曰临水。据《肃州志》载:明初,在红水河合河口东岸,筑以土城,周围360丈。地当驿运大道,建东西长街,设驿站于东城门外,称临水驿,堡城也称临水堡,为酒泉、金塔、高台三县间的重要集镇和站口,是汉唐以来丝绸之路通往肩水金关至居延(额济纳)的重要岔路口。现为临水乡政府驻地。
  黄泥堡:在临水东南,离县城六十多里,地近盐碱滩,以土色红黄而得名。原属临水所管。明代中叶迁哈密维吾尔人一部,安插黄泥堡地方耕种,至今已四百八十年。由于长期和汉族杂居,生活习俗己汉化,并忘记了本民族的语言,通说汉语,现称为裕固族,约900人。1981年与新湖村合并成立黄泥堡裕固族乡。
  总寨:在县城东南36华里处,旧有土城,十分坚厚,原名永定堡。究竟何时称为总寨,史书无考。但据《肃州志》:清顺治初(1647年),丁国栋叛据肃州,于显龙父兄三人守总寨,联络孟桥芳大军直抵总寨堡。这说明清初已有“总寨”之名。考据《明史》:军事行动规模最大者,当属明初洪武五年(1372年)征虏将军冯胜取河西,约同副将陈德、傅友德兵分三路,出击在河西的元军残余势力,沿途大败元军。冯胜兵深入居延海,北至扫林山。傅友德等居中路,及至肃州,大军离城三十里下寨,这是自古以来兵家常用的策略,筑堡名曰“永定堡”,含有永保肃州安定之意。其东二十里之营尔,亦当为同一时期的军事营垒,后来筑堡曰“永宁堡”,取永保安宁之意。由此推断,总寨、营尔之名,均始于明初。
  上古城和下古城:均在酒泉城东北,讨赖河北岸上。《肃州志》云:“上古城,在城东25里。”按此距离,当为今三墩乡祁家沟村的祁家沟堡。解放前,城堡尚留有残迹,遗址在今祁家沟村一队境内。下古城在县城东北40里今仍称下古城,遗址在下古城五队公路北,旧有城堡、庙宇、楼台,今已毁。上古城和下古城,约筑于元代,明初即已称为古城,是酒泉北部一带的边防城堡,明、清两代皆驻兵防守。现属三墩乡北部辖境,已移建为居民住宅区。
  东洞和西洞:均以灌溉渠坝代称地名,即东洞子坝和西洞子坝。据《肃州志》载:明初洪武年间,肃州千户曹赟,率民在城南大兴屯垦,共开地数万亩,并开凿黄草坝、沙子坝取讨来河水以灌城郊地亩。接着又在红水河两岸发动屯田开渠,但因洪水冲刷过激,河低岸高,引水不易。曹赟不畏艰难险阻,集夫匠、想办法,在洪水河两岸穿凿隧洞,联成暗渠,逐渐引水接近地面,再从地面接连穿井通渠,故曰洞子坝。先凿开东洞子,浇灌东洞、总寨、上坝之地。继又凿通西洞子坝,浇灌新地、滚坝、西洞之地。后遂称其地为东洞和西洞。曹赟的这一创举,给酒泉人民开发沿山一带广大田土,创造了有利条件。后于宣德年间(1426-1435),跟随李总兵在高台南山孛罗口与贼对敌,阵亡。至今,酒泉人民还纪念着他。
  十户窑与九家窑:十户窑在今东洞乡境内,九家窑是系今天的屯升乡南境。根据1980年酒泉县地名普查的调查材料证明,这两处地方在明初还是荒漠地域。后来,由于农业绿洲的逐渐扩大,有十户农民首先搬到东洞荒滩,先挖土窑洞定居在那里,逐渐引水垦荒,开垦了东洞子坝的一些土地,由此时起,人们习惯地把那片地方就称为十户窑。后来,由于这里的农民冬闲进山采集石灰石,烧窑搞副业,天长地久,竟把十户窑讹传为石灰窑了。九家窑,在明代本是高台县属地。清雍正四年(1726),岳钟琪议改肃州卫为肃州直隶州,始将下河清、马营、上盐池三堡地方划归酒泉。在那时已有九家窑之名,并且已有许多农民居住在九家窑地方。据称大约在明代初年,这里首先迁来的只有九户农民,凿土窑定居种田,遂称其地为九家窑。到了清初,这里已是烟村云树之片片绿洲。但由于大军西征准喝尔之乱,须先筹措军粮。在陕西总督刘于义和大学士鄂尔泰的计议下,确定肃州九家窑为屯田基地之一。雍正十年(1732)擢肃州新任知州童华,专责屯垦九家窑,至十三年已修通渠道,开地二余万亩,大获收益,分给屯民认种,年收半租。延至乾隆三十五年,屯田已变为稳产的熟地,于是按土质优劣、产量高低,评定为三等九级,按等级高低,科则税粮,交纳田赋。这样由屯田正式升为科田,因取九家窑地名为“屯升”。当地群众则把“童华屯田有功,升了官”作为“屯升”二字的解释。事虽属实,但不是“屯升”的本意。
  马营河与马营:马营河,在酒泉市东南部90公里,源出于祁连山之九龙山下,主源为金龙河,东北流又纳入木龙、寒龙、暑龙、傻龙诸源之水,汇流出山,向北流入沙漠,主流全长约75公里。后来因下游沙漠淤塞,现在全长仅剩60公里。马营河,原名仙人河。元明之世,马营河岸下有石窟,《肃州志》有“东涧遗庵”的遗迹,先年,有仙人住此,故名“仙人河”。马营河主要灌屯升、清水、沙山、马营一带田亩。但,仙人河何时改名为马营河?据《肃州志·高台县》载: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始于今高台城地方设置高台站(此时尚未设县),次年改置高台千户所。都指挥马溥,始于黑河之北岸筑哨马营。洪武三十年,又将马营展筑,开设镇夷千户所。嗣后,黑河北岸之千户所和哨马营,均为河水冲毁。乃于天顺八年(1464年),又将镇夷所向北迁到天城(即镇夷堡)。今日酒泉之马营,在当时属高台管,所以,又将高台哨马营迁驻仙人河东岸(大约也在天顺八年前后)。由于这里滩大草多宜于放牧,因而建置了马营(即今屯升乡马营村),后遂称此地为马营,称仙人河为马营河,沿袭至今。
  红山和红水:酒泉城正南的祁连山北麓,山之半腰,积压着一层红色土壤,层次分明,色泽可辩,东西长约40多公里,由于山色发红,故称此山为红山,地名亦称红山乡及红山堡、红山村等。又因山中出硫磺,明清时代又有硫磺山之称。红山西段,山中出石膏,古时又称寒水石山。今之东洞乡民,即以开采石膏为乡镇企业。由于红山有红土,发源于此西南面的河流,冲刷红土,河水变红,所以,乡民称此河为红水河、红水坝,灌溉流域又称红水灌区。自清末以来,书写者多以“洪”代“红”,就变成了洪水河。而红山却永远是红的。
  天乐城和天乐湾:天乐城:在酒泉地名普查中,在历史地名和自然地名中,均无此地名。而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人民群众称之为“天乐城”者,有三处:即下河清南部的上乱古堆;下河清农场中的下乱古堆;怀茂乡南坝三队夹山以北的大涧沟尾(现辟为林地)。当地群众都称之为“天乐城”。其次是上坝乡南端的小沟村西南2公里有一个自然村,地名叫“天乐湾”。据文物普查结果:认为下河清的上乱古堆和下乱古堆两处,地面上均有十多个古代的土筑烽墩,地下埋藏着汉代古墓群,遥望烽墩耸立,似若古代城堡,实测为古代屯兵战守的阵地,建筑在汉代墓群上,其实都不是城堡。下乱古堆东北,原先有一座很小的土堡,其西有一座烽火台,据初考为三国时戍守之遮虏障,1955年拆除。上坝乡南端的天乐湾,根据普查所得,也是一处具有二、三十座汉墓的大墓群。怀茂乡南坝三队大涧沟末尾的林地,群众传说是蒙古王子在此住牧过,先年亦有一所小土堡。现在实查并没有见到土堡,田土中却有汉墓和汉陶片,也是一处汉代墓葬区。由此看来,所谓“天乐城”、“天乐湾”,实际上都是古代墓地之称,方志无载,无所考究。唯“天乐”一词,《辞源》释为“天真的乐趣”。引《庄子·天运篇》解释,人生出世,“天机不张,而五官皆备,此之谓天乐,无言而心悦。”这条解释是道家说人之初生为“天乐”。而今所谓“天乐城”却都是人死后的埋葬区,不知何时何代的习俗,将墓群称之为“天乐城”。史书虽元考,顾名思义,这似乎是佛家的说法,即信佛之人,死后皆得善果,可以登上西方极乐世界,因而把集中埋葬死人的地方,称之为“天乐城”或“天乐湾”,却是可以说得通的。这也许是蒙、元时期信佛者的宗教习俗,有待进一步查考。
  道湖:位于怀茂乡最西北部,距县城约21公里。此地在新城子正北,地下水渗出地面向北汇流,蜿蜒曲折,形成一条清清的溪流,散布在许多沙丘之间,历来就是一大片丰茂的水草湖。中有头分、二分、三分、四分等海子(沙漠湖泊)。芦蒲茂密,野鸭游戏,湖中有“李陵碑”遗迹,山顶有沙岗墩烽燧。身入其中,真有塞外野景之感。明、清两代,这里就是肃州道台署放马之湖,故称道湖。今人不明其义,有写作“刀湖”者,不确。
  放驿湖:原在城东南一里,是一处周围六里的水草湖。明、清时代,酒泉是由北京至嘉峪关的驿运大道第九十九个站口,因而在酒泉南城门内,设有酒泉驿运站,备有一套专门转运中外客商货物与国际使节的转运车辆和人马。放驿湖就是酒泉驿运站放牧驿马之湖。清末,驿站撤销,后世人竟将“放驿湖”讹传为“黄莺湖”。其实,此地不但没有黄莺,连麻雀也不多见。今为泉湖村二队辖境。
  边墙和暗门:明代筑长城,在中国北方设置九边,甘肃是最西端之一边,故有甘肃镇。在肃州镇置镇台(总兵官),专管边防治安等事宜。所以,长城又称边墙或边塞。边墙在重要交通路口,往往筑有防守通道,大者名为关,小者称为门。故肃州西六十里筑有嘉峪关,设守备或游击防守,是明代国土的西大门;肃州城北三十里要道两山口以北筑有暗门,名曰“两山口”,以防北面来犯之敌。又在肃州东北的临水堡以北十里处,通往金塔和额济纳要路口的边墙上也筑有暗门,以防由天仓一带来犯之敌。为什么叫做暗门?这是边防军事术语,即所修之门,外小内大。由边墙里边看,此门高而且大,便于人马出入通行。但由边墙外面看,门却很矮,甚至站在远处看不见门。这是由于在边墙外掘地为壕,门从壕内而出。这种远看无门,近看则有的门,叫做“暗门”。至今边墙虽己断毁,而“暗门”之名犹存,现已称之为暗门村。
  “肃”字和肃州的含义:考据甘肃省之建置,在元、明二代,通属于陕西省,或称为西秦之地。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始由陕西省划出,自成一省,其名称是以境内有甘、肃二州,因以为名。甘州以州东有甘浚山,故名。而肃州自置以来,从未有明确的含义。为研究其具体含义,须先了解建置沿革,再从“肃”字上寻求。
  酒泉,又名肃州。秦为月氏国地,西汉武帝时开辟河西,置酒泉郡。晋时,西凉李暠建都于此。后魏以酒泉为军,寻复为郡。隋以酒泉属甘州。仁寿二年(602年),又分福禄、玉门二县置肃州。唐或为酒泉郡,或为肃州。“安史之乱”后,于广德二年陷于吐蕃。宋及西夏均称肃州,元为肃州路,明为肃州卫,清雍正七年改置肃州直隶州。民国二年(1913年)废州改县曰酒泉,取旧名也。但酒泉何以称为肃州,历代均无定义。今据典籍,略考如下:“肃”字,古作“〓(上“聿”左下“心”右下“力”)”,从聿,从心力也。有用笔书写之意。《正韵》苏谷切,音宿。唯“肃”字含义广泛,现概括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处事、待人、接物方面讲,“肃”字包含着礼貌严谨,有恭敬、庄重、严肃之意。如接待长官、师尊或贵客,“肃然起立”,恭敬地引进。《礼记•曲礼上》有“主人肃客而入。”同上书〈玉藻篇〉有“色容厉肃”,就是此意。
  二、用于季节时令:则为萎缩、肃杀之气,是严酷萧瑟的象征。一般用来形容深秋或冬季草木枯落时的天气,如《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天地始肃"。《汉书·礼乐志》中也说:“秋气肃杀”。杜甫《北征》诗:“吴天积霜露,正气有肃杀。”
  三、用于音乐:则有形容乐声和谐、庄严肃雍的气氛。如《诗•周颂·有瞽》:“皇皇厥声,肃雍和鸣。”
  四、用于战争:则有肃清、削平之意。如”肃整军容,严阵以待。“削平敌垒,肃清残敌。
  五、用于帝王、功臣溢法(即死后加赠适当的名号):则以“刚德克就”曰“肃”,“执心决断”曰“肃”。即做事刚毅有为、遇事能果决立断之人,可以加封带“肃”字的名号。
  六、用于地名或军政策略:则有庄严、肃穆、严整和整饬的形象和意境。如《朱注》谓:”肃肃,整伤貌。“《笺注》称“严整之貌。”所以,《汉书》上说:“肃整国威,以通西域,隔绝匈奴;不使与南羌通,以断匈奴右臂”。这是汉武帝置酒泉郡以通西域各国的军政策略,已含有肃整军事、政治的意思。而隋唐以酒泉改置肃州,引申其意,无非是:对内严整法纪,以使官吏清正廉明,刷新政治,以求国富民强;对外肃整国威,兵强马壮以服四夷邻邦。内外事务,均严肃谨慎、恭敬有仪、肃然处之。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四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四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委员会

本书为甘肃省酒泉市的史料,内容分为史地述实、政治军事、人物轶事、金融财贸、工农业、文教卫生、民族宗教、民俗辑粹、以史会友九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兴义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