芨芨台大炼钢铁亲历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 第三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2880
颗粒名称: 芨芨台大炼钢铁亲历记
分类号: K291.442;F129
页数: 6
页码: 121-126
摘要: 的地方
关键词: 酒泉 历史 大炼钢铁运动

内容

芨芨台大炼钢铁亲历记郭 仪一九五八年八月六日的《甘肃日报》上有这样一篇报导:土洋并举快如风,铁水横流遍地红全省钢铁元帅跨上追风骏马 “……酒泉县由主管工业的县委副书记安骏带领三十名干部和一千多名工入到北山,发现了新的铁矿区,大炼钢铁……"。
   上文中所说的“北山铁矿区”,就是包括笔者所追述的“芨芨台”在内的一处山川兼备地区。这里是当年大炼钢铁运动中,酒泉、金塔协作区①炼钢、炼铁、炼焦炭的大本营。
   芨芨台距酒泉三百多公里,是四山环抱中的一大片平原地带,蕴藏着大量的原煤,可炼焦炭。它的正东二十公里处的大川和东南、东北方向的大、小红山、单片红山、老虎山都藏有丰富的铁矿,西北和正西方向的沙坡泉、川山熏、梧桐沟都是煤藏量极丰富的地方。正是由于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酒、金协作区才把这里定为大炼铁的主要基地。
   一九五八年党中央毛主席提出了 “全党、全民大办钢铁工业”的号召,要求全国人民用“一天等于二十年”的革命精神,完成钢铁1070万吨。这不仅是经济上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大示威,也是使我国尽快摘掉“工业落后"帽子的一场革命。在这场“大打钢铁翻身仗,炼铁炼人炼思想"的政治运动中,每个国家 注①一九五八年、张掖专区将全地区划分为四个炼铁协作区,酒、金两县为-个协作区.干部、知识分子、以至工人、农民都必须无条件地接受“大跃进”的考验。笔者便是在这种形势下,参加芨芨台大炼钢的。
   一九五八年八月中旬,我们一行二十多人做为指挥部的工作人员,来到北山芨芨台。这里虽然遍地长着梭梭、蓬稞、荆条、芨芨草等各种野生植物和地底下丰富的煤炭资源,可以供人们利用,但由于地处边远,交通阻塞,过去很少有人到这里来,因此它还是一块未经开发的处女地。我们落脚后,首先选定“上芨芨台”①(又叫西芨芨台)做为指挥部的地址。接着便在附近挖井,盘灶、挖“地窝子”②。一切都很顺利,只用了两天时间,北山矿区炼铁指挥部的红旗便树起来了。指挥部由李锦玉全盘负责。薛正邦、陈友龙、邹生茂负责文秘、统计、行政和党务工作;张日新、邵兰波、张作礼、赵有礼、桑发福负责后勤总务工作;于德隆为伙食管理员;资义、袁存善、郭珠宝、王继民负责治安和民兵训练;居玉华(已故)、卫宣文、张国珍为医务所大夫;我的职责是搞好矿区文艺宣传工作。指挥部设有无线电台和手摇发电机,直接和地、县委联系。工作人员除了自己的铺盖、碗筷和盥洗用具外,再没有任何办公用具,一切缮写活动都在双膝和叠起的被子上进行。大约是我们进山的两三天之后,各乡(人民公社尚未建立)的民工也陆续进了山。到八月下旬已有近五千人的大军战斗在大炼钢铁第一线的各个阵地上。采矿的、挖煤的、建炉的、修路的、炼焦炭的、运矿石的……昼夜不停地轮班工作,给这沉睡了数千年的深山矿野带来了生机,填充了“大跃进”的活力。为了快出铁、多出铁、’出好铁,根据甘肃省委关于“土法先上马,再来机械化”的指示。在“下芨芨台” 注①芨芨台又分上芨芨台和下芨芨台.下文中所提到的铁厂就设在下芨芨台. ②“地窝子”是在地上挖一米来深的坑道,棚上席巴,再用泥土盖了预,房顶与地面平,用来住人.(又称东芨芨台)组建了炼铁厂和炼焦厂后,阎贤德任炼铁厂厂长.石作荣(已故)任炼焦厂书记兼厂长。又从各乡民工中抽调了一批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青世年,专门承担炼铁、炼焦炭的任务。九月上旬甘肃省工农速成中学的56名应届毕业生,受省委派遣也来到北山矿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被分配到炼铁厂、炼焦厂和各矿点从事技术性工作。张文奎、李远义、刘宗、杨北海、杨益增、周学昌等留在指挥部和我们一起工作。为了贯彻落实省上提出的“生产到哪里,文化到哪里,生产越紧张,文化越活跃”;“人人写诗、人人作文章、人人……"的口号和及时地把党的方针、政策、上级的有关指示精神传达到群众中去,指挥部决定由我负责主编油印小报《工地生活》,每周编印两期,编稿件、刻腊板、印刷都由我一人承担。九月下旬,省上又派来了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的30多名同志,支援酒泉大炼钢铁。这些人大部分都分配到各生产部门,指挥部只留下了丁少雄、胡孝祖、马XX等三人做为我的助手编印《工地生活》,从此《工地生活》改为双日刊,我也不再担负刻印任务了。
   十月初省委在山丹召开了大炼钢铁现场会,要求各地全力以赴如期完成省委下达的钢铁任务。这时的“北山矿区”已经集中了一万三千多人的钢铁大军。炼铁、炼焦的小土炉一丛丛,一簇簇布满在上、下芨芨台的原野上。拉运矿石的司踏车(50年代从波兰进口的汽车)、骆鸵车、穿梭般地来往于临时修筑的公路上。从五个矿点传来的隆隆炮声和汽车马达声交织在一起,回响于旷野,形成了一曲别具风格的回旋交响乐。真是《白天一片人,晚上一片红,车似流水马如龙,昼夜乐曲奏不停”。但是又有谁去聆听和欣赏这“大跃进”的诗情画意呢?俗话说“人是株,饭是钢”。繁重的劳动需要充足的粮食去支撑。五尺高的波子,每天只有一市斤粮食装进肚皮,更何况又没有一点副食品垫补。于是有些人当“逃兵”跑了。可是他们哪里知道,从北山到酒泉六、七百里的山路,中途只有一处叫“野马井”的歇脚点可以喝上水。步行的人如果不带上足够的水和食物,是很难走出北山的。严峻的现实迫使那些逃跑的人又返回了工地。粮食问题严重地限制着人们的干劲,影响着钢铁任务的如期完成。指择部尽管采取了 “插红旗寸士不让,拔白旗根苗必除”的政治措施,但是批判斗争终究代替不了粮食。从现象上看整个矿区的确是一幅“大跃进”的场景,而实际上人们成天想的是如何填饱肚皮,采矿.多少,炼铁多少,也仅仅是为了给上级汇报而虚构的数字。有人把这些情况写信反映到张掖地委,不几天,地委副书记赵云山来北山视察,他在听取了各基层生产部门负责人的汇报之后,亲自访问了指挥部的干部和民工,当场做了“粮食不限量放开吃的指示。这消息一传下去,全矿区都沸腾了,人们奔走相告,形同过年过节。为了防止“久饥逢食胀死人”,指挥部的全体工作人员分赴各食堂向民工们讲清道理,叫他们掌握好自己的肚子,“放开吃”的第一顿饭不要吃的过多。就这样也还发生了两三起胀死人的事故。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肚子吃饱了,民工们的思想安定了。上面有什么号令,下面就有什么行动。十月下旬,指挥部根据上级指示,提出了 “大战十一月,产量放卫星,宁愿舍去一条命,不叫钢铁少一斤”的战斗口号。经过大会、小会的深入动员,群众真正发动起来了,各生产单位也都提出了自己完成任务的具体措施和战斗口号。比如大红山采矿点的民工们提出“苦战二十天,挖平一架山;矿石听指挥,产量翻一翻"。炼焦厂的工人提出,“苦干实干拼命干,我为革命炼焦炭,人人献计又献策,万吨卫星飞上天”。炼铁厂的工人们更是“斗志昂扬,气宇不凡",他们认为要完成两千吨的任务光靠现有的期小土群”(小土炉组成的群体,是不行的,必须在“大"字上作文章。于是他们利用两个山丘之间的凹地建起了万吨大炉。说实在的建这种炉只不过是为炼铁提供了一项必要的设施。要炼出铁来,还得付出巨大的劳动代价。民工们日以继夜地轮班操作,人人心里都有一本帐:“早些完成任务早回家,来年还要种庄稼”,因而人们的确是扎扎实实地在“苦干、大干、实干",认真地把好装炉、封炉、点火、加料、通风等几道关口。十二月初,万吨大炉开炉出铁了。“北山矿区"的钢铁卫星飞上了天。《河西报》、《酒泉报》大登特登,指挥部连连收到地委、市委(此时酒、金两县已合并为酒泉市)发来的贺电。市委书记赵北克亲临芨芨台表示祝贺与慰问,市秦剧团也赶奔北山为民工唱戏三天。真可谓“山不在高,有矿则名,滩不在大,出铁则灵”。一个从来就很少有人知道的无名小地“芨芨台",一时之间居然成为名昭河西,誉贯酒泉的钢铁“圣地”。直到今天“芨芨台"的名字也还没有从酒泉人的记忆中抹去。当时许多干部、工人把自己所写的即兴诗稿送到《工地生活》编辑组,我们都一一予以刊登。下面几首是笔者从当年的《工地生活》上抄录的。
  (—)芨芨台前摆战场,全党全民齐动手,钢铁元帅升了帐。
  铁水奔流钢花放。
   (二)土炉密布潢天星,苦干实干拼命干,熊熊火光映天红。
  炉火炼出红英雄。
  (三)钢铁大军进了山,要把矿山肩上担。
   铁山搬到土炉边, 引出铁水红浪翻。
   经过四个多月的昼夜奋战,总算超额完成了炼铁任务,那黑黝黝的“铁块”象小山丘一样堆满了货场(专门为堆铁平整的场地)。几十辆汽车昼夜不停地往外拉运。不过对这种“铁”人们:似乎都有些怀疑,在背后悄悄的议论:“这到底是不是铁?这种铁怎么和平常所见的铁不一样"?当然我们指挥部里的人听到这种议论时,大家都会来一个连自己也还没弄清楚的回答:“这叫烧结铁”。听说这些“烧结铁"有的送到“大酒钢”(当时把酒泉钢铁公司叫大酒钢)炼了钢。有的送到小酒钢(酒泉市在嘉峪关办的炼铁厂),回了炉。还有很大一部分一直堆积在货场里,成.为“芨芨台”曾经是出产过钢铁的历史见证。

附注

注①一九五八年、张掖专区将全地区划分为四个炼铁协作区,酒、金两县为-个协作区. 注①芨芨台又分上芨芨台和下芨芨台.下文中所提到的铁厂就设在下芨芨台. ②“地窝子”是在地上挖一米来深的坑道,棚上席巴,再用泥土盖了预,房顶与地面平,用来住人.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 第三辑

《酒泉文史资料 第三辑》

内容包括:史地述实、政治、军事、人物轶事、金融财贸、工农业、 文教卫生、 宗 教、土特产品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郭仪
责任者
阎贤德
相关人物
石作荣
相关人物
赵云山
相关人物
赵北克
相关人物

相关事件

大炼钢铁运动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肃州
相关地名
酒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