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喀什“不合适”,到了疏附不“舒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 第三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2851
颗粒名称: 到了喀什“不合适”,到了疏附不“舒服”
分类号: K291.442;K269
页数: 2
页码: 93-94
摘要: 简述了二军进驻南疆古城喀什后的艰苦条件。
关键词: 酒泉 历史 解放军 新疆 喀什

内容

到了喀什“不合适”,到了疏附不“舒服” 一九五〇年元月我们随军到了南疆古城喀什。喀什(又名疏勒),地处“世界屋背”帕米尔高原脚下,我国最大的流动沙镇一一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缘,海拔一千三百三十五米。它北通吉尔吉斯大草原,沔通中亚细亚,南到印度,东与阳关、玉门关孑连,扼中亚交通之要冲,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是维吾尔族的历史古城。
   在我们这些刚参军的青年知识分子中,不少人思想上充满了理想,多数人向往新社会共产党和解放军。参军时,是有抱负的,但亦有不少人为了寻找自己的出路,逃避家庭、婚姻……。因此经过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和数千公里的行军,来到了祖国边城喀什。征尘未洗,就又投入了毛主席党中央号召的大生产运动。由于对屯垦戍边生产自给,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了解不够,加上条件艰苦,没有土地,战士自己开垦,没有工具,自己制做,生产全凭着两个肩膀--双手。积下的肥料要用扁担筐子送到十多公里以外的地里,而且每天要送二次。许多人肩膀磨肿了,脚打起了大泡。多数同志的干劲仍然很大,但也有少数人开始装病,磨:工,产生了不安心部队的思想。说什么“要种地我们家里有,何必到这来受苦"。也有人编了顺口溜:“到了喀什不合适,到了疏附不舒服”° (疏附县距疏勒十公里,又有汉、回城之分,二军军部和我们宣传队后来驻疏附县城内。)为此兵团司令员王震将军亲自到喀什做报告,讲解发扬当年南泥湾精神,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深远意义。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 第三辑

《酒泉文史资料 第三辑》

内容包括:史地述实、政治、军事、人物轶事、金融财贸、工农业、 文教卫生、 宗 教、土特产品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喀什
相关地名
疏附县
相关地名
肃州
相关地名
酒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