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韩錬成将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 第三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2838
颗粒名称: 缅怀韩錬成将军
分类号: K291.442;K827
页数: 6
页码: 81-86
摘要: 本文简述了韩錬成将军起身于西北马鸿逵部队,崭露头角于国民党中央军,受知于桂系白崇禧,归宿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传奇一生。
关键词: 酒泉 历史 韩錬成

内容

缅怀韩錬成将军李敬嫔 曾任兰州军管会副主任、西北军区副参谋长、兰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解放军训练总监部科学与条令部副部长、军事科学战史研究部部长、甘肃省副省长、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一、二、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委员等要职的韩錬成将军于一九八四年二月二十七日逝世,距今已整六年了。他在三十年代曾是我的上级,一块共事达三年。当时他虽已上校军衔,但勤奋好学、思维敏捷、生活朴素,无官僚习气,这些特点一直萦绕在我记忆之中。
   一九三四年我在江苏省干训所工作。一个秋初的下午,晚饭后我与同事们在操场散步,听到篮球场时时传来笑语和喝采声,我们就循步走了过去,发现球员中有一个戴着近视眼镜的陌生人,年龄约三十左右,他熟练的动作博得不断的喝采声。我问同事这人是谁,答是新来的总队长。第二天下午降旗的时候,由教育长主持,他特地向全体官佐、学员介绍了新任总队长韩镣成与大家相识,韩也作了简短的自我介绍。(韩的总队长职务,后不久改为军训主任) 韩錬成平日沉默寡言,态度严肃,也许因为戴近视镜的关系,纵然有些笑容,也被掩盖了。他浓厚的甘肃固原县口音,(那时固原属甘肃省)无意中会吐出“美”和“美得很”的家乡土语,却引起了我顽皮的好奇,而对他产生了好感。他也经常找我帮他抄录一些军事书籍中重要部份作为扎记。
   同年秋季,韩调到保安处任一科科长(相等于参谋处长),十月份我也被调到保安处一科当科员.报到后,韩特地在他的办公室内为我安放一张办公桌,把电话机也移放到我桌上,他每天除去核阅、草拟文件外,就是看书作笔记。他善于思索,纸烟常不离喘。有一次江苏省公路局局长沈圻来和他商谈汽车运输演习的方案(为战争爆发时运兵和疏散群众的预行演习)。沈走后,他就动手拟稿,三、四千字的方案不到一个下午就拟出来了。
   有一天他买了两方青田石章,请我为他刻一方韩錬成三字的名章,另一方刻陈学浩印。我问陈学浩是谁,他说是他的同学也是老乡。他还嘱咐我说,以后送来的文稿,由我分别重要、次要和一般性的,重、次要的要送给他过目,一般性的由我盖他的名章就行。他私人来往信件不太多,其中有几次是新一军军长邓宝珊来的信。
   在一次星期六午后下班时,韩科长告诉我明天星期天到他家去一趟。第二天我找到他的住处,那是一幢一楼一底的小院子。他的夫人也是个近视眼,有两个小男孩,大的五、六岁,好象名叫大光。我又为他摘抄了几本书籍的片段。吃午饭时饭菜很简单,同桌还有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身材魁伟壮实,名叫张兰亭,韩介绍说张先生过去当过滕、峰警备司令,韩夫妇对他很恭敬,想必是韩过去的上级。饭后我休息时无意中看到桌上的玻璃板下面压着一张像片,韩穿着军服、上面缀着符号趟在病床上接受慰问,但是符号却写着的是“韩圭璋”。我好奇地问他:“你的名字又叫韩圭璋吗?"韩听了笑着说:“你从何知道?"我指着像片说。是从这里发现的,他夫妇都笑了起来,他“圭璋”的名字一直鲜为人知,我也未向同事们提过。
   一九三六年下半年,韩从南京回来,说他已考上了陆军大学,今后他的薪饷由我代领寄到南京。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上海抗战发生后,我调到江苏省抗日青年训练团工作,招收江苏各地的失学失业青年培训为后备的军事干部。一天下午韩錬成来到我们团部,我和他一块到负责人房里。韩说他陆大毕业后派到徐州第五战区长官司令部任少将高参,战区长官是李宗仁。莹谈这次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它北起宛平芦沟桥,东起上海江湾的飞机场寻衅闹事,妄想以它优势的军事装备力量在几个月内击垮中国。现在是我国生死存亡关键的时刻,只有团结起来一致抗日才有生路。韩又接着说:“你们带领的抗日青年训练团,都是有一定文化的江苏子弟兵,是日后恢复江苏失地的一支可靠的骨干力量。”之后不到一个月,我团奉命开到西安,由西安的黄埔军校第七分校把全团学生编入该校学生总队(当时[又称江苏总队),我在第一总队部当上尉书记。后来韩在江苏当旅长,他叫我胞兄来信让我回江苏,我以交通多阻,沿途敌我情况不明,回信婉谢了。
   一九四。年冬,我在陆军一九一师师部工作,曾看到军政部所发的战报,初韩通了信。那时鲜已当了师长,与日寇屡战于广西昆仑关一带,他来信鼓励我要坚定抗战信念,不要因一城一地的得失而颓丧青年志气。后因部队转移,失去联络再未通信. 一九四四年我在重庆,遇到了新十五师师长刘宗宽先生,他和韩镣成是陆大的同学。他告诉我韩在重庆军事委员会当高参,并告诉我韩的地址(好象是棉花街),我在星期天去看韩,恰巧他在家里。他住在楼上,室内光线很暗,谁也不会相信这个房间的主人曾经当过师长,眼下还是军事委员会的将级高参。我们谈了些往事,他问我在重庆的生活情况,我说,我现在黄榆市亚口八战区副长官的办事处里住闲,将来遇有便车仍回西北去。韩说:“你如果想工作的话,我可以介绍你到军委会去当少校秘书。"我说:“我个性散漫,不适宜呆在高级军事机关受拘束。”第二次我到韩家,他正在休息,我看到他床边放着重庆烟厂制的“花好月圆”牌的纸烟,(相等于现在的大前门烟),他似乎感觉有人进来也就醒了,我告诉他我的朋友已有信来,准备要回西北,但确切的日期尚未决定。韩说;“你给我办一桩事。”他就从箱子里拿出一截淡灰色带暗条的毛料和两瓶美国制的“含几怪帕洛托”(这是治肺病的药水)。他说他每月的薪水不够开支,有时还要给穷朋友接济些钱,叫我把这些东西变卖掉。我想这等事却从来没干过,东西又卖给谁哩,会不会上当受骗?于是先到寄卖所试探一下,他们说寄卖物品他们欢迎,但是要等东西卖掉后才能拿钱,我连问几家全是如此。我想韩急着等钱用,我又是随时要准备动身的人如何办哩?最后还是托朋友才算卖掉。第二天正好是星期日,我把钱送去。突然看到桌上放着一副崭新锂亮的中将领章,另外还有一张红色的请贴,下面署名的是陈立夫。我说:“韩主任有了新的升迁吗?"他说:“消息是有,还说不定是带兵还是当兵团参谋长。”我说:“你还要去参加应酬吗?”韩说:“官场的应酬是难以避免的。”这事是在一九四四年十月上旬。可是我搭乘回陕西的便车却拖延到十二月份才回到西安。后来听说韩调到第四战区张发奎那里当四十六军军长去了。
   一九四九年我在酒泉河西警备总司令部工作,七月下旬看到报上发表韩镣成为甘肃省保安旅旋长的消息,这可能吗?我出于好奇和怀疑,发给韩一封信。不久收到回信,署名的却是副旅长陈学浩,信上说韩未到差,由陈副旅长代理。这陈学浩不正是十几年前我为他刻过名章的人吗?想不到我们今天却直接通了信。但是彼此还是不认识,这也算是件巧事了。
   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五日,酒泉解放后,我参加解放军二兵团干部大队学习。迁兰州后改为兰州军管会干部大队,不久又改名为第一野战军政治部联络部研究大队。那时韩镣成已担任兰州军管会副主任。我利用星期天去看他,走到励志路看到凯士林饭馆里面出来许多挂红绸条的人,后面送客的人正是韩副主任。他看到后问:“你是来吃饭吗?"我说:“今天客很多,我换到别家饭馆去吧,”韩告诉我他办公的地点在省政府,平时很忙,可以在星期天来我们谈淡。第二个星期我去看他,走进办公厅里面只有两个人,另一个穿灰衣服的抬头向我看了一眼鲤续在写什么,我和韩坐定后,我首先介绍我离开重庆后的工作经过以及在酒泉随总司令陶峙岳起义后现在一野研究大队学习。他问我生活情况如何,我说:“从参加学习到现在已有三月还没有分配工作,个人问题不大,就是留在酒泉的妻子儿女的生活没有着落。
  队上只给几元零花钱,日子长了家庭生活问题如何解决。我这次来想请你把我介绍到玉门油矿去工作,那里离酒泉也近,我们的部队过去就是保卫油矿的。”韩说:“现在的事和过去大不一样,工作要听组织的分配。”我说:“我们队上有一个能说蒙古话的人还不是调到民族学院去了?听说他也是自己想的办法。我想你是军管会的领导,介绍一个工作当不会有困难的。''韩说:“现在很多同志的家庭困难还要靠自己来克服,工作必须要听从组织分配。我原来想留在北京,可是组织上让我来兰州,我也得服从分配。"我说:“那么韩师母的生活由谁来负担哩?"韩说:“由国家来负担。”我说:“我现在也已经参加革命队伍,我的家庭生活可是谁也没来负担。"韩说:“现在的人事制度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你在旧社会时间长了,必须先从思想改造做起,一定要服从组织。”那时我正是三十多岁的年龄,来时满想他为我介绍一个工作来维持家庭生活,哪想到工作没为我解决反而口口声声要听从组织分配,还说先从思想改造做起,在解放只有三个月的时间,这些话我能接受吗?当时按不住心头的火气,就冲口而出:“今天我来求你,你到底能管不能管。”韩说:“你这样的脾气还得好好学习,我是无法来管的。”这句斩钉截铁的话使我满腔的热望如同迎面泼了一盆凉水,于是从茶几上拿起我的帽子忿然的说:“韩主任你既然不愿意管我的生活,你看我出去会不会饿死!"说罢也不与他道别,悻然的走出办公厅。耳边还隐隐听到两个人的讲话;“这个年轻人的火气还真不小呢I ”接着又是两个人的笑声. 我在回家的路上,思潮起伏,觉得从酒泉起义到今天还不过三个月,世间的人情竟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什么老长官、老部下、老朋友,我和韩这么多年来还不同于一般部属之间的关系,想不到今天的会见,竟是我们十多年来感情结束的一天。社会制度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了,来日方长,今后漫长的岁月,要靠自己的努力重新踏出一条路来。
   一九八二年十月二十六日我接到重庆市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农工民主党四川省副主委刘宗宽先生的来信。他告诉我韩錬成现在陕西临潼养病,国家为他花了几万元盖了一幢住房,他的夫人已故世,续娶的是位少数民族(锡伯族),是搞俄文翻译的。这是我三十二年后第一次得到有关韩錬成先生的消息。
   我经过了建国后多次的政治运动,也亲自看到、听到因为介绍人当时出于一时的同情,在运动中被批斗,受株连招来不少说不清的麻烦和灾难,逐渐认识到韩当年不肯为我介绍工作而要我听从组织分配,这正是他有远见之处。我深自悔恨那时忒莽撞,不能体谅和理解他的心情和他闹决裂,把多年来的感情由我自己几旬话来断送了。长期的负疚,隐藏在我心中数十年.今天在我追忆往事中我应该向他忏悔、道歉,但是已经迟了。 韩錬成将军起身于西北马鸿逵部队(也是冯玉祥将军的旧部),崭露头角于国民党中央军,受知于桂系白崇禧,归宿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并且成了光荣的共产党员,他的事迹被人们称谓传奇式的人物。但是我和他相识的岁月里,他是个勤奋好学,有抱负,自强不息的军人,对老一辈尊敬有礼,对青年人是奖披鼓励和寄予希望。在他当过多年将级军官的时候,他的生活又如此的朴素廉洁,他不以自己的地位来违犯国家的规定随便安插私人。他是我过去在军人行列中少见的优秀上级,是我终身难忘的一个模范军人。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 第三辑

《酒泉文史资料 第三辑》

内容包括:史地述实、政治、军事、人物轶事、金融财贸、工农业、 文教卫生、 宗 教、土特产品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敬煊
责任者
韩錬成
相关人物
沈圻
相关人物
邓宝珊
相关人物
张兰亭
相关人物
刘宗宽
相关人物
陈学浩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肃州
相关地名
酒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