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攻警察局,殴打马记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 第三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2823
颗粒名称: 围攻警察局,殴打马记者
分类号: K291.442
页数: 2
页码: 42-43
摘要: 作者简述了1947年为营救被抓同学围攻警察局,殴打歪曲事实的记者的事件经过。
关键词: 酒泉 肃州 河西中学

内容

围攻警察局,殴打马记者肖志国 一九四七年的上半年,由于法币贬值,兑换银元之风日盛。河西中学初中同学(姓赵,金塔人)在原山西会馆(今第二幼儿园)门前换了两块银元,被警察用皮带打伤一只眼并抓入警察局。当时国民党贪官污吏十分猖獗,就连河西中学军训教官(陈竹庭)都搞投机生意,至于党政官员巧取豪夺,搜刮民财,自然不在话下。一个青年换了两块银元,竟如此对待,同学们都十分气愤,实难容忍。
   记得,当日下午高中同学(可能是侯鉴礼)告诉我,动员初中同学围攻警察局。并且要我在进入警察局后,首先弄断电话线。我们初中同学加入高中同学队伍的共约一百多人,排队直奔警察局(今北大街行署礼堂东北侧),警局闻讯紧关大门,并用木头顶住。经我们反复冲击和高声呼喊,终于打开大门。当时天已黑,局长不知去向。有个矮个子警察汪巡官,出来搭应付。我在窗口下拉断了一根电线,(后来才知是地线,不是电话线)。
   由高中同学带头,向汪巡官提出三条:(1)交出打人凶手,(2 )立即释放被捕同学,(3 登报道歉。汪巡官十分惊慌,连称局长不在,只答应放出被捕同学,其余两条得请示局长后,很快给予圆满答复。
   回校后,被捕同学已放出,但其余两条并未实现。第二天全校多数同学再次上街,沿途吓跑了南大街值勤的警察(当时称“黑狗”)。在鼓楼北侧,我们围住了警察局长,他十分狡猾,不正面回答问题,我们便将他推来推去,僵持中,从北街来了两个人(当时称“便衣”,实际是特务),掏出手枪大喊一声:“住手” 。局长也掏出了手枪,就在同学们思谋对策之际,警察局长在便衣特务的保护下逃走了。
   就在围攻警局的数日后,国民党新四师主办的“扫荡日报"(后得名和平日报)记者马丕对此事作了歪曲报道。竟指责河西中学学生在“勘战”时期,扰乱治安。同学们,包括一部分教职工都十分气愤,准备给他一个应有的惩处。一天打听到记者马丕已进入县参议会躲起来,于是布置同学在其周围观察(夜间也有人)。
   一天下午,高中同学找我们几个人到县参议会要马丕,参议长已答应交出马丕,但要保证他的安全。我随几个同学走到南大城门(现酒泉饭店)附近,我遇上了马丕已被抓来,行至距校门约300米处,几个大同学扭住马丕的手臂。又一个同学就从马丕脖子上一压,将他按倒,我们冲上前去拳打脚踢,马丕声声告饶.打得痛快,消了气才放他回去。(回校后听说贺鲁,山东人,高中同学,拿了马丕的一支派克笔)。回到学校后,校长指责我们不该上街闹事,此事应由校方出面交涉。
   不久“扫荡日报"在头版点名指责我们殴打记者,抢劫记者财物,扰乱社会治安,并要求赔偿损失。当时,全校群情激奋,校长张素唯恐我们再次上街,而对我们说,为了大家的安全,由校方出面,以免事态扩大。
   不久,“扫荡日报"在不起眼的一个地方登了一段声名。意为,我们报的记者报道中和河西中学同学发生了误会,特此道歉。这场风波至此结束。
   本文作者肖志国甘肃酒泉人,一九三九——一九五O年先后在肃师附小、河西中学读书,一九五O年酒中毕业,同年考入西北兽医学院,一九五四年毕业留校工作,职称为教授,现己退休.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 第三辑

《酒泉文史资料 第三辑》

内容包括:史地述实、政治、军事、人物轶事、金融财贸、工农业、 文教卫生、 宗 教、土特产品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肖志国
责任者
陈竹庭
相关人物
马丕
相关人物
肖志国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扫荡日报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肃州
相关地名
酒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