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军、政之间的风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2521
颗粒名称: 一场军、政之间的风波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5
页码: 48-52
摘要: 本文记载1946年驻军与县政府的一桩纠纷案件。兰州长官部根据敦煌县政府的报告说驻军编馀军官闹事被扣,其他军官 要围攻县府,请长官部迅予派员解救。
关键词: 文史资料 酒泉 军政风波

内容

一场军、政之间的风波
  李敬煊
  1946年4月下旬,一九一师师长陈希平派我和师部参谋室中校副主任郭瑞激随副师长廖凤运去敦煌调查处理一桩驻军与县政府纠纷案件。我到副师长办公室,廖把两个电报给我看:一份是驻军一九一师五七一团团长傅葆亭的电报。他说该团因编馀副营长沈某被敦煌县无理扣留,请师部派员去敦解决;一份是兰州长官部根据敦煌县政府的报告说驻军编馀军官闹事被扣,其他军官要围攻县府,请长官部迅予派员解救。廖说:“明天就去敦煌,你们二人准备一下吧! ” 第二天上午八时,我到师部门口,已有一辆巡逻用的卡车停着。郭副主任已先我一步来到。不一会,廖副师长出来我们一齐上了车,接着几个全副武装的卫士也跟着上来。大约十二时左右到了安西,下车休息,有驻军营长孙明樵来见,谈了一下有关公路安全及敦煌事件的大概情况。先后逗留了一小时,随即开车向敦煌进发,孙营长也随车同行。
  从安西到敦煌原是一条大车路改造的公路,路面坑洼不平,其间还有好几段沙窝,车轮陷进沙窝就是冲不出去。幸而军车司机事先有准备,遇到这种情形,就叫车上的人把放在车上的长木板放下来车轮走在木板上慢慢的向前移动,走出沙窝人再上车,有时还需要人在车后推擦。在不到二十里的一截路上,为此上上下下就有四、五次之多,耽误了不少时间。六时许,敦煌城垣在望,道旁和村落的树木长得比玉门、安西的树木显得要茂盛得,气温也觉得稍有升高,这是敦煌盆地的特征,宜于棉花和瓜果蔬菜的种植。
  车进东门,道旁左右商店栉比,行人熙攘。人们看见汽车上坐着全副武装的军人都有惊异之色。车过十余家铺面,有家商点门口有匹长鬃瘦骨的红色老马正在吃草,汽车接连按了喇叭也不动弹。我们初以为是部队的马,随见商店里出来一人把草筐取开,那马才把身躯挪动一下。司机问你们的马为何在铺子门前喂曹?那人笑着说:“这是城隍爷的马,走到那家吃那家。”这话把车上的人都逗笑了。汽车从马身边徐徐的开过去,停到招待所里面。我们洗了脸,饮了茶,想起了城建爷马的来由,就问招待员是咋回事。他说:'这马是前几任敦煌县县长的坐骑,这县长干 '两三年调到东边去了。临走时地方士绅为他饯行,他感到他的乘马不好带,就留到敦煌县作为纪念。当时士绅们谁也不好意思占为己有。有人建议说:县长在敦煌政绩斐然,坐骑也出了的,不如把马送到城隍庙去养老吧!也表示敦煌民众对县长一点敬意。于是这马就送进了城隍庙,道人们也不好随便使用。这马就这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活着。日子久了,这马走到那家铺面停下来,商店里就喂上一把草,晚上又回到庙里。好事的人就把这匹城隍庙里的马说成城隍爷的马。”这个笑话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正谈论着,傅葆亭团长得到孙营长的报告赶到招待所来,^此寒喧了几句就谈到了正题。傅说事情发生在三天前的傍晚,也团有个编余军官沈副营长,是黄埔军校学生,那天晚间派他的传令兵,一个十五六岁的四川籍新兵去买纸烟、蜡烛。卖货的是个妇女。那时敦煌还没有电灯,室内光线暗淡彼此面貌都看得不太 W晰。传令兵说她没有把钱找够,女店主说他拉了她的手。因为当个小兵,女店主就由争吵而张口大骂起来。恰好男掌柜回来,听了妇女的话就合起来打了传令兵。传令兵回来向沈副营长哭诉,沈就和传令兵找到那店主夫妇讲理,两下不让,先争吵而转为撕打,惊动了邻居,有的相劝,有的围观。那店主是县政府刘科长的亲戚,从中有人告知了刘科长,刘就带了几个人,明是劝架暗是助拳。沈副营长因是编余军官,既没带符号又没带领章, 穿的和士兵一样的草黄色军装,扎的小皮带。对方仗着人多势众,就把他推到县政府拘留起来。当刘科长得知抓来的是位副营长,知道事情闹大了,就编造了一番话报告了县长康天衢。康是中央政治学校毕业学生,有CC作后台,还有许多在甘肃做专员当县长的同学相互依靠,所以胆大气粗。为了显示他的魄力、威风,甘愿为部下撑腰,出事后也没有事先通知傅团长。康也知道既已抓来,放却不好放。科长做错了事,也有他的责任。康索性装作不知道抓来的是位副营长。团部得知消息后先去看沈副营长,沈说:“我倒要看看一个县长有多大的权力,事情解决不好,决不出去,我准备把这桩官司打到底。”傅团长对康天衢不理不睬也不和他商量的态度感到非常不快,虽说沈副营长不是该团建制内的军官,但也是一块拔补一九一师的,他是敦煌驻军最高长官,他的部下纵然犯了国法也要让他知道,何况是双方打架的事。但是傅团长作事老练稳重,考虑也多。他来到我师不久,还没有摸清师长们的脾气和部队一贯的作风,如果与当地政府闹翻了脸,会不会得到师部的支持,因此他电请师部来处理。可是团部以下的营连排级军官,有的是黄埔军校的学生,有的为了军人的体面,纷纷向傅团长申请要采取报复行动。傅团长的答复是已请示师部解决,为了军誉和军政关系不能妄动。可是这个报复的风声也传到康天衢耳朵里,他也害怕起来,就上报兰州长官部和甘肃省政府。长官部根据康的报告转饬一九一师派员查处。康为了安全起见,把警察和自卫队都调进县府,一到傍晚就关闭大门加岗放哨。当地居民和县政府的职员也都惴惴不安,那家小店主和刘科长也躲藏起来,康天衢本人也深居简出避不露面。正谈话间,敦煌粮库谭库长来见。他是黄埔军校四期毕业生,与廖副师长是同学。谭的来意是以调停人自居,希望事态不要扩大,和平解决。廖说明天我们听听外面的舆论再说,并吩咐郭副主任明天先看沈副营长,再去看康县长,看他打算如何来解决这桩事件。
  翌晨,傅团长来招待所,还有几个现职军官跟在后面。他们认为一个我师辖区内的县长,随便拘留军官是谁与他这大的权力,不把我们团长放在眼内(这话对傅团长剌激很大),非采取报复行动不可,把肇事的科长要重重的惩治一下。廖劝他们不要操之过急,他就是专为解决此事而来,解决不完我不能向长官部呈复。正谈话间,进来好几个当地的头面人物。内中有参议长吕钟、商会会长陶质珊,谭库长等人陪伴着康天衢来了。经过彼此介绍后,廖副师长说:“我们是专为调查处理敦煌军政之间纠纷而来的。经过这两天来的调查和外界的反映,并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不过当时双方打架责任并不全在军人这一方面,把人抓进县政府虽不知道被抓人是位副营长,也应该向驻军首脑通知一下。事情小可以由团部来处理,事情大可以报师部、军部,长官部来处理。遗憾的是敦煌县并没有按这种途径来解决,甚至向长官部、省政府上报,又恐怕遭到报复加强县府防卫,造成紧张局面,以致人心惶惶。这种做法首先是看不起驻军。安、敦、玉三县都属于一九一师防区,敦煌的驻军五七一团是安西和敦煌之间的军事首脑部,它负有保护公路和地方治安的责任,看不起驻军五七一团就等于看不起一九一师。万一僵持到发展为兵戒相见,这个责任是由敦煌县政府来负,还是由驻军来负?少数人的身家性命也会引起多数人的身家性命。作为一县之长一团之长不知两位考虑了没有,难道你们两位愿意留骂名于后世吗?"当时听了这番话的人都鸦雀无声。沉默了好一会,后来还是参议长吕钟起来说:“这件纠纷是康县长听了一面之词,也没有搞清楚被抓的是位副营长。现在副师长亲临敦煌来解决,这就非常难得。我作为议长也有责任来调解这件事,今天来拜觐副师长和各位负责人,也是切盼能早日和平解决。现在先请康县长考虑一下,我们今天在座的人都愿意在中间斡旋,总要使副师长满意,傅团长满意,沈副营长满意,各位军官满意。午饭参议会专诚为廖副师长洗尘,请傅团长、康县长等作陪。”下午由参议会陪我们参观了月牙泉并钓了鱼。
  次日,郭副主任再次去看沈副营长,把头一天副师长讲的话叙述一遍,并说参议会和商会及地方机关愿意从中调解,康已表示同意。沈副营长听后态度也比较绶和下来,但仍坚持不回去。
  第四天,我们到县政府回看康天衢,迎出来的除康本人外还有吕钟等五、六人。饮茶时吕议长说:“这次军政之间发生了一些纠纷,完全出于误会,副师长和你们两位专程来敦煌处理,康县长深感抱疚,也很对不起傅团长和沈副营长。现在由康县长和我们先向沈副营长去道歉,下午由康县长设宴赔情。今后我们党、政、军、参议会一定要亲爱精诚,团结一致,互相谅解。”当天下午六时,康县长在县政府备了四席酒菜,宴请廖副师长、傅团长、郭副主任和我,沈副营长则由孙明樵营长、五七一团上尉以上的军官及各连连长陪同前来。另有当地机关主要负责人吕议长、陶会长、谭库长等。康天衢向廖副师长依次敬酒,在敬到沈副营长时特意讲了些赔情道歉的话,吕钟议长也在一旁作了解说,沈副营长在余怒猶蕴的表情中掠过了一丝尴尬的苦笑。这顿饭一直吃到上了灯才散。
  第五天康县长请我们到千佛洞游览。在展览室看到了莫高窟古碑,我请康县长给我们拓印了几十张,上面必须盖上县政府的印。次晨,康送来莫高窟拓片四十张。下午二时召集五七一团在敦煌的军官开会,廖副师长讲了话。第二天早饭罢我们乘车离敦,康天衢、吕钟、陶质珊、傅团长、谭库长及机关负责人、当地士绅等都来送行话别。我们回来以后向师长陈希平汇报了处理经过,并向长官部作了呈复。后来听说康天衢受了上级的申饬,沈副营长不久也调到九十一军军部工作。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二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二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1988年正式编辑出版《酒泉文史资料》第一辑,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同志题写书名,止2001年共编辑出版12辑。2002年原酒泉市改为肃州区后,《酒泉文史资料》更名为《肃州文史》,继续顺延出版,并邀请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同志题写了书名。止2014年,《肃州文史》共编辑出版17辑,刊登各类稿件692篇、254万字,印刷6万册,交流发行量达到85%以上。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敬煊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肃州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