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肃州古城的毁灭与新城的规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2504
颗粒名称: 六、肃州古城的毁灭与新城的规划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1
页码: 35
摘要: 民国三十五年,国民党城防部队拆去北城楼及城门,首开破坏肃州古城的先声。酒泉解放后,于1954年整修街道,加宽了路面,打通了四座城门,拆除了东门和南门两座城楼及砖砌城门。由此时起,拆城砖,破城垣,公私皆动,使一座雄伟可观的历史名城的砖砌城垣,却由此化为云烟。从1964年至1985年先后四次将全城四大街、八小街、十六小巷以及环城马路,全铺设了沥青路面,并安装了自来水、电缆管道,城市各项建设及新的楼群正依照1983年制定的规划蓝图,日新月异地建设起来。一座新兴的现代化酒泉城,即将呈现在我们眼前。
关键词: 文史资料 酒泉 考证

内容

六、肃州古城的毁灭与新城的规划公元1912年,民国成立后,城防紊乱,兵变频起,民国十八年(1929年)马仲英占据酒泉。民国二十二年,马仲英率部进疆,马步芳派遣马德进驻肃州。民国二十六年,抗日战争爆发,马家军撤回青海,国民党中央军进驻酒泉。民国二十九年,甘新公路通车酒泉,开挖西城门,取名“通化门”,修建北大桥(木架长桥)。三十五年,国民党城防部队拆去北城楼及城门.首开破坏肃州古城的先声。酒泉解放后,于1954年整修街道,加宽了路面,打通了四座城门,拆除了东门和南门两座城楼及砖砌城门。由此时起,拆城砖,破城垣,公私皆动,使一座雄伟可观的历史名城的砖砌城垣,却由此化为云烟,今仅保存西南城角残垣二百余米土墙和一座福禄城门。1981年由博物馆复制了 “气壮雄关” 的匾额,悬于鼓楼之西。1985年省、地、县拨款十万元维修了鼓楼,又复制了 “声震华夷"大匾,按"修旧如旧"的原则,恢复了鼓楼的原来而貌,并施以青绿彩绘,焕然一新。从1964年至1985年先后四次将全城四大街、八小街、十六小巷以及环城马路,全铺设了沥青路面,并安装了自来水、电缆管道,城市各项建设及新的楼群正依照1983年制定的规划蓝图,日新月异地建设起来。一座新兴的现代化酒泉城,即将呈现在我们眼前。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二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二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1988年正式编辑出版《酒泉文史资料》第一辑,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同志题写书名,止2001年共编辑出版12辑。2002年原酒泉市改为肃州区后,《酒泉文史资料》更名为《肃州文史》,继续顺延出版,并邀请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同志题写了书名。止2014年,《肃州文史》共编辑出版17辑,刊登各类稿件692篇、254万字,印刷6万册,交流发行量达到85%以上。

阅读

相关人物

马仲英
相关人物
马步芳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肃州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