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境内的藏族——东乐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一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2448
颗粒名称: 酒泉境内的藏族——东乐克
分类号: K250.642
页数: 2
页码: 161-162
摘要: 藏族在秦汉时期称“羌” 。唐时称“吐番”。 酒泉境内居住的藏族主要起源于“吐蕃”。祁丰区的藏族历史上称“东乐克”。
关键词: 酒泉 文化史

内容

酒泉境内的藏族——东乐克刘国新藏族在秦汉时期称“羌” 。唐时称“吐番”。
  酒泉境内居住的藏族主要起源于“吐蕃”。祁丰区的藏族历史上称“东乐克”。据榆林坝石碑记载,原系西藏族系。其祖先世居西康,元朝时因战争奉命来此,最初官兵有300余人,均持长矛,矛上以黑色牛毛为缨。藏语谓黑色缨为“东乐克”,即以此为名,"东乐克”人定居南山三口,即卯来泉山口;金佛寺山口;干黄霸山口。此三山口历史上为军事要隘,由东乐克戍守。清代卯来泉受嘉峪关游击指挥;金佛寺受金佛寺把总指挥;干黄坝受清水堡守备指挥。卯来泉头目姓乔,金佛寺山口头目姓浦,干黄坝山口头目姓佘,民国初年三山口藏族归肃州镇守使统辖。保甲制建立后,改设祁连直属保,隶属酒泉政府。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三山口藏族逐渐由兵变民,1946年有人口214户1088人,大部分半农半牧,1954年,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成立,划归肃南领导。
  酒泉南山祁丰区的藏族普遍信仰喇嘛教,属黄教教派,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由于和汉族长期杂居,故通汉语,有些地方汉语逐步代替了藏语。
  生活习俗:男子善骑射,妇女主持挤奶、育羔,打酥油等家务劳动。饮食方面善饮酒,喜喝茶,以肉乳食为主。服饰与青海、西藏之藏族一样。以牧为主,逐水草而居。
  婚姻家庭:祁丰区的藏族婚姻多系一夫一妻制,但也有一夫多妻的。解放后废除了一夫多妻制。在联姻过程中一般经过求婚、定婚、结婚三个步骤,财礼很重,且要门当户对,结婚时举行婚礼仪式,要宴请亲朋。同家族不能通婚,舅表、姑表间可逋婚。
  丧葬:藏族的丧葬分火葬、土葬、天葬,过去部落和宗教上层都是火葬。所谓天葬,即将死者放在山顶上,任凭飞畲野兽吞食,极为残酷。无论那种丧葬都要请僧人念经“超度”,花费极大。
  居住:祁丰区藏族多以帐蓬为家。帐蓬是用牛、羊毛织的褐子缱制,根蓬上方供佛,左侧住人,右侧放物和做饭,中间架火炉。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一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一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1988年正式编辑出版《酒泉文史资料》第一辑,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同志题写书名,止2001年共编辑出版12辑。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国新
责任者

相关机构

酒泉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肃州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