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酒泉医疗保健事业发展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一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2441
颗粒名称: 建国以来酒泉医疗保健事业发展概述
分类号: K250.642
页数: 2
摘要: 建国以来酒泉医疗保健事业发展概述
关键词: 酒泉 文化史

内容

建国以来酒泉医疗保健事业发展概述吴志毅建国三十多年来,酒泉的医疗保健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的历程。现将酒泉建国以来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简述如下:酒泉地区医院:其前身是酒泉卫生院。解放初期(1949年9月)工作人员仅有10余人,病床只有7张,既无检验设施,更无手术。1951年6月将南山疗养院旧址作住院部,发展病床50张、工作人员50余人,设内、外、妇、眼、放射等科及检验室。1953年拔款12亿8千万元(折现行人民币12万8千元),在卫生街建门诊大楼一座,住院部平房120间,共建面积1 ,600平方米,设病床108张,开展普外手术,每日门诊达500多人次,工作人员90余人。1957年改为张掖专区酒泉医院,病床达220张,工作人员240人。1958年酒泉医院改为酒泉市医院一部(酒泉县医院为二部)。因工作人员充实基层,仅留不足200人,病床减至180张。1960年后,工作人员时增时减,有时增在240人,有时减至210人,病床保持在200张左右,有时增至250张,人员增近300人。1961年秋恢复酒泉专区医院。1969年专区医院撤销合并县医院。病床减至150张。1971年4月改为酒泉地区医院,人员逐渐增加,病床又增至200张。1976年增到250张,人员增至3 0 0人。1982年病床为300张,人员为350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年发展,目前病床为350张,人员近四百人,并建成工字型大楼一座,共建面积7426平方米,各科设施完善,成为酒泉地区医疗的中心。
  地区职业病院:其前身是酒泉大黄沟煤矿工人疗养院,建立于1963年,当时只有工作人员4人,计医师、护理、药剂、炊事各1人,设病床40张。1964年改为专区职业病院,现为地区职业病院。病床60张,工作人员50余人,并在东关设门诊部,每日门诊50多人次。
  地区防疫站:其前身为专区医院防疫科,1962年7月建立,1966年5月改为地区防疫站。设行政、卫生、防疫、检验及地方病科,现有工作人员74人。
  地区妇幼保健站:1978年成立,设儿保股、妇幼股,工作人员12人。
  县医院:原为县人民卫生院,1951年成立,当时工作人员近10余人,只有门诊综合治疗。1957年改为县医院。1958年酒泉改市称市医院二部,(专区医院为一部)1961年复称县医院,当时只有病床110张,工作人员100人左右,门诊人次100以上,现有病床140张,工作人员194人,门诊200人次以上。
  县防疫站:1956年5月成立,1962年6月撤销,并县医院为防疫科。同年10月仍恢复为防疫站。1963年5月1日县防疫站合并专区防疫科后,改设专区防疫站。至1972年又建立县防疫站,现有工作人员23人。
  县妇幼保健站:于1982年由县防疫站分出,设儿保组、妇幼组,现有工作人员12人。
  城乡卫生院:1.城关镇卫生院,原系城关镇火车站卫生所。1964年成立,1968年迁入城内,改为城关镇卫生院,并在东关设门诊部,现有工作人员18人,每日门诊百余人次。2.乡卫生院,1953年由总寨、金佛寺、清水、临水、泉湖、银达、果园成立7个区公办卫生所。公社化后,全县各公社先后成立集体卫生所,共有卫生所19个。1972年均改为公社卫生院。1982年改为乡卫生院。清水、总寨、金佛寺、临水、银达为中心卫生院。
  (此文撰写于1984年)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一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一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1988年正式编辑出版《酒泉文史资料》第一辑,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同志题写书名,止2001年共编辑出版12辑。

阅读

相关人物

吴志毅
责任者

相关机构

酒泉地区医院
相关机构
酒泉地区防疫站
相关机构
酒泉县医院
相关机构
酒泉城乡卫生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肃州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