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社火浅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一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2438
颗粒名称: 酒泉社火浅议
分类号: K250.642
页数: 7
页码: 130-136
摘要: 酒泉社火介绍。
关键词: 酒泉 文化史

内容

酒泉社火浅议郭 仪民间社火,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早在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产生了社火。那时候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都比较贫乏。他们辛辛苦苦的劳动了一年,到了秋收冬闲季节,闲而无事,于是就有人提倡组织一些简单的文娱活动。《风俗通》载:“百日之劳,一日之乐。集社燃火,群歌群舞”。后来人们又把社火做为年节时的娱乐活动。李斗《扬州画舫录》:“立春前一日,太守迎春于城东蕃厘观。令官妓扮社火,春梦婆一,春姐二,春隶一,皂隶二,春官一”。由此可见,社火做为春节期间的文娱活动,已不仅仅是民间琐事,而已列为地方官员必行的公务。史书记载和千百年的实践都充分证明:社火的唯一作用是供人们娱乐。但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又利用它禳祸消灾,祈雨求福。《风俗通》:“析于天,祷于地,以期吉也”即为此意。正如社火队的膏药词中唱道:“众人家的会首笑哈哈,商商量量办社火。办上社火做什么?办上社火和地脉”,不管它能不能.起到和地脉,消灾镇宅的作用,但它却寄托了人民群众的愿望,起码通过一年一度的社火活动,使人们互相往来,沟通关系,促进团结,加强协作,进而起到振奋精神,促进生产的作用。
  酒泉社火大都以一个村镇堡寨或沟分区域为单位,成立社火会。先推选会首,再由会首牵头组织各种活动,而且这种活动往往都离不了烟火(灯火)。"社火”的得名也就由此而来,其实社火只不过是个统称,它的内容很多,就现在来说包括:高跷、旱船、龙灯、狮子舞、竹马子、顶灯舞、桶子鼓、大头和尚、太平车、二鬼打架、地蹦子、铁芯子以及现代的秧歌、腰鼓、八王鞭、花拉捧等。在众多的民间文艺形式中,唯独“地蹦子”是酒泉的特产。
  “地蹦子”又叫“老社火”,“跑大场”、“秧歌子”它是流行极为普遍的一种民间集体舞蹈,有说有唱载歌载舞,配以节奏明快,音响高锵的打击乐,就更加体现了酒泉人民慓悍、犷厚的性格,很有地方特色。丁家闸魏晋五号墓壁画中的《西凉乐伎》图,其服饰、舞姿颇与酒泉社火(地蹦子)相似。
  关于社火起源有两种传说:一是“护清官”的传说:相传很早以前(朝代无法考证)有个清官叫庄王,他“察民情,知民俗、体民疾苦,"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某年朝里出了奸贼诬陷庄王聚众谋反。皇上降旨要将庄王满门抄斩,老百姓得悉后,大家出谋划策营救庄王全家,此时正值正月十五闹元宵。百姓门就把庄王一家全部化装成社火。庄王化装成卖膏药的,男眷化装成鼓子,女眷化装成拉花。儿童化装成和尚娃(捧槌娃)其它杂役亲眷化装成傻公壬、丑婆子、大头和尚以及邦场人物等,混杂在百姓中逃出城去,庄王得救。留下了每年春节亦社火的风俗。二是火化蒲州的传说:相传很早以前蒲州地方(据说是山西的蒲州)连年凤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过着很美满的生活。有一年东海龙王的儿子化做人形来到蒲州城里游逛,他在市街上看准了一个美丽的姑娘,想霸占她。当他调戏这位姑娘的时候被几个老百姓揍了一顿,他回到龙宫向龙王诉说了蒲州百姓的许多坏话,龙王十分生气,请求玉帝惩处蒲州百姓。玉帝降旨火化蒲州。关圣帝君得知这一消息后,决意拯救蒲州百姓。他变作老妪来到一个人家求食,这家人热情款待了他,临行时留诗一首:“正月十五月浑黄,预防灾星起南方,红灯高悬庭堂外,夜过子时凶化祥。”这家人不解诗意,请老学究破解。老学究端详一阵说:“哎呀!此乃上天有好生之德,欲救难于你家。诗中说正月十五,月色浑黄不明,南方者丙丁火也,有火灾。要你在门前挂个红灯,这样就可化凶为吉”。这家人把挂灯避灾的办法告诉了自己的亲友,老学究也告诉了自己的亲友。一传十,十传百及至正月十五的晚上,蒲州城里家家挂起红灯,远看一片火海,关圣帝君向玉帝禀报说:“蒲州已经火化”,玉帝站立云端见蒲州一片火海,信以为真,遂做罢论。
  蒲州百姓免了一场灾难,为了表示庆贺办起社火。后来便把每年正月十五日定为灯节。至今酒泉农村还有:“官向官,民向民,关老爷向着蒲州人”的民谚。
  这两个民间传说为我们提供了研究酒泉社火起源的重要资料。社火的装伴和花样,泉水片和洪水片各有特色。泉水片的社火是由四个鼓子,四个拉花,四个捧棰(又叫和尚娃)一个膏药匠,一个傻公子,一个丑婆子,一个大头和尚,一个柳翠组成。洪水片除上述人物外,再加一个春官,两个皂隶,两个中军官,四个竹马子,有时社火队还装八仙过海。社火的传统装扮是:春官:正月十三春官扫街,州官打扮,春官逢官大一品,骑一红马。由皂隶和中军官护卫,行社火队前,褒善惩恶。
  鼓子:头戴牛角尖的白色毡帽、帽沿用黑色平绒镶上云转图案,毡帽左右及前额戴黄色表褶或红花,有的用五色纸褶花,身穿红色裌裌,下穿白色靠腿,云转双脸牛鼻鞋,一手提小鼓,一手执鼓棰,化净水脸谱。
  拉花:一般农家姑娘打扮,(旧时多以男扮女装)头戴红花,梳长单辫,身穿红绿纳袄,腰系折花裙子,穿彩鞋,一手拿小铜锣,——手执锣签,按鼓点敲击。
  棒棰娃:花脸、头戴和尚帽,有的戴五方佛,身穿黄色裌裌,红色靠腿,手拿双棒棰。
  膏药匠:头戴道冠或草帽圈,穿道袍,白髯,穿软底长靴,一手拿纸糊的膏药幌子,一手腕套串铃(笏铃)不时转动。
  傻公子:头戴相公巾、穿道袍,小丑打扮手拿蚊甩子(拂尘)。配合鼓点活动于场外,起维持秩序的作用。
  丑婆子:妇女的打扮,穿大红袄、大脚片,过去画的特别丑。大麻子,红大嘴,大肚子,两耳戴红炮,提竹蓝,一手拿扇子,活动于场外,和傻公子起同样的作用。
  竹马子:用纸或纱制成马形。头尾点上蜡烛,多化装唐僧取经。
  大头和尚戏柳翠:假面具,双双活动于场外,逗笑滑稽。另外再加上司鼓,敲锣、拍钗、掌灯笼、一打旗共三十多人组成。
  酒泉社火跑跳的花样也很多,据统计约有二十多种,跑跳起来长达两三个小时,现在通用的花样有:一字长蛇、二龙戏珠、三环套月、四门焚香、四门斗地、四门拧钻、拜四门、太子游四门、五福梅花、八挂篡丁、九莲环、蛇抱九蛋、十枝梅、黑虎押心、剪子股、云转子、盘场儿、蒜辫子、白马宗、龙摇尾、蛇脱皮、推车、卷心子、九斤葫芦、八角茴香、虎豹头、霸王观阵图等。
  酒泉社火有说有唱,其说唱形式可分为自唱、点唱、边舞边唱,对唱、边说边唱等。说唱的内容也极为丰富,有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美好前景的向往,对神灵的祈求,对官府的奉承、希望;有唱通过辛勤劳动而获得丰硕成果后人们愉快心情的;有唱自然景象和一些利吉话的;也有唱古诗词的,大都即兴赋诗,现编现唱。
  自唱:以膏药匠为主,众人跑跳几个花样后锣鼓停顿,众行便步,膏药匠入场,他根据场合、对象自编自唱。大都唱吉庆的内容,比如在龙王庙唱道:五月初三到十三,求神降雨保庄田,秋后五谷丰登日,高烧长香谢龙天。
  到有钱人家唱到:进得庄宅雾腾腾,上面供的聚宝盆,聚宝盆里三枝箭,辈辈儿孙富满门。
  到懒汉家里唱道:春里春风苦种田,夏季起早莫贪懒,秋季懒惰不收拾,冬受饥寒莫怨天。
  唱完后再打一段绞儿(其实是逗笑的顺口溜)让观众大笑一场以取得娱乐的效果。而后锣鼓复起跳跑几个花样后,锣鼓停顿。
  点唱:仍有膏药匠入场点唱,他点到谁谁就唱,比如:膏药匠:停了鼓来住了锣,放开嗓子唱秧歌,这个曲儿该谁唱,该你四个背鼓子的哥。
  鼓子:三月的豆子土里埋,青枝绿叶长出来,开花结粒到秋后,多谢主人厚款待。
  对唱:锣鼓停顿众人互问互答:鼓子:拉花的姐儿休卖排,①我唱的曲儿你对来:天上的嗦罗树什么人栽?地下的黄河什么人开?什么人把定三关口 ?什么人出家不想回来?拉花:背鼓子的哥你莫怪,你唱曲儿我对来:天上嗦罗树王母娘娘栽地下的黄河老龙王开,杨六郎把定三关口,韩湘子出家不想回来。
  社火的传统活动方式是:春节一到由会首召集群众代表于正月初三上庙商量办社火,活动时间一般从正月初五开始直到正月十五或十六,在这期间,社火队白天串庄子②,晚上定点落鼓。串庄子时每到一家,主人自愿端点钱或粮食,由会首记了帐。春节过后收集起来做为来年的活动经费。社火队在定点的地方落鼓后,附近群众便将所有跟随社火队的人,不论大人小孩或做生意的统统请到家里吃饭。到了晚上远近群众纷纷而至,先由社火队“跑大场”,然后由眉户艺人演出小戏叫做“闹小场”,两三个小时后观众高高兴兴地散去,天天如此。正月十五社火一定要在庙里落鼓,由众人决定二月二、五月十三再闹两次才彻底收场。
  社火做为一种传统的民间文艺形式,千百年来它对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振奋人们精神,起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它产生于封建社会,总难免泥沙俱下,带有某些迷信色彩,因此对古老的社火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使它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部门对酒泉社火采取了先做抢救发掘的工作,再做培训骨干后继有人的工作,采取走下去,请上来抓重点示范,广泛征求社火艺人的意见,主要从装扮形象舞姿舞势,说唱内容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几经周折改革后的酒泉社火是:135鼓子:纯系戏剧中的武生打扮。头戴罗帽,穿衫色滚身子,腰系板带,薄底快靴,提鼓子,跑跳时配合击乐敲击。
  拉花:纯系戏剧中的彩女打扮,梳双峰头戴花,净装脸,穿紧腰裙、彩鞋,手执铜锣配合击乐敲击。
  棒棰娃:书童打扮,孩儿发,童衫裤,手执棒棰,净水脸。
  膏药匠:戏剧中算命先生打扮。
  傻公子:戏剧中丑公子打扮。
  丑婆子:戏剧中媒旦打扮。
  说唱内容方面:凡是说唱丰收景象,歌颂好人好事,咏颂古典诗词,传播庄稼常识的全部保留,并发动社火艺人编新词。对于那些说唱人们生理缺陷,歌颂统治阶级,低级庸俗的调情秽语都做了剔除和改变,比如有个社火队的膏药匠唱道:正月里来是新春,社火来到你家门,鞭炮震得财门开,发家致富的带头人。
  又有一个社火队的膏药匠唱道:张大嫂来李大妈,计划生育最为佳,少生优生致富快,利国利民利四化。
  内容的改革也引起了许多争论,有的说对,有的说错,说错者主要是认为旧的传统形式唱说现代语言似乎太过于迁强,形式和内容应当做到统一,这种见解也不无道理,有待继续探讨。
  注:①卖排一一酒泉方言,自褒自夸的意思。
  ②:串庄子一一社火队挨家换户的活动。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一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一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1988年正式编辑出版《酒泉文史资料》第一辑,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同志题写书名,止2001年共编辑出版12辑。

阅读

相关人物

郭仪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