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警备总部起义纪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一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2412
颗粒名称: 河西警备总部起义纪略
分类号: K250.642
页数: 4
页码: 52-55
摘要: 河西警备部参与起义的记事。
关键词: 酒泉 文化史

内容

河西警备总部起义纪略李敬煊1949年春节刚过不久,河西走廊西端的玉门县驻军国民党陆军整编191旅,接到兰州西北军政长官公署的电报,令该旅到兰待命。 191旅驻嘉峪关外已五年了,它是河西走廊的主力部队,是河西警备总部指挥下一个战斗力较强的旅。部队到兰州后,旅长请示任务,答复是“集结榆中,听候整编”。这简短的命令,显然含有某种军事秘密。但根据陕西关中战场国民党军事接连遭受挫败来看,浓厚的火药味确已经扑进陇南的大门。“榆中整编”还不是参战的信号吗?五月上旬,长官公署命令把整编191旅的番号恢复为191师。把旅属的特务连,扩编为师部警卫营,同时长官公署派处长来点验。整编就绪后,于五月下旬向通渭、秦安、陇县、凤翔前进,编入陇南兵团的战斗序列。六月份陇南兵团所辖的119军、120军、91军在扶风、眉县一线为解放军大兵团所击溃,尤其在渭河沿岸损失严重,关中国民党部队主力胡宗南所部退守秦岭。宁夏、青海二马被迫北撤,这就是西北战场解放军所取得的“扶眉战役”的伟大胜利。
  扶眉战役的受创,给整个西北战场的国民党军以重大的打击,这对保卫西北重镇兰州加重了很大的压力。原西北军政长官张治中为奔走国共和谈根转于延安、重庆、北京之间,西北军政长官的职务,由副长官马步芳升任。马鸿逵由原来的副长官又兼上甘肃省主席的头衔。参谋长刘任也升晋为副长官。而副长官陶峙岳,既是新疆警备总司令又兼酒泉河西警备总司令,他本人坐镇迪化(现在的乌鲁木齐市)把酒泉河西警备总司令的职权全部交由参谋长汤祖坛。马步芳一跃而为西北五省的军政长官,梦想显示他的威风。他到职后,首先宣布“破产保产,拚命保命,挽救危机,确保西北"的口号。所以他把全部资本投入保卫省城兰州的赌注。把他最精锐最可靠的部队倾巢而出,由他的儿子82军军长马继援统一指挥,与解放军二兵团和十九兵团决战,企图凭借兰山之险,黄河之阻,依山傍水,拚力聚歼解放军于兰州周围。然而,在狗娃山、营盘山、沈家岭一带,经过七天七夜的激战,终于在1949年8月26日兰州全城宣布解放。盘据西北青海数十年的土皇帝马步芳父子只得仓皇出逃,而青海不久亦为解放军第一兵团所解放。至此,西北国民党主力已迅速土崩瓦解了。
  河西警备总部,是河西走廊最高军事指挥机构,身为参谋长代总司令的汤祖坛,在这战况瞬刻千变的时刻,仍然照常办公,和平时一样那么沉着,不动声色。总部各处的官佐(政工处在酒泉仓门街)虽然也是随着号音上下班,可是随时都有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的人,显出了严重的忐忑不安。不久兰州攻守战打响了,酒泉城内外到处都是兰州西撤的机关、单位、部队,和避难的老百姓。大街小巷还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车辆(那时还没通铁路)拥挤不堪。九月中旬的一个下午,笔者到汤参谋长家探听口气,一进堂屋,他正指挥人在打行李,我说:“外面对战况的说法很多,参谋长对此有何安排和指示?”他说,我正准备向新疆陶总请示,现在先把家眷小孩送到矿上,(老君庙油矿)免得我分心"。我稍谈一会辞出,心想矿上能安全保险吗?那时我根本也想不到“起义”这两个字上面去。军人以服从为天职,只要参谋长不离酒泉,我就决心和总部同进退。
  我的办公室和一个小花园,仅我单身一人,好多天看不到报纸,兰州战况如何,时刻在我脑子里萦绕,万一战事逆转,我们咋办?为什么我们还不向新疆陶总靠扰?参谋长也不早点作出指示,连每周星期一的总理纪念周也停了下来,这些迹象,令人感到窒息、难测。
  兰州解放和马继援部队受歼的消息不久被证实了。当初人们对河西尚存有苟安一时的幻想,而今彻底成为泡影,人心惶惶,不可终日。九月上旬副长官刘任在高台至酒泉的公路上车祸受伤,(伤势较重)过了几天刘扬言赴渝治病,乘酒泉至重庆最后一班客机离去。他上机时还把河西的防务寄托在91军军长黄祖埙的身上。黄感到大势已去,既无力量组织部队堵击解放军的西进,又不能坐待被俘,只得带了他亲信的191师572团团长郭培德和一个排的随从绕道三道沟向马鬃山逃跑。
  那时酒泉至高台之间还有国民党将级军官多人,计有长官公署副参谋长彭铭鼎、河西总部参谋长汤祖坛、91军参谋长郑壮怀、39兵站分监邹协勋、长官公署副处长曾国辉、河西总部政工处长方成德。部队中的师、旅、团长有刘漫天、李焕南、沈芝生、田子梅。宪兵团长曹叔希,骆驼兵团团长贺新民等。连同长官部、八补给区、河西总部等下属单位和各部队的校尉级军官士兵等共计三万多人。在这样二个混乱的局面和众多的单位、机关、部队的情况下,如果不能迅速作出果断的决定,随时都能发生重大事故,而使人民生命财产蒙受不可估量的损失。就在这关键时刻,八补给区司令曾震五往返奔走于酒泉迪化之间,传达了新疆陶总的意图,决定酒泉河西总部与新疆共同走起义的道路。这样做既可以避免两地军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同时也保全了惨淡经营二十年的老君庙油矿。事后人们才知道,这个起义的筹划在兰州攻守战时陶总已考虑到新疆的前途命运,当时陶总把新疆马呈详、叶成、罗恕人等的部队借口以经费支出,车辆和油料不足,拖住不让内调。汤祖坛眼看河西已面临剑拔弩张的局势,但没有得到新疆陶总司令的示意以前,他始终不作出是战是和的决定,这就是他一度缄默的原因。迨曾震五把陶总的意图明示后,汤祖坛、彭铭鼎、曾震五及师长李焕南、沈芝生、郑壮怀、田于梅、邹协勋、方成德、曹叔希、贺新民等率部三万多人于九月廿五日通电起义。(新疆和酒泉都是九月廿五日同一天起义)为防止有不遵守约束的部队西窜,汤祖坛还派兵扼守嘉峪关,不让机关部队入新。在古浪的191师骑兵团团长曲绎兴,亦于是时率部起义,该团后来全部进疆。
  酒泉解放后,随即成立了军管会和城防司令部,由朱辉照担任军管会主任,朱声达任城防司令,各起义部队着手造报人员、武器、装备名册,由解放军三军成立编遣委员会接收。在酒泉起义的官兵共计三万八千多人,至此已绝大部份作了适当的安排,他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光明大道。
  注:本文作者李敬煊,系原国民党河西警备司令部中校秘书。起义后在酒泉就业,现为政协酒泉市第三届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酒泉小组负责人。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一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一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1988年正式编辑出版《酒泉文史资料》第一辑,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同志题写书名,止2001年共编辑出版12辑。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敬煊
责任者
张治中
相关人物
马步芳
相关人物
马鸿逵
相关人物
刘任
相关人物
陶峙岳
相关人物
汤祖坛
相关人物
马继援
相关人物
黄祖埙
相关人物
郭培德
相关人物
李敬煊
相关人物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肃州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