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乡镇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2310
颗粒名称: 第三十七章 乡镇概况
分类号: G812.742
页数: 54
页码: 561-614
摘要: 内容包括:城关镇、总寨镇、西洞镇、清水镇、金佛寺镇、三墩镇、上坝镇、西峰乡、银达乡、泉湖乡等。
关键词: 酒泉 地方志 运动会

内容

第三十七章乡镇概况
  第一节城关镇城关镇 又名金泉镇,与泉湖、西峰、果园三乡接壤,312国道由东向西穿过,北大河从西南向东北环越,酒航公路在东边环绕,是通往东风航天城、西北钢城、玉门油城、马鬃山口岸、额济纳旗的必经之路。自古就是河西走廊的交通枢纽、军事重镇、商贸中心和农副产品集散地,现为酒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949年以前酒泉城区设中山、交通二镇。1949年9月,酒泉县解放后,城区废镇,设西关、北关、东关、东北、东南6街20个行政组。1955年,撤6街,20个行政组改为20个街。1956年,建立城关镇人民委员会,20个街改并为6个街,即西南街、西北街、东南街、东北街、南大街、东关街。1958年,撤镇建区,城关镇改为城关区,辖6街。1962年,撤区建镇,城关区改为城关镇。1966年成立镇革命委员会,实行党政“一元化”领导。1976年城关镇改为城关镇人民政府。1993年,6个街改为6个街道办事处,设56个居委会。城关镇1996年由原东文化街平房搬迁到东文化街1号新建的办公大楼。机关设党委、人大、政府机构。党委设办公室、综治文明办公室、武装部及团委、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镇政府设政府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民政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爱卫会办公室、财政所等。6个街道各设党总支、办事处、妇代会、团支部、综治办、文明办和治保、民调等组织。外设环境卫生管理处(科级)、城关镇卫生院、镇经济开发区办公室。居委会增加为59个,后又增加到62个。2001年,62个居委会合并调整为27个社区居委会。2002年底,撤销城关镇建制,北关、东北2个街道办事处合并,设东北街街道办事处,东南、东关2个街道办事处合并,设东南街街道办事处,新增设新城、工业园区2个街道办事处。城区共有6个街道办事处,32个社区居委会。居民44868户,占城乡总户数的46.29% ,人口 125218人,占城乡总人口的37%,总面积10平方公里。
  东关街道办事处 驻仿占街,辖汉唐南、北街、公园路、东关苑、祁连路5个社区居委会,6948户19646人。东南街街道办事处驻青年街,辖南环东路、南苑、东文化、民意街、尚武街5个社区居委会,8734户24432人。东北街街道办事处驻北环东路,辖北市、民主、人民街3个社区居委会,6946户20216人。西南街街道办事处驻南城巷8号,辖专署街、小西街、富康路、盘旋西路、新村5个社区居委会,8132户24083人。西北街街道办事处驻西大街7号,辖北门什字、仓后街、同德巷、西关路、西大桥5个社区居委会,7151户19233人。北关街街道办事处驻北新街1号,辖北新街、北环西路、新世纪、北新花园4个社区居委会,6958户17608人。
  1999年,市城建局市容监察大队移交城关镇管理。2002年,市容监察大队、环境卫生管理处移交城市管理局。城区有中央、省、地驻酒单位和市属部门357个,其中,地级单位6个,县、处级单位112个,科级单位233个。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城区56个大口系统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禁毒、精神文明、计划生育隶属城关镇管理。
  1999年底,大多数社区居委会无办公用房。2000年,55个居委会办公用房得到解决。2001年,地、市开展社区建设“突击月”活动,合并后的27个社区居委会,全部达到有办公地点、有电话、音响、文件柜、活动阵地、活动队伍、宣传橱窗、活动室的标准。在居委会设置了党支部。配齐了社区居委会干部,建立健全了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各类组织及相互配套的工作制度。组建起92支社区志愿者队伍,志愿者人员达到1万余人,其中,文化活动队伍42个,便民医疗所72个,晨练点和健身队伍36个,社区服务网点34个,车辆看管点47个,中介组织17个,经营实体12个。同年,将6个街道办事处升格为科级建制,街道书记、主任享受正科级待遇,副主任享受副科级待遇。1991年以后,城关镇积极发展社区经济,成立企业公司,兴办农修厂、饮料厂、轧钢厂、养殖厂、综合厂等镇属企业和20多个商业门点。开垦建成280亩的镇属农场。1996年,镇企业公司撤消。西南街成立了万通商贸公司,兴办木器厂、服装厂、织袜厂,修建街道综合楼。1998年起,城关镇按照“创环境、搭平台、建龙头、增活力、强发展”思路,制定了以开发区为龙头,带动镇街企业向资源配置合理、经济结构优化、总体效益提高、健康有序发展的总体规划在西大桥西侧、北大河北岸、312国道与酒嘉公路交叉环绕的“金三角”地带,投资近千万元,建起占地约340亩,集餐饮娱乐、工业企业、游园为一体的城关镇经济开发区。镇街新办企业和门点由1997年50家,2002年发展到67家。2001年,对镇属的农修厂、饮料厂、养殖厂等4家企业改制。西南街木器厂、织袜厂、服装厂3家企业实行增值代债、资产重组、现价抵顶等办法偿还债务530万元,街道净剩固定资产250余万元。
  西南街固定资产达到80()余万元,荣获“明星街道”称号。城关镇工业总产值742万元,比1993年的418万元增加324万元,镇财政收入1640万元,比1993年增加718万元,固定资产1700万元,比1993年增加815万元。2002年底,西郊游乐园餐饮娱乐中心、民俗村、观礼台、休闲长廊、中心广场、工业园区的框架基本形成,有14家企业落户。
  2001年,按照属地管理要求,对56个城市大口单位、27个社区的社会治安、禁毒、民调等组织进行全面整顿,并移交街道社区管理,民调、治保等组织发展到54个,成员270人。成立禁毒工作小组57个,成员324人。
  2001年,筹措资金55万元,购买垃圾清理车一辆,填补了酒泉机械化清扫道路的空白。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计划生育率达到100%。2002年,落实低保对象1956户,年发放低保金118万元。城关镇先后被省政府、酒泉地区命名为“全省财政百强乡镇”、“全省计划生育先进镇”、“卫生模范先进镇”、“全省社会治安先进镇”及地级双拥模范镇和地级文明镇。
  第二节总寨镇总寨 古名永定堡,明代所筑城堡,清朝同治时期,左宗棠西征,在此设统军总寨,遂称总寨堡。解放前属总寨乡,1950年建政分属西店区、总寨区。1955年撤区并乡,建总寨、上坝、营尔三乡。1958年成立总寨公社。1961年分建为总寨、西店、上坝、营尔4个公社。1965年西店公社并入总寨公社。1966年更名为胜利公社。1971年恢复原名。 1983年改为乡,1986年建镇。2002年底,辖牌路、三奇堡、西店、沙河、沙格楞、单长、单闸、总寨、双闸、双明、清泉、店闸12个村、103个村民小组和1个街道办事处,4个居民委员会,5039户1.9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万人,非农业人口231人。总寨东靠上坝镇,南连东洞乡,西隔茅庵河滩与西洞镇、泉湖乡相望,北与铧尖乡接壤,辖区南北宽10.35公里,东西长15公里,总面积155.25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5.99万亩,人均3.19亩。国道312线和沿山公路穿越全境。该镇地势南高北低,坡度平缓,处于洪水片和泉水片交界地带,土壤多为洪淤,土质肥沃,适合小麦、玉米、大豆、瓜菜等多种作物生长,土地集中连片。
  1992年以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发展支柱产业。沙河、沙格楞、西店、单长四个村注重发展林果业,牌路、三奇堡村积极发展大田瓜菜种植业;单闸、双闸、双明、清泉四个村大力发展日光温室蔬菜产业。1998年全镇经济林政府办公楼面积1.94万亩,盛产的锦丰梨、早酥梨等果品远销至广州、深圳、东北三省等地。日光温室蔬菜、大田瓜菜面积发展到8506亩,吸引外地客商上门收购,远销至新疆、张掖等地。清泉村依托温室韭菜产业建起小型批发市场。林果产业和蔬菜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基本形成“南果北菜”的发展格局。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尉健行,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曾先后到该镇视察林果产业发展,姜春云副总理为该镇林果产业题词:“发展林果、富裕农民”。
  1994年,清泉村农民殷有华、王忠德等人从玉门花海引进试种玉米套种孜然,当年玉米、孜然双丰收,亩均收入超过2000元,很快在全村、全镇大面积推广。每年孜然种植面积保持在1万亩以上。1997年,单长村率先引进敦煌种业酒泉种子公司玉米、花卉、蔬菜等制种,试种成功后,在全镇大面积推广。镇上先后与丰乐种业、敦煌种业、登海种业等多家种子公司联系,引进各类粮经制种和高效经作制种,2002年,全镇制种面积达1.68万亩,建成沙河村、单长村、三奇堡村、总寨村、西店村五个千亩制种基地。2000年开始,牌路村积极推广日光温室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使蔬菜产业开始向无公害方向发展。三奇堡村积极引进复种秋菜生产模式。2002年全村复种甘兰、白菜2000亩,建成千亩秋菜复种基地。村上筹资5.5万元,建起蔬菜批发市场,并依托市场,成立蔬菜协会,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解决农民秋菜卖难问题,促进了农民增收。
  从1992年起,通过种植优质饲草、改良畜禽品种,加大畜禽疫病防治力度等措施,畜牧业得到较快发展。1999年,清泉村二组刘吉文、王虎德赴外地学习小鸡育雏技术,带头发展小鸡育雏和贩运。在其影响和带动下,该组60%的农户发展小鸡育雏,年育雏小鸡20万只,建成总寨镇小鸡育雏示范点。2002年,维吾尔族青年阿巴斯在牌路村四组,投资300万元建起综合养殖场,奶牛存栏达171头,肉牛饲养量达600头,影响和带动全镇草畜乳产业发展。全镇畜禽饲养总量达37.4万(头)只,比1992年增长80%。其中大牲畜存栏4637头,羊饲养量1.87万只,猪饲养量3.19万只,家禽饲养量31.88万只,肉类总产1734吨,牛奶产量289.3吨。
  1992年,镇上有石棉矿、建材厂、建筑公司、酒厂等企业,因设备老化,经营管理不善,1996年底石棉矿、建材厂相继破产倒闭,建筑公司、酒厂改制成为私营企业。从1995年开始,先后引进浙江客商办起金象鞋厂、宁泉黄酒厂、餐具厂,但都因资金不足,设备不全,不能批量生产,于1998年底全部停产。1998年,镇上投资550万元,与新加坡世纪有限公司办起中外合资企业酒泉锦丰梨汁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浓缩梨汁,2000年,因产品销路不畅,投资合作方退出,镇政府将企业承包给个人经营。2000年以后,总寨镇认真落实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无偿划拨场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建成酒泉大得利生化制药、甘帝制药项目、康博食品、永顺木业、牌路明林砖厂等企业,其中酒泉大得利生化制药项目入驻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园区。2002年底,全镇各类企业487家,从业人员1684人,经济总收入1.68亿元,比1992年增长1.2亿元,乡镇企业总收入5700万元,比1992年增长5000万元,财政收入409.45万元,比1992年增长3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76元,比1992年增长2616元。
  1992年以来,按照“科学布局、统一规划、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原则和“改院、改厨、改水、改圈、改厕”要求,规划居民点建设和农户住宅建设。1995年,根据小康工程规划要求,动员各村组农户修建居民点,改建住宅。1996年,经市上验收,达到小康住宅标准。2002年底,全镇103个村民小组,96个建起居民点,98%的农户改建和翻建了住宅,其中68%为砖土木结构房屋,30%为砖混结构房屋,户均建筑面积120平方米。
  1998—2000年,镇区至单闸、单长、沙格楞、西店、三奇堡、双明、清泉柏油路铺通。止2002年底,全镇96个村民小组居民点、马路98条80公里全部硬化,镇村道路互为贯通,四通八达。1992年以来,狠抓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止2002年底,全镇人畜饮水机井73眼,水塔67座,小水窖7座,基本实现人人饮用自来水的目标。12个村103个村民小组改造农电网,实现了农民用电与城市居民用电同网同价。1996年,建成有线电视管理站一处,全镇12个村架通闭路电视入户2500余户,实现了有线电视“村村通”,闭路电视普及率达到100%。彩电、冰箱、洗衣机、影碟机等家用电器涌入富裕农户,农用三轮车、四轮拖拉机、摩托车等农用机械和交通工具进入寻常百姓家。1996年,程控电话启用。2000年,移动、联通、电信通讯基站建成。止2002年,全镇电话实现“村村通”,有线电话普及率60%。镇上建有邮电支局1个,可办理汇兑、包裹、信件、报刊发行等业务。农业银行、信用社机构健全。小城镇建设规划始于1986年,《总寨镇小城镇建设规划》由酒泉市建设局编制完成。随着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进程,本着填空补实、调整布局的原则,采取降低用地价格,减免工商税收等措施,鼓励和引导农户到小城镇发展二、三产业。通过积极向上争取,政府财政自筹,动员社会各界投入等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建成五纵四横的道路6公里,架设路灯70盏,自来水管道15公里,排水管道5公里,并配套污水处理设施。商贸、市场、金融、邮电、通讯、电力、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完成镇政府、财税所、法庭、工商所、粮管所、国税所、地税所、中学教学楼、卫生院住院部大楼、文化中心办公楼、影剧院等新修翻建工作。止2002年,镇区面积达1.25平方公里。商业网络初步形成,建成西部市场、供销商场、化肥市场、农贸批发市场、农产品零售市场5处,共有各类店铺1000多个,从业人员达到3000余人,日成交额100万元。先后投资7000多万元,建成商业、住宅及办公用房14.02万平方米,其中二层以上砖混结构房4.2万平方米。道路绿化12公里,开辟公共绿地1.82万平方米,建成中心花坛1座,安装不锈钢雕塑1尊,绿化覆盖面积22.5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8%。镇驻地住户248户,人口4200人,流动人口500人。1986年被国家建设部确定为“集镇建设试点乡镇”。 1995年确定为“全国农村城市化小城镇试点乡镇”,1998年被命名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
  1997年,儿童文化园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蒲公英农村儿童文化园”。近年来,总寨中学先后向国家各类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250名。2002年底,镇区有完全中学一所,小学12所,儿童文化园(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3118人,教职工170人。
  镇文化中心建有舞厅、图书室、阅览室、科普室、活动室、书画展室、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广播放大站。两处文化活动中心,设施齐全,制度完善,活动正常。成立农民艺术团等业余剧团3个、电影放映队3个。1991年,镇文化中心被国家人事部、文化部命名为“全国先进文化站”。1995年被省文化厅树立为“全省示范文化中心”。1997年被酒泉地区行署文化处树为“全区小康文化建设达标乡镇文化站”。全镇村村建有文化站,96个村民小组建有文化活动室,建有沙河、牌路、三奇堡三个示范村书库。节日文化活动,群众性自娱自乐活动丰富多彩。两年一届的“总寨之春”文化艺术节已成功举办七届。儿童文化园小梨花艺术团编排的舞蹈《飞天欢舞》1997年6月1日,做为全国唯一由农村娃表演的节目,到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参加“中华娃”庆回归系列演出活动,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佩云等领导同志亲切接见。同年9月,参加甘肃省群星艺术节少儿组比赛,获得铜奖。
  止2002年镇上建有中心卫生院1所,计划生育服务所1个,村卫生保健站12个,卫生技术人员58名,病床64张。镇中心卫生院有门诊楼、病房楼,各类技术人员36名,其中主治医师7名,医师3名,医士6人,设有内外科、妇产科、小儿科、中医科、五官科、口腔科、防保科等,可进行X光、B超、心电图检查和子宫肌瘤、子宫次全切、胆囊摘除、胃大部切除、剖腹产等医疗救治。1993年镇中心卫生院被国家卫生部命名为“一级甲等卫生院”。
  第三节 西洞镇“西洞” 一名,来自明代水利工程。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大将冯胜平定河西,在酒泉移民屯田,擢千户曹贇集夫匠在洪水河两岸凿壁穿洞挖天井,洞洞串连,井井相通,蜿蜒曲折,引水上岸,灌溉农田,西岸洞隧,称西洞子坝,所溉之地,称为西洞。1949年前,西洞镇属西店乡,1950年建政后属西店区。1953年划归西南区,1955年撤区后建西洞乡。1958年属文殊公社,1961年由文殊公社划出建西洞公社。1966年改名向阳公社,1971年恢复原名,1983年改建为乡,1986年撤乡建镇。西洞位于酒泉市西南部,祁连山北麓,东隔洪水河与东洞乡相望,西南依祁连山与嘉峪关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区毗邻,北与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区相接,距酒泉城区12公里,兰新铁路横贯全境。总面积224.9平方公里,耕种面积2.47万亩。有58个村民小组,1个街道办事处。全镇分上下两片,上片有新一、新二、新三、新四4个村,下片有滚坝、西洞、罗马3个村。上片四周多石滩,部分土地土层较薄,气温略低于下片。
  2002年,全镇总人口 1.2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由1990年的3785人增加到4970人,占总人口的39%。人口出生率13.25‰,死亡率4.57‰,人口自然增长率8.69‰。镇区规划面积4.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32平方公里,驻有火车站、粮食储运站、酒泉水泥厂、酒泉工贸公司、邮电支局、银行等企事业单位。1997年机构改革时,镇政府按照“职能明确、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强化服务”原则,设立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发展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小城镇建设办公室、财政税务所。
  境内的洪水河,发源于祁连山,属内陆河系,时令特征明显,主要以冰雪融水、降水和基岩裂隙水补给,水质好,适合饮用和农田灌溉。70年代,政府组织群众劈山削崖,凿璧开洞,建成21.8公里的西干渠,其中隧洞2.9公里,支渠4政府办公楼条26.5公里,以保证农业灌溉和人畜饮水。90年代又在西干渠下游三支渠口筑河水过滤池,并开沟铺管将净化水经酒泉火车站区沿酒火公路引入市内,从此,使镇区靠一口井汲水和火车拉运供应生活用水的历史告退,镇区生产、生活、绿化用水有了保障。
  经济以农业为主,作物有小麦、玉米、蚕豆、胡麻、洋葱、土豆、大蒜等。1992年起,粮食生产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总产,种植结构由过去的粮经二元结构转变成粮经草三元结构。2002年,各类作物播种面积2.41万亩,复种指数为12。粮食作物面积由2.11万亩调减为5952亩,经济作物面积由1878亩增加到1.2万亩,多年生优质牧草2816亩,粮经草比例调整到24:64 : 12。粮食单产533公斤,比1990年的429.5公斤增长24%,人均拥有粮食171.7公斤,比1990年的122.5公斤增长40%。粮食总产1316.5吨,比1990年的429.5吨增长106.5%。同时,积极引进新的栽培技术和品种,大力推广应用地膜带田等科技增产措施,地膜覆盖、粮食带田、间作套种面积逐年扩大,良种引进、病虫害防治、配方施肥科技措施进一步普及,机耕、机播、机铺应用率大大提高,实现了玉米种植地膜化、作物施肥配方化,主要作物品种良种化、带状种植规模化。1997年,滚坝村率先从酒泉地区种子公司引进玉米制种,试种成功后,面积逐年扩大。2002年全镇七个村制种面积达9753亩。2000年引进兰州百合在新四村试种,并引进柴胡、黄茂等中药材,面积达1052亩,品种发展到8个。形成独具特色的制种基地和洋葱土豆集散中心,被国家确定为“西菜东调”重点产区。
  80年代以前,该镇林果业主要集中在西洞、罗马、滚坝三村,有老园子360亩。品种除少量香水梨、软蛋梨、红晓梨、吊子等外,主要品种为长把梨。西洞长把梨清香沁脾,甜里透酸,冬季自然冷冻后,食用时放入冷水中,则内里融化,外表结冰,人称“冰消梨”,破冰而食,甜如蜜水,解渴解酒,清热化痰,颇受亲睐。因老园子品种老化,产量较低。从80年代中期开始,镇林业站注重从外地引进新品种。1986年,新品蟠桃落户西洞,核小肉厚,鲜嫩甘甜,一时成为桌上佳品。之后,从外地果树研究单位引进个大、光洁,色鲜味甜的油蟠桃、红油桃以及抗旱、抗病、耐存储的新红星苹果,各村均有栽植,下片三村居多。1988年,西洞村张永俊,引进梨树密植技术,在本地杜梨苗上嫁接早酥梨穗,培植果园10多亩,梨树行距4米,株距2米左右,离地40厘米岔枝,经人工拉枝,树冠低矮,果实易采摘。该项技术,实现一年栽苗嫁接,两年拉枝成形,三年开花结果,四至五年丰产,亩均年产值在1.2万元以上。2001年1月,西洞村引进郑州红香酥梨接穗5000条,采用高接换头技术,改造梨园80余亩,亩产果品约2450公斤。1991年引进大接杏,个头达5—6厘米,三、四个1斤。此外,苹果梨、锦丰梨也曾占有市场。90年代,西洞镇几乎家家栽树,户户务果。2002年,新定植果园519亩,改良以红香酥梨、水晶梨为主的新品种经济林458亩,经济林累计达6575亩,其中挂果面积4396亩,果品总产量400万公斤。西洞村建起林果协会,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道路,发展短线产品,带动形成较大规模果品生产基地。
  养殖业是西洞镇的支柱产业之一。上片新地四个村,距山近,四面环滩,发展草食畜的优势比较明显。1978年以前,每个生产队都有百只以上的羊群。改革开放以后,畜牧养殖家庭化,农民除养殖大牲畜和猪、鸡以外,突出发展养羊业,每家少则三、五只,十几只,多则百只以上。2002年大牲畜存栏5120头,比1990年增加492头,猪存栏1.6万头,比1990年增加9595头,山绵羊存栏1.9万只,比1990年增加1.16万只,家禽存栏8.9万只,比1990年增加4.56万只,肉类总产1756.5吨,比1990年增加1515.5吨,禽蛋产量80吨。建成新一、新二、新三等三个养殖专业村,各类专业户1240户。
  1970年开始兴办企业,建起综合加工厂,安装电锯、炼铁炉,购买车床、汽车、拖拉机,开展翻砂、木材加工、汽车运输、农机具制造维修、拖拉机耕地等。1982年以后,掀起大办企业热潮,先后建起酒泉市第二水泥厂(玉峰水泥有限公司)、建筑工程队(公司)、水泥预制厂、开元面粉厂、新四村粮油加工厂。并依托火车站的区位优势,办起电焊维修、摩托车修理、餐饮服务等小企业,还有一批农副产品运销企业。参与农副产品运销,将洋葱、土豆、瓜菜销往全国各地。2002年,西洞镇辖区内有省属企业4家、地区和市属驻镇机关、企业单位68个。镇有企业426户,其中镇办集体企业7户,村办集体企业7户,个体私营企业412户。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21亿元,比1990年的651.12万元增长329.4% ,人均工农业总产值2875元。财政收入达到408万元,人均531元。乡镇企业实交税金2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81元,比1990年的923元增长3倍。
  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实施,依据西洞客观条件,农业税常产以1994—1998年农作物实际产量为基础,计税常产的核定划分为两类。一类村西洞、罗马、滚坝,常产核定为每亩443公斤。二类村新一、新二、新三、新四,常产核定为每亩420公斤。全镇平均计税常年产量定为每亩430公斤,税率定为8.4%,其中正税7%,附加税为正税的20%。三轮承包发证面积2.32万亩。税费改革后,全镇农业税正税及附加税额为87.24万元,农民人均负担113.56元,亩均负担37.56元,农民人均负担减少51.88元,'亩均负担减少16.41元。减负总农户达到1953户,占总农户的94.5%。其中减负20%以上的农户达1625户,占总农户的78.7%,减负40%的农户达328户,减负最大的罗马村减负率达39.87%。全镇58个村民小组减负20%以上的达48个,占总数的82.8%,减负10—20%的10个,占总数的17.8%。
  1989年,新地公路开通,全长10公里,上贯新地四村,下通火车站与酒火路相接。客运中巴最多时达4辆,每一、两小时一趟直通酒泉城区,基本满足出行之需。1998年9月,西洞一文殊沟双拥路柏油罩面,长7.5公里,连接嘉峪关、肃南、酒泉3县市,便民事、通贸易。2000年,酒火路主干道路扩建改造,将原来的三级公路改造为二级公路,路面由12米拓宽为30米,两侧分别开辟14米的绿化带。2001年,罗马至西洞村7.2公里柏油路开通。
  1990年以前,西洞镇无明确的小城镇建设规划。1999年和2000年,西洞镇先后被确定为甘肃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政府于2001年委托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镇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与新修编的酒泉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有机衔接,将西洞建设成酒泉的南大门、卫星城,使之成为西洞镇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商贸中心,酒泉对外交流、货运仓储、站前服务、农副产品加工贸易等多元化功能区,被国家经贸委确定为全国西菜东调重点集散中心。到2002年底,镇区建成面积1.6平方公里,比1996年增加0.4平方公里,占规划面积的70%,先后投资200万元,完成镇区内13公里主干道的扩建改造,硬化沿街人行道6500平方米,镇区供水管道7.5公里,排水管道2.3公里,完成主干道和广场配套绿化工程3. 5公里,定植国槐及常青树、花灌木等7075株,种植草坪5. 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26%;完成站前广场1.6万平方米的改建工程,各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镇区内设有文化中心、中学、小学、幼儿园、卫生院等,有公安、财税等派出机构和国家、省、地单位70多家,个体工商户72家,从业人员1160人。镇区供电能力由2400千伏安扩大到7000千伏安,有线电话装机700部,并增设139、130无线电话通信网络和闭路电视系统,电话普及率95%, 7个行政村全部开通程控电话,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8%。新建成中学教学楼、农行西洞营业所、民兵训练基地、信用社、粮管所、邮电支局等建筑物22幢,翻改建总面积3.5万平方米。2002年,采取出让火车站站前广场停车收费权、经营权、建设权、冠名权、广告权、管理权,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引客商童国庆投资128万元,扩建改造、绿化美化了火车站广场。围绕“兴商建镇、强工促农、创建一流文明镇”的总体思路,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至2002年底,建成省级文明单位1个、地级文明单位2个、市级模范文明单位13个、市级文明单位13个、镇级文明单位13个,25%的家庭建成十星级文明农户。
  西洞下片有初级中学1所,滚坝、西洞、罗马村各设小学1所。上片有小学附设初中1所,称新地学校,1984年9月,将其分为新一、新二、新三、新四4所村小学,保留初中两个班。因不具备办学条件,1994年8月新地初中撤并到乡中学。1994年10月,将城关学区所属的火车站小学移交西洞镇管理。2002年底,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8所,初中专职教师34人,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小学专职教师44人,其中中师以上学历38人,在校初中学生507人,小学生1060人,西洞中学始建于1983年,初建时按六个教学班300名学生的规模设计。2001年申请危房改造工程国债资金58万元,共投资18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2292平方米的三层教学楼。
  1988年4月,地、市、镇、院四级筹资18万元,建成占地880平方米的卫生院大楼,购置了医疗设备。1990年以来投入资金30多万元,改善基础设施,增加业务用房200平方米,设立5个科室,病床23张,急救车1辆。卫生院下设新地、滚坝、罗马、西洞等4个卫生所,从业医生25名。1989年,镇防疫保健站成立,配备工作人员4名,购置设备,同4个村级卫生所一起负责全镇的防疫工作。镇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室65个,各类设施50余套件,3个千册书库,4个500册书库。
  1998年,地市投资12万元,镇上自筹14万元,新建占地980平方米新型敬老院,接纳孤寡老人6名。并开展结对子、一助一扶贫帮困活动,争取资金130万元,救济衣物2.6万件,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0余万元,为84名五保老人和201户特困户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第四节清水镇清水 因由榆林坝流至一股泉水,清澈如镜而得名。明代筑城堡,称清水堡。解放前属河东乡。1950年建政后属河东区。1955年撤区后建清水、三合乡,1958年成立清水公社。1966年更名为红光公社,1971年恢复原名,1983年改乡,1986年建镇。清水镇区位于市区以东75公里,地处兰新铁路复线和312国道交汇处,北靠巴丹吉林沙漠,南屏祁连山,东邻屯升乡,西与下河清乡、丰乐乡接壤。清水火车站位于镇中,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专用铁路由此进入。1986年撤乡建镇后,被列为地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90年代末编制小城镇规划,2000年经省城乡规划设计院重新编修。1998年后,先后筹资1000多万元,新建清水东、西两个火车站办公大楼、清水卫生院、派出所、邮电支局、国税所、地税所、交警支队、中学、农贸市场等。镇区建成面积2.5平方公里,有铁路、部队及省、市驻清单位58个,镇村企业16家,非公有制经营户450户,从业1150人。到2002年,镇区内各种设施功能齐全,水、电、路网初步形成,镇内道路总里程4.5公里,硬化率40%。铺设镇区内自来水管道38公里,普及率35%。绿地面积583亩,定植各类树木5万余株,草坪1万平方米。在此基础上,按照《规划》,筹资创建占地面积2000亩的乡镇企业示范小区,完成了园内基础设施和供水、排水、供电、通讯等工程,敦煌种业玉米种子加工厂、清新脱水菜业公司、特尔鲜农产品有镇政府办公楼限公司(恒温库)等13家企业入驻园内生产经营。
  清水镇拥有土地总面积3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5万亩。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瓜、果、菜生长,是理想的制种基地,为全国洋葱集散中心。特色农产品有洋葱、锦丰梨、早酥梨等。2002年全镇经济总收入1.16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5900万元,村集体积累9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96元。
  镇辖6个行政村,56个村民小组,5个村办林场,1个街道办事处,5个居委会,2455户,1.2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8700人,非农业人口 3426人,分别占总人口的71.7%和28.3%。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占l.l%。2002年人口出生率11.3‰,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长率5.3‰,计划生育率达100%。镇党政机关设综合、经济发展、社会发展、集镇建设、计划生育5个综合性办事机构和人民武装部。
  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洋葱、洋芋及其它蔬菜等,其中玉米制种和洋葱是全镇四大支柱产业。1990年,落实“双千”工程(粮食亩产过千斤、人均纯收入过千元),重点依靠科技调整结构,大力推广玉米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得到广大群众认可。嗣后,又试种地膜小麦,但由于增产不增收,遂停止推广。1994—1996年,洋葱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外销总量和收入十分可观,镇上筹资兴建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但由于市场因素和种子质量等问题,该产业一度呈现下滑趋势。1998年开始呈现出稳定发展势头,良种普及率40%以上,农产品流通状况良好,被酒泉地委、行署评为全区农产品流通工作先进单位。1998年,酒泉市委、市政府制定“3343”工程规划,清水镇根据各村实际,提出“123”工程,即:建设1个粮食专业村、2个蔬菜专业村、3个林果专业村。将半坡村确定为粮食专业村,清水村、西湾村确定为蔬菜专业村,盐池村、中寨村、榆林坝村确定为林果专业村,1999年验收,全部达到专业村标准。同年,加大种植业调整力度,积极发展玉米制种产业,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同年,为开发新型产业,发动农户进行二代日光温室建设,以责任制形式给各村下达建设任务,利用两年时间全镇建成二代日光温室113座300亩,但由于部分农户资金困难,加之形不成一定规模,该产业经济效益不明显,部分温室闲置。2000年,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种植业结构实现向经济型和粮经草三元结构转移。清水镇坚持“压粮、扩经、兴草”思路,大力发展高效农作物、制种、优质饲草等新型高效产业,2002年底,玉米制种面积1.3万亩,洋葱种植面积4653亩,优质牧草面积3000亩。
  养殖业是清水镇四大支柱产业之一。90年代初,重点发展肉猪养殖,经过几次大起大落,肉猪养殖逐渐萎缩。90年代中期,畜牧站和中寨村二组王生伟,各自办起大型养鸡场,由于市场因素和经营管理经验不足,于1998年相继亏损倒闭。2002年,全镇重点以肉牛、肉羊为养殖业发展方向,饲养生猪1.09万头,养羊1.48万只,养大牲畜4867头,养鸡1.03万只,肉类总产量达661 吨。
  林果业发展有20年历史,90年代初为旺盛期,果树数量和产量都较为可观。1997年,经济林面积1万亩,成为经济林万亩乡镇之一。为使该产业做大做强,1998年通过招商引资建成清水恒温库,为林果业健康发展夯实了基础。2002年末,果园面积8500亩,果品产量500万公斤,主要以苹果梨、早酥梨、锦丰梨为主。
  90年代初,乡镇企业逐步发展。最初有清水石磧厂、清水装卸队,规模较小。镇政府于1991年投资建成清水予制建材构件厂,效益较好。1997年,釆取零资产转让方式,将该企业转让给个体户经营,由于经营不善加之外债过多,一年后停产。1995年,镇政府多方筹措资金,与玉门炼油厂下属部门、嘉峪关水电段三方合资建起清水花岗岩板材厂,由于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和成本过高而停产。
  清水恒温库是1999年通过招商引资,由东北客商曹立江投资450万元新建的一家民营企业。占地面积1.35万平方米,主营水果、蔬菜保鲜,年储存能力1500吨,销售收入560万元,上交税金20多万元。公司驻外销售人员25人,经营的保鲜蔬菜和果品远销东北、广州、新疆、南京、河北、陕西等大型市场。2002年,以“特尔”为商标的“北果蜜”、“北果酥”优质果品打入市场,在水果行业有很强竞争能力。同时,企业加大技改力度,挖潜改造,连续两年进行扩建,使总投资增加到1100万元,储存能力增加到5000吨,水果、蔬菜由保温储藏变为恒温储藏。公司拥有保鲜制冷能力4500吨的恒温库,制冷设备10台(套),配有电脑查温、化验器具、气体分析仪等先进保鲜仪器。水电设备及生产生活设施齐全,为全区最大的储藏保鲜企业。
  清新脱水菜有限责任公司,是1999年3月由哈蜜地区边境贸易进岀口公司和清水镇私营业主王志明联合组建的脱水蔬菜生产加工企业,拥有固定资产450万元,流动资金160万元,职工150人,专业技术人员16人。4年中累计创产值13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200万元,创利税43万元。
  敦煌种业玉米种子加工厂,是由敦煌种业在清水镇工业园区投资兴建的一座集储存、加工玉米种子为主的企业。该企业项目分两期投资,第一期2002年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并投入使用,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年储藏加工种子1万吨,年产值达到3000万元,实现利税200万元。计划第二期投资700万元,总投资达到1200万元,年加工储存能力达到5万吨。该企业坚持“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经营模式,注重对制种基地的保护和制种农户的技术服务,为沿山乡镇近5万亩玉米为主的制种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盾。随着种子加工企业的建成和逐步壮大,有效地拉动清水乃至周边乡镇玉米制种业发展。全镇玉米制种面积在2001年8000亩基础上,2002年发展到1.5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中,1300元来自玉米制种,成为农民增收主渠道。第二期工程完工后,可带动沿山乡镇玉米制种业再向前迈进一步,该企业不仅为镇财政的税收做出积极的贡献,而且成为强劲的龙头企业,带动了产业发展。
  1994年,实施小康住宅建设,改造、粉刷居民点前围墙,统一规划居民点道路和边沟,绿化、美化房前屋后。1995年起,强化住房建设,住房标准不断提高。止2002年底,全镇2455户已有66%的农户翻修和新建住房,建筑面积13.84万平方米,建筑质量及标准都较高。1999年,统筹、投资30万元,铺筑镇区内“拥军路”和“爱民路”。2001年,各村齐心协力完成沿山公路路基整形和石料运送,各级干部、广大群众紧密配合,由市交通局承建完成铺油罩面,至此,沿山公路全线贯通。
  2002年全镇村村通广播电视,电话入户率80%以上,拥有农业机械5380台(件),摩托车1238辆,基本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同年,命名市级文明单位1个,区级模范文明单位5个,区级文明单位10个,镇级文明单位26个。
  2002年,辖区内有完全中学1所,19个教学班,学生765人。小学9所。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210人。教职工110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28人。同年,争取危房改造资金111万元,新建清水中学教学楼。1999年3月,市、乡两级筹资80万元,建成卫生院大楼,设立科室5个,有病床25张,急救车1辆,下设分院2个,保健站4个,从业人员31人,可满足本镇群众就医需要。2002年,争取“千乡百县宣传文化站”项目,投资45万元建成占地面积650平方米的文化站一个。镇文化站实现图书、阅览、活动、舞厅“四有”标准,设施齐全。6个村成立社火队,有秧歌、腰鼓、舞龙、舞狮等,规模20人到上百人不等。
  第五节金佛寺镇金佛寺 以古建筑得名。相传南山有金场,淘金者为求财运,捐资修建大佛寺,佛像以泥金妆身称金佛,故称金佛寺。明天顺年间筑金佛寺堡。解放前属河西乡所辖。1950年建河西区,1955年撤区后设金佛寺、红寺乡。1958年两乡合并为金佛寺公社,1966年9月改名为东方红公社。
  1971年恢复原名。1983年公社改乡,1986年建镇,镇政府驻金佛寺堡。2002年辖上河清、西三坝、二坝、红寺堡、丰乐口、上二截、头坝、上三截、金佛寺、下四截、观山口 11个行政村和1个镇办林场,有84个村民小组,2808户1.05万人,农业人口9406人,非农业人口 1099人,总面积2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93万亩。镇机关设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发展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集镇建设办公室五个综合性管理机构和人民武装部。
  金佛寺镇位于酒泉市区东南部,东临丰乐河与丰乐乡接壤,西接红山乡,南屏祁连山与肃南县相邻,北与上坝乡、下河清乡相连,东西长18.5公里,南北宽13公里,距县城54公里。金佛寺镇地势南高北低,呈倾斜状,土壤多为沙粒土,土质肥沃。生产、生活用水主要依赖发源于祁连山的丰乐河、观山河,有效灌溉面积3.96万亩。近年来,因两河来水量减少,干旱缺水问题日趋突出,为缓解用水矛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大地改小等节水措施,组织干部群众兴修水利设施,建起干渠2条27.8公里,支渠16条72公里,斗渠47条68公里。1993年,投资305万元在丰乐河下游、镇林场东南的荒滩凹地建起二坝河一号水库,库容82万立方米,年储水量130万立方米,有效缓解用水矛盾。2002年,争取国家投资,实施人畜饮水工程,打建小水窖1435座,基本实现每户1个小水窖的目标° 1998—2002年,先后投资80万元,将供水管道铺至观山河口,镇区通上自来水。
  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洋葱、孜然、甜菜、马铃薯、花卉、蔬菜等。1990年开始实施人均纯收入过千元、粮食亩产过千斤的“双千”工程,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复种指数由1990年的1.12提高到2002年的1.2,粮食单产达到450公斤,比1990年增长110公斤,增长24%。1996年金佛寺村首先引进玉米制种成功后,面积逐步扩大,11个村都进行制种,面积从最初的不足千亩发展到1.64万亩,品种由单一的玉米制种扩展到花卉、瓜类、豆类、蔬菜等,已取代洋葱、甜菜等传统经济作物,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支柱产业。同时,结合国家以工代赈退耕还林还草项目和草场保护工程项目实施,积极发展草产业,种草1.5万亩,使草产业成为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1998年以后,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扩大经济政府办公楼作物面积,发展草产业,种植结构由粮经二元结构调整为粮经草三元结构,粮经草比例由1990年的70 : 26 : 4调整为2000年的 18 : 50 : 32O金佛寺地域面积较大,发展养殖业的条件优越,镇上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农户发展养殖业,取得明显效果。1999年起,养殖业转向发展草食畜,建起高标准养牛小区10个,养羊小区2个,牛饲养量由1990年的2145头猛增到2002年的2.2万头,羊饲养量由8500只增长到6.5万只。2002年,大牲畜存栏2.21万头,猪存栏2.07万头,羊存栏4.1万只,鸡存栏7.11万只。
  林业是金佛寺镇的特色产业之一。80年代后期,镇上配合10万亩经济林建设,组织农户到外地参观,无偿补助苗木费,提供良种,减免水费,行政干部包任务,技术人员包服务,引导农户发展经济林。1998年,经济林面积达到1.32万亩,产量5280吨,收入539万元,其中庭院经济林530亩,产量650吨,收入78万元,品种由红元帅、国光、长把梨发展到苹果梨、早酥梨、锦丰梨等,有的产品还远销到广州、深圳等地。此后,果树品种老化,币场饱和,果品滞销,果园面积、产量、收入大幅度下降,林业转向生态防护林建设。镇上采取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渠路林网配套等措施,积极实施绿色通道、千米防护林、退耕还林等工程,义务植树与任务植树相结合,建设绿色通道21公里,千米防护林152公里,农田防护林1350亩,退耕还林1350亩。
  1990年以后,乡镇企业发展较快,鼎盛时期达30家。较大的有建筑公司、矿泉水厂、酒厂、面粉厂、综合加工厂、石棉矿等。金佛寺建筑公司是省二级企业,年产值500()多万元,曾创省优、部优工程17项,省飞夭奖工程4项。金佛寺冰川矿泉水项目,1995年由镇政府、中科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上海远东冰箱厂三方合资,投资660万元建成,后因经营不善,前后四度易手,处于半停产状态。2002年,个体工商户达153户,从业人员320多人,经营范围涉及商业、粮油、餐饮、娱乐、服装、装潢、加工、美容美发、电器和摩托车修理、电脑服务等。完成社会总产值1.66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23亿元,镇财政收入2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08元。
  1994年有88个居民点全部硬化、绿化、美化,改造农户住宅2100户。改造后的住房以砖混结构为主,’占全镇总农户的75%。2001年,在二坝村、西三坝村进行宽裕型小康后院改造,有56户农户建成高标准宽裕型小康住宅。电网改造工程完成,实行了同网同价。10个村维修改建村小学,7个村兴修村委会,建起高标准村组文化室68个。
  1995年根据所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编制金佛寺镇小城镇建设规划。规划遵循“发挥资源优势、功能区分明确,创造优美环境”原则,把城镇建设成集工、农、商、贸为一体,具有现代化设施的沿山经济带商品交易、农产品流通、教育、卫生、文化娱乐中心,通讯发达、交通便利、服务门类齐全、基础设施配套的新型小城镇。1998年被列入酒泉市小城镇发展试点镇后,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提高标准、整体推进”的思路,通过采取制定和落实优惠激励政策、招商引资、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投资等措施,先后进行镇区内环公路开通、千吨水窖建设、政府办公楼、中学教学楼、公寓楼、文化广场、卫生院门诊楼、信用社办公楼修建,以及沿街商业网点改造、魁星楼修复等15项工程,小城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同时,多方筹措资金1200多万元兴建工业园区,引进格思亚冰川饮料有限公司、大业公司牧草收购站、脱水菜厂、肉牛养殖等15户企业。2002年镇区内道路总长达到35公里,开通西环路,集镇道路形成三纵两横格局,硬化3.1公里。铺设自来水管3.8公里,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驻镇企事业单位35个,个体工商户185户,从业人员263人,非农业人口 1650人,镇区内有中学、小学、卫生院、文化中心、邮电所以及电信等单位,绿化面积达到965平方米,草坪631平方米,栽种常青树等各类树木3.2万株。2002年5月,该镇加入甘肃省村镇建设协会。
  1997年,采取政府投资和社会集资的办法,投入资金378万元,修建中学教学楼,此后又多次投资新建扩建中小学校、修建中学公寓楼、购置桌椅板凳、电教仪器、电脑、VCD、投影仪等,教育教学条件不断改善。2002年,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1所,在校学生1840人,其中小学生1184人,中学生656人。有教职员工106人,初级职称教师80名,中高级职称26名,教师中本专科学历的占75%。
  金佛寺镇历史悠久,古文化遗迹众多,上河清东侧庵尔庙遗迹是市级文物保护遗迹,每年初一、十五均有不少信徒活动。镇文化中心建筑面积872平方米,露天剧场2450平方米,每逢过年过节,都开展文体竞赛、电影放映等文娱活动,春节有腰鼓、高跷、锣鼓、秧歌等表演。2002年,有线电话入户率已达75%以上,中国移动、联通、电信先后在镇区建起信息传输塔,手机信号覆盖全镇各村,农户拿手机已不是新鲜事,有线闭路电视覆盖率达100%,入户率达80%。
  卫生院下设5个科室,有病床24张,急救车1辆,员工24人,有11个村级卫生所,卫生网络基本形成,基本满足了群众就医和防疫要求。1998年后,各卫生所均由中心卫生院统一管理。镇设计划生育办公室、计生协会和计划生育服务所,村有计划生育工作室,组有计划生育宣传员,形成了计划生育工作网络。工作的重点由生育控制转向村级自治、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和性别比例控制等方面。积极开展了婚育新风进万家、知情选择、优质服务、养老保障等活动。2002年,全镇人口出生率8.57‰,死亡率7.83‰,人口自然增长率0.65‰,节育率92%,计划生育率100%。
  镇上设农技站、农机站、林业站、畜牧站等技术推广机构。2002年,有大中型拖拉机15台,农用车23辆,小型拖拉机1230台,农业机械总动力1.38万马力,耕、种、拉、运基本实现机械化。积极开展科技培训,通过广播、板报、讲座、实地培训等形式,平均每年集中培训达11次,培训达1万人次。有农民技术员83人,400余人取得“绿色”证书,90%的农户均掌握1—2项实用技术。
  第六节三墩乡三墩是因历史上城东有驿运大道,从肃州往东北方向,每隔10里筑有传递军事信息的烽火墩一处,依次为头墩、二墩、三墩,公社社址地处三墩,因此得名。解放前属临水乡。1950年建政属临水区。1955年撤区并乡后,二墩乡、石河乡并入三墩乡。1958年划归临水公社,1961年由临水公社划出成立三墩公社。1966年改名为新风公社。1971年恢复原名。1983年公社改为乡。乡政府地处酒泉城区东北20公里处,214省道横穿全境,是酒泉通往金塔、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必经之地。周边与临水、银达、泉湖、铧尖四乡及夹边沟林场相邻,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11.2公里,总面积168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61个村民小组,3372户1.2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11人。因北大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将辖区自然分割成南、北两片。南片有双桥、三墩、二墩、二墩堡、马房5村36个组。北片有夹边沟、古城、长城、祁家沟4村25个组。耕地3.69万亩,人均耕地2.9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耕地多为条田,尚有待开发和保护利用滩涂近2万亩。源于讨赖河流域的清水河、临水河两大水系分布其中,筑有串河、羊路、夹边沟三大水库,机井212眼。优越的水土条件,适宜种植、养殖、林果等产业发展。
  1990年开始,结合“双千”工程目标,主抓吨粮田、千元田、双千田、小麦千斤田和新产品开发田“五田”建设,靠科技、增投入、攻单产、保总产。1992年全乡落实带田面积1.91万亩,重点应用推广小麦带玉米、玉米带胡麻、甜政府办公楼菜带小麦及田埂点种技术措施。夹边沟、祁家沟等村通过配方施肥,兼用微肥改造中低产田8914亩。全乡建成高产吨粮田6778亩,占粮食带田面积的71%。全乡粮食总产量达到1710.6万公斤,粮食混合单产达到603.5公斤,初步显示出产粮大乡的优势。1994年,该乡二墩村、二墩堡村大力发展制种产业,三墩村发展蔬菜产业,夹边沟、古城、长城、祁家沟四村发展畜禽养殖业,由此“一村一品”产业布局初具雏形。全乡小麦千斤田达到1.5万亩,吨粮田9000亩,双千田300亩,瓜菜千元田500亩。1996年,该乡率先在全市成功推广地膜玉米带田高产稳产种植技术,发展地膜玉米5060亩,粮食带田1.2万亩,各类间作套种3866亩。畜牧、林果、蔬菜、制种四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迈进。当年建成二墩堡、古城等村为主的“高产高效吨粮田”示范村,三墩、祁家沟、二墩、双桥等村粮经套种、粮粮套种等农业新科技应用示范村。1998年,启动5311工程,夹边沟、古城、长城、马房、三墩五村创建养殖专业村,二墩堡、祁家沟、双桥创建蔬菜专业村,二墩创建林果与千亩制种专业村。1999年,专业村建设步入产业化发展轨道,以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生产和名、优、特产品开发为重点,全力攻坚,打建二代日光温室。突出一业上规模,主攻一品上档次,重点以双桥、三墩、二墩堡、二墩、祁家沟等村为主,发展茄子、辣椒、西红柿、葫芦、黄瓜等反季节蔬菜生产。当年二墩一组卢志福成功在日光温室引进种植人参果,二墩九组杨高山在日光温室引进种植水密桃等新品种。2000年,按照“压粮扩经”思路,积极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节水农业,全乡粮经比例55 :45。科技示范田面积突破1万亩,科技示范小区达36个,其中制种小区12个,精细带田9个,高效粮经套田9个,蔬菜主体种植小区5个,双模带田示范区1个。并引进紫花苜蓿667亩,棉花164亩,建成双桥、古城、夹边沟3个千亩玉米套种孜然的村,总面积6238亩。全乡实现玉米、孜然、甜菜、油料四不单种。2001年三墩、二墩堡两村开始引进推广温室滴灌、无土栽培技术,蔬菜产业开始向节水、高效、无公害方向发展。适应“大龙头带动大产业”的发展思路,以双桥、长城为主种植棉花形成规模,全乡当年落实棉花面积8700亩。2002年,全乡已建成粮经对外制种、棉花、林果、精细蔬菜四大商品基地,面积达到2.21万亩,产品主要有小麦、玉米等,制种产品远销至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在二墩堡、三墩等村重点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种植专用型高蛋白小麦3966亩,优质啤酒大麦5332亩。粮食抓优质、经济抓品牌、科技促效益的产业模式形成。
  从1992年起,畜牧业受到重视,直线育肥、温棚养殖、青贮氨化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古城村率先办起全乡第一个村办直线育肥猪厂。1996年,畜牧业被确定为乡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猪、鸡、牛、羊总饲养量达17.1万头只,畜牧业收入1203.7万元。同年,夹边沟、古城、长城、马房、三墩五个村确定为养殖业村。2001年,顺利通过市上专业村验收。2002年,奶牛产业突起,涌显出王蛆宏、赵鸿儒等奶牛养殖大户,柴学明、蔡延荣等肉羊、波尔山羊养殖大户,吴玉功、赵祥、刘廷兵等马鹿、七彩山鸡、肉鸽特种养殖户,全乡形成以牛、羊、猪、鸡为主导品种的养殖群体,畜禽饲养量达65万头(只),其中奶牛存栏993头,肉羊饲养量1.97万只,特种畜禽3000头只,马鹿53头,麝鼠200只,“畜牧兴乡”步伐进一步加快。
  1992年,在加强经济林建设的同时,农田林网及风沙口防护林建设力度加大。提倡发展庭院经济与地埂经济林建设,80%的农户门前屋后定植梨、枣、苹果树种。古城风沙口栽植防护林251亩,定植沙枣、红柳2.58万株。1996年,林果业一手抓定植,一手抓改造,建成古城、二墩、长城、三墩、双桥5个千亩果园村,当年新定植经济林2320亩,林果面积累计1.08万亩。2000年,乡上确定抓好“二线”(酒金路、三墩一一夹边沟、路绿色通道),治理“二口”(夹边沟、古城风沙口),营造“一网”(U型渠生态经济复合农田林网),落实“一开发”(夹边沟鲜食葡萄生产基地开发),完成低产果园改造620亩,建成丰产果园380亩。完成果品套袋31万枚,引进扁桃、人参果、脆枣、红提葡萄、黑提葡萄新品种,总面积550亩。每年3月,全乡组织对果树喷涤石硫合剂,四月份开展林木食叶性害虫联防,确保全乡林业健康发展。2001年,在二墩成功引进仁用杏定植,带动二墩、二墩堡、马房、双桥、夹边沟等村新栽植仁用杏2.3万株,折合面积1040亩。2002年,林果面积累计6796亩,其中挂果面积4122亩,果品产量达到412.2万公斤。按照“北治沙、南育林”的要求,放宽政策、坚持“谁造林谁拥有”,突出千米防护林和绿色通道建设,造林2108亩,建绿色通道10公里,建成“青年林”、“三八林”、“民兵林”等义务植树基地10个。义务植树22万株,生态环境有效改善。
  1995年,全乡有各类企业38家。1999年,张兴国投资1500万元,建成夹边沟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旅游观光区,开发区面积2000亩。招商引资1200万元,建成长城墩特种养殖综合开发区,种草1000亩,植树40万株,饲养奶牛70头,马鹿11只。2000年,吴玉功投资250万元,建成二墩堡鹿场,饲养马鹿45只,麝鼠200只。2001年,引资1000万元,在集镇区内征地40亩,建成年加工能力8万吨的巨龙集团三墩棉花加工厂。2002年,个体私营企业增加到355家,从业人员415人,有建筑建材、农产品加工、脱水蔬菜、粮油、旅游、特种养殖等6大行业16个产品。
  全乡经济总收入由1995年的8291万元,增长到2002年的1.47亿元,其中农业总收入由1995年的4271万元,增长到2002年的7111万元,工副业收入由1995年的2071万元增长到2002年的7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5年的2046元增长到2002年的3731元。乡财政收入由1995年的90万元,增长到2002年的240万元。经济总收入中来自支柱产业的比重达58%,支柱产业纯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61%。
  1994年,二墩村率先实现组组通油路和环村油路目标。1998年筹资160余万元,铺通三夹路14公里,至此,酒金路、酒临路、三夹路三条公路主干线路纵横交错,80%的村组道路硬化。1997年以来,投资600万元,完成“U”型渠衬砌250公里,斗渠衬砌2.5公里,实现渠路林网配套。
  1995—2002年,投资450多万元,完成50多项集镇建设工程,建筑面积达3.2万平方米。集镇占地面积160亩,商业、邮电、金融、保险、文教、卫生门类齐全。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农机站、农业技术推广站、财税所、文化站、水管站等7个站所独立建站。建成面积7000平方米的集贸市场一处,商品年成交额由1995年的280万元增长到1000万元。1999年,被列为全区“小城镇建设重点乡镇”,集镇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2000年,集镇建成40吨自来水塔一处;投资800万元,在镇区建成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地面接收中转站,网络信号覆盖周边乡镇,固定电话入户率41.5%,无线寻呼、移动电话等业务迅速发展,拥有客户180多户。2002年,翻建35千伏的变压供电站一处。硬化拓建集镇北路、农机具一条街、政府门前街等3条3万平方米,种植草坪2000平方米,拆迁改造个体商业门点50户。小城镇拆迁改造推进了居民住宅改造,集镇内规划建设高标准小康住宅小区2处,全乡61个村民小组,居民点硬化率100%,农户住宅60%为砖木结构,30%为砖混结构,户均建筑面积100—130平方米,全部饮用自来水。
  乡设初级中学1所,小学10所,在校学生1700名。1991年起,先后完成中学、二墩、古城、长城等10所学校校舍改造,新建幼儿园3所。建有农村甲级中心卫生院1所,村级保健站9所,医疗床位15张,年门诊量3.04万人次。有敬老院1所。地、市驻乡国税所、地税所、烟草公司、工商所、人寿保险公司等11个单位,为农户提供各种方便和服务。建起有线微波接收站73座,微波传输12套有线电视节目信号覆盖辖区。计划生育服务所1处,人口与计划生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计划生育率达到100%。1992年在国家提出种草种树“千佳村、百佳乡、十佳县”创建中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单位”。1993年,在全国第七届运动会期间被命名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1995年小康建设中被命名为“全区小康文化建设示范乡”。2001年农村信贷体制改革中被命名为全区首家“农户小额贷款信用乡”等。
  第七节上坝镇上坝因地处洪水河上段渠坝而得名。解放前属总寨乡。1950年建政属总寨区。1955年,撤区并为上坝、营尔乡。1958年,总寨、西店、上坝和集泉乡洪水片合并建总寨公社。营尔乡建营尔公社,年底两社并为总寨公社。1961年体制调整,上坝、营尔由总寨公社划出,分建上坝、营尔公社。1965年,营尔公社并入上坝公社。1966年改名自力公社。1971年复名上坝公社。1983年改为上坝乡。2002年,撤乡建镇,辖新上、光辉、下坝、茅福、上坝、福地、旧墩、营尔、东沟、东湾、小沟、天乐、上红13个行政村122个村民小组,及黄粮墩、酒运司、玉米原种场等45个农林场。
  上坝镇位于酒泉市中部,总人口5503户2.07万人,非农业人口 302人,劳动力9533人,镇政府驻上坝村,距酒泉城区23公里,东西15公里,南北17公里,总面积250平方公里。东临下河清农场,南自东向西与红山乡、东洞乡毗邻,西壤总寨镇,北接铧尖乡。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坡度1/75,居祁连山北麓冲积扇平原地带,土壤以灌淤土、红粘土为主,PH值6.5—7。荒地兼有灰棕膜土、风沙土、盐碱土,PH值7—8。中部干涸的季节河野猪沟将全镇土地切分成崖东、崖西两块。国道312线横贯东西穿政府驻地而过,又将上坝划成为南北两片。农业灌溉为井、河混灌,河灌属洪水河、讨赖河灌区。7—9月,引洪水河灌溉为主,其余月份均以引讨赖河灌溉为主。渠系为南干渠三、四分干,干渠总长31公里,支渠62公里,斗渠160公里。北片以井灌为主,南片以河灌为主,基本旱涝保收。
  上坝是农业大镇,土地面积9.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6.23万亩,增垦生荒地3.27万亩。主要政府办公楼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洋葱、甜菜等。1992年,粮食作物面积4.45万亩,其中小麦3.13万亩,玉米1.26万亩。经济作物面积1.79万亩,其中以洋葱为主的蔬菜作物面积4365亩,甜菜面积9272亩,饲草面积555亩。粮经草比率为70 : 28 : 2,粮食生产是该镇的主导产业,农业总收入3535万元。1997年起,卖粮难问题加剧,镇政府确定肉果菜、草畜乳,开发名优新特产品等产业化发展思路。1998年,引进玉米、花卉、蔬菜等制种,种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粮食面积由1992年的4.45万亩减少到2002年的2.77万亩,经济作物面积由1.79万亩增加到3.46万亩,饲草面积由555亩增加到8700亩,粮经草比例变为40 : 50 : 10o1996年台湾东方种子公司首先在上坝试搞花卉、蔬菜制种。1997—1998年,四川丰乐种业、酒泉敦煌种业等企业进行玉米、蔬菜、花卉制种,带动建成玉米、花卉、蔬菜制种等产业化基地。
  2002年,有东方、敦煌、丰乐、登丰、金秋园艺等8户制种企业落户上坝,制种面积3.35万亩,300多个品种,花卉、蔬菜种子远销美国、日本、韩国、荷兰及中国台湾等,并建成两个百亩观光农业示范区。同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亲临旧墩农业综合观光园区视察制种业发展情况,上坝村一组于永刚种植蔬菜、花卉制种7.5亩,亩收入2000元以上,成为上坝村花卉制种的典范户,上红村7组柴长进带领本组农民与制种公司签订辣椒制种合同,该组16户种植杂交辣椒制种16.2亩,总收入达26.7万元,亩均收入1.64万元。同时,按照农业产业化要求,积极扩大洋葱为主的蔬菜种植,面积由1992年的4365亩扩大到2002年的2.44万亩,建成上坝、下坝、茅福、营尔、天乐、小沟6个蔬菜专业村°同年,光辉村二组于会哉采用育苗移栽法种植洋葱8亩,亩产量6300公斤,亩收入3100元。 1991年营尔村四组刘长寿建造日光温室五座,采用基质栽培等新技术种植番茄、甜瓜等,年收入5.5万元,纯收入2.7万元。1998年,上坝村建起连片50亩的日光温室小区,带动建成下坝、茅福、上坝、旧墩、营尔、东沟高效日光温室经济带。2001年,已建成300亩连片日光温室示范区2个,100亩连片示范区7个,50亩连片示范区10个,日光温室1839亩。2002年,建成万亩制种、万亩洋葱、万亩林果,万亩饲草、万头牛、千亩花卉、千亩饲草、千亩日光温室八大产业基地,农业总收入8382万元,年均增长14%。
  1984年有果园123亩,年产量不足1300公斤。1985年开始,经济林建设转向以梨为主,大兴葡萄产业。营尔村建成葡萄新品种示范园区,定植酿酒、鲜食葡萄品种36个。居民点实行伐杨换梨,发展庭院经济。1993年,建成营尔、旧墩、东沟、上坝4个千亩林果村和营尔林场梨树园、上坝中学苹果园为主的优质果品基地。1998年,林果面积由1984年的123亩增加到1.06万亩,年产量由1300公斤增加到3800吨。2000年以后,梨产量过剩,市场滞销,经济效益逐年下滑,部分农户砍伐梨树。
  1985年开始生态防护林建设,完成渠路林网植树12公里。此后,每年都组织干部、群众、学生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至2002年,共植树1.2万亩,250万株,林木覆盖率达14%。
  1997年,大力发展肉牛、肉羊等产业。1999年,肉牛饲养量1.06万头,存栏8465头,肉羊饲养量3.88万只,存栏2.74万只。2000年,建成新上、光辉、东湾、上红、旧墩、东沟6村养殖专业村。镇上确定了以饲草产业为依托,重点发展奶牛产业的思路。次年,动员农户从新疆等地调引奶牛586头,发展规模养殖户52户。好牛乳业、好为尔乳业等企业投产后,牛奶需求量大增,奶牛价格上涨,政府组织奶牛养殖户赴新疆等地调引奶牛。2002年底,肉牛饲养量1.17万头,存栏8776头,奶牛饲养量1386头,存栏1378头,分别比1992年增加1059头和1378头。上坝村五组冯国海,1983年开始饲养肉牛,2002年饲养量达到200头,仅养牛一项,年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上。上红村三组马世爱2002年奶牛存栏27头,家庭固定资产达28万元。东沟村九组48户农户,2002年,建起了高标准圈舍32座,养牛250头,饲养量多的达20头,户均5头,养羊1683只,饲养量多的达150只,户均35只,其中小尾寒羊5()0只,户均10只,成为远近闻名的养殖专业组。茅福村九组于加润,釆取暖棚设施、配合饲料,养猪100头,当年,出栏75头,收入7万元。
  上坝的乡镇企业起步较早。1992年,有脱水菜厂、面粉厂、食品厂、筷子厂、油毡厂、石膏板厂、砖厂、预制厂、养鸡场、金旺液化气站等企业。1996年,大力招商引资,兴办乡村企业,先后建起啤酒花加工厂、苜蓿颗粒饲料加工厂等。2000年,小沟村建成酒东、玉发、东源三家脱水菜厂。2001年,天乐村建成兴乐、天利两家脱水菜厂。此后5家脱水菜厂联营,成立五洲菜业集团。2002年底,全镇有各类企业759个,从业人数2253人,总产值8332万元,利润594万元,上交税金147万元。2002年与1992年相比,上坝镇工农业总产值达1.78亿元,增加1.36亿元,年均增长32%,财政总收入214万元,增加164.5万元,年均增长77%,农民人均纯收入3617元,增加2575元,年均增长25%。
  1997年起,先后投资4818万元,完成集镇规戈叭供水设施、主干道路灯架设等60项工程,建起粮管所、卫生院、派出所、司法所、信用社、农机站、财税所、土管站、计划生育服务所、镇政府办公大楼、文化中心、保险公司、脱水菜厂等30余栋楼房,新增镇区面积4.2万平方米,发展个体工商户400户,集镇人口 1800余人。
  1992年,122个村民小组有居民点120个,房屋结构土木型占20%,砖土木型占68%,砖混型占12%, 2002年,启动小康居民点建设示范工程,部分住房陆续兴修翻建,新增居民点7个,农户住房建筑结构变化明显,土木结构仅占2%,砖土木结构达70%,砖混结构28%。在上坝村一组建起小康住宅示范居民点,修建供排水系统、电话、有线电视等配套设施齐全的二层别墅式住房24栋。
  1996年,上红、上东两条公路沥青罩面。1997年,所有镇村道路实现柏油路面,119个居民点马路硬化。上坝地处交通要道,2002年全镇已有营运客车37辆,长途运输汽车84辆,小型客货车辆152辆,通往酒泉城区交通每10分钟一班。有大型拖拉机64台,小型拖拉机4350台,耕、耙、拉、运和播种等基本实现机械作业。
  1997年,广播站引进MMDS微波电视系统,13个村全部架通有线电视。1998年争取国家资金178万元,改造电网,实现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同网同价用电。1999年,移动通讯站建成。2002年,联合通信在上坝建塔。茅福、上坝、旧墩、营尔、东沟等村中国电信小灵通网络开通,13个村全部开通程控电话网。
  2001年,争取国债资金68万元,实施氟改工程,新打饮水机井12眼,建塔12座,机井累计达38眼,自来水塔38座,实现户户通自来水的目标。
  2002年,有职普合一完全中学一所,小学附设初级中校一所。小学14所,中心幼儿园一所。中学在校学生1500多名,教职工115人,全镇在校学生4089人,教职工234人。其中高级教师26人,本科学历53人。上坝中学,占地620亩,其中果树实习基地177亩,农学实习基地22亩,建有综合实验楼一座,标准微机室2个,教师电子备课教室、多媒体教室各一处,装配有校园计算机局域网络;建有能容纳400多人的学生公寓楼,供200多人就餐的标准餐厅,有400米跑道的标准体育场一个。2002年,被省教育厅列为综合高中试点校。
  镇文化站始建于1982年,1998年与广播站合并。2000年,文化站单独设立。2001年更名为文化中心。2002年,争取中央宣传文化资金12.5万元,修建镇宣传文化中心,并挂镇党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婚育学校的牌子。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3个,组文化室114个,除新上、光辉、天乐、福地,其余9个村均建起标准文化中心,每年“元旦”、“春节”、“三八”、“五四”、“七一”等节日,均开展全镇性文化体育活动,进行腰鼓、秧歌、舞龙、舞狮、太平鼓、威风锣鼓、旱船、高桥、霸王鞭等传统民间社火表演。以宣传奶牛养殖为题材编写的眉户剧《砸锁招亲》,曾在1995年第二届农村业余文艺调演中获优秀剧目奖和优秀创作奖。1992年,营尔村农民刘长金自购电影放影机一部,在各村巡回放映。青沙梁、野猪沟崖、红桥洞、河夹滩等汉、晋墓群,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坝镇中心卫生院在营尔村设分院一所,镇区设第二门诊部。有村卫生所13所,农场卫生所4所。中心卫生院始建于1952年,1992年修建住院部,占地面积4080平方米,建筑面积1490平方米。有专业技术人员27人,其中主治医师4人,医生6人,医士3人,检验师、放射师各1人,护师2人,护士4人,病床24张。设有内、外科、儿科、妇产科、五管科、中医科、皮肤科、预防保健科、妇幼门诊、婚前检查室等科室。拥有X光机、B超机、麻醉机、多功能洗胃机、多普勒胎心监护仪、十二孔无影手术灯、多功能手术床、心电图机、721分光光席仪、恒温箱、血红蛋白仪等医疗器械,可进行胃大部切除、胆囊摘除、子宫次全切手术、剖腹产及四肢常见骨折内固定等医疗救治。1995年被评为一级甲等医院。
  镇计划生育办公室有工作人员4人,下设计划生育服务所,有医护人员4名,各村妇女主任兼任本村计划生育专干,组设计划生育宣传员。1998年,镇政府投资24万元,改建计划生育服务所,使用面积450平方米,设手术室,人流室、B超室、康复室等,有妇科治疗仪、乳腺治疗仪、心电图机、显微镜等医疗设备。2002年人口出生率10.62%。,死亡率6.86‰,自然增长率3.76‰,计划生育率100%,节育率90.5%,独生子女领证率为1.02%。
  第八节西峰乡西峰 以古建筑西峰寺得名。解放前属西南乡,1949年10月建立西南区,1952年分属西南区、城郊区。1955年11月撤区并乡,建西峰、香庄、冯侯3乡。1958年三乡合并成立西峰公社。1961年将蒲莱沟、侯家沟、沙子坝、冯家沟分出建冯侯公社。1965年冯侯公社并入西峰公社,划冯家沟归文殊公社,1966年9月更名为红旗公社,1971年恢复西峰公社。1983年3月改为西峰乡。
  西峰乡位于城区西南部,距市区4公里,东与泉湖乡相连,西接嘉峪关市,南隔工业园区与西洞镇相望,北濒讨赖河与果园乡为邻,总面积5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67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塔尔寺村。2002年,辖侯家沟、蒲莱、沙子坝、塔尔寺、中深沟、新村、西峰寺、张良沟、官北沟、苜场沟1()个行政村,77个村民小组,1个农场。全乡有5098户1.75万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32.17%,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51%,无青壮年文盲。人口出生率12.15%。,死亡率6.75‰,自然增长率5.39‰,计划生育率100%,性别比100 : 102。居民主要从事种植业和二、三产业。
  西峰乡地势起伏,西南略高,东北略低,坡度3—5。沟槽和滩间盆地较多,土壤由砾石、沙子等松散物质组成,土层厚3—5米,地下水深150—180米适于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及瓜果蔬菜、花卉等,农业灌溉等生产用水主要来自讨赖河。2002年建成的世纪湖为新城区绿化用水提供便利。
  乡政府1990年以来,西峰乡积极推广温室大棚和果粮菜套种技术,主攻菜篮子工程,发展蔬菜产业,建成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2000亩,蜜桃、苹果为主的果品基地3000亩。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发展思路,建起蔬菜瓜果专业批发市场,鼓励农户参与市场流通,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1997年根据农业产业化需求,组织实施“7350”工程,以建设蔬菜专业村为目标,扩大以蔬菜为主的经济作物面积,提高复种指数,发展日光温室。1998年10个村全部建成蔬菜专业村。2002年,粮食作物面积由1988年的2.08万亩减少到6223亩,蔬菜种植面积由2349亩增加到1.38万亩,日光温室由204座265亩增加到2272座2954亩,复种指数由26提高到67,粮经比例由60 : 40调整到31 : 69。同时,发展盆栽花卉及鲜切花500亩,制种1000多亩。2002年,有大中型拖拉机8台,小型拖拉机426台,农用三轮车243台,农用汽车142辆,载重卡车16辆,配套农机具有犁、耙、播种机、铺膜机、机动脱粒、饲料粉碎机等机械1836台件,耕、播、收、运、脱等基本实现机械作业。
  1988年以来,组织广大群众广泛开展以“青年林”、“党员林”、“三八林”和“民兵林”为基本方式的植树造林工作,先后在北大河南岸风沙口营造防风治沙林,采取经济林与生态林相配套的办法,围绕道路、沟渠营造农田防护林,在机关、学校、村委会驻地营造高标准绿化林带。2001年,敦煌路开通,乡机关干部在1.7公里路段挖坑换土,栽植落叶树与常青树,建设高标准绿色通道。止2002年,造林3286亩,建设绿化通道15公里。
  1995年以前,养殖业以家庭散养为主,规模较小。1995年后,乡上采取扶持奖励办法,鼓励农户发展生猪规模养殖,先后在侯家沟、沙子坝、官北沟、塔尔寺等村,发展养猪50头以上大户39户,2001年,规模养殖户发展到46户。2000年引导农户发展奶牛养殖,先后建成苜场沟奶牛高标准养殖示范园区,张良沟奶牛养殖小区,初步形成基地+农户的奶牛产业养殖模式。2002年全乡养殖奶牛254头。2001年,在草原兴发集团带动下,建成沙子坝、官北沟两个肉鸡养殖小区,形成千家万户和基地规模发展相结合的产业模式。2002年,鸡饲养量39万只,其中草原兴发肉鸡饲养量25万只,规模养殖户47户。同时,上片侯家沟和沙子坝,积极发展肉牛、肉羊养殖。2002年,肉羊存栏7080只,年出栏生猪1.29万头,肉鸡存栏9.16万只,鲜蛋440吨,年产鲜奶46吨。
  1994年前,村办企业较多,主要有沙子坝村综合加工厂,侯家沟村火柴厂,蒲莱村砖厂、塑料厂、村建筑队,塔尔寺村砖厂,张良沟村铸造厂、罐头厂,苜场沟村预制构件厂、珍珠岩厂、建筑队,新村窗帘厂、疏绒厂、面粉加工厂、木材加工厂、农修厂、村建筑队、西部口岸宾馆,中深沟村型材厂、西北宾馆、蔬菜批发市场,官北沟村旅社、涂料厂、石料厂、酒花厂,西峰寺村塑料厂、石料厂、钢窗厂、糖果厂、建筑队等。1994年后,乡镇企业进入快速发展期,规模不断扩大,效益逐步提高。始建于1983年的富康家具总公司,从最初的沙发厂,发展成为拥有14个独立核算分公司(厂)的企业集团,生产各类软体、实木十几个系列1000多个品种的民用、办公家具,1997年以来连续6年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十强乡镇企业。富康牌系列家具被评为陇货精品,被全国消费者协会评为最受欢迎的产品,富康系列产品成为占领我区及周边省区家具市场的主导家具,部分销往国际市场。2001年公司筹资1.5亿元新上富康家世界项目,使企业实现了由生产经营型向资本运营型的跨越,企业产值2000年1亿元。2001年提高到1.5亿元。创建于1981年的飞翔建业有限公司(酒泉市第二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由单一的房产建筑企业,发展为拥有8个分公司及预制构件厂、宾馆、花木公司的综合性企业,从单纯的房屋建筑发展到建筑安装、材料加工、旅游接待、花卉苗木培育销售等。2002年产值突破亿元,从业人员2500多人。1999—2001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十强乡镇企业。建于1992年的长峰轧钢有限公司是乡政府与酒钢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联营企业,生产为国营大型企业配套的带肋直条钢筋及炼钢脱硫球形镁粉。连续多年年产值保持2500万元,纳税120多万元。创建于1992年的西峰房地产开发公司,在从事房地产开发的同时,兼营建筑材料生产和锰钢产品生产销售,年营业收入1500万元,纳税80余万元。常青花木有限责任公司拥有花卉盆景展览馆、书画馆、热带植物园。有一座高标准六连幢日光温室,24座二代琴弦式日光温室,1座旅游接待宾馆。主要从事花卉蔬菜栽培和销售、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带动全乡发展起以旅游观光农业为特色的新型产业。建成旅游观光景点6家,带动了全乡非农产业发展。2000年被省旅游局树为省级旅游景点。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城郊优势,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建成环城、集镇、沿路三大非公经济带,非公经济户由1994年的578户发展到2002年的1224户,涌现出了田吉顺、翟标儒、王如清、黄吉财、鲍建章等一批大户。黄吉财个人投资组建的城市公交公司,营运车辆从初期的6台车发展到184台,成为跨省区运营的公交集团公司。西峰乡基本形成以酒泉市第二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富康家具总公司、长峰轧钢厂、西峰房地产开发公司为龙头,以家具、建材加工生产为特色的乡镇企业群,被评为全省乡镇企业十强乡镇。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4.47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995.15万元,比1990年增加3685.4万元,财政收入1080万元,比1990年增加806.4万元,乡镇企业由1990年的515个发展到1538个,产值由2134.1万元增加到3.88亿元,利润由180万元增加到1850万元,上缴税金由176万元增加到219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60元,乡镇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市第一位,全省乡镇第二十一位,财政实力居全省乡镇第九位。2000年,新城区开发建设开始,先后在西峰寺、中深沟、新村、苜场沟、张良沟五个村22个村民小组征用耕地4.5平方公里,6684亩,搬迁安置1463户5160人。新村村耕地全部被征用,农民转为市民。
  1999年后结合新城区开发建设,修建农户住宅楼25幢,高标准农民住宅306套。并配合新城区开发建设,不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修建农户住宅4430套,其中,砖土木结构住宅270套,砖木结构住宅1100套,砖混结构3060套。2002年在苜场沟奶牛小区、沙子坝小区建成生态型小康住宅51套。修建乡村道路68公里,乡村道路实现柏油化,开通酒泉至肃南县祁丰区的长途客班车,城市公交直通乡政府驻地。先后打井12眼,新修水塔8座,居民全部用上自来水。2002年进行农村电网改造,降低电价,实现城乡电费同网同价。乡集贸市场每月逢1、5日开市。光缆线路直通各村,有线电话用户1500多户,程控电话基本普及。邮电网络键全,信件报刊投递到村组农户。10个行政村全部开通有线电视,用户2100余户。
  2002年,有初级中学一所,教学班16个,小学11所,教学班50个。在校学生2700多人,其中中学生1300多人,小学生1400多人。教职工194人,其中中级职称27人,本科学历的占12%。乡上设科普协会、农技、畜牧、农机、林业站等技术推广机构。农民技术员125人,371人取得绿色证书。每年开展科普培训10余次,培训1.2万余人次,4366户农户掌握1—2门实用技术。乡文化站设施齐全,制度完善,活动正常。有1()个村级文化活动室,4个舞厅,各村均成立社火队,有安塞腰鼓、秧歌、舞龙、舞狮、太平鼓等,每逢重大节日组织文娱活动,丰富群众文化活动。1996年乡上组队参加酒泉地区业余文艺调演获二等奖。先后举办了乡第四、第五届农民运动会,参赛项目有拔河、篮球、排球、棋类等。乡卫生院拥有医护人员29人,中级职称5人,内部科室设置齐全,可完成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具备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
  第九节银达乡银达旧名“鞑子沟”(历史上曾住过蒙古族),因这里土肥水足,自然条件优越,群众有“金蒲(铺草沟)银达(鞑子沟)”之称,誉称“银地”而得名。解放前为河北乡。1950年属河北区。1954年,组建五四永丰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建永丰公社。1971年2月,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给"关于酒泉县银达乡是怎样开展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 一文写的批语,命名银达公社,1983年改乡。银达乡位于酒泉市北部,乡政府距城区7公里。东接三墩乡,西连果园乡,南与泉湖乡隔讨赖河相邻,北与怀茂乡接壤。辖区呈东西长南北宽的狭长地带,总面积96平方公里。辖银达、蒲上沟、余新、拐坝桥、谭家堡、杨洪、妥家沟、明沙窝、两山口9个村,94个村民小组,4483户17140人,其中农业人口 16809人,非农业人口331人,汉族1.71万人,裕固族113人,藏族4人,政府办公楼回族15人。
  银达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辖区水资源丰富,有魏家湾、花园、月牙湾、三屋海子、四清坝、陈家坝、陆家坝等9个水库,总库容1200万立方米。北大河依辖区南界流经银达村、蒲上沟村、谭家堡村。清水河自中部魏家湾发源,流经余新、银达、拐坝桥、谭家堡、杨洪、妥家沟村,年流量100万立方米(常年不断流),依河两岸形成约8500亩湿地有待开发利用。农业灌溉用水以水库蓄水和地下水为主,属典型的井河混灌区。有农用排灌动力机械210多件,配套机井217眼,有效灌溉面积4.5万亩,保灌面积3.84万亩。1990年以前,农用机械较少,农作物种收运输主要靠人力完成,农民劳动强度大。2002年全乡有大中型拖拉机30多台,总动力1325千瓦,小型拖拉机1300多台,总动力1.38万千瓦,农用载重车20辆,配套农具有犁、耙、播种机、铺膜机、脱粒机、饲料粉碎机等农机具2875台件,机耕面积3.84万亩,机播面积1.18万亩,机收面积8000亩,小麦、玉米等常规作物种植基本实现机械化。
  全乡耕地面积3.8 4万亩,人均2.2亩。其中银达、蒲上沟、余新、拐坝桥、谭家堡五村耕地2.3万亩,土地集中连片,土壤为黑色。杨洪、妥家沟、明沙窝、两山口四村土地多为碱性土壤(明沙窝、两山口有近4000亩耕地为砂质土)。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瓜类、棉花、甜菜、酒花、豆类和各类蔬菜等10大类52个品种。1990年以前,以种植小麦、玉米和普通蔬菜为主。1990年开始调整种植业结构,实施粮食亩产过千斤、人均纯收入过千元的“双千”工程,在保证粮食总产量的前提下,釆取保护地栽培、选用良种、规范化种植等科技措施,推广啤酒大麦、高粱、甘草、小杂粮等高效经济作物种植。粮经比由1991年的72 : 28调整到1994年的63 : 37,种植粮粮带田7233亩。净增高效经济作物面积9622亩,增加收入613.7万元。1995年围绕城市“菜篮子”建设,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和林果业,加快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大面积、大范围推广立体种植,使吨粮田面积达到6000亩以上,人均产粮1485斤。经济林面积达到2400亩,人均农业总产值达到2750元,1997年以后,根据粮食供大于求的现状,确定蔬菜、养鸡、制种三大主导产业,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把粮、经为主的二元结构调整为粮、经、草三元结构。2000年调整到39.6 : 55.4 : 5。粮食播种面积比1997年减少9933亩,经济作物面积增加到2.12万亩,饲草面积发展到3187亩。通过“抓户、带区、保村、建园”等措施,引进新技术,不断加大专业村建设力度。蔬菜专业村以日光温室为重点,大力推广反季节蔬菜、无土栽培蔬菜和双抱菇种植,蔬菜面积达1.02万亩,比1997年增加1403亩,各类蔬菜专业户发展到2358户。2002年,作物播种面积4.41万亩,粮食作物面积1.23万亩,其中夏粮面积8458亩,秋粮面积6916亩,蔬菜面积1.34万亩,温室面积1982亩,瓜类面积408亩,制种面积8462亩,粮经草比例调整到28 : 67 : 5。粮食单产574公斤,总产8817.31吨。
  199()年以前,银达乡养殖业发展缓慢。农户以猪、羊、鸡饲养为主,分散经营° 1994年后,乡上把养殖业发展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一手抓千家万户、一手抓规模经营,大牲畜饲养量由1994年的3867头增加到2002年的455()头,猪饲养量由2.19万头增加到3.84万头,羊饲养量由1.15万只增加到3.73万只,分别比1994年增加683头、1.65万只、2.58只。肉类总产量1738.11 吨,鲜蛋 1471.2吨。
  2000年草原兴发在酒泉落户,银达乡妥家沟村乔永峰借此机遇投资12万元,建起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鸡场,当年饲养量就达10万只,实现利润20万元。妥家沟村把发展养殖业的重点转变到发展肉鸡产业上,通过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科学化管理,建小区,扩基地,扶持大户发展,肉鸡饲养户达到55户,饲养量达到100万只,人均增收480元。1999年前,奶牛饲养总量为228头,2000年后,乡上把奶牛养殖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依托乳制品加工企业,积极引导农户发展奶牛产业。2001年,谭家堡村三组吴建军投资30万元,建成饲养20头的奶牛养殖场,年纯收入4万元。2002年5月,银达村13组杨玉林投资40万元,调引奶牛25头,建起奶牛养殖厂。在奶牛养殖大户的带动下,通过科技培训,政策推动,内抓繁育,外抓调引,至2002年底,奶牛存栏在2000年的基础上增加1830头,达到2058头,建成银达、余新、拐坝桥、杨洪、妥家沟、两山口村6个百头奶牛养殖村,余新10组、妥家沟1组、杨洪8组、两山口3组4个50头奶牛养殖小区,奶牛养殖户580户,专业户182户,年产鲜奶613.6吨。养殖专业村加快品种改良,扩展特种养殖,引进鸭、鹅、肉鸽、乌鸡等品种。
  1985年以前,银达乡主要有铁件厂、面粉厂、修理厂等小型加工企业。1990年后,乡镇企业开始发展壮大起来。1994年,先后建起金蒲菜业公司、天河生态养殖厂、砖厂、石棉厂等企业,基本形成建筑、建材、加工、采矿、运输、商业、服务为一体的企业体系。企业总数达368个,固定资产达1。00万元,企业从业人员3992人,总产值6920万元,收入6642万元,利润307万元。从事二、三产业从业人员3500人,人均纯收入中来自企业收入达到600元,占人均总收入的39%。2000年后,在狠抓项目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乡镇企业改革,先后对天河养殖、金蒲菜业、三建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对砖厂、石棉厂整体出让产权,新建天河种猪厂、金蒲菜业公司拐坝脱水菜厂、秋林高效有机肥厂、秸杆沼气站、银顺达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三建公司、光明建业、金蒲菜业等企业已成为全乡支柱企业。2002年,有各类企业826户,从业人员9986人,总产值2.86亿元,增加值6640万元。营业收入2.131亿元,交纳税金754万元,初步形成以建筑、建材、加工、服务业为主体,运输流通、劳务输出业为辅的发展格局。以银达工程队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酒泉市第三建筑总公司,是二级建筑施工安装企业,每年可完成7000万元建筑工程。1996年拥有5个建筑分公司,2个汽车队、7个工业企业、1个实验室,固定资产达到1200万元,流动资金570万元。2000年,经营范围拓宽到水利、水电、道路、桥梁、装饰、装潢和市政工程建设等领域。先后赢得甘肃省先进施工企业、甘肃省先进乡镇企业、中国集协TQC达标先进企业金屋奖、甘肃省优秀建筑企业、全省文明乡镇企业等荣誉称号。由乡政府、银达村委会、朱文林等部分群众入股90.28万元筹建的天河生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以养鸡为主,集雏鸡孵化、生猪养殖、仔猪繁殖、养鱼、饲料加工、养殖设备加工等综合经营为一体的生态养殖企业。1993年,银达乡蒲上沟村为解决蔬菜卖难问题,投资83万元建起蒲上沟村脱水菜厂,1997年发展股东99家,吸纳股金73万元,对脱水菜厂进行股份制改造,建成集蔬菜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金蒲菜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青红椒、洋葱、四季豆、甘蓝、红萝卜、韭葱、香葱等脱水菜远销东南亚、香港、台湾等地。1998年又投资420万元,在拐坝桥村建起年产400吨的分厂,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联动发展经营模式。
  1997年、2001年分两段建成12公里的杨洪公路。2002年,建成银(银达)一上(蒲上沟)一谭(谭家堡)公路8公里,余新公路2公里,两山口公路3.2公里和妥家沟公路2公里,实现村村通柏油路的目标。86个村民小组居民点道路全部柏油罩面,乡村公路总里程达50公里。2002年,银达共有砖混结构房屋262户,占总户数的6.4%,砖木结构房屋725户,占总户数的16%,砖土木结构房屋2637户,占总户数的56%, 土木结构房屋916户,占总户数的20%,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
  1990年,银达中学、杨洪中学合并迁至乡政府北侧,投资300万元,建起5000多平方米中学教学大楼1座。新建改建明沙窝小学、妥家沟小学、两山口小学、蒲上沟小学。建成银达、蒲上沟、余新、拐坝桥、妥家沟、明沙窝六所幼儿园。1994年基本普及9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2000年,又投资200万元,新建3000多平方米的综合实验楼,购置电脑40台,建成银达中学、余新小学微机室,推进中小学信息化进程。2002年,银达乡有初级中学一所,小学9所,教学班82个,学生2506名,其中中学生1051人,小学生1455人。教师161人,中学教师学历合格率95%。
  银达是全国闻名的文化乡。1956年,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对《酒泉县银达乡是怎样开展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一文写了按语,介绍了银达乡农民学文化的经验。几十年来,银达乡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1995年后,乡艺术团自编地方戏160多部,创新传统社火25种,民间曲艺11类,累计演出2000多场次。2000年11月,成立银达艺术服务公司,组织文艺骨干自己创作,自编自演节目,加工制作戏剧、舞蹈、社火道具300多件,服装250套。小陇剧《摔罐》曾荣获全国11届“群星奖”戏剧类银奖。2002年,9个村全部建起文化站和农民业余文化学校。94个村民小组建起文化室、篮球场、阅报栏、公示栏。银达等村建成6个村示范文化室,杨洪村四组等23个组建成组示范文化室,购置音响等文化器材3万多件。乡、村、组三级文化设施配套率达100%。人均报刊0.7份,有公共图书3.6万册,涌现出有影响的家庭演唱队136个。组组通电话,电话拥有量占总农户的65%。广播、电视覆盖100%,移动电话网络无盲区。供电实现城乡同网同价,通电区域10。%。
  1999年,筹资20万元,建成占地700多平方米的乡卫生院。2000年,投资15万元进行门诊楼、住院部改建、扩建。2002年,投资3万余元,修建焚烧炉、厕所、煤房等。医院有B超、心电图机、200MAX型X光机、日本F—820自动血球分析仪、泰历特50型尿10项分析仪等医疗设备,设内、夕卜、妇、儿、中医、针灸、理疗等科室,职工25人,村卫生所8所。
  第十节泉湖乡泉湖因境内有泉湖公园而得名。旧时称四坝或东乡,1946年在古酒泉建公园,取清左宗棠《光绪五年秋泛舟泉湖篆一系》诗中的“泉湖”为公园名,其地遂称泉湖。解放前属城东乡,1950年建政后属城东区和西南区,1955年撤区后建四坝、黄草、花寨三乡,1958年9月,三乡合建泉湖公社,1966年改名为东风公社,1971年恢复原名,1983年改为乡。泉湖乡位于市区东郊、东与三墩、铧尖两乡接壤,南与总寨、西洞镇相连,西从南、北、东三面环城并与西峰乡为邻,北隔讨赖河与银达乡相望,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约5.5公里,总面积82.5平方公里。乡政府位于城东酒沙公路3公里处,辖沙滩、北湖、花寨、四坝、头墩、永久、营门、春光、泉湖、水磨沟、东关11个行政村和1个乡林场,88个村民小组,5132户1.92万人。农业劳动力9541人,以汉族居多,回族、裕固族等不足300人。
  泉湖乡经济发展三大支柱产业分别是以发展奶牛为龙头的养殖业,以高效日光温室为龙头的种植业和以建筑业为龙头的二三产业。90年代初,涌现出以头墩七组高光智和乡畜牧站杨作彪为代表的养鸡专业户,带动全乡养鸡业发展。1990年,全乡养鸡存栏20.72万只。2002年底,鸡存栏22.6万只,涌现岀头墩七组,四坝五组等养鸡专业组。营门村四组、八组,春光村六组,50年代就开始养殖奶牛,给酒泉市民供应鲜奶。1995年以后,狠抓养殖业“四个一”措施,落实“3343”工程,奶牛产业突飞猛进。2002年底,全乡奶牛存栏达到3500头,建成营门八组、四组,春光五组、六组、泉湖九组5个奶牛养殖小区。春光、营门两村奶牛存栏分别达到870头和912头。2002年底,猪存栏1.7万头,羊存栏1.23万只。养殖业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1996年,市乡农技部门从外地引进第一代高效日光节能温室技术,在永久村五组建温室9座,种植品种主要以黄瓜为主,当年亩均收入万元以乡政府办公楼上。1997年,乡上把打建高效日光温室作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支柱和年度奋进之笔,迅速掀起打建日光温室热潮,当年新打温室484亩。其中永久村五组集中连片50亩。此后,日光温室以年均500亩的速度递增,到2000年底,全乡共建起日光温室40()()多座2164亩。涌现出殷俊林、王俊国等一批“日光温室土专家”。种植品种扩大到黄瓜、葫芦、西红柿、茄子、油菜等多个品种,亩均收入保持在6000元以上。乡上成立“俊林蔬菜专业协会”和永久村蔬菜专业销售合作社,加强对日光温室技术及产品销售指导。2002年,农技部门又对永久六组第一代温室更新改造、确保产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日光温室整体效益进一步提高,温室蔬菜生产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永久村,日光温室效益显著,其收入占到农民家庭收入的2/3以上。
  在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同时,从1990年起,大力调整全乡农作物种植结构。通过实施“双千”工程,主攻粮食单产、提高总产,促进“两高一优”农业发展。2000年底,全乡粮食总面积2.28万亩,其中夏粮种植面积1.33万亩,秋粮种植面积8460亩,夏秋比例为61 : 39O经济作物面积5781亩,粮经比例为79 : 21o通过推广玉米间作套种,粮粮间作、粮经间作以及地膜覆盖玉米,地膜覆盖小麦等先进农业科技,粮食生产水平有新的提升。2002年,全乡粮食单产达到665公斤,比1990年增加141公斤,人均拥有粮食752公斤。
  1990年,全乡有大中型拖拉机76台,总动力2668.17千瓦。小型拖拉机221台,总动力计2118.634千瓦。机播面积1.38万亩,机收面积3918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汽车、各种中高档家电进入老百姓家中。电视入户率达到95%以上,电话入户率30%以上。农民使用手机、家庭拥有电脑已不再是新鲜事。
  1992年,骨干企业有以原石棉矿扩建而成立的密封材料公司、金云鞋厂、脱水菜厂、兽药厂、骨粉厂等。1996年后渐因管理不善或企业包袱太重相继改制或破产。而头墩面粉厂、泉湖建筑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在发展中自我壮大。
  1999年,原酒泉南关蔬菜批发市场关闭,春光村争取到“春光蔬菜批发市场”新建项目。该市场是全区首家民办集贸市场,位于新312国道与酒火路交汇处东南角,占地218亩,总投资3600万元。一期工程于1999年3月开工,投资1945万元,建成3762平方米球型钢屋架交易场,2万平方米露天交易场,容量5500吨的蔬菜恒温库1座,仓储式门点63个,简易门点22个,集办公、住宿为一体的综合办公楼两栋。2000年9月18日,市场正式投入运营。当年,入驻市场的各类经营户212户,每天从外地调运水果100—150吨,销售本地蔬菜400吨以上,日交易额60多万元。二期工程总投资1655万元,完善和启动二层保鲜库,修建占地80亩的副食品批发市场,新建门点7050平方米,并配套电子监控网络等。春光蔬菜综合批发市场入驻个体经营户35 —400户,可容纳近万人进场交易,年交易额4—5亿元,成为河西功能齐全,以蔬菜、瓜果等大宗农副产品批发为主,兼营日用百货等批发零售,集停车、住宿、餐饮、娱乐、通讯、医疗、储蓄、学校等配套服务为一体的蔬菜、瓜果集散中心。泉湖建筑公司,始建于1980年。20多年中,曾承担过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公共建筑,累计完成建筑安装工程5亿多元。其中代表性工程有酒泉商厦,石化大厦、酒泉民政社区服务中心、龙腾宾馆、地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司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0多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名,工程师14名,助理工程师20名。公司下设7个分公司,近20个施工队,各种施工机械,运输车辆450台(件)。企业资产总值3000万元,年施工能力6000万元。1997年被酒泉地区行署授予明星企业称号,获中国集体建筑业全面管理优秀企业“金屋奖”。2001年获得省建筑厅“飞天奖”。
  到2000年底,全乡企业总产值1.96亿元,企业总收入1.47亿元,占全乡工农业总产值的15.4%,从业人员3098人,占全乡总劳动力的40%以上,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416元,比1990年增加2326元,乡财政收入432万元,比1990年增加366.22万元,全乡综合经济实力在19个乡镇中排位前3名。
  1995年,在以改善农民住宅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奔小康”建设中,规划了全乡大部分居民点,硬化了居民点道路,修门面、刷围墙、栽果树、种花草、农民住宅条件得到改善。2000年,7.5公里的四坝路铺油,2002年北湖路铺油。至此,全乡实现乡、村、组三级通油路。
  乡有初级中学一所,学生820名。小学8所,学生1420名。村办幼儿园入园幼儿578名。教职工171名。1990—2002年间,先后投资280多万元,修建四坝中心小学教学楼、春光小学、泉湖小学教学楼以及沙滩、头墩等学校及幼儿园。
  乡文化站实现图书室、阅览室、综合活动室、戏台、体育场“五有”标准,建筑面积351平方米。全乡11个村88个组全部建起文化室,其中村级示范文化室4个,组达标文化室30个。全乡藏书1.5万册。沙滩村有业余剧团1个,戏剧爱好者30余人。花寨村有自乐班1个,戏剧爱好者1。多人。11个村都有业余社火队,活动内容有狮子、舞龙、传统地崩子和新编秧歌等,规模50-80人不等。每年春节,乡村坚持开展节日文化体育活动。在1995年酒泉市第二届农村业余文艺调演中,泉湖乡获团体三等奖,新编小戏 《壁画村里的故事》获优秀剧目奖。乡电影队年放映近300场,累计观看群众10万人次以上。
  乡卫生院1所,分院4所,村保健站11所,职工45名。乡卫生院经1998年修建及更新设备,拥有包括x光机、心电图等一批中型设备。2002年,人口出生率12.03‰,死亡率6.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53‰。乡、村两级爱委会组织健全,每年两次以上卫生大扫除和大检查,集中整治城乡结合部,环境“脏、乱、差”状况彻底改变。乡敬老院占地面积2008.94平方米,建筑面积769.67平方米。
  第十一节果园乡果园 旧称火焰沟,后因沟堤上有果树,寓意将农村建成花果园,故改火焰沟为果园沟,以沟为名。解放前属嘉峪乡和河北乡。1950年建政属嘉峪区和河北区。1955年撤区后建果园、中所、新城、峪关、西坝五乡。1958年果园乡、中所乡合建果园公社。1983年改乡。果园乡位于酒泉市西北部,距市区3公里。东、北与银达、怀茂二乡接壤,西邻嘉峪关,南依312国道隔讨赖河与西峰乡、泉湖乡相望,总面积127.7平方公里。辖北闸沟、高闸沟、中所沟、小坝沟、丁家闸、余家坝、果园沟、屯庄堡、西沟9个行政村。77个村民小组3695户1.38万人,耕地2.98万亩,人均2.2亩。
  1990年以前,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1992年起,坚持稳定粮食耕种面积,发展优质高效品种,突岀科技调整、产品调整、效益调整。在扩大带田、主攻单产、稳定粮食总产的前提下,采取保护地栽培、规范化种植、选用良种等科技措施,积极发展精细蔬菜,粮经比例由1991年的80 : 20调整为1994年的71 : 29。发挥各村优势,抓优势项目,出拳头产品,实行集中连片开发,形成南片4村主攻大棚蔬菜,北片5村发展经济林的格局。确定小坝沟村为高效节能日光温室栽培技术示范村,高闸沟村为大棚地膜蔬菜示范村,余家坝村为“两高一优”农业规范化示范村。同时,大面积、大范围推广立体种植、温棚养殖、果树矮化密植。以节能温室、塑料大棚为乡政府办公楼重点,发展冬季农业。以瓜菜为重点,发展出口创汇农业。与1991年相比,1994年制种面积由2476亩扩大到3805亩,温棚由146个33亩发展到454个377亩。吨粮田、双千田、带田面积分别由2400、1678、8216亩增加到5000、4800亩和8491亩。1994年蔬菜面积达4184万亩,生产蔬菜1.67万吨,收入1004.16万元。
  1995—1997年,把农业内部种植结构调整和加大农业投入作为提高农业效益的关键措施,抓主抓重,稳粮促经,依靠科技,主攻单产,确保总量。具体工作上,坚持抓粮食生产领导力量不减弱,精力不转移,抓增产增收措施不放松,以种子工程、地膜玉米、地膜小麦、粮食带田、节水灌溉、中低产田改造等增产措施降低成本,提高单产,增加收益,保证质量。1997年与1990年相比,粮食作物面积由2.51万亩减少到2.32万亩,粮食单产却由476.5公斤增加到573公斤,粮食总产由1.19万吨增加到1.33万吨,达到结构调整的预期目标。1998年种粮食作物2.04万亩,比上年减少2819亩,蔬菜8686亩,比上年增加3831亩,其中高效制种5472亩,比上年增加2814亩,占蔬菜面积的63%,粮经比例调整为69 : 31。
  历经多年农业结构调整,果园乡形成蔬菜制种、奶牛养殖、设施农业、乡镇企业四大支柱产业,成为酒泉市商品蔬菜、优质种子和乳制品生产基地。蔬菜制种始于80年代,起初以辣椒、西红柿等常规制种为主。90年代开始,发展温室育苗,统一育苗、统一定植,延长制种作物生长期,常规制种面积逐步减少,高效精细制种面积逐年增加。至2002年,各类制种面积1.28万亩,其中,玉米制种7476亩,亩收入1000元,蔬菜制种4387亩,亩收入1800—2000元,瓜类制种484亩,亩收入1600元,花卉制种484亩,亩收入1800元,杂交蔬菜如番茄、辣椒等好品种亩收入高达8000—1万元。玉米制种主要集中在西沟、余家坝村;番茄、辣椒等蔬菜制种,主要集中在高闸沟、小坝沟、中所沟、果园沟村;瓜类制种主要集中在屯庄堡村;豆类、花卉等各村都有分布。丁家闸主要以日光温室为主。杂交品种主要有辣椒、西红柿、西葫芦、西瓜、甜瓜、南瓜等,常规品种有生菜、萝卜、豆类、花卉、西兰花、瓠茄、丝瓜等。全乡已与东方种子公司、敦煌种业公司、酒洲种子公司、丰乐种子公司、金禾苗种子公司等市内外12家种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为欧美及东南亚国家提供优质瓜菜良种。
  90年代初,果园乡农业设施尚为简陋。1994年,仅有日光温室85亩,塑料大棚180亩。1995年后,乡上确定蔬菜、制种两大支柱产业,依靠大户兴支柱,建立龙头带基地,建成小坝沟6组、12组,丁家闸9组,河西实业公司等4个高效日光温室示范区。三年时间,日光温室增加到250亩,塑料大棚550亩。1998年起,日光温室建设倍受重视,乡村领导包村挂户、广泛动员、落实面积、协调贷款、调运物资、寻找劳力、参与打建,建设日光温室示范小区。并组织1500多人外出参观学习,邀请省内外专家传经送宝,搞技术培训,当年形成小坝沟5、6、12组,中所沟6组为代表的日光温室开发区。温室引进独根红韭菜、木耳、空心菜等新品种,设施农业显出新亮点。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921元,其中,1234元来自蔬菜、制种,占纯收入的42.4%。
  2002年,日光温室建设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头戏,新建日光温室164座207.6亩,扣棚种植134座169.6亩,全乡日光温室达到1475座1429亩。乡上筛选20个效益典型户,将其经验打印成册,广泛宣传,先后举办培训班6期,受训1500人次。成立了农副产品流通组织,主抓专业合作社建设,建成兴果蔬菜专业协会,中所沟日光温室专业合作社、高闸沟冬瓜专业协会。高闸沟村冬瓜种植小区,按照依托产业建基地,围绕服务建组织,基地组织育龙头的思路,形成集体主导、大户能人牵动、群众参与的市场运作机制,成立了冬瓜蔬菜专业合作社,统一定做产地商标,网上收集和发布运销消息,联合蔬菜运销大户,在西宁、兰州等地建立销售联系点。投资600万元,在酒泉城区北郊新建蔬菜批发市场,为种植蔬菜的农户提供方便。2002年,种植冬瓜、苦瓜、丝瓜、瓠茄等特色蔬菜面积达540亩。其中,高闸沟村3组种植面积120亩,亩产冬瓜1.8万斤,亩均收入2000元左右。当年,带动周边村种冬瓜2000多亩,增加收入400多万元。
  丁家闸9组吴刚,1989年开始试种食用菌平菇和凤尾菇,还自费到甘肃农业大学学习栽培技术,掌握大规模程序化消毒灭菌接种及母种、原种、栽培种植工艺,每年种植食用菌纯收入万元以上。1997年又新建日光温室3座,种植食用菌4棚,年收入5万元。1998年引种鸡腿菇,几经周折,终于在2000年打入市场,销往5城市,收入7万多元疽90年代初,果园乡的养殖业以农户分散喂养为主,数量较少。,到1994年,仅有养猪30头以上农户16户,养羊50只以上9户,养鸡千只以上10户。1995—1997年,乡上把养猪、养牛列入六大支柱产品作为发展重点,一手抓“千家万户”,一手抓专业户、专业村建设,猪饲养量由1994年的1.58万头增加到1997年2.46万头。牛饲养量由1796头增加到2534头,鸡饲养量由10.2万只增加到11.6万只,羊饲养量由8321只增加到1.39万只。12户养牛大户建起微贮池,推广桔杆微贮,暖棚养殖等实用新技术。万头猪厂建成投产带动了养殖业发展,禽畜防疫措施加强,保证养殖业安全。1998年,养殖大户发展到250户,其中,养猪大户94户,形成了北闸沟5组,中所沟3、4组为代表的养殖小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921元,来自养殖283元,占9.6%。新品种引进为养殖业增添了活力,1998—2000年,引入新品种4个系列11个品种,重点培育推广七彩山鸡、黑凤鸡、鹧鸪鸡、卤鸽等特种畜禽和蜗牛,饲养量达5万只。2001年后,把奶牛养殖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重点。坚持引育结合、布点建区、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采取广泛宣传发动、统一思想认识、典型示范带动、完善政策措施、培育龙头牵动、强化科技应用、抓好服务推动等一系列措施办法,促进奶牛产业迅速发展。在2000年800头奶牛的基础上,以年均105%的速度猛增。2002年,从新疆、陕西、浙江、内蒙等地引进930头奶牛,建成中所沟、西沟、余家坝、小坝等4个300头奶牛基地村。形成中所沟7组、余家坝3组、西沟6组、小坝沟10组、丁家闸2组、乡林场等6个百头奶牛养殖小区。养10头以上奶牛者43户,30头以上8户。涌现出余家坝3组“牛大户”王虎新、蔡兴旺,丁家闸3组“牛司令”葛真武等养殖大户。全乡纯收入中,奶牛产业收入占13.5%,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奶牛产业人均收入300元,占7.5%。养一头奶牛年纯收入可达3000元以上,可谓“家家都把奶牛养,户户都有小银行”。养殖方式上变草地放牧为舍饲圈养,变分散粗养为设施精养。乡上按建龙头、带基地、占市场思路,引资兴建好为尔乳品公司,年加工能力达6000吨,95%以上畜乳产品实现就地加工增值,带动奶牛产业发展。
  果园乡从80年代开始,创办的农修厂、翻砂厂、铁件厂、面粉厂、亚麻厂等修理加工企业,规模都不大。90年代前期,在大办乡镇企业第三次大发动过程中,于1995年组建起经济联合总公司。各村设农工商公司、新办了酒泉万头猪场、万吨复合肥厂、光华木器厂、通用机械厂等,其中,复合肥厂经营4年停产,机械厂因设备过时,未能投产。同年,酒厂扩建炒货厂,炒售瓜籽、大豆等。乳品厂成功开发了豆奶粉、鲜牛奶软包装新产品等特色。中学印刷厂引入丝网印刷技术。此后,原油毡厂、骨粉厂、西沟铁厂等停产、半停产企业恢复生产。1997年,企业增加到613家,年产值50万元以上的企业16个。个体私营企业年收入6464万元,占乡镇企业收入的44.8%。人均纯收入来自个体私营企业和工副业部分达534元。1998—2000年间,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确定在家筑巢引凤、在外攀亲结友的发展思路,新上了卫生纸厂、汽车交易城、脱水菜、啤酒大麦加工、好为尔系列乳制品、加油站等项目。2001-2002年,通过优惠政策鼓动、解放思想发动、优质服务推动,招商引资上项目46项,引入资金2.56亿元,新增个体私营企业32户,好为尔酒泉乳品公司、东方种子公司种子加工生产线、西域神龙酒厂、果园工业园区、西沟啤酒花加工厂、滨河路蔬菜批发市场等一批招商项目,成为乡镇企业中坚力量。形成了以建筑建材、金属制造、机械加工、汽车销售、脱水菜、啤酒大麦烘干、白酒酿造、乳制品饮料、食品加工、植物种子繁育、奶牛养殖、旅游等行业为主的乡镇企业体系。好为尔系列乳品、神龙酒、肃州酒、金泉酒、非常牌太阳能集热器、神光塑钢门窗、SPS油毡、广源脱水菜和啤酒大麦、预制构件等特色产品。2002年,有企业220家,其中重点企业15家,台商独资企业1家,省外引资合作企业3家,引进省内独资企业3家,从业人员达1.2万人。
  始创于1978年的河西实业公司,位于果园乡北闸沟村,主要以生产红砖为主。90年代初,企业发展为以生产红砖为主,运输、塑料薄膜加工、养殖、维修、建筑等行业为辅的企业,总产值达1500多万元,从业人员500人,企业先后被评为“省二级企业”和“省明星企业”,法人于国华曾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1995年开始,企业又投入200多万元建起万头猪厂,生猪饲养量1200多头。1997年,因红砖市场欠缺土源,企业投入资金,修建河西山庄,供人们旅游观光。1998年后,企业出现诸多市场矛盾,处于半停产状态。2002年,企业全部停产。
  位于果园乡果园沟村的肃州酒厂,始创于1984年,以生产白酒为主,年产量200吨。投产初期,研制、开发肃州系列白酒,产品质量好,企业信誉度高,一度成为全市紧销产品。高峰时期,年纳税38万元。企业被评为甘肃省二级企业,肃州酒被评为省优产品。法人周永德、张玉清先后被甘肃省评为“优秀农民企业家”。1997年,企业与汉武酒业集团合作,主要为汉武集团生产基础原酒。2001年,由集体经营改为私营企业。2002年底,白酒生产基本停顿。
  位于北大桥北端的果园建筑公司,始建于1983年,企业由一个小型副业队逐步发展壮大,到1988年,成为有四级建筑资质的施工企业,两个施工队。2002年发展到6个分公司,9个施工队,资产达400()多万元,企业资质晋升为二级,并成立了建鑫房产开发公司。2002年,企业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验收,企业产值达到7000多万元,上缴税金150万元,成为果园乡纳税大户。小坝沟村的塑钢门窗厂,创建于1999年,总投资30万元,以生产玻璃、门窗为主,就业人数15人,属小型企业。1998年,企业改制为民营。
  80年代末,果园乡有林木面积7351亩。1990—2002年间,合计造林4526亩,年均造林377亩。因干旱缺水,管理不善等因素,2002年存留森林面积775亩。1990—1994年,果园面积保持在3300亩左右,1995—1997年,多为48亩左右。1998年以后,由于品种改良滞后,效益下降,加之农户把主要精力投入制种业,林果业呈下滑趋势,果园面积骤降至不足2000亩。2002年,全乡果品产量214吨,梨最多,其次是苹果、桃、杏、葡萄等。
  90年代初,电视普及率仅48.9%,农户住宅中砖木、砖混结构住房仅占10%左右,只有27.4%的农户拥有小四轮、小三轮。1992年,82.6%的农户实现粮食亩产、人均纯收入“双过千”,用于生活、生产的投入大大增加。1994年,电视普及率89.7%,砖木、砖混结构住房农户的占37.41%,拥有小四抡、小三轮机动车的农户占48.6%。1995—1997年,农村住宅建设,按照“占地不多标准高,面积不大功能全”的要求,一次性建设,防止了乱修乱建,乱占耕地现象发生。有810户农户翻建、新建住房,村村通上闭路电视,闭路电视农户占总农户的62.1%,摩托车、小汽车、电话、高档音响等开始进入百姓家。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10.2%。1998—2000年,又有369户翻建、新建了住房,4户盖起小洋楼,液化汽、暖气、太阳能热水器等在乡下悄然兴起,99%的农户有电视机,40%的农户有影碟机,30%的农户有摩托车,50%的农户安上了电话。2000年人均纯收入3450元,人均住房35平方米,砖混、砖木结构住房2242户。2002年人均纯收入3985元。
  1991年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力度不断加大,三年中,翻修村委会2个,42个居民点整修街道,镶砌道牙砖,24个居民点铺筑沥青、水泥路面,18个居民点整修了前围墙。1995年,架设集镇路灯,建成西沟9组沼气池、小温室、猪鸡饲养、厕所四位一体庭院生态工程示范点。1995—1997年,按照绿化、美化、净化和通调频广播、通闭路电视、通自来水、通道路的“三化四通”要求,抓了居民点建设。硬化居民点马路37条,7个居民点架设路灯,38个居民点、1850户统一修建高标准前墙,74个居民点马路镶砌了道牙砖,同时,完成了北大河东西大桥北岸防堤工程,新建了 1万平方米农贸市场,建起乡有线电视台,。7村53个组安装调频广播。中所沟铺路1.1公里。高闸沟铺垫道路2.7公里。1998年,投资35万元,农民出工铺筑果园沟至屯庄堡村道5.5公里。2001—2002年,完成9个村农田网改造一期工程,铺筑余家坝村7.3公里油路。
  2002年,乡农业机械总动力1.84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14台,小型拖拉机861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32台,农用载重汽车11辆。机耕面积2.8万亩,机播面积1.03万亩,机收面积600亩,配套机井150眼,有效灌溉面积2.98万亩。
  乡上设有中学1所,20个教学班,学生835人,教职工41人,其中高级教师2名,中级教师18名,本科学历的教师10名,专科学历教师36名,中师学历教师8名。学校设有微机室、多媒体教室、信息技术远程教育模式。1998年5月,中学教学楼破土动工,11月竣工。有小学9所,有教职工90人,学生1191人。幼儿园9所,教师50人,幼儿748人。小坝沟小学建于1996年,北闸沟小学建于1997年,丁家闸小学建于1998年,果园沟小学改建于1995年,中所沟小学改建于1996年,余家坝小学改建于1995年。
  乡卫生院始建于60年代,占地面积2008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有职工11人,其中主治医师2名,医师3名,护师2名,医士2名,护士2名。医疗器械有B超、心电图、X线光机、胎心监护仪、显微镜、离心机、721风光光度仪。医院有床位16张,能做阑尾切除、刨宫手术、子宫次全切除、甲状腺全切、四肢骨科等手术。2002年计划生育出生率13.38‰,死亡率6.44‰,人口自然增长率6.94‰。
  乡有文化中心,每二年组织一次文艺调演和一届农民运动会。比赛项目有田径、篮球、乒乓球、跳绳、拔河等。村文化中心有办公室、微机室、计划生育服务室等设施。组文化室有乒乓球桌、图书、象棋等。
  第十二节东洞乡东洞以明代水利设施而得名。据潇州新志》记载:明朝洪武年间,大将冯胜平定河西,在酒泉移民屯田,因洪水河低岸高,引水极难,所以擢千户曹贇集夫将,在红水河东西两岸开凿隧洞,连成渠道,曲折延伸,引水上东岸,命此渠为东洞子坝,其地遂称东洞。1949年前属西店乡。1950年建政后属西店区。1954年由西店区的四号、东洞、北沟三乡,河西区的东坪、西坪二乡和总寨区的石灰窑乡合建小庙区。1955年撤区并乡后,四号、东洞、北沟、石灰窑4乡合并建立东洞乡人民委员会。将东坪、西坪乡划归红山乡。1958年9月建立东洞乡人民公社。1966年11月改名为星火公社,1971年2月恢复原名。1983年改为乡。
  东洞乡地处酒泉市东南部祁连山北麓20公里处,兰新铁路复线、沿山公路纵贯全境。境内有“十里丹峡”、“磁窑神泉”、“佛指千洞”、“雪压翠松”、“宽沟雄鹰”、“天斧沙宫”、“瀚海鸣蛙”、“牧野炊烟”等东洞八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周边与红山、上坝、总寨、西洞四乡镇及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连乡相邻。东西长27公里,南北宽15公里,总面积287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57个村民小组,2274户8715人。因兰新线自东向西穿越全境,故将辖区自然分割成上、下两片。上片有四号、旧沟、小庙、新沟、磁窑口、棉花滩6个村37个组。下片有东洞、红星、石灰窑3村20个组。上片各村南北两旁多滩,地域较下片辽阔。全乡耕地2.9万亩,人均3.5亩。东洞地属沿山冷凉灌区,年平均气温在7—8摄氏度,海拔高度1500—1600米,绝对无霜期140天左右。洪水河、讨赖河两大水系分布其中。东洞乡自然环境独特,光照充足,水利资源丰富,土政府办公楼地优势明显,非常适宜种植、养殖和林果等产业发展。
  全乡经济以农业为主,作物有小麦、玉米、蚕豆、大豆、胡麻、洋葱、红葱、甜菜、孜然、西红柿等。1990年开始,围绕“双千”工程目标,主攻吨粮田、千元田、双千田、小麦千斤田和新产品开发等“五田”建设。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总产。1992年全乡重点应用推广小麦带玉米,玉米带胡麻,甜菜带小麦等技术措施,建成高产吨粮田4700亩,全乡粮食总产量达到1391.81万公斤,粮食混合单产达到515.5公斤,初步显示出产粮大乡的优势,被省政府授予“售粮模范乡”称号。
  1994年,四号村、红星村大力发展粮食产业,旧沟、东洞村大力发展林果产业,小庙、新沟、石灰窑、磁窑口、棉花滩村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由此“一村一品”产业布局初具雏形。全乡小麦千斤田6976亩,吨粮田5024亩,双千田4060亩,千元田1821亩。1996年,全乡大力推广应用地膜带田为重点的科技增产措施,地膜覆盖1.06万亩,粮食带田4053亩,间作套种3102亩。良种引进、病虫害防治,配方施肥科技措施进一步普及,机耕、机播、机铺应用率大大提高,实现了玉米种植地膜化、作物施肥配方化、主要作物品种良种化、带状种植规模化。同时,肉、果、菜三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发展,农业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迈进。当年建成四号、红星等村粮经套种、粮粮套种等农业新科技应用示范村,建成石灰窑村高效洋葱种植示范村。1998年,启动“3343”工程,四号、红星村创建粮食专业村,旧沟、东洞村创建林果专业村,小庙、新沟、磁窑口、石灰窑、棉花滩村创建养殖专业村。1999年,专业村建设步入产业化发展轨道,各村抓主抓重,多方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瞄准名、优、特、新产品开发,大力发展西瓜、西红柿、葫芦、甜菜、洋葱、玉米等制种和药材、花卉等生产,当年各类制种品种增加到9个,面积6056亩。
  2000年,按照依沿山公路建园区的发展规划,石灰窑、红星、东洞、棉花滩四村沿公路21个组,当年建成1个741亩集中连片油葵制种高效园区,1个512亩退耕还草优质紫花苜蓿种植示范园区,13个规模养殖示范小区,农业高效长廊建设初见成效。2001年,以每户一个标准化圈舍、户均种草3亩以上、每户养牛5头以上、人均养羊10只以上为内容的“1350”工程建设为重点,围绕经济发展主线,狠抓种草养畜和圈舍改造。东洞、红星、石灰窑、小庙、四号、磁窑口等6村经市上验收达到“1350”工程示范村标准,全乡整体建成全市“1350”工程示范乡。同时,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新调优。2002年,共种粮食9115亩,经济作物1.53万亩,其中制种面积1.10万亩。经、粮、草三元结构比例由上年的50 : 28 : 22调到50 : 25 : 25,建成旧沟、四号村以玉米、食用葵为主,5000亩10公里制种长廊基地1个,连片50亩以上名、优、特、新产品示范小区6个。
  80年代末,东洞乡有用材林面积4302亩。1990-1999年,合计造林1.2万亩。但因干旱缺水,管理不善等因素,存留面积不到9000亩。2001年,乡上提出渠、路、林配套和二到三年内实现春有荫、夏有花、秋有果、冬有绿的奋斗目标,政府机关、各单位、集镇住户、中学师生在沿山公路至铁桥南路段,连续两年定植总长3.6公里绿色通道2条。新沟村在东干渠六支渠两旁定植总长1.9公里绿色通道2条。二年间,沿山公路西起石灰窑村,东至棉花滩村,全长13公里,两旁定植新疆杨、红柳20万株,绿色通道全线贯通。与此同时,建成500米以上防风林带21条12.5公里,1公里以上防风林带67条73公里,建设千亩生态园1个,百亩生态园7个。
  80年代末90年代初,花果树大多以庭院、居民点马路两旁、房前屋后、地埂栽植为主。1993年乡上制定建设林果万亩乡、千亩村、百亩组、十亩户的规划。1994年,提出建立林果专业村方案,加之受总寨沙格楞、沙河村等周边乡镇村组的启发,普遍推广了梨果套袋技术,农户几乎家家栽树,户户务果。到1997年,已建成旧沟、东洞两个千亩林果专业村,棉花滩六组、东洞一组等27户林果百亩组,田明国、田光友、郭本全等13个林果10亩户,全乡林果面积1万亩,顺利实现林果万亩乡规划。1998年以后,由于林果良种改良滞后,效益下降,加之农户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制种、高效经济作物等产业上,林果业呈下滑趋势,果园面积骤降至3205亩。2002年,果品产量1200吨,品种多为梨、苹果、桃、杏等。
  养殖业是东洞乡支柱产业之一。大部分村四面环滩,发展草食畜优势明显。1978年以前,每个生产队都有百只以上的羊群。改革开放以后,畜牧养殖家庭化,农民除养殖大牲畜和猪、鸡以夕卜,突出发展养羊业,每家少则三、五只,多则二、三十只。1992年以后,养殖业得到重视,直线育肥、温棚养殖、青贮氨化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石灰窑村率先办起全乡第一个村办牛、羊、猪综合养殖厂。1995年,牛、羊、猪、鸡被确定为“八大支柱产品”的重点。乡上提出“抓住猪,提高鸡,大力发展食草畜”的发展思路。畜禽饲养总量达8.3万头只,畜牧业收入470万元。1998年实施“3343”工程中,5个村确定为养殖专业村,磁窑口村因位居祁连山下,三面环山,山高、草茂、滩广、易牧,享有得天独厚的养殖优势,当年建成养殖专业村,顺利通过市上专业村验收,较其它村早两年。1999年石灰窑村三组49户全部改建高标准猪舍。2002年,肉牛产业突起。东洞村三组、石灰窑村五组、新沟村五、六组相继建起科技含量高、户舍分离的牛舍30座,涌现出任英、于兴华等肉牛养殖大户,王龙善、田付国等养羊大户,郭本全、谢宁德等养猪大户,闫付林、田泽昌等肉鸡养殖大户,全乡形成以牛、羊、猪、鸡为主导品种的养殖群体,畜禽饲养量达17.8万头只,畜牧兴乡步伐进一步加快。
  乡镇企业起步于60年代,先后建起综合加工厂、拖拉机站。购买车床、刨床、空气锤、圆锯等,开展翻砂、农具制造和木材加工。购买拖垃机、汽车进行耕地、运输。1982年以后,掀起大办企业热潮,先后建起酒泉塑料制品厂、脱水蔬菜加工厂、磷石厂、石棉矿、煤矿,成立汽车队、建筑队。到1993年,经过大办乡镇企业的第三次大发动,乡属企业发展到8家,村办企业6家,庄德兴、庄德书等8户联营企业1家。企业在农村经济中由“三分天下有其一”跃居到“半壁江山”。1994年后,因人才缺乏、管理滞后、产品质量差、销路不畅等因素,磷石厂、煤矿、石棉矿相继停办,脱水菜厂、塑料制品厂处于半瘫痪状态。1994—1996年,投资110万元复活脱水菜厂。投资18万元,与酒泉糖厂联办起甜菜收购站。投资12万元,与酒泉造纸厂联办起麦草收购站。并依托集镇区域优势,办起面粉加工、电焊维修、摩托车修理、餐饮服务等一些小企业。招商引资1100万元,建成博峰水泥制品厂、美国先锋种业等骨干企业。1998年开始,乡镇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2002年,全乡有企业87户,其中集体企业2户,个体私营企业85户,从业人员585人,实现总产值2363万元,乡镇企业缴纳税金69万元。
  90年代初,农户住宅分散,住房大部分为土木结构。1994年,全乡统一规划村组居民点,1864户农户集中居住,每户住宅面积400—530平方米,房屋标准提升为砖土木结构。1998—2002年五年中,有312户居民新盖了砖瓦房。液化气、土暖气等悄然兴起,集镇住户饮用自来水,所有农户建水窖,人畜安全饮用水率占100%。1996年,1964户有电视机,127户集镇户安装闭路电视,50户农户装上程控电话,有线电视安装率100%。1998年实现闭路电视“村村通”目标,9个行政村全部开通程控电话,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地面接收中转站建站东洞,网络信号覆盖全乡,拥有移动电话客户1287户。全乡95%的农户有摩托车,农业耕、播、收、运实现机械化。
  1991年后,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改造了57个村民小组农电网。完成浆砌渠26条51公里。干砌渠174条231公里,硬化69条25.8公里居民点马路。完成酒泉火车站至东洞乡23.7公里公路勘测和一期土建工程及四号段桥涵架设任务。翻建了四号、旧沟、新沟、红星、磁窑口5个村委会办公用房。各类附属设施相继建成,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广泛开展。2002年,建成地区级模范文明村1个,市级模范文明村8个,模范文明单位12个,文明学校10所。
  乡设初级中学1所,有教学班12个,学生531人,专职教师33人,大专以上学历30人。小学9所,均属80年代末90年代初改建。有专职教师48人,学生1326人,教师大专学历30人,中师学历18人。1992年以后各小学陆续办幼儿园,有幼儿园教师8人,幼儿240人。
  建有农村一级乙等卫生院1所,村卫生所8个,有主治医师1人,医师5人,护师4人,医士 1人,护士2人。医疗器械有B超、心电图、X线光机、生化分析仪等17台件,病床35张,急救车1辆,能做下腹部等常规手术。
  1994年,新沟、石灰窑、磁窑口、四号、小庙等五个村建成计划生育“六好”合格村,1995年,红星、东洞、旧沟、棉花滩等四个村建成“六好”合格村,2000年,四号村、棉花滩村、东洞村建成计划生育先进村,2001年,石灰窑村建成计划生育模范村。2001年7月,开展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工作,人口计划由钢性管理变为柔性预测,取消二孩生育间隔,简化生育指标审批手续,新婚夫妇凭结婚证和婚育培训合格证可以发给计划生育保健证。1990—2002年,全乡计划生育率均为100%。 2002年,人口出生率11.32‰,死亡率7.86‰,人口自然增长率3.47%。
  乡文化中心设阅览室、微机室、乒乓球活动室、棋牌室、歌舞厅、放映厅、展厅、剧场、运动场等。每四年组织一次文艺调演。每年一次书法、绘画、摄影、剪纸、刺绣以及奇石等民间艺术作品展。每年召开一次农民运动会,比赛项目有田径、球类、拔河、自行车慢赛等。东洞籍运动员张忠录,1983年12月参加在菲律宾举办的亚洲第一届自行车锦标赛获男子100公里团体冠军,1986年第10届亚运会获自行车100公里团体冠军,张淑珍在1990年第11届亚运会上获自行车70.3公里亚军。1996年,东洞乡被授予“全省体育先进乡”荣誉称号。
  第十三节丰乐乡丰乐以濒临丰乐河东岸而得名。旧称甘坝口,后改为丰乐,寄丰收喜乐之意。解放前属河东乡、河西乡。1950年为河西区的丰乐、红寺乡及上河清大半,河东区的大庄、中截乡。以后几经分合。1958年由大庄、中截乡合并成立丰乐人民公社。1959年改名丰乐公社。1983年更名为丰乐乡。丰乐乡位于酒泉市东南部,乡政府距城区71公里,东临清水镇,南屏祁连山,西接金佛寺镇,北靠312国道。南北21公里,东西11公里,总面积118.3平方公里。2002年辖涌泉、前所、小坝、大庄、二坝、三坝、中截7个行政村,63个村民小组,1个林场,2064户756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0人,暂住人口20人,劳动力5200人,均为汉族。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四村地形平均坡度40度,北部三村地形平均坡度30度,地形复杂,小气候明显。地表水来自祁连山脉,辖区内无矿藏资源。土壤多为灰棕色粘土,适合多种作物生长,保水保肥能力较强,适耕期短。土地集中连片,耕地总面积为3.83万亩,人均3.2亩。2001年,修建大庄水库,库容量为60万立方米,增加有效灌溉面积4500亩。2002年,投资800万元,修建台子沟水利工程,涌泉、前所、小坝等村用水条件大大改善。建小水窖2264个,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
  2002年,有大中型拖拉机5台,配套农具5部,小型拖拉机1680台,配套农具3000部,农用乡政府三轮车200辆,配套农机具有引犁、耙、割草机、铡草机、粉碎机、脱粒机、迎风机、铺膜机、播种机等9大类5000件,粮食生产基本实现机械作业。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等。小麦种植面积一般在7000亩左右,玉米1万亩左右,还有牧草种植。粮、经、草比例29 : 51 : 20,种植由二元结构变为三元结构。涌现出祁小云、侯军、王世进等制种大户。2002年,粮食总产7050.37吨,比1990年减少713.88吨。粮食单产由1990年的383.5公斤增长到389公斤,人均拥有粮食1150公斤。制种产业从无到有,2000年发展到1万亩左右,总产量3776吨。通过科技引导、政策扶持,鼓励群众发展养殖业,大牲畜存栏由1990年的3999头增加到5869头,生猪存栏由6440头减少到5315头,羊存栏由1.44万只增加到2.68万只,家禽存栏由6.61万只减少到4.46万只,涌现出杨绪年、麻天玉等养殖大户。2000年被确定为万头牛养殖乡镇之一。
  林果以苹果、梨为主,1995年林果面积达到1.01万亩,果品产量达到5000吨。2000年后,林果产业走向低谷,面积有所减少。二、三产业发展迅速,从事农业的人员比例由90%下降到63%。
  1976年开始走出去找项目,创办企业,先后与阿克塞县、肃南县结缘。组织群众开矿山、挖石棉,参与矿山开釆者每年达300多人,年人均收入3000元以上,创利润20多万元。开采石棉成为群众增收,乡镇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渠道。乡汽车队在1976年开始创建时,仅有工作人员3名,房屋23间,汽车2辆,运营场所700平方米,固定资产80万元。1990年,拥有大型货运汽车42辆、小车12辆、大型客运轿车2辆,开通了往返于酒泉、敦煌的客运线,年创收入56万元,利润22万元。业务范围延伸到安西、敦煌、新疆等地。由于管理不善,1998年车队逐渐走向低落并解体。1994年,投资300万元,建立丰乐啤酒花加工厂。有管理人员4名,固定职工11人。建有锅炉房、凉房、打包车间、化验室、住宿、办公室等,占地面积650平方米。在中截、前所、大庄、二坝、三坝五个村种植啤酒花,面积640亩,年产啤酒花760吨,亩均收入1500元左右。企业年创收入80万元,利润达到11万元。2002年,企业以资抵给丰乐信用社经营,效益不断增加。1984年投资280万元建立水泥厂,年生产能力7000吨,1993年改建、扩建,生产能力增加到2万吨。企业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有库房、办公室、生产车间、宿舍460间,管理人员8人,季节性工人80余人。至1999年累计生产近10万吨,产值2000多万元。2000年拍卖给私人经营,年上缴税金35万元。2002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1.55亿元,人均3043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38亿元,比1985年增长2倍多。财政收入150万元,比1985年增长2.6倍。农民人均收入3528元。
  重视科技教育和卫生工作。乡有农机站、林业站、畜牧站和农业技术推广站。各村均有农业技术夜校和科普协会,现有科技示范点5处,农民技术员7人,400人取得绿色证书,每年现场培训20余场次1500余人次。推广地膜覆盖、啤酒花种植、玉米制种、带田、花卉制种等农业技术,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投资120多万元兴建教学用房,硬化绿化校园,购置了微机、体育器材、桌椅及其它教学设施,仪器设备基本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建成标准化小学7所,乡中学和3所小学教学实验仪器配备达到二类标准,2所小学达到三类标准,2002年,有初级中学1所11个班,小学由原来的13所减并为7所,有32个班,初中在校学生1262名,教职员工64名,初级职称的教师43人,中级职称的教师21人,本科学历的教师4人,省市优秀教师12名。乡文化站购置电子琴、扬琴、架子鼓等配套器乐。村村有文艺演出队,每逢重大节日以村组织村民开展秧歌、腰鼓、舞狮等文娱活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1995年,市、乡、村三级筹集资金36万元,改扩建乡卫生院,设立住院部,新进B超、X光机等设备4部。2002年,设有8个科室,病床16张,从业医生7名,达到一级甲等医院标准。各村均有卫生保健站,并配备设备和人员,负责本村医疗和防疫工作,基本满足本乡群众就医。乡上设立计划生育工作室和服务室,有计生专干,村妇女主任兼管村计划生育,组有计生宣传员,开展计划生育宣传和服务工作。计划生育率100%。
  结合小康工程,积极开展乡村集镇建设。1994年,开始统一规划,加宽乡政府驻地街面,单位门前实行硬化,伐去街道两旁的杨树,改植松柏、国槐等树木。7个村委会全部进行翻修,院内进行绿化。修建集贸市场,每月逢6日开市。新建改建农民住房1495户,面积8180平方米,80%为砖土木结构。修筑乡级道路2条、村级道路6条,总长37.5公里。公共汽车6辆,开通市区的班车每天往返6次。2000年设立邮电代办所,开展汇兑、包裹、信件等业务,架设微波电话21户,移动通信工具80部,闭路电视1021户,影碟、音响进入部分农户。储蓄所年储蓄金额达1420万元。1999年进行农村电网改造,改造线路74公里,安装变压器61台,更换安装电表箱468个、电表1872个,实现同网同价,方便群众用电。
  第十四节红山乡红山因南沿祁连山一段红土山而得名。明代在此筑堡,称红山堡。1949年前为河西乡。1950年属河西区观山、东坪、西坪乡。1955年三乡合建红山乡。1958年与金佛寺合并成立金佛寺人民公社。1961年从金佛寺划出设立红山公社。1966年改称红星公社。1971年恢复原名。1983年公社改乡。红山乡位于酒泉市东南部,东连金佛寺镇,南接肃南县祁连乡,西与东洞乡相连,北邻上坝镇。总面积103平方公里,耕地2.07万亩。乡政府驻闫家楼庄,距酒泉城区40公里(一说46公里)。2002年辖高沟、观山、小庄、树湾、红山堡、西寨和西坪7个行政村,54个村民小组,1787户6401人。其中农业人口6207人,非农业人口 194人。红山地处祁连山北麓,地势南高北低,土壤多为红粘土,土质较为肥沃。农业灌溉主要依赖发源于祁连山的红山河和观山河,人畜饮水靠小水窖。1959年,结合治水改土和农田基本建设,凿通羊龙河遂洞,修干渠两条15公里,支渠14条28公里,斗、农渠配套成网,改变了干旱面貌,为发展农业提供了条件。
  2002年,有大中型拖拉机9台,小型拖拉机501台,加上机引犁、耙、播种机、铺膜机、机动脱粒机、饲草收割机、粮食收割机、铡草机、农用载重汽车等,总动力达9632千瓦,耕、耙、播、收、拉、运等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
  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胡麻、孜然等。1990年,播种面积2.43万亩,2002年增加到2.45万亩。粮食作物面积由1.35万亩减少为4477亩,粮食单产从470公斤增长到569公斤。1998年,小乡政府庄村引进玉米制种,1999年,在西寨、小庄试种。2002年起,全乡7个村均大面积推广,品种由玉米扩大到花卉、豆类、西红柿等经济作物,面积近万亩,收入达800余万元。制种业成为种植业收入的主要来源。村集体制种中介收入占村集体收入的80%以上。2002年,制种面积达到9680亩,占耕地面积的46%,其中玉米制种9045亩,花卉、瓜类、西红柿、葫芦、豆角等制种635亩。退耕还草4008亩,种植结构由粮经二元结构调整为粮经草三元结构。
  2002年,大牲畜存栏5464头,猪5478头,羊1.08万只,鸡3.18万只,肉类总产620吨。建成小庄、红山堡、西寨3个千头牛养殖村,高沟、小庄两个3000只羊养殖村,观山、红山堡、西坪3.4万只羊养殖村。
  林业主要以经济林为主。1992年后,大力发展早酥梨、苹果梨、锦丰梨为主的梨产业。1999年面积达到7000亩,建成红山堡、小庄两个林果专业村。2002年,果园面积减为5757亩,果品产量4200吨。近几年,由于果品品质差,本地果品出现卖难现象,林果业效益下降。1999年为解决果品卖难问题修建了果品恒温库。
  红山乡企业规模小,主要以乡政府驻地的一些加工维修、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商业店铺为主。2002年,企业经济总收入6391.56万元,比1990年的1235.62万元增长4.17倍。农业总产值2398.04万元,是1990年967.68万元的2.4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3537元,比1990年的596元增长5倍多。
  乡上设有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机站、畜牧站、农民技术学校。村建有农民技术学校分校和科普协会。每年举行培训20余场次,培训人数上万人。2002年开始实施跨世纪青年农民工程,使每户农民均掌握1—2项致富实用技术,670人取得了绿色证书。建成科技示范村2个,地膜覆盖、暖棚养畜、种子繁育技术被广泛应用。
  1990年后,投资200余万元,对4所小学、1所中学改造扩建,新建幼儿园1所,校园环境实现了美化、硬化、绿化。中学建有微机电教室,7所小学全部实现音乐、美术、电教三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100%。2002年,乡有中学1所、小学7所、幼儿园1所,在校初中生412人,小学生570人。有初中专职教师28人,小学专职教师36人。乡文化站有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舞厅、戏台等。村上有活动室、图书室。各组都有文化室。村社火队有高跷、腰鼓、秧歌、威风锣鼓、舞狮等。乡有卫生院,村有卫生保健站。有医护人员21人,病床18张,可满足群众日常就医。乡有计划生育办公室,计划生育协会、计划生育服务所。村有计划生育工作室、配备计划生育宣传员,各组都有计生宣传员。对育龄妇女开展免费服务,每季度对环孕情况进行一次检查,经常性的开展知情选择、优质服务等活动,节育率为91%,计划生育率为100%。2002年,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工程,人口出生率为8.67‰,死亡率为7.9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74‰。社会福利事业由乡民政办公室具体负责,每年都对贫困户、残疾人予以救济并帮其脱贫,给生活特别困难的农民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五保户发放供养费。1993年投资12万元新建敬老院,有管理人员1名,接纳孤寡老人5名。
  1990年以来,开始规划集镇布局,加宽改造集镇道路,修建农贸市场,新建改扩建乡政府大院、农业技术推广站、林业站、经管站、土管站、农机站、派出所、畜牧站、文化站、敬老院、中学。动员机关干部、学生投工投劳,在街道两旁种植樟子松、马尾松、落叶松和柏树等长青树,建成绿化带1公里,街道两旁架设了路灯,1994年被省政府授予庭院绿化先进单位。1995年开始,逐渐翻新农户住房,标准不断提高,砖瓦房增多。围绕沿山过境公路,修建通村道路,除西平、高沟两村外全部实现硬化。54个村民小组道路有52个实现硬化。2000年9月,全长6公里的红(山)祁(祁连)公路柏油罩面。从沿山公路到城区的班车每小时1班,上红公路到城区的班车日往返7次。1998年,开通程控电话,移动电话信号覆盖全乡,手机用户逐年增多。
  第十五节屯升乡屯升 原名九家窑。因清代知事童华凿壁引水有功而升调,民感其功,改九家窑为屯升,取“屯田荣升”之意。 1949年前属河东乡。 1950年建政后为东区的一个行政村。1955年撤区后建屯升乡,1958年成立屯升公社。1966年改名前锋公社,1971年恢复屯升公社。 1983年改建为乡。屯升乡位于酒泉市东南90公里处,素有酒泉东大门之称。东与高台县毗邻,南靠祁连山与肃南县相接,北邻巴丹吉林沙漠,西与清水镇接壤,东西长26公里,南北宽20公里,总面积520平方公里。兰新铁路、312国道横穿其境,机关驻地距国道5公里。2002年,辖沙山、马营、东一、东二、东三、西一、西二、西三、上寨、黄草10个行政村,83个村民小组,2509户10061人。其中农业人口9841人,非农业人口220人。有劳动力5520人。地势南高北低,冲击扇地形,灌淤土为主。南部5村气候冷凉,山区气候较为明显,北部4村光热充足,积温高,有明显沙漠气候特点。农业生产和人畜饮水,主要靠祁连山冰雪融水,属单纯河灌区,水源来于祁连山马营河,通过夹山子水库调蓄使用。马营河丰年最大来水量1.531亿立方米,干旱年景最小来水量1.016亿立方米。耕地总面积3.14万亩,人均3.1亩。土质肥沃,适宜种植小麦、玉米、甜菜、油葵、洋葱、牧草、中药材等多种作物。由于受水资源条件制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特别是水利工程建设,一直是农业生产建设首要的任务。
  乡政府1990年开始,大力修复干支渠、衬砌斗农渠,走节约用水的路子。经过数年努力,夹山子水库建成正常蓄水,斗渠以上渠道全部衬砌,90%的农毛渠用石料干砌,各类渠道总长571公里。其中干渠2条29公里,支渠3条16.6公里,分支渠3条15.3公里,斗渠65条93.03公里。通过修渠衬砌,减少渗漏,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到85%以上。2002年起,在东二、西一、西三、上寨、东三等五个村实施1.6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和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从水利、林业、科技、农业措施等方面进行土地挖潜改造,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后,当年亩均增收51元,农业基础进一步夯实,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
  90年代,主要以种植粮食为主。把推广节水农业,地膜覆盖技术作为实现“吨粮田”、“千元田”的关键性技术措施,1990年推广面积3000亩,次年猛增至9670亩,以后逐年增多,至1996年,玉米种植实现了地膜化,单产达到917.5公斤的历史性高产。1996年,沙山、上寨等村引进玉米制种。次年大面积铺开,由于得天独厚的隔离带和适宜的气候条件,这里成为众多制种企业竞相争取的基地,先后有市种子公司、丰乐种子公司、玉米原种场等企业入驻。2002年,玉米制种面积发展到1.5万亩,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制种业收入占42%。同时,引进优质洋葱、油葵、甜菜、花卉、中药材等高效作物,制种面积达1万亩。尤其是洋葱传统产业的发展,从1990年以前零星、粗放种植发展到现在的连片、规范化种植,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由于洋葱市场行情大起大落,乡政府采取宏观调控措施,着力提高单产和商品率。面积保持在50()()亩左右。注重普及良种,从1996年开始,种植业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草三元结构转变。到2002年种草面积扩大到1.1万亩,仅夹山子滩种草面积就达4000余亩。初步形成了粮食抓优质、经济作物抓品牌、牧草增总量、调整量水情、科技促效益的产业调整模式。屯升滩大地广,发展畜牧业前景广阔。1996年,乡上把肉羊、肉牛产业的发展确定为战略性主导产业。通过多年努力,初步形成养殖业唱主角、种植业当配角、千家万户与规模养殖并举的发展态势。采取扶持大户、建设小区、发展规模、创建专业村等措施,养殖规模快速扩张。2002年,建成各类养殖小区69个,建成标准化暖棚圈舍1890座,培育养殖示范户1860户,饲养肉牛超过200头的大户达到21户,饲养肉羊超过500只以上的养羊大户35户,建成西一、黄草等4个养殖专业村,涌现出王清亮、周占义、李君等一批养殖专业大户。肉牛由1996年的5660头增加到2002年的1.2万头,肉羊饲养量由1996年的1.8万只增加到3万只。把畜禽品种改良作为畜牧产业发展的关键措施来抓,年均冻配改良肉牛达到1500头以上,调引优质肉牛500头以上,肉羊种羊500只以上,良种率达90%以上。
  林业以风沙口治理、农田防护林建设、渠路林配套工程为主,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在生态林业建设上,南部封滩育草,北部治沙造林,中部建屏障护绿洲,营建沙山风沙口防风林带32公里,营造经济林2380亩,义务植树累积55万株。2002年,建成绿色通道10公里,义务植树基地10个,经济林基地3个,千米防护林72公里,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面貌。
  1990年,乡镇企业以矿山企业为主,有石棉矿、金矿、萤石矿等10个矿点。1998年实行企业改制,矿山企业、面粉厂、建筑队转为民营。甘草厂、水晶硅厂因设备落后、资金不足、产品销路不畅等因素相继破产。2000年以后,乡上制定减免税收、帮办手续、负责三通一平、奖励招商引资项目等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先后建成东升菜业公司、隆升耐火材料厂、富升钢制家具厂、荣升菜业公司等招商引资企业。其中东升菜业公司、富升钢制家具厂入驻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园区。2002年,各类企业和工商个体户达106户,从业人员434人。
  1990—2002年间,通过积极向上争取、政府财政自筹、动员社会各界投入等多元化融资渠道,筹措和募集资金,推进集镇建设。1992年投资50万元修通国道至机关驻地5公里公路,在主干道架设路灯40盏,主街道两旁栽植国槐、常青树1300余株,修建中心花坛1处,集镇区公共绿地1.12万平方米。2000年,投资20万元建成占地8000平方米的集贸市场。2002年,投资40万元建成畜产品交易市场,建成乡机关办公室、财税所、屯升大门、乡卫生院门诊部、个体商店及临街店铺等共计2000多平方米的砖混结构建筑,为发展二、三产业创造了条件。年底,集镇区住户达到68户人口 205人。
  90年代初,按照科学布局、统一规划、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原则,改院、改厨、改水、改圈、改厕,规划居民点和农户住宅。西一、西二、东二、黄草等村,因地制宜、分散布点,其他村动员群众到居民点集中建房。1995年,根据小康工程规划要求,主要采取翻建、改造、刷新、统一院墙等方式,对全乡农户住宅进行大规模整齐化建设,顺利通过小康住宅验收。2002年,全乡83个村民小组,有61个按规划建起了居民点。其中砖混结构住宅25户,占总农户的1%,砖木结构住宅1284户,占总农户的57.2%,砖土木结构住宅1195户,占总农户的47.6%,农户改建住房率85%以上。
  屯升乡区域位置优越,正在修建的临一清一嘉高速公路、西气东输工程、金嘉高压输电线路、铁通、电信通信光缆横贯东西。建成乡村道路18条66.4公里,境内道路网四通八达,实现了村村通汽车、通客运。2002年,照明电入户率达到100%。标准化农网改造入户率达到99%。通讯已发展为固定电话、无线微波、移动、联通、铁通等多种门类,有2200户拥有电话,占总农户的87%。持有手机的农户250户,占总农户的10%,通讯信号无盲区。闭路电视入户率95%。微机拥有量56台,87%的农户拥有彩电,冰箱、洗衣机、影碟机等家用电器。建成33立方米容量人畜饮水小水窖3192座,户均1.27座,基本达到居民生活用水标准。使用液化气灶的农户占总农户的62%,摩托车户均1辆,小型拖拉机2287辆,占总农户的95%。有中型客车15辆,大中型卡车11辆。
  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完善文化硬件设施,不断推进小康文化建设进程。1999年,投资20万元建成占地500平方米的屯升剧场。2002年,投资40万元建成占地2200平方米的灯光文化广场和戏剧舞台。投资36万元建成占地601平方米的宣传文化站大楼。10个行政村,村村建成2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场地,翻建组级文化室20个,村组文化活动场地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编印了《屯升乡思想道德建设规范手册》、《屯升》等,作为思想道德建设和先进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通过正面宣传,积极引导,有效抵制了赌博、封建迷信等歪风邪气,崇尚科学、文明健康的风气逐步形成。1996年投资180万元,修建乡中学教学楼。2002年底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0所,20个教学班,学生680人,教职员工87人。有卫生机构12个,其中甲等乙级卫生院一所,计划生育服务所1所,村级保健站1。所。有医护人员34人,病床55张,有全电脑X光机、心电B超、血球分析仪等医疗设备,可正常开展诊断救治,基本满足群众医疗保健需求。
  第十六节下河清乡下河清因地处丰乐河下游,河水经一路沉淀到中游(上河清)已澄清,至下游水流清澈见底,故得名。明代在此筑堡,原称中河清,后称下河清堡。解放前属河东乡。1950年建政属河东区下河清乡。1952年分为东河乡、西河乡。1955年撤区后合并为下河清乡。1958年9月成立红旗公社,同年底并入清水公社。1961年由清水公社分出建下河清公社。1966年9月更名为红卫公社,1971年恢复原名。1982年11月公社改乡。下河清乡地处酒泉城东部,东邻巨龙供销集团科技示范农场、与清水镇接壤,南依国道312线与丰乐乡和金佛寺镇相望,西接国营下河清农场与上坝镇相连,北与肃南县明花区为邻,总面积55平方公里。2002年,辖皇城、紫金、楼庄、五坝、北滩5个行政村,43个村民小组,2个乡办林场(东滩林场、教学林场),总人口584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1860人,总农户1595户。耕地面积1.91万亩,人均耕地面积3.1亩,尚待开发利用的荒滩地1.2万亩。
  下河清乡三面环滩,地势平坦,属丰乐河冲积扇地貌,最大冻土层深度为1.2米。气候特点为“气候干旱降雨少,蒸发强烈日照长,冬冷夏热温差大,秋凉春早风沙多”。地表水源有丰乐河,河水年泾流量0.82亿立方米,年配水量400万立方米。1990年以前,农业灌溉以河水灌溉为主。1990年以后丰乐河给水量下降,群众自筹资金,按照“百亩一井”要求,打井灌田。地下水深约25—400米之间,井深80—120米,单井出水量每小时40立方米左右。2002年,全乡有机井157眼,形成以井灌为主的井河混灌区。
  辖区昼夜温差大,日平均气温比市区高3一5°c。光热条件优越,适宜棉花、瓜果、蔬菜、制种等农作物生长。90年代以前,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经济作物主要种植西瓜、甜菜。从1992年起,全乡以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为目标,开始扩种经济作物。因该地西瓜个大、味甜、瓢口沙,素有“西瓜之乡”美称,所产西瓜远销省内外。 1985年,在各村试种棉花,1995年起全乡大面积推广。1997年,棉花种植面积达4886亩。1986年,与酒泉市种子公司联系,引进玉米制种。1992年起在全乡推广。1997年面积达到3884亩。至此,建起制种、棉花两大生产基地。全乡高效田面积1.2万亩,高产田面积3500亩。1998年,实施农业产业化“3343”工程,提出“压粮、增经、扩菜、稳制种”的发展思路,把肉、果、瓜、菜、制种、棉花作为全乡六大支柱产业,按照围绕市场搞调整,依靠科技促调整,政府办公楼夯实基础保调整的原则,粮经比例由1997年的76 : 24调整为1999年36 : 64,全乡制种8200亩,经济作物6200亩,建成楼庄林果专业村和北滩养殖专业村。2000年,建成皇城、五坝2个林果专业村,紫金蔬菜专业村,全乡建成各类专业小区23个,专业户1113户,占总农户的70%,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布局趋于合理。
  2000年始,以发展“三品一效"农业为目标,立足乡情,发挥优势,围绕市场,合理布局,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节水农业,按照“稳制种、扩棉花、兴瓜菜、攻草畜、建园区”的思路,抓示范、带全面,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重点推广高效立体种植、模式化栽培、配方施肥、地膜覆盖等技术和西农8号、河清1号西瓜,农场主、金皇冠洋葱,新陆早8号棉花,紫花苜蓿、饲用型玉米等品种。2002年,全乡制种1.08万亩,占总面积的51%,瓜菜面积3862亩(其中西瓜1800亩),棉花2496亩,种植牧草4200亩(扩种3200亩)。粮经草比例由1992年的69 : 31调整为2002年的7 :75 : 18。推广立体种植2500亩,模式化栽培、地膜覆盖1.3万亩,新技术应用1.5万亩,在五坝村建成百亩连片棉花新品种双膜双株栽培、间作套种及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园区。在皇城村建成百亩西瓜连片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技术综合示范园区。形成万亩高效制种、千亩优质瓜菜、千亩高效棉花、千亩优质牧草等四个特色产业基地。农产品以销定产、以产促销、优势互补、良性互动,订单农业面积占总播面积的93%。
  养殖业自1995年确定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后,坚持以牧促农,以牧富民的方向,按照“抓巩固、促提高、抓品种、促效益”思路,一手抓千家万户,一手抓规模,通过信息引、小区带、政策扶、干部帮、现场观摩、专家培训、典型带动、疫病防治和优质服务等方式,积极推广冻精授配、杂交改良、暖棚养殖、秸杆饲草青贮氨化、微贮等技术措施,使全乡养殖业稳步发展。并引进西门塔尔、夏洛莱肉牛和优质绒山羊、瘦肉型猪等新品种,使全乡畜禽品种改良率100%。2000—2002年,用于圈舍改造、良种调引、冻配改良的扶持资金达28万元。畜禽饲养量12万头(只),其中牛饲养量5500头,奶牛存栏量843头,50头奶牛养殖小区2个,羊饲养量2.2万只,猪饲养量1.15万头,鸡饲养量8.1万只。建成“1350”工程户953户,占总农户的60%。建成集牧草种植、饲草微贮、奶牛、肉牛、肉羊养殖为一体的东滩草畜综合养殖示范园。涌现出陈百儒、王丰善、赵玉华等养殖大户。
  1990年起,发展以早酥、锦丰梨、苹果等为主的地埂经济林、庭院经济林、集体经济林,推广大接杏、仁用杏新品种嫁接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2002年,全乡经济林4155亩,果品产量3718吨。同时,按照树权归己、分户管理、统一栽植、高标准建设要求,当年造林406亩,零星植树2.8万株,其中绿色通道5公里,防风治沙350亩。
  1997年,按照“抓乡办、带村办、促个体、活私营、合作联营大发展”思路,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坚持“抓主、抓重、抓实”方针,制定各项优惠政策,先后扶持新办了 1户个体企业,2个300亩以上小农林场,投资530万元与供销集团公司联办起年加工籽棉4300吨,产值2800万元的棉花加工厂。将下河清金河啤酒花公司拍卖给巨龙脱水菜公司,改建为脱水菜厂,年加工洋葱3000吨。全乡10户乡村企业,1998年改制改组8户。1999年,乡面粉厂和五坝村面粉厂买断产权。2001年,协调投资150万元,改扩建棉花加工厂生产线,使年加工量达到1万吨籽棉。2002年,招商引资,与玉门市第二水泥厂达成协议,投资450万元,在工业园区新建塑料编织袋生产项目。1998—2002年,先后投资220万元,新建非公有制经济开发小区,扩建集贸市场,新开辟25处个体私营门点。全乡各类企业达到110户,从业人员982人,其中,非公有制经济户102户,从事二、三产业人员1350人。2002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8000万元,比1992年增加6934万元。经济总收入7687万元,比1992年增加6546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4330万元,比1992年增加4070万元。乡财政收入131万元,比1992年增加10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61元,比1992年增加2695元。
  1995—2002年,投资480多万元,先后实施了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综合开发、丰乐河骨干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等大型农业基础农改项目,完成17项水利工程建设。2002年,新建U型渠32公里,衬砌斗渠3公里,全乡节水灌溉面积2.23万亩。1991年建成乡政府办公楼。1992年铺设五坝至科技示范农场公路12公里。2002年投资156万元,完成6公里的下河清至科技示范农场公路修建,在全区率先实现村村通油路目标。1993—1999年,新建五坝、楼庄、皇城、紫金4个村委会。至1997年,硬化居民点街道4个村32个组19公里,硬化人行道24.1公里,衬砌道牙沟48.2公里,实现组组通油路。居民点绿化覆盖面90%以上。1998—2002年,先后筹资400多万元,统一规划,新建乡教科文屮心、幼儿园、卫生院、派出所和集镇商业门点,扩建集贸市场,整修硬化人行道1公里,定植绿化带6条,改架用电线路2公里。43个村民小组居民点全部硬化,新建改造农户住宅1002户,农户住宅65%为砖木结构,30%为砖混结构,户均建筑面积120平方米。
  2002年,农业机械总动力1.34万千瓦,有大型拖拉机9台,小型拖拉机695台,农用排罐机械205千瓦,农用载重汽车5辆,客货汽车15辆,摩托车1216辆。机耕面积1.82万亩,机播面积1.08万亩,机收面积1000亩。98%的农户有电视机,60%的农户有影碟机,75%的农户有摩托车,70%的农户有洗衣机。
  1992年以来,放活集体土地经营,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先后扶持建起规模在100亩以上的私营小农场6个,千亩以上村办农场1个,百亩村办林场2个。其中皇城村林场200亩,紫金村林场100亩,五坝林场1200亩。2002年,私营林场发展到6个,林地110()亩。
  1990年起,投资160万元,先后修建了五坝小学、皇城小学。1997年投资39.4万元新修楼庄中心小学。1999年修建乡幼儿园。2002年投资65万元翻建紫金小学,教学环境大大改善。乡有初级中学1所,学生450人;小学4所,学生675人;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78名。教职员工58人。
  乡卫生院于1999年改建,配置了B超等医疗设备,达到乙级甲等卫生院标准。下设村级保健站4所,医疗床位15张,年门诊量2.18万人次。2002年,人口出生率为12.53‰,死亡率为7.87‰,自然增长率4.66‰,计划生育率为100%,节育率91.3%。驻乡派出所、广播站、供电所、粮管所、信用社、道班、供销社等7个双管单位为农户提供了各种便利。中国电信、移动、联通公司分别在辖区建立基站,提供通讯服务,开通程控电话800部,入户率52%。 1999年在全市率先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目标,酒泉有线电视台12套节目信号覆盖全乡。乡文化中心,每年组织四次大型文化活动,村、组均有文化室,达到“四有”标准。2000年五坝村投资30多万元修建高标准村文化活动中心,购置图书1200册,娱乐器材8套。
  第十七节铧尖乡铧尖因地形酷似犁铧尖而得名。解放前属城东乡和西店乡。1950年建制后属城东区。1955年撤区并乡后,建集泉、大锋尖、上三沟乡。1958年三乡合并建铧尖公社,同年与泉湖公社合并。 1961年从泉湖公社划出恢复铧尖公社。 1966年改名光明公社。1971年恢复原名。1983年2月公社改为乡。铧尖乡位于酒泉市东部,距城区15公一里。东临肃南县明花区前滩乡,北接黄泥堡、临水、三墩乡,西接312国道与泉湖乡相连,南与总寨、上坝二镇接壤,东西长19公里,南北宽5.63公里。总面积1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4万亩。 2002年,辖漫水滩、集泉、上三沟、大铧尖、铧尖、小沙渠6个行政村,67个村民小组,2587户1.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868人,非农业人口 932人。有劳动力4867人,汉族1.06万人,裕固族167人,回族24人。铧尖地势南高北低,草滩、湖泽、小河交错,有殷家泉湾、集泉坝等小股泉水和10座水库,土壤多为盐碱性。
  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麦、豆类、胡麻、甜菜等。蔬菜种植是铧尖的优势产业。80年代多为常规种植,90年初,开始种植温室蔬菜。最初由小沙渠村8组农户魏元国带头打建温室种植韭菜,亩收入2000—2500元。1990年大铧尖村3组,小沙渠村8组搭建一代温室10座12.5亩,亩均收入2500—3000元,1995年,小沙渠建成温棚蔬菜百亩村,大铧尖3组建成百亩温室组,温室面积发展到106座114亩,种植大棚蔬菜516亩,大田蔬菜2763亩。1999年,开始建设二代温室。建成小沙渠、大铧尖、上三沟、集泉等村组8个50亩以上的温室小区,新建日光温室318座412亩。日光温室面积1250亩。2000—2002年,乡政府把打建标准化二代温室、增加温室蔬菜新品种作为高新科技推广的突破口来抓,引进黑巨冠、日本长茄、甜美番茄、粉安娜等新品种。建成小沙渠和大铧尖为主的西红柿、茄子种植小区,上三沟、集泉、小沙渠韭菜种植小区。2002年,蔬菜面积由1997年的2714亩增加到5833亩,高效日光温室面积由1040亩增加到2200亩。制种是90年政府办公楼代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 1992年,地区种子公司在铧尖村落实常规番茄制种78亩,亩均收入1000—1200元。1997年由常规制种发展为杂交蔬菜,面积增加到500亩,2000年制种扩展到4个村,面积发展为1174亩,其中玉米制种500亩。亩收入1000—1100元,蔬菜制种674亩,亩收入1800—2000元。玉米制种主要集中在铧尖、漫水滩两村,蔬菜制种在铧尖、小沙渠、上三沟3个村。蔬菜杂交品种有辣椒、西红柿、甜菜、南瓜等。常规制种品种有豆类、生菜、孜然等。东方种子公司、敦煌种业公司、东乐种子公司、丰乐种子公司6家种子企业与各村建立了制种合作关系。1991年开始实施亩产过千斤、人均收入过千元的“双千工程”,发展高产、高效、优质产品。粮食主攻单产,稳定总产,扩大带田种植。经济作物扩大温室大棚蔬菜,种植酒花、啤酒大麦、黑瓜子、油葵等高效产品。1994年,粮经比例调整为65 : 35,粮食面积由1991年的1.94万亩压缩为1.6万亩,经济作物面积由4977亩扩大到8357亩,日光温室由30亩增加到132亩,塑料大棚由180亩增加到375亩,吨粮田、双千田由363亩增加到2000亩。同时,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发挥特色优势,调整产品结构。铧尖、小沙渠、上三沟、大铧尖四村突出种菜、养鱼。集泉、漫水滩二村突出种草养畜。1995年起,进一步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按照乡有基地,村有小区,组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新项目的发展思路,采取帮助协调贷款、土地调整、科技培训、观摩学习、承包服务等措施,抓专业户、专业小区建设,种植业由粮经二元结构变为粮经草三元结构。2000年,粮经草比例为30 : 48 : 22,粮食面积由1991年的1.93万亩减少到8280亩,经济作物面积由1991年的4977亩增加到1.57万亩,饲草面积由1991年的200亩增加到7000亩。形成小沙渠、大铧尖、铧尖3个蔬菜专业村,集泉、漫水滩2个养殖专业村和上三沟粮食专业村。温室蔬菜,制种、奶牛、饲草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四大支柱产业。
  1997年,养殖业围绕稳定料食畜、发展草食畜、引导特种养殖的思路,种植紫花苜蓿和箭舍豌豆,发展肉牛、肉羊、奶牛养殖。2000年,肉牛、肉羊由1997年的1310头、2.24万只分别增至1869头和2.74万只。养牛、养羊专业户由223户发展到647户。畜禽饲养量由16.8万头只增加到19.6万头只。2001年起,重点推广舍饲圈养,暖栅养殖等,主抓标准化圈舍建设和规模养殖户及示范小区建设。建成标准化圈舍I960个,发展规模养殖大户647户,暖棚养殖户1960户,建成肉牛、肉羊、奶牛养殖小区21个。集泉、漫水滩建成两座高标准养殖场,集泉在东滩建成天然草场基地。2002年,肉羊饲养量3.4万只,肉牛饲养量1872头,奶牛存栏1724头。
  80年代初,组织群众开展农田林网建设,发展经济林。1992年造林面积达到6500亩。1995年,乡上制定谁栽植、谁管理、谁所有、谁受益的政策,鼓励和动员农户植树造林,营造绿色通道,建成宽度为10米的防护林带和荒滩造林基地。2002年造林总面积达到1万亩。
  铧尖乡从80年代开始创办乡村企业。先后办起农机综合加工厂、小煤窑、酿酒和挂面加工等小企业。后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规模逐渐扩大,兴建了面粉厂、铁件厂、黄板纸厂、食品厂、农修厂、肃宝酒厂、纸箱厂等。从1992年升始,把发展乡镇企业做为振兴全乡经济的突破口,制定一系列加快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集中主要领导力量抓骨干企业、新上项目、重点产品。多方筹集资金,新建蔬菜种子公司、农副产品购销公司、汽车队、煤矿、建筑公司等乡办企业和面粉厂、熏醋酱油厂、建筑队、包装材料厂等11个村办企业。创出一批优质产品和优秀企业。乡食品厂的熏醋获全国星火计划博览会优秀奖。肃宝牌白酒为甘肃省优秀产品。农修厂的金铧牌调幅双铧犁为国家级专利产品。纸箱厂被国家批准为一类出口纸箱定点生产企业。黄板纸厂、乡蔬菜种子公司、汽车队、煤矿、建筑公川相继停产,1999年,敞开大门招商引资。引进资金1000万元与天津冠都国家贸易有限公司联营建成冠化菜业有限公司。四川业主刘文昭、尤世朝、李明能,分别在铧尖办起文昭酒厂、金锋玻璃制品厂、祁连瓶盖厂。投资1500万元分五年建设的海马泉热带水产养殖基地已初具规模。冠华菜业有限公司成为农副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年收入400万元,创利税15万元。2002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1.06亿元,比1992年增加8444.93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4980万元,比1992年增加4359.24万元。乡财政收入增加到2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64元。1998年9月,整修城区至乡政府道路,实施柏油罩面。1999年投资198万元,建成乡政府至漫水滩村17公里柏油路。2000年,硬化15个居民点街道。2002年,4个村完成村村通油路,35个居民点街道硬化,境内50多公里道路全部沥青罩面,客运班车日往返20班次。
  1992年5月,多方投资120万元,开通程控电话。.8月,架设光缆线路49公里,有6个村35个村民小组560户架设了程控电话。2002年,在铧尖、集泉两村新架设光缆线路14公里,新增程控电话用户707户,程控电话用户达1267户,占总农户的50%。1997年,有6个村65个村民小组2320户开通有线电视,彩色电视、影碟机、音响进入百姓家。完成总投资520万元的氟改人饮工程,6个村67个村民小组98%的农户吃上卫生清洁、安全的自来水。
  2002年,共有大中小型拖拉机874辆,农用三轮车523辆,机引犁、耙、旋耕机、播种机、铺膜机、收割机等1742件,机动脱粒机、粉碎机74台,运输、打碾、收割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
  2002年,乡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8所,在校初中生542人,小学生776人。有专职教师87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教师32人,占37%。1990年以后,投资476万元,新建村级教学楼2幢2560平方米,改翻建中小学教室181间1.09万平方米,校园硬化面积1.82万平方米,适龄儿童入学率100%。9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顺利通过省、市验收。乡文化站有图书室、阅览室、游艺室、科普室、棋牌室、综合活动室、影剧场、体育场、农民业余技术学校、舞厅等,设施齐全,制度健全,活动正常。建成6个村级文化大院,55个组文化室。各村都有社火队,每逢重大节日,有高跷、秧歌、安塞腰鼓、地蹦子、旱船、威风锣鼓、狮子等表演。业余文艺剧团的优秀节目还到外地演出。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注重提高科技含量,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种植业推广石沙瓜菜、温室蔬菜、间作套种、穴盘育苗、有机无土载培、防虫网、地膜育苗、膜下种植、日光温室等新技术。养殖业推广品种改良、舍饲圈养、科学管理、青贮氨化等先进饲养技术。乡有农技站、农校、畜牧站、蔬菜协会、养殖协会。村有农民技术培训学校,科普阅览室。科技示范村6个,农民技术员582人, 930人取得绿色证书。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10次以上,培训人员1.2万人次,农户户均掌握1—2门致富实用技术。
  2002年10月,乡卫生院筹集资金43万元建成二层大楼,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改建平房31间1400平方米。投资42万元,更换X光机1台,购置心电监护仪1台,自动血球分析仪1台,半自动生化分析仪1台,尿检10项分析仪1台,急救车1辆。设立9个科室,病床21张。制定鼠疫、霍乱、禽流感、艾滋病等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处理突发性疫病预防和监控。各村都有保健站,有医护人员24人,能满足群众日常就医需要。
  第十八节临水乡临水因地处洪水河与讨赖河之滨而得名。史载,明代在洪水河东岸筑城堡,设驿站,称临水驿,后改为临水堡。1950年建政属临水区。1955年撤区建乡。1958年与三墩乡合并建临水公社。1961年分建临水、中渠、三墩3个公社。1965年中渠并入临水公社。1966年更名为永红公社。1971年恢复原名。1983年公社改乡。临水乡位于酒泉城区东北25公里处,东与肃南县、高台县接壤,南连铧尖乡,西濒临水河与三墩乡隔河相望,北隔夹山与金塔县为邻,南北长24公里,东西宽15公里,总面积128平方公里。有耕地3.5万亩。辖中渠、红泉、双塔、下坝、仰沟、临水、北沟、暗门、鸳鸯和下黄10个行政村,81个村民小组,3267户1.2万人。境内地势平坦,地下水储量丰富,土壤条件好,盛产小麦、玉米、辣椒、洋葱等农产品,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
  1990年开始,围绕“双千”工程目标,靠科技、增投入、攻单产、保总产,狠抓吨粮田、双千田、千元田、小麦千斤田和新品开发。1992年全乡落实粮食种植面积2.53万亩,重点推广小麦带玉米,甜菜带胡麻等带田种植。闾门、北沟、下坝、双塔、红泉、中渠等村通过配方施肥,兼用微肥改造中低产田近8000亩。全乡粮食总产达到36万公斤,粮食总收入814.2万元。1993年按照“两高一优”发展思路,吨粮田达到2800亩,高产玉米1400亩,种新品洋葱1530亩,优质大蒜1618亩,高产甜菜3879亩,初步形成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1994年继续围绕“两高一优”,落实高产田1800亩,高效田960亩。林果业以锦丰梨、苹果梨为主,面积1292亩,果品产量17.78万斤,较1991年增加6.8万斤,林果业收入15.3万元,较1991年增加7.9万元。大面积推广温室育苗移栽,优良品种繁育,温棚蔬菜,地膜甜菜,各类农副产品销量、加工转化量24%。 1995年,大力实施“四化”、“田不单种”、种子包衣等科技措施,其面积达到粮食总面积的85%,配方施肥面积占乡政府粮食总面积的85%,带田面积1.17万亩,落实地膜甜菜1116亩,多种套种面积2224亩,良种兑换和良种率95%。 1996年,以下坝、临水、北沟、暗门村为中心,建成粮食带田规范化制种示范区。以中渠、红泉、双塔、下黄村为中心,建成地膜玉米示范区,各类带套种面积1.85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52%,粮食带田9769亩,占总播种面积的42%,吨粮田面积5158亩,千亩带田村发展到7个。全乡经济向生产集约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发展。 1997年实施高茬收割1.4万亩,复种绿肥6800亩,改良盐碱地7300亩。五大基地建设成效显著,落实甜菜5338亩,地膜洋葱840亩,新品种辣椒765亩,优质大蒜979亩,高效制种882亩,支柱产业总收入3734.5万元。 1999年着力实施再造战略,开发新型产业,打建二代日光温室1053.4亩,落实粮食面积2.51万亩,经济作物1.05万亩,玉米制种3088亩,经济作物制种2976亩。围绕粮、肉、菜三大支柱产业,建成34个种植示范小区,9个养殖小区,339个粮食专业户,815个蔬菜专业户,仰沟、红泉村建成粮食专业村,下坝、北沟村建成蔬菜产业村,同时,实施高茬收割3630亩,翻压草皮300亩,绿肥种植5516亩,改造中低产田4500亩。2000年是迎接西部大开发的第一年,也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初步实现四个转移的关键年,落实粮食面积1.75万亩,经济作物面积1.49万亩,饲料种植面积3200亩。依据农业高效长廊建设规划,以中渠、下坝、北沟村为主,建成日光温室高效园区,面积1626亩,各类制种面积7021亩。2001年,按照压粮扩经发展思路,粮食种植面积1.31万亩,经济作物面积首次超过粮食种植面积,粮食发展突出适销对路的高蛋白小麦、优质白玉米,经济作物发展突出了 “三品一效”,下坝、双塔、中渠村先后引进“美国红”、“南韩红金山”等优质辣椒品种3个,种植3000亩。下坝村在产业带头人胡国飞带动下,建成产、供、销一体化服务的酒泉市临水乡辣源辣椒制品厂。双塔村在赵绪成带动下,引进高品质“791”韭菜,建成高效日光温室韭菜生产基地,并创办全乡第一个专业协会——临水乡双塔村韭菜产业协会,形成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模式。1998年,全乡建日光温室295座367亩,收入377万元,人均1898元,占全年人均纯收入的63.2%。2002年,全乡粮食面积1.02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03万亩,新种紫花苜蓿1039亩,累计达到5039亩。“三品一效”农业取得新突破,高蛋白小麦面积1327亩,温室韭菜702亩,建成科技示范园区11个,规模种养大户1562户,规范和组建专业合作社3个,专业协会2个,落实订单农业面积1.15万亩,农业标准化建设逐步完善。
  1992年,畜牧业发展受到重视,直线育肥、温棚养殖、青贮氨化技术得到推广应用。1993年,猪饲养量1.5万头,鸡饲养量11.6万只,羊饲养量1.6万只,大牲畜饲养量3078头,鲜鱼产量2万公斤,养殖业收入782万元。1994年,猪饲养量1.7万头,养殖业收入914万元。1995年,新建500头猪场1个,全乡养猪1.73万头,养鸡13万只,养羊20万只。1996年,畜牧业被确定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千家万户求发展,规模养殖求突破”,猪、鸡、牛、羊总饲养量25.3万头(只),养殖大户发展到175户。1998年,实施3343工程,临水、下黄村被确定为养殖专业村,全乡猪、鸡、牛、羊总饲养量达到27.2万头(只),养殖大户发展到213户。1999年,猪、鸡、牛、羊总饲养量33万头(只),新建养殖专业小区9个,养殖专业大户279户,建成标准化猪舍2759座。2000年,临水村被确定为10万只蛋鸡生产基地,中渠村确定为肉猪生产销售基地。2002年,乡政府把奶牛产业的发展作为实现农民稳定增收的支撑点,提出“想致富,养奶牛”的口号,全乡奶牛产业迅速发展,涌现出王斌德、闫寿禄等一批奶牛养殖大户,全乡奶牛存栏1063头,猪、鸡、牛、羊的总饲养量40万头(只),“畜牧兴乡”步伐进一步加快。
  临水乡从80年代开始创办乡村企业。1993年,投资57.7万元扩大脱水菜厂生产项目。投资25万元,建起下坝村蜂窝煤厂。投资34万元,恢复鸳鸯村砖厂。投资50万元,建起暗门村甘草浸膏厂,投资8万元扩大中渠村千亩农场,对洋葱、啤酒大麦、甜菜等各种经济作物实行全供种、包技术指导。1994年,加工企业发展到10个,乡村企业从业人员793人,企业总产值122.6万元,比1991年增长109%。1995年,暗门村甘草浸膏厂由于原料不足,提精不纯,经营不善等原因停产。1996年,供销集团租赁经营脱水菜厂。2000年,通过招商引资,投资1364万元新上天龙机动车贸易有限公司酒泉分公司。同年,个体工商户迅速发展达到448户。2001年,引进个体私营企业主冯正英,投资665万元,新建汽车改装液化气双燃料清洁车项目。
  酒泉辣源辣椒制品厂创建于2001年,位于临水乡下坝村,占地面积2460平方米,有固定资产80万元,以加工销售辣椒系列产品为主,兼顾辣椒种植基地科技推广和服务,年产辣椒系列产品350吨,实现产值420万元,创利税46万元。
  先锋农场位于暗门村东部,1998年由临夏史绍英投资开发,总投资额350万元,开垦面积3000亩,打机井7眼,架设高低压线路3.7公里。
  酒安农场是2002年招商引资项目由韩加投资建设。位于临水乡中渠红庄滩,主要以种植、力口工啤酒花为主,项目总投资620万元,2002年投资268万元,完成开发土地1500亩,架设高低压线路2.5公里,新打机井6眼,修建道路4公里,开挖排碱沟10公里,种植防护林带8公里,种植啤酒花300亩,修建宿舍35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种植啤酒花2000亩,实现年产值300万元,创利税80万元。
  1992年乡财政收入38.2万元,人均纯收入1022元。2002年,经济总收入1.33亿元,财政收入212万元,人均纯收入3807元。1992年起,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步入规范化发展轨道。按照村镇建设总体规划。1993年统一规划建设村组居民点8个,完成4个村低压线路整改,农田水利建设完成桥涵、闸口等建筑物16个,铺压暗管1.8公里。1994年,是全面实施小康工程的第一年,按照“五个一”标准的规戈规范农户住宅门墙1100户,占全乡总农户数的35%。9个村完成居民点马路硬化。81个村民小组全部开通调频广播。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上,新打机井11眼,维修破损水利工程18处,埋设地下输水管道5条2.5公里,开挖排碱渠7.2公里。1996年,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较大,新打机井8眼,旧井改测10眼,埋设地压输水管道2条340米,整修干支渠10条82公里,投资16.2万元,修复营尔河拦洪渠和临水坝渠。1999年,投资92.7万元,新打机井10眼,春灌期间,清除支斗渠淤积118公里,维修渠道13.3公里。节水灌溉工程完成“U”型衬砌36.5公里。向上争取资金22万元,完成排碱沟清淤15公里,埋设排阴暗管2.94公里。2000年,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居民点整改上,翻建25个村民小组文化室,硬化73条居民点马路,整修41公里村组主干道路,新装程控电话81部。2002年,工作重点转移到生态环境建设上,全乡造林739亩,培育经济林180亩,育苗160亩,义务植树4.6万株,新建绿色通道2条5公里,防护林93条108公里。乡政府先后投资6万余元,购买苗木用于植树造林,分别在乡政府中路、北路、东路、西路及排阴渠定植新疆杨、沙枣苗等为主的苗木223.8亩11万株,育苗20亩18万株,通过及时灌溉,以沙压碱等管理措施,苗木长势良好,成活率在85%以上。
  乡有农机站、农业技术推广站、畜牧站。村级成立科普协会10个,成员375人。建成5个为温室韭菜、生猪养殖、蛋鸡养殖服务的协会。建成3个科技示范村。每年举行科技培训20余万人次,每户农民均掌握1—2项实用技术。
  乡有完全中学1所,2002年,有22个班。小学10所,38个班。乡中心幼儿园一所,附属幼儿园5所。在校学生2209名。文化站设阅览室、游艺室,舞厅,但设施尚不完善。10个村普遍有图书室、科技咨询室,5个村建成千册书库,5个村建成500册书库。各村都成立有社火队,规模10人到上百人不等,逢节日、庆典,群众自发组织表演秧歌、舞狮、腰鼓、威风锣鼓等自娱自乐。
  乡有中心医院一所,村卫生分院6所,计划生育服务所1个。中心卫生院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医务人员16人,病房6间,床位15张。X光机3台,B超2台,生化仪器1套,手术室1处,万能手术床1台。乡卫生防疫所配备专职工作人员5人。2002年计划生育岀生率14.4‰,死亡率6.72‰,人口自然增长率7.68‰。
  第十九节怀茂乡怀茂以境内怀家沟、茂东沟取首字而得名。解放前分属酒泉县河北乡、金塔县西区乡。1950年建政属河北区,1955年属怀茂乡、西坝乡。1958年怀茂、银达、杨洪三乡合建永丰公社,1961年分建怀茂公社。1966年更名跃进公社,1971年恢复原名。1983年改乡。怀茂乡地处酒泉市城区正北10公里处,东、南与银达乡为邻,西接嘉峪关市新城乡、国营边湾农场,北靠金塔县,呈南北狭长带,总面积22.4平方公里。地跨古长城两侧,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地势平坦,多湿地湖泊,北部西坝、南坝两村地处丘陵环绕的低洼地带。水资源丰富,有张家海子、黄水海子、秦家官湖、茂东沟、孙家坝、锅盖梁等6个水库和囊泥湖、花城湖、半湖等3个湖泊。库容1000多万立方米,但利用率较低。农业灌溉主要依靠清水河、讨赖河两大水系和地下水,机井30多眼,有效灌溉面积4万多亩。辖南沟、黑水沟、怀中、怀下、怀茂、关明、东坝、六分、西坝、南坝等10个行政村和1个乡属林场,66个村民小组,3052户1.21万人,农业人口 1.2万人。2002年人口出生率为12.9‰,死亡率6.99‰,自然增长率为5.69‰。
  耕地3.29万亩,人均2.8亩。土壤多为碱性。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蔬菜、酒花、瓜类、棉花、牧草、豆类等9个大类43个品种。自1990年起,怀茂乡根据实际,大力发展制种产业和高效日光节能温室新型产业。建成黑水沟、南沟、关明、怀茂4个养殖专业村和怀中、怀下、东坝、六分4个蔬菜专业村,发展制种7200亩,高效日光温室275座880亩。退耕还林2002亩,啤酒花760亩,洋葱7100亩。种植业结构由粮经二元结构转变为粮经草林四元结构。2002年,全乡种植粮食作物1.29万亩,经济作物1.8万亩,种草1970亩。粮食总产628.5万公斤,亩产486.3公斤。先后通过吨粮田工程、双千工程、“3343”工程和推广应用地膜玉米覆盖技术的验收。按“龙头加基地加农户”的产业结构模式,发展具有地方特色产业经济和农副产品加工,建起六分、南沟、关明三家脱水菜厂和六分、怀中2个啤酒花加工厂,形成较大规模的脱水菜生产基地和优质啤酒花生产基地,年加工、外销鲜菜、啤酒花3万余乡政府吨。
  林业主要以建设防风林带和湿地保护林为主。1990年开始,先后在花城湖定植防风林带2公里,东坝定植防风林带1公里,六分西滩实施天然草场保护项目工程,定植防风林带10公里,保护草场3000亩,红山弯光彩世纪林定植苗木1500亩。
  2000年,确立“抓住猪,稳住鸡,大力发展草畜乳产业”的思路,大力发展养殖业。养鸡户入股建起全区第一家养鸡专业合作社。采取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统一灭病和统一收购措施,将74户养鸡户紧密连系在一起,年外销鲜蛋800余吨。建成怀茂、关明、黑水沟、南沟、西坝等五个养殖专业村。黑水沟村养鸡户占全村总户数的25%,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来自养鸡业。2002年,畜禽饲养总量53.44万头(只),其中鸡48万只,猪2.4万头,牛2400头,羊2.8万只。过去“养鸡为换盐、养猪为过年、家家小而全”的经营模式被彻底打破。
  1969年,兴办的石油机械配件厂和怀茂管道法兰厂(一个企业两块牌子),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石油管道配件生产企业。主要生产“怀金”牌GB、HB等标准法兰,大型钢制弯头,无缝钢弯头系列产品。该企业1991年晋升为省2级企业。1997年评为省级重合同、守信用单位。1999年被农行甘肃省分行评为“AA级信用企业”。2000年正式通过ISO9002认证。2001年11月,“怀金”牌系列产品被评为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1年12月荣获“全国乡镇企业创名牌重点企业”荣誉称号。1998年,改制重组为股份制企业的酒泉华泰石化管件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有职工120人,专业技术人员37人,拥有各类机械加工设备182台(套),固定资产680万元,年创工业产值820万元,丽税68万元。1993年,六分村干部、群众入股兴建酒泉市六分酒花开发公司,公司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865万元,啤酒花生产线1条,脱水菜生产线3条,年加工馥郁牌啤酒花250吨,青红椒、黄白洋葱、四季豆、红萝卜等脱水蔬菜750吨,产值810万元。2002年,酒泉龙泽有限公司投资600万元,在花城湖建设集休闲、娱乐、餐饮、垂钓为一体的旅游开发项目,已开始接待游人,主要景点有锅盖梁水库、花城湖、稻地、天罗城、前峡神泉等。同年,有各类企业156户,从业人员1364人,其中工业企业36户,建筑企业1户,商品流通及服务业77户,交通运输业39户,房地产开发1户。实现工业总产值3930万元,比1990年增长5倍,人均产值3760元。财政收入220万元,乡镇企业实缴税金1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42元。形成以农产品加工、建筑、制造、服务业为主体,铁件加工、运输流通、家庭生产、劳务输出为辅,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工副业共同发展格局。
  70年代初成立怀茂乡农机站,购置推土机、铁牛55、东方红-28等大型机械10台,用于运输和机耕。1984年更名为农业机械管理服务站,新增机具配件经销、油料经销和农业新机具推广业务。1997年开始个人承包经营。2002年8月与农技站、畜牧站、林业站合并为农林牧技术服务中心。全乡农业机械总动力达6.34万千瓦。拥有拖拉机2764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4台,小型四轮拖拉机2750台。配套农机具5684台(辆),其中分层播种机65台,小麦割晒机74台,联合收割机9台。农运车743辆,其中四轮运输车31辆,农用载重汽车42辆,农用三轮车670辆。农副产品加工机械148台,粉碎机284台,牧草收割机3台。年完成农机作业量252万亩次,耕地、小麦播种实现机械化,小麦联合收割率达85%以上,机械化铺膜率达50%以上,保护性耕作开始起步。
  乡设初级中学1所(含小学六年级),完全小学10所,幼儿园10所。83个教学班,其中中学1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37人;小学5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94人;幼儿园19个班级,在园幼儿426人。有教职工142人,其中中学55人,小学及幼儿园87人。怀茂中学始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206平方米。1997年,建成268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2000年,建成首家农村教学网。微机室、物理和生化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等专用教室齐全。乡、村两级先后投资20余万元,新建、改建村组文化室34个,添置各类设施40余套件。有群众业余自乐班11个。1995年组织演出的《红柳泪》获得全市文艺调演二等奖。乡卫生院占地面积6317平方米,建筑面积3896平方米,绿化面积1400平方米。设有内、夕卜、妇、儿、中医、针炙理疗、口腔等临床科室和放射、心电、B超等医疗技术科室。急救室、产房、手术室及治疗室设施齐全,能进行胃大部切除、剖腹产、阑尾疝气等10余种手术。住院部装有电脑呼叫器标准病房6套,年门诊量5万余人次,急诊1200余人次,健康检查2000余人次,住院病人600余人次。业务收入195万元,位居全区农村乡镇卫生院之首。1994年达到国家卫生部“一级甲等医院”标准。村卫生所9所,其中甲级卫生所6所,各类医务专业技术人员24人,其中中级职称4人,乡村医师9人,医士4人,执业助理医师1人。
  广播电视、光缆传输有线电视于1998年开通,全乡3017户可看到11套电视节目,大屏幕彩电、影碟机、音响等家电进农家,“闭门家中坐,天下事皆知”成为现实。电话入户率67%以上。2000年,实施氟水病改工程,农户全部用上自来水。农网改造工程进展顺利,10个村3030户居民享受城乡同网同价。1994年起,釆取结对子,“一助一”帮扶活动,向贫困户捐款、捐物计8.6万余元。1997年,投资3万元修建乡敬老院,当年接纳孤寡老人4人。2002年引进外来人员开发北山公墓区。怀茂、关明、六分、南沟、黑水沟、西坝硬化通村主干道,改变了 “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土”的状况。
  2002年,实施税费改革,三轮承包发证面积3.17万亩,按照税改政策,落实“三个取消、两个调整、一项改革”的税改内容。取消乡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取消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农业税定为504公斤,税率8.4%,其中正税7%,附税为正税的20%;牧业税大牲畜6.5元/头,小畜2.5元/头只,附加按正税的20%计征。收农业特产税的不再计征农业税。改革村提留的征收使用办法。2002年全乡应征税额为139.13万元,其中:正税115.94万元,附加23.19万元,人均负担为121.06元,比2001年减少14.79元。亩均负担44.58元,比2001年减少5.44元。
  第二十节黄泥堡乡黄泥堡以古代城堡而得名。解放前属临水乡。1950年建政属临水区。1954年建黄泥堡裕固族自治区。1955年撤区后,建黄泥堡裕固族自治乡。1958年9月合集泉乡漫水滩村成立黄泥堡裕固族人民公社,同年并入临水公社。1961年属中渠公社。1965年仍归临水公社,1981年1月17日由临水公社划出上黄泥堡、新湖两个大队成立黄泥堡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黄泥堡裕固族乡。1986年底,健全完善了乡、村、组三级管理体制。1987年村级组织正式挂牌。
  黄泥堡裕固族乡地处酒泉城区东北部边缘,东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区相连,南与铧尖乡为邻,西、北与临水乡接壤。乡政府驻地距酒泉城区27公里。辖新湖、黄泥堡、沙枣园子三个行政村,10个村民小组419户。全乡总面积3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50亩,人均3.1亩。有效灌溉面积9414亩,草场面积13万亩,林地面积1342亩。黄泥堡裕固族乡是酒泉市唯一的裕固族乡,有裕固、汉、藏、回4种民族。2002年末总人口1687人,裕固族占总人口的62%。
  土壤呈碱性,适宜种植大麦、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籽瓜、棉花、油葵、甜菜等经济作物。农作物灌溉以河水为主、井灌为辅,从临水河七一水库和焦家嘴水库引灌。境内有野雉沟崖南北通过,地势平坦,生长着芨芨、红柳、白茨、冰草、芦苇、甘草、锁阳、肉苁蓉等二、三十种野生植物。
  畜牧业是黄泥堡裕固族乡的支柱产业,境内有13万亩优质草场。2002年底,建有固定畜牧业点11个,其中终年放牧点4个。1995年发展规模养殖户35户,暖棚养殖户100户。1997年各类养殖大户发展到151户,畜牧业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24%。1998年后,政府提倡“封滩育草养牛羊”,畜牧业迅速发展成为一大支柱产业。草产业由1998年400亩发展到2002年3100亩,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保障。1999年沙枣园子村、黄泥堡村巩固发展各类养殖户168户。2000年,品种改良力度加大,从肃南、肃北、玉门小金弯引进小尾寒羊、细毛羊等种羊100只和西门达尔等种牛,改良牛羊品种。2001年按照“抓大户、建小区、攻产业”的整体部署,全乡增加标准化圈舍16座,养殖温棚11座。2002年底全乡各类畜禽饲养量达到4.92万头(只),其中肉牛饲养量达到930头,肉羊饲养量1.5万只。养牛10头以上、养羊100只以上养殖大户发展到38户。畜牧业总产值达到411万元,占经济总收入的35%。
  粮食生产以小麦、大麦、玉米为主。1991—1994年围绕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乡政府主抓扩大玉米、甜菜、各类带田面积,推广优良品种、地膜覆盖、高效微肥等新技术。从1995年开始,新湖村大力发展日光温室,主要种植韭菜、磨菇等经济作物。1999年提出“扩经压粮、扩秋压夏”和“种麻烦田、开杂货铺”的调整思路,大力引进高蛋白小麦和甜玉米等优质粮食品种,双膜带田、地膜覆盖、带田套种等科技田稳步增加。2002年日光温室发展到120座100多亩。经济作物以辣椒、洋葱、蔬菜制种为主。1999年,引进推广玉米、西瓜、西红柿等制种650亩,制种业在全乡兴起。2000年制种1000亩,制种收入占农业收入的40%。2002年制种面积2500亩,占全乡耕地面积的28%。其中苜蓿制种2100亩,种植业由单一粮食生产逐步调整到粮、经、草三元结构。粮食单产400公斤,比1991年增加90公斤,总产60万公斤。种植业收入731万元,占总收入的55%。
  黄泥堡乡个体工商户由1991年的9户2002年发展到30多户,主要以商业、面粉油料加工为主。乡政府发动乡干部投工投劳,在黄泥堡东滩兴办“红沙梁”农场。初期开垦土地300多亩,当年种植啤酒大麦、黑瓜子、胡麻、小麦等,收入7000多元。同时,架设4公里高压线路,打机井1眼,开辟渠道2.4公里,栽植树木2000余棵。2000年,将红沙梁农场承包给黄泥堡村个体户经营。同时启动狼窝泉开发项目,至2002年开垦耕地3000多亩。
  乡政府1993—1996年完成酒一黄公路铺油工程。1991—1994年,打机井5眼,修复旧井4眼。1995年完成郎家淌沟防洪工程,修建郎家淌沟塑料防渗渠道1.25公里。1997年新打机井4眼,测改旧井7眼,每个村民小组拥有1—2眼机井。同年完成营尔河引洪渠0.5公里。2002年初步实现村村通油路。引进资金50万元,完成野雉沟崖防洪引灌工程。同时加强人饮工程建设。1998—2002年投资新打人饮机井2眼,新建水塔2座,埋设自来水管道31.13公里,95%的农户饮水问题得以解决。
  1992年,乡上按照“围绕服务办实体、办好实体促服务”的思路,争取资金35万元,自筹16万元,修建三站合一的农技站、水管站、林业站。1995年修建新湖村村委会、供销服务部、保健站。1996—1997年,3个村落实了办公、学习、娱乐活动场地。机关单位、街道个体门点前全部硬化。1997年乡政府投资硬化场地2000多平方米,开辟了黄泥堡贸易市场。2000年,黄泥堡变电站竣工,农网改造顺利完成。2002年初步在沙枣园子村建起民族特色的市级小康住宅示范点,首次推广沼气池。2002年有农林牧专业技术人员4名(其中中级职称1名),绿证人员120名。跨世纪青年科技培训工程学员52名。
  1992年架设调频广播9个,到1994年增加到20个,农户收听率90%以上。1999年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闭路电视普及率56%。 2001年在乡政府附近新建移动发射塔1座,3个村全部通电、通广播、通闭路电视,95%以上农户拥有电视机,195户架设微波电话或购买手机。
  1992年,完成学校九配套建设。1991 —1994年新建校舍3栋。2002年,中心小学附设初中,并设幼儿部,有教职工23名,学生531人,其中初中三个班学生142人,小学10个班学生286人,幼儿班2个8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1991年,成功举办老年人运动会。1993年,组队代表酒泉市参加酒泉地区少数民族运动会,获得大象拔河、摔跤两枚银牌和其它项目三枚铜牌。同年,组队参加了全省少数民族运动会。1999年,组队参加酒泉地区少数民族运动会取得3金1银1铜。1997—1999年,乡政府先后投资68万元陆续修建乡戏台、文化科教中心、村组文化活动室。2000年,举办建乡20周年庆典。2001年,从兰州统一定做民族服饰,组建80人的文艺表演队。自编自演的民族舞蹈《织褐子的姑娘》、《欢腾的祁连》、《红缨帽》和民族歌曲《裕固族姑娘》分别在市区文艺调研和建党80周年文艺晚会上获奖。2002年组建80人的秧歌队首次到酒泉城区表演。黄泥堡裕固族乡先后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省体育活动先进乡、全省宣传文化工程示范点、2002年建成地级文明乡。
  卫生院和计划生育服务所合一,是唯一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5名,床位5张。1991—1994年,更新增加医疗设备,开设化验、透视等项目。落实“一放二扎”节育措施,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3‰,计划生育率100%。在酒泉市组织的“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中获团体二等奖。
  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0年的36元上升到3000元。粮食单产由50公斤上升到450公斤。拥有汽车45辆,摩托车216辆。拖拉机等农用机械由9台增加到297台,70%以上的农户由土坯房建成砖木结构住房。
  .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酒泉市肃州区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分为人口、民族宗教、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农业、工业、商贸流通、旅游、交通、邮电通讯、城乡建设、经济管理、中国共产党肃州区委员会、民主党派、群众团体、肃州区人民代表大会、肃州区人民政府、政协肃州区委员会、军事、公安、检察、审批、乡镇概况、人物等三十八章,记述了酒泉市肃州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尉健行
相关人物
姜春云
相关人物
殷有华
相关人物
王忠德
相关人物
刘吉文
相关人物
王虎德
相关人物
彭佩云
相关人物
冯胜
相关人物
曹贇
相关人物
张永俊
相关人物
王蛆宏
相关人物
赵鸿儒
相关人物
柴学明
相关人物
蔡延荣
相关人物
吴玉功
相关人物
赵祥
相关人物
刘廷兵
相关人物
张兴国
相关人物
温家宝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酒泉市
相关地名
城关镇
相关地名
总寨镇
相关地名
清泉村
相关地名
西洞镇
相关地名
清水镇
相关地名
金佛寺镇
相关地名
三墩乡
相关地名
上坝镇
相关地名
西峰乡
相关地名
银达乡
相关地名
泉湖乡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