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档案 史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2299
颗粒名称: 第三十五章 档案 史志
分类号: G259.274.2
页数: 3
页码: 549-551
摘要: 介绍酒泉市的档案馆建设、档案管理、地方志编纂等情况。
关键词: 酒泉 地方志 档案管理

内容

第三十五章 档案 史志
  档案局(馆)的主要职能是按照国家档案政策、法规,做好文件的立卷归档、村级建档及各单位档案的晋等升级工作;负责档案和资料的接收、征集、保管、鉴定、提供利用、编研和破损档案的抢救、档案法规的宣传、监督、检查及违法案件的查处。1986年7月,投资23.57万元,修建办公楼1座,建筑面积1207平方米,其中资料室、档案库8间586平方米,办公及其他用房14间621平方米。1990年,设管理股、业务股、办公室,有干部职工13人。馆内配备打字机、速印机、照像机、录音机、吸尘器各1台,灭火器3个,温湿度计6个。1997年6月,史志办并入档案局,干部职工增加到14人,改为市委管理的直属事业单位。增加投资3.13万元,购买586电脑、施乐5615复印机、打印机各1台。2001—2002年,在原有140套铁皮柜的基础上,投资16万元购买密集架108组,装备档案库2个,有基层档案室196个(城市177个,乡镇19个),兼职档案人员196人,专职11人。
  第一节档案馆建设1990年,馆藏档案3.53万卷,其中文书档案114个全宗2.61万卷,专业档案2954卷,科技档案114卷,人事档案1792卷,会计档案843卷,照片档案3369张,录音录像带、幻灯片87盒,资料3604册。2002年底,馆藏档案和资料增加到5.76万卷(册、张、盒),其中文书档案146个全宗4.46万卷,科技档案157卷,声像档案94盒,照片档案5436张,印章档案135枚,专业档案2800卷,资料4344册。专业档案中,人口普查档案191卷,工业普查档案87卷,学籍档案144卷,艺术档案23卷,文物普查档案12卷,会计档案555卷,人事档案1788袋,档案排架长度714米。资料主要有马列著作、政治、法律、哲学、地理、历史、文学艺术、工具书、地方志、文件汇编、统计、经济、宣传、文化教育、科技、自然科档案整理学、地图集、报刊、档案业务书刊等15类4344册,排架长度65.2米。2002年,编制开放档案目录由1990年的1563条增加到7224条,托裱修复档案由3232页增加到4.68万页,接待查阅由4799人2.36万卷增加到7851人3.93万卷,复制(摘抄)档案7853页。编撰的《酒泉市大事记》累计156期31万字。同时,编写了《酒泉市科技成果资料》、(1992—1993年酒泉市综合治理文件汇编》、《酒泉市档案馆信息指南》、《酒泉市获地、市科技进步奖汇编》、《1992年酒泉市经济工作文件汇编》、《酒泉市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事迹汇编》、《酒泉市第十一至十三届人代会简介》、《酒泉市第八、九、十次党代会简介》、《酒泉市档案馆全宗续编》、《酒泉名胜古迹及旅游景点简介》、《档案文件汇编》、《资料目录通报》、《五号病汇总资料》、《民国酒泉县志》和130个单位《全宗指南》等,累计达64万字。1990年,编制卡片2.5万张,1991年增至5.55万张。同时,撰写档案利用产生的社会与经济效益稿件共143篇,平均每年11篇。
  第二节档案管理在业务建设上,实行集中时间、地点、人力和百分考核办法,指导各立档单位对文书档案、会计档案和各类资料立卷归档。1990—2002年,共整理各类档案11.14万卷,其中文书档案4.43万卷,会计档案6.53万卷,婚姻档案45卷,科技档案681卷,其它档案1063卷,资料1005卷。1997年,首次对农村1949—1996年的文件材料分类整理,整理村级档案5715卷,其中文书档案4647卷,会计档案1068卷,建起村级档案室148个,现行文件阅览中心使村级档案工作步入正规化管理。同时,狠抓档案管理晋等升级、社区建档、企业建档、业务培训和《档案法》宣传贯彻。1990年建成省一级档案管理单位44个,2002年增加到74个,晋升省二级档案室47个,省三级档案室3个,建起社区档案室2个。采取脱产学习、举办培训班和以会代训的形式,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档案管理人员1700多人(次)。通过举办文档人员学习班、张贴悬挂标语、出动宣传车、散发宣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档案法》,增强了档案管理人员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档案意识和依法管理利用档案的观念。1998年,颁发档案执法主体资格证、监督证、执法证,对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室进行执法检查,纠正了个别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使档案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第三节地方志编纂编史修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史料记载,清代以前,酒泉修志5次,元代修《肃州志》,明嘉靖年间修《肃州新志》,明万历年间编修《肃镇志》。清朝乾隆二年(1737年),黄文炜主持编修《重修肃州新志》。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肃州知州徐浩将一些碑文古迹补入《重修肃州新志》,刻成《肃州新志》,史称乾隆潇州新志》。光绪末,何衍庆等人,对通修肃州新志》重新编排,增添新的内容,补入诗词文章,编成《肃州新志》,史称光绪《肃州新志》。光绪年间,肃州举人郭维城还撰修了《肃州备采录》。 1948年,酒泉县政府组织编写《酒泉县要览》。现在能见到的,只有《肃镇志》、《重修肃州新志》、乾隆《肃州新志》、光绪《肃州新志》和《酒泉县要览》。
  1961年7月,酒泉市文教局组织编撰《酒泉市志》。该书由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质结构与矿藏分布、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动物、酒泉人口与民族概况、革命运动史、名胜古迹与文化遗迹等11章33节组成,约7万字。概括1949一1961年间,酒泉、金塔两县社会发展历史和经济生活面貌。该书没有正式印刷,只是刻写油印40册,有关单位存放或民间收存。1984年,酒泉县成立史志办公室,抽调人员筹备修志。1986年,成立《酒泉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制专业志编纂方案,开展专业志编修,63方志编纂个单位170人参与编写,写出专业志63部410万字。此后,由史志办公室组织相关人员合成统编,1993年4月完成《酒泉市志》初稿,市委、市政府审查后,由酒泉地区史志办组织全区各县市志主编、副主编评稿后,史志办进行修改。1997年8月完成《酒泉市志》终审稿,市上组成编审领导小组,安排人员审稿,10月通过终审后,经酒泉地区行政公署审批,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酒泉市印刷厂印刷2500册,发行至本省市及全国各地。
  2003年8月,肃州区展开地方志续修。在史志办原有人员的基础上,从教育、文体、农机等部门抽调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人员,从应届大学毕业生中选配计算机专业人员参与续修。由史志办制定编纂方案,编制篇目,经编委会讨论修改后,发各部门按要求提供资料。区史志办组织专业人员翻阅档案资料,走访知情人,收集的资料稿件反复斟酌,多次修改,重新编排组合,2006年5月完成100万字的初稿。同时,组织人员广泛搜集整理人物资料、文学和书画作品,拍摄征集照片数千幅,制成彩页32页,收集彩色照片211幅,在各章节穿插反映部门行业的黑白照片212幅。2007年聘请马有邦、赵龙飞二人通审,同年9月通过初审、复审,2009年1月酒泉市人民政府通过终审,并由甘肃文化出版,印刷2000册,新编《酒泉市肃州区志》共38章,220节。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酒泉市肃州区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分为人口、民族宗教、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农业、工业、商贸流通、旅游、交通、邮电通讯、城乡建设、经济管理、中国共产党肃州区委员会、民主党派、群众团体、肃州区人民代表大会、肃州区人民政府、政协肃州区委员会、军事、公安、检察、审批、乡镇概况、人物等三十八章,记述了酒泉市肃州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黄文炜
相关人物
徐浩
相关人物
何衍庆
相关人物
郭维城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酒泉市文教局
相关机构
兰州大学出版社
相关机构
酒泉市印刷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酒泉市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