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广播 电影 电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2295
颗粒名称: 第三十四章 广播 电影 电视
分类号: G219.274.2
页数: 5
页码: 543-547
摘要: 介绍酒泉市广播电视局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酒泉 地方志 广播

内容

第三十四章广播电影电视
  1990年,酒泉市广播电视局(以下简称为广电局)内设办公室、总编室、音像市场管理办公室、事业发展管理办公室、财务室、技术部等6个部室,辖酒泉人民广播电台、酒泉市差转台、酒泉有线电视台,酒泉中波广播转播台,实行局台合一体制,共有干部职工180人,下辖19个乡镇广播电视站。1997年5月,酒泉市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有线电视台移交广电局管理。同时,对农村19个乡镇广播电视站实行行业归口管理,人、财、物统一由市广电局管理。2000年10月,酒泉广播转播台划转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统一管理,上划工作人员12人。2002年7月,酒泉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划归市广电局管理,9月,酒泉市广播电视局更名为肃州区广播电视局,内设办公室、总编室、事业管理股3个职能股室,工作人员180人。
  第一节广 播酒泉市广播建设以台(站)为中心,乡镇放大站为基础,广播专线和调频等多种手段有机结合,以连接村户广播网为要求,建成城乡广播网络。1987年5月,酒泉人民广播电台建立,塔高70米,为两层蝙蝠冀天线型式,发射机功率1千瓦,频率暂用98.8兆赫兹。1990年12月20日,广播电台正式呼号开播,传输信号从市台到乡站采用调频传输,由乡站接收放大,全市19个乡镇拥有广播放大站放大功率1.07千瓦,采用杆线手段传输到农户,农户接收方式为舌簧喇叭。135个村开通广播,通播率82.3%, 851个组通广播,通播率68.5%,安装喇叭7.24万只,广播喇叭入户率56.2%,常响喇叭2.33万只,音响率83.5%。广播专线1430.43杆公里,其中水泥杆线1141.58杆公里,占总线路长度的79.8%。市广播电台业务用房面积4690平方米,19个乡镇广播放大站用房面积660平方米,从事广播专业人员68人,其中市广电局(台)30人,农村放大站38人。
  酒泉人民广播电台,以“加强新闻、精办专题、办活文艺、准确转播中央台、甘肃省台节目”为宗旨,在原有《酒泉新闻》等时政节目的有线电视台播控机房基础上,开办农家之友、法律之窗、外地消息集锦3个专题。试办主持人节目,全天播音时间由原来的4小时45分增加到6小时10分。每年采编各类新闻稿件2400件左右,各类专题930期,每年有7-8篇稿件在全区优秀稿件评比中获奖。
  1991年8月,市广电局选定泉湖乡为实施农网管理人员招聘、线路承包、维护收费三项制度改革试点乡,10个行政村配备维护人员,采取按村划片承包,责任到人,考核兑现的措施。实施承包后,全乡152公里广播专线、3900余只入户喇叭得到有效管护。此后,市广电局在农村全面推行广播网络三项制度改革。屯升乡党委、政府动员乡村干部筹资30多万元,历时3个月恢复了广播杆线,建起标准化机房,成为全国农村广播传输网“三年恢复,五年达标”典型。之后,全市19个乡站一律建成标准化播控机房,全部实现了恢复达标。1998年10月1日,广播电台节目改版,招录播音员、主持人、釆编人员14人,节目播出时间由原来每天6小时10分增加到17小时5分,完整转播中央台、甘肃省台时政节目,开办农家之友、经济一刻钟、空中音乐厅、温馨家园、枫叶情、漫游丝绸路、阳光地带、热线点播、信息园、公众与社会等12个栏目,“酒泉新闻”首次进行男女直播,其它文艺节目现场制播,拥有电台开通以来的第一首台歌。市广电局投资30多万元,添置1000瓦全固态调频发射机1台,500瓦全固态一体式发射机1台,实行一比一备份,频率分别为101.5兆赫兹和106.6兆赫兹,建立起音频工作室,增加电脑、卡座录音机、MD、CD、VCD等录、制、播设备。同年,为提高编播水平,市广播电台邀请省电台高级编辑马孚远,播音员董成、主持人肖凡来酒泉市广播电台对全台采编及播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7天。地区电视台对职工业务培训和电台节目改、扩版进行专题宣传,传输手段全部改为调频传输,舌簧喇叭停止使用,在居民区集中安装调频广播,满足了广大群众对广播的需求。1999年,电台记者谢玉萍釆写的 《奶奶从大庄子里走出来了》记实稿,获全省优秀广播节目奖。2001年,电台举办全市首届地方戏剧大奖赛,10。多名业余选手参力口,评出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新人奖1人,同时,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周年《在党旗下》 征文活动,收到文稿240余篇,表彰奖励10篇。2002年,电台制作的第一部广播剧“人间第一情”,在酒泉地区第五届“五个一”工程评选中获奖,被甘肃省确定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1周年优秀广播文艺节目,并在《好戏连台》栏目中播出。
  第二节电 影1990年,酒泉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位于共和街40号,隶属酒泉市文化局,内设办公室、发行股、多种经营股和和平影院,职工18人,固定资产143.98万元,占地2935平方米,楼房2栋30间,面积1066平方米,锅炉1座,汽车1辆、16毫米电影放映机5套,35毫米松花江座机3套,皮包机1套,库存16毫米电影拷贝906部。
  1990年,总寨、上坝、怀茂等19个乡镇组建24个农村电影放映队,设立251个放映点,釆用16毫米放映机配合社教等工作,开展以雷锋的故事、人口与健康、迎亚运等为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电影月活动,当年放映7000场次,观众达385万人次,收入7.2万元。1991年,配合建党70周年,开展科教兴农电影月活动,放映献礼片、科教片等6828场次,完成影片发行收入9.99万元,观众达843万人次。怀茂、西峰、泉湖、三墩、f银达5个放映队成为“双五” (500场电影、5000元收入)放映队。1992年,开展农村科教电影放映活动,共放映农村科教片42部5988场次,放映收入3.77万元。总寨、三墩、银达、怀茂、屯升、西峰、果园7乡镇被国家农业部、林业部、广播电影电视部、文化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协会等8部委评为全国科教电影放映先进单位。1994年,在农村19所中学、164所小学放映《离开雷锋的日子》、《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等爱国主义教育影片100多部,放映2850场次,观看的中小学师生6.18万人次,收入2.77万元。此后,由于电影频道的开通,有线电视进入农户,电影、录像、电视节目增多,电影市场放映发生变化。农村电影市场出现萧条局面,70%的农村电影放映队不能坚持正常放映。1995年,为解决电影放映难、收费难的问题,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市农村电影工作的意见》,提出采取统筹经费、包场放映的办法,谁看电影谁出钱、专款专用、合理负担,从农民公益金中提取电影统筹费。农村各乡镇每年人均收取电影费1.5元。同时,整顿电影放映队伍,农村19个乡镇重新确定放映人员22人,并在行政村设立放映网点164个,农口部门、科委、财政局解决购买影片启动资金5万元,解决放映点拷贝需求,每个放映点每月放映不少于2场次,年平均不少于25场次,纽转了电影放映被动的局面。1998—2000年,先后筹资6万元,购置《寿光冬暖型大棚》、《简易节能开放型鸡舍》、《奶牛饲养技术》、《果树嫁接》、《西部绿化》等农业科教片72部,在各乡镇巡回放映。2002年,电影发行放映管理职能由文化局划转广播电视局管理,撤销19个乡镇电影放映队,重新组建起放映队6个,分片包村开展放映。
  1990年,城市电影放映以故事片为主,利用和平电影院进行室内放映。放映单位采取窗口售票、送票上门、包场放映等办法,当年放映电影365场次,实现收入15.04万元。1992年后,由于电视的普及,电影频道的开通和有线电视深入家庭,城市电影放映逐渐处于萧条状态,除冶金五队、水文三队、地调队、矿业公司、地区农校、地区科委、地区气象局、酒泉糖厂8个单位电影院和放映设施保存完好,继续开展放映活动外,其余逐步停顿。2000—2002年,每年放映电影近200场。为使城市电影放映走出困境,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提高电影发行放映的经济效益,电影放映从内部管理着手,开辟城市电影放映市场,采取“影企联姻”广场放映方式,先后与人寿保险公司、啤酒厂、工商局联系,在夜光杯广场、鑫利商城广场、人寿保险公司广场、北关岗楼啤酒广场进行电影放映活动,并与中小学校联系实行学生包场等办法,活跃了城市电影放映。2001年,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在城区开展广场电影放映活动,4部放映机同时放映7天,上映《大决战》、《上甘岭》、《神龙车队》、《三进山城》、《英雄儿女》、《湘西剿匪记》等影片28部,观众达3万多人次。同时,采用16毫米影片,在大中专院校、文化广场、社区街道、工商企业包场放映,实现收入6.6万元。1990 —2002年,在农村累积放映电影4.82万场次,在城市放映电影4116场次,放映收入214.12万元。
  1990—2002年电影放映情况表 表34-1年度 放映场(次) 放映收入(万元) 合计 城市 农村 合计 城市 农村1990 7365 365 7000 22.24 15.04 7.21991 7248 420 6828 36.78 26.79 9.991992 6338 350 5988 15.12 11.35 3.771993 3896 330 3566 14.8 10.5 4.31994 3170 320 2850 12.73 9.96 2.771995 2311 315 1996 12.99 8.95 4.041996 2659 360 2299 14.86 9.89 4.971997 3161 350 2811 16.93 11.45 5.481998 3347 356 2991 18.52 12.93 5.59表34——1——1年度 放映场(次) 放映收入(万元) 合计 城市 农村 合计 城市 农村1999 2940 360 2580 14.6 8.9 5.72000 3230 280 2950 13.55 7.65 5.92001 3360 260 3100 12.7 6.6 6.12002 3260 50 3210 8.3 2 6.3总计 52285 4116 48169 214.12 142.01 72.11第三节电 视1990年,酒泉市城乡群众拥有各类彩色、黑白电视机8.5万台,其中,城市居民拥有4.98万台,主要以18、25英寸彩色电视机为主,电视机普及率达95%以上。农村拥有3.52万台,主要是14英寸彩色电视机,个别农户是17英寸黑白电视机,电视机平均普及率达85%。1994年,筹措资金116万元,将发射功率50瓦、发射半径25公里的8频道米波彩色电视发射机,更换成发射功率1000瓦,发射半径80公里以上的13频道分米波电视发射机,发射功率和发射半径分别比以前增大20倍和3.2倍,电视信号覆盖地域东至高台骆驼城,西至玉门市,南到肃南祁连乡,北达金塔县,电视覆盖率达到100%o 1995—1997年,市、乡、村三级共同筹资400多万元,更新改造有线电视多路微波机房,在19个乡镇建起高标准广播电视站,农民电视机拥有量增加到5.1万多台,电视机入户率100%。
  1989年以前,在转播中央台节目的时候,适时穿插播放电视剧。1990年,政府投资2万元,购买型号为3000P的摄像机,开始进行简单新闻采访摄像,每隔7—10天发1组新闻,每次新闻播出时间有长有短。广告制作先由手工完成,再用摄像机拍摄制作。1992年后,电视节目进入快速发展期,先后3次购置电视摄录编设备,增加摄像机6台,编辑线2套,电视节目开始步入正轨,正式开办《酒泉新闻》栏目,每星期播发稿件2次,星期三首发,星期四重播。1994年,将新闻节目次数增加到每星期4次,星期二、四首发稿,星期三、五重播。1997年,调整新闻节目,每星期4次发稿改为每星期6次发稿,每星期一、三、五首发,二、四、六重播。调整和规范广告、文艺节目播出时间,自办的新闻、广告、文艺节目由最初的每天几十分钟,增加到每天4个多小时。1999年,电视台新闻节目、广告文艺节目实行每天定时、定点、定长度播出,自制专题节目每周播出1期。电视台设置固定专题栏目《今日酒泉》,新开设《法庭内外》、情生活》节目,定时、定点播出,并配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承制2—3部专题片。“春潮涌酒泉”、“开放的酒泉欢迎您”、“寻访故乡美酒泉”、“二十年改革黄泥堡不荒”、“科技红花映祁连”、“春风又绿古酒泉”、“大漠双拥潮”、“中国西部名城一酒泉”、“头雁引路奔小康”等一大批专题片在省台及相关媒体播出,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其中“春潮涌酒泉”、“寻访故乡美酒泉”、“二十年改革黄泥堡不荒”等获省优秀专题节目奖和市级“五个一”工程奖。“走向小康”在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播出。新闻和专题节目每年在广播电视优秀节目评选中获奖7—8篇,代表作有“负担轻了,农民笑了”、“结构调整活水来”、“情醉酒泉”等。“酒泉新闻”年采编制播出的稿件由1990年的50多篇,逐步增加到2002年的2500多篇。1988年,酒泉市城建房屋开发公司创建以服.务城市居民的有线电视网络,至1993年,共发展有线电视用户1.5万多户,向用户传输节目22套。1997年5月,有线电视台整体划转市广播电视局管理。市上制定出“组组通”广播电视发展规划,成立“组组通”广播电视领导小组,“村村通”广播电视延伸到组组通广播、户户通有线电视。1999年7月,筹集资金1137万元,新上MMDS多路微波前端设备1套,对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进行大规模改造,开通农村有线电视网络,有线电视网络总长度达900多公里,干线长度达270公里。2000年8月,筹措资金3()万元,组织工程技术人员36人,在海拨1900米高的清水镇榆林坝村建起多路微波中继站和调频广播发射塔,解决屯升、清水两个乡镇部分群众看电视难的问题。9月,在离城区60公里外的丰乐乡中截村架设60多米高的多路微波中继站和调频广播发射铁塔1座,完成怀茂乡南坝村集中立塔布网工程。同时,对不符合要求的乡镇自建有线电视发射设备进行查处、取缔,对乡镇广播电视站全部实行归口管理,接管乡镇广播电视站人员、债权、债务,核定编制,完善制度,公开竟聘,择优选拨各广播电视站站长19人。2000年,投入资金60万元,改造城市有线电视网络,更换主干网络传输线,提高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载体功能,城乡有线电视用户达到5万多户,年收入200万元左右。2001年5月,有线电视台城市网上划地区电视台管理,市只对农村有线电视网络进行管理。2002年,农村有线电视用户3.18万户,70%的农民能看上12套清晰的电视节目。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酒泉市肃州区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分为人口、民族宗教、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农业、工业、商贸流通、旅游、交通、邮电通讯、城乡建设、经济管理、中国共产党肃州区委员会、民主党派、群众团体、肃州区人民代表大会、肃州区人民政府、政协肃州区委员会、军事、公安、检察、审批、乡镇概况、人物等三十八章,记述了酒泉市肃州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马孚远
相关人物
董成
相关人物
肖凡
相关人物
谢玉萍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酒泉市
相关地名
泉湖乡
相关地名
玉门市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
肃南祁连乡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在党旗下
相关作品
离开雷锋的日子
相关作品
小兵张嘎
相关作品
闪闪的红星
相关作品
寿光冬暖型大棚
相关作品
奶牛饲养技术
相关作品
果树嫁接
相关作品
西部绿化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