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2238
颗粒名称: 戏剧
分类号: G127.42
页数: 1
页码: 486
摘要: 肃州戏剧艺术发展历史悠久,在不同历史阶段都有优秀剧本、剧目演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关键词: 酒泉 地方志 戏剧

内容

戏剧
  肃州戏剧艺术发展历史悠久,在不同历史阶段都有优秀剧本、剧目演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秦汉时期,肃州游牧民族中就有杂技、祭祀活动。汉武帝时,西域乐舞、杂技传入肃州,与地方戏剧相融合。魏晋时期,百戏(古代乐舞、杂技的统称)在肃州及整个河西地区迅速发展,当时主要有角柢、扛鼎、骑射、筋斗、走索、幻术、扭腰伎等。现存丁家闸壁画墓,就有乐舞、羽人、飞天等音乐、舞蹈、戏剧融为一体的戏剧表演场面。隋唐、宋元时期,戏剧表演受到多民族文化影响,呈现出比较突出的地域与民族特色。清代后期,戏剧艺术快速发展。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秦腔艺人刘年升来到肃州组建秦腔剧社“福盛班”。民国初期,陕西秦腔艺人黄海青、杨三保、杨风鸣、德风子等来到肃州组建“秦舞台”,后来他们的口传剧目达到300多个,影响较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二为”方针指导下,戏剧演出活动大多配合党的中心工作,排演宣传时事、政策的剧目。20世纪50—60年代,肃州戏曲艺术不断发展壮大,政府在抓好专业剧团演出的同时,积极鼓励民间业余文艺演出活动。1965年,城乡共编写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现代戏剧8个,歌曲17首,舞蹈3个,其它文艺节目36个。
  移植改编戏剧3个,歌舞26个,产生了一大批优秀作品。以 《警钟》、《祁连风暴》等作品为标志,形成肃州五六十年代第一次艺术创作的高峰。文化大革命中,主要是学习、移植、普及“样板戏”。以“样板戏”中英雄人物为榜样,学英雄、唱英雄,突出政治。坚持“业余、小型、多样、节约”原则。专业剧团在整编的基础上,学演“样板戏”,移植秦腔《红灯记》和现代舞剧《白毛女》选唱,为工农兵演出。1971年8月,肃州组织戏剧、美术、摄影、文学创作人员,深入基层进行创作,并确定重点,实行领导、专业人员、群众“三结合”的创作方法,广泛动员群众,大搞群众性文艺创作、戏剧演出活动。银达乡普及农民业余文化教育展览。组织15个单位的业余宣传队分两批进行调演。在两次调演的60多个剧目中,突出的节目有《飞燕凌空》、《新的跃进》、《双丰收》、《增产之后》、《塞外新歌》、《红哨兵》、《阿尔金山上的青松》等剧目。改革开放以来,肃州的戏剧创作、演出进入稳定发展期。戏剧尤其是小戏、歌舞创作演出活动活跃。秦剧团在排练演出传统剧目的同时,创作演出了大型秦剧《王昭君》、小眉剧《闹磨房》戏剧小品《包谷地里的婆姨们》等优秀剧目,在省市调演中获二三等奖。1991年、1996年、2004年,肃州区连续搞了三届城乡文艺调演活动,每次的剧目达到200多个,参与演出人员最多达2000多人。创作、演出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具有代表性的是李玉春、高正刚创作的小陇剧《摔罐》,张正彬创作的现代大型秦剧间真情》,小品《汽车站》等。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酒泉市肃州区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分为人口、民族宗教、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农业、工业、商贸流通、旅游、交通、邮电通讯、城乡建设、经济管理、中国共产党肃州区委员会、民主党派、群众团体、肃州区人民代表大会、肃州区人民政府、政协肃州区委员会、军事、公安、检察、审批、乡镇概况、人物等三十八章,记述了酒泉市肃州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年升
相关人物
黄海青
相关人物
杨三保
相关人物
杨风鸣
相关人物
德风子
相关人物
李玉春
相关人物
张正彬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酒泉市
相关地名
陕西
相关地名
银达乡
相关地名
肃州区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祁连风暴
相关作品
飞燕凌空
相关作品
新的跃进
相关作品
双丰收
相关作品
增产之后
相关作品
塞外新歌
相关作品
红哨兵
相关作品
王昭君
相关作品
闹磨房
相关作品
警钟
相关作品
红灯记
相关作品
白毛女
相关作品
摔罐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