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2234
颗粒名称: 诗歌
分类号: G127.42
页数: 1
页码: 484
摘要: 肃州诗歌历史悠久,优秀作品众多,展示出肃州特有的文化内涵和韵味,体现着肃州独特的文化风貌和地域特色,在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关键词: 酒泉 地方志 诗歌

内容

诗歌 肃州诗歌历史悠久,优秀作品众多,展示出肃州特有的文化内涵和韵味,体现着肃州独特的文化风貌和地域特色,在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自汉武帝设立酒泉郡,肃州渐渐成为中、西文化交流融汇的舞台。以战争、思乡、出使异域、离别为主题的诗歌,不断地被诗人强化,成为传播和扩散肃州盛名的重要艺术形式。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进一步发展。诗人傅玄根据肃州烈女故事创作了《秦女休行》。《题宋纤石壁诗》则是肃州本地人创作的第一首诗歌。隋唐时期,肃州经济繁荣,各民族友好往来,文人墨客涉足其境,推动了诗歌艺术的全面繁荣。从军边塞为国立功成为文人求取功名的新出路。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激发出一批文人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情怀。肃州地域辽阔,雄阔壮丽。也正是这种独特的大漠风光,养育了一大批唐代边塞诗人。唐诗》有边塞诗约2000首,其中1500首与大西北有关。初唐陈子昂的《边塞落日》、卢照邻的《关山月》、来济民的《出玉关》等边塞诗里,有对爱国精神的颂扬,有对征戍苦难的申诉,更多的则是对凡庸将
  帅和对朝廷失策的批评,成为边塞诗的基本主题。开元天宝时期,边塞诗盛行,涌现出一批杰出的作家,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派,称为唐诗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屡次出塞到肃州,所写《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溢满酒香,浪漫豪爽,成为传世名作。宋元时期,肃州一带民族政权交替,各民族间文化互相交流,反映边塞风情、民族融合的诗作较多。明清时期,肃州诗歌创作多为文人学士的唱和应酬之作。特别以吟唱肃州地域特色为主题的诗歌作品,创作者多为赴肃州巡察或在肃州任职的官员。明代牟伦的《题肃州八景》,戴弁的 潇州八景》,郭登的《祁连山》、胡铙的《肃州怀古》、左宗棠的《秋日泛舟泉湖作》,在吟诵肃州风土人情的同时,突出描写肃州风光,情景交融,生动感人。民国时期,一些文化人士经过肃州,也留下不少诗作。如吴君、于佑任、张大千等。于佑任在肃州留下的《越调.天净沙.酒泉道中》,格调明快苍凉,音韵和谐自然,至今广为流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群众性诗歌创作活动比较活跃。形式多种多样,有抒情诗、叙事诗、古体诗、自由诗、也有快板诗、墙头诗,还有民歌、信天游等,这些诗歌大都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鲜明的时代性。在新的历史时期,肃州的文学创作者始终以积极向上的姿态,投身火热的生活,创作出了许多好的作品。特别是诗歌出现了创作繁荣的新景象。妥清德、倪长录、单永生等创作的诗歌经常在省市刊物上发表。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酒泉市肃州区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分为人口、民族宗教、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农业、工业、商贸流通、旅游、交通、邮电通讯、城乡建设、经济管理、中国共产党肃州区委员会、民主党派、群众团体、肃州区人民代表大会、肃州区人民政府、政协肃州区委员会、军事、公安、检察、审批、乡镇概况、人物等三十八章,记述了酒泉市肃州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傅玄
相关人物
陈子昂
相关人物
卢照邻
相关人物
来济民
相关人物
岑参
相关人物
牟伦
相关人物
郭登
相关人物
胡铙
相关人物
左宗棠
相关人物
吴君
相关人物
于佑任
相关人物
张大千
相关人物
妥清德
相关人物
倪长录
相关人物
单永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酒泉市
相关地名
肃州区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秦女休行
相关作品
题宋纤石壁诗
相关作品
边塞落日
相关作品
关山月
相关作品
出玉关
相关作品
题肃州八景
相关作品
潇州八景
相关作品
祁连山
相关作品
肃州怀古
相关作品
秋日泛舟泉湖作
相关作品